《美哉古瓦 妙矣匠心》—秦磚漢瓦博物館

2020-12-14 花貂任氏

周六下午

在秦磚漢瓦中穿越時空

感受歷史

何煒老師以其豐厚淵博的學識

帶給大家一次精彩的學習體驗

何煒老師: 觀雲山房主人, 陝西省美術家、書法家協會會員, 西安秦磚漢瓦文化研究會理事, 陝西文史館研究員,由西安秦磚漢瓦博物館、西安秦磚漢瓦文化研究會、陝西省收藏家協會秦漢磚瓦委員會出品的三卷本「秦磚漢瓦」,任執行主編,十二五規劃重點項目,堪瓦當之大成《中國歷代瓦當考釋》叢書的編輯委員。

一開始,何煒老師讓大家從博物館入口處的鋪著秦磚的玻璃上走一遍,隨後告訴我們,

下面鋪的十六字磚,內容是「海內皆臣 歲登成熟 道毋飢人 踐此萬歲」,都是過去皇上家裡鋪的地板磚,以前我們百姓走了就要殺頭的,現在毛主席說了人民萬歲,誰在上面走了就能萬歲。

隨後,我們從最早的保存下來的西周的瓦當開始欣賞,一直到現當代,磚瓦的歷史延綿不絕。

在磚瓦歷史的長河中,秦磚以其堅硬分量十足而被稱為鉛磚,博物館裡的秦磚直接可以上手撫摸,用手抬起來去感知它的分量,何老師介紹說浸上水的秦磚一塊達四五十斤重。我用雙手小心翼翼地試著抬了一下,太沉太重了,感覺這一塊搬起來都費勁。

除了以年代為順序

來認識我們

傳統建築材料磚瓦的變遷之外

還可以內容分類

有特雲紋,動植物紋,文字瓦當

動物瓦當在戰國時期很多

秦地的瓦當多強悍之風

齊國則多農桑

表現了不同的地域特色

文字瓦當在漢代最美:

對於做戶外和自駕旅行的我來說

最喜歡的文字瓦當是

四神瓦當在國博有一套

為國寶級文物

秦磚漢瓦博物館則有5套

宗教在瓦當上也有體現

磚是另一類建築材料

大大小小,薄厚不一

帶文字

紀念的磚尤其珍貴

記錄著2000多年前的手寫體文字

刑徒磚

有圖案的陶管:

具備聚集雨水功能的異形瓦:

參觀完博物館之後

秦磚漢瓦博物館的任館長:張館長

我們一起合影留念

記錄這一段美好周末時光

第一次去秦磚漢瓦博物館

聽完何老師的講解後

又返回去看了一圈

今天回顧

仍有很多地方記憶模糊

還有很多未知的謎底等著去探索發現

已經想再去了

相關焦點

  • 圖說鹹陽丨秦磚漢瓦
    《大秦賦》中巍峨壯觀的鹹陽宮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秦磚在歷史上久負盛名因其胎質細膩質地堅硬享有「秦磚漢瓦」之美譽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鹹陽市城市規劃展覽館內秦磚漢瓦展項所謂「秦磚漢瓦」非專指「秦朝的磚、漢代的瓦」,而是後世為紀念和說明這一時期建築裝飾的輝煌和鼎盛
  • 上海訪談 | 閻安:我不是秦磚漢瓦,我是我自己的文學史
    後來,他從陝北「打入」西安,成了《延河》雜誌的掌門人,從此像秦磚漢瓦一樣以文學的形式,深深地嵌入了這座十三朝古都,但他認為自己不是秦磚漢瓦,秦磚漢瓦畢竟只是用舊了依舊不顯得過時的建築材料,它的局限性太大了。
  • 國寶故事:從國家博物館收藏的一塊秦代龍紋空心磚說起
    它是「秦磚漢瓦」的最好見證,更是我們認識鹹陽城宮殿的窗口。 中國古代建築多以土木為主,所以磚並不是鹹陽城建築的主材,但「秦磚」在歷史上可以說是久負盛名的,考古發現的秦磚,顏色灰青,質地堅硬,且製作非常規整,形制多樣,渾厚樸實。 有人曾這樣評價,「敲之有聲,斷之無孔」,意思很好理解,就是敲的時候有聲音,掰斷了以后里面沒有空隙。
  • 三重防水保護的漢能漢瓦,叫板特斯拉!同樣顛覆全世界屋頂!
    西漢年間形成了以「秦磚漢瓦」和木結構組成的完整建築結構體系。7月29日,全球領先的薄膜太陽能企業漢能推出新一代「漢瓦」,兼具薄膜太陽能發電和屋頂建材兩種功能屬性。這是一款傳承歷史,凝聚頂尖技術的中國瓦。之所以用「漢瓦」這一命名,是源自於對中國文化基因和漢能技術基因的傳承與發展。
  • 2020暑假【西安博物館探索遊學營】打開穿越千年的"探索之門"
    感受時代風格的演進,提高想像力、創造力和審美意識;★博物館是承載人類文明的場所,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歷史的未知、博物的神奇,能夠激發孩子好奇心與學習動力,寓教於樂,增長見識,是不可多得的大課堂和修習室;★博物館是凝固的時間,是需要"思考"和"放慢"的地方,沉浸其中,安撫浮躁,多想,多看,多聽,多思考,開拓思維!
  • 為一塊磚、一片瓦,建一座博物館,這12座專題博物館在收藏什麼?
    和綜合類博物館不同,專題博物館是以某一題材,比如青銅、瓷器、簡牘等某一具體方面為主的專業性博物館。它們大都個性鮮明,具有地方特有的文化底色。 除了那些你沒想過、沒聽過的「寶貝」,被好好珍藏著。那麼,這12座專題博物館,都在收藏著什麼呢?
  • 當別墅業主掀掉屋頂,全部換上漢瓦後……
    這棟別墅的業主劉先生正沾沾自喜的指著屋頂介紹著:「在網上看到漢瓦上市的消息後,我仔細研究了一下,發現別墅屋頂鋪漢瓦特別漂亮。」這一漢瓦屋頂,在南向、東向和西向三個受光面安裝「美素」,即三拱曲面發電漢瓦590片,裝機容量大約17千瓦。
  • 古陶博物館的金烏瓦當,為何是鎮館之寶,只因三個「難得」的原因
    在北京城,大大小小的博物館有數百家之多,其中不乏一些頗有看頭的專題博物館,比如大觀園旁邊的古陶文明博物館就是其中之一,也是專家學者和陶器文化愛好者的必去之地。值得一提的是,該博物館有一件特別的瓦當,被譽為「鎮館之寶」,究竟它有什麼奧秘呢?如果您也想知道答案,下面小編就來給您揭秘。
  • 鄭州80後非遺人劉皓天和他的傳拓團隊:慧心妙藝拓春秋
    慧心妙藝拓春秋  ——記鄭州80後非遺人劉皓天和他的傳拓團隊  歷史長河深處遺存下來的碑刻造像、墓誌摩崖、封泥陶片、秦磚漢瓦、都在無聲記載著歷史滄桑。厚重華夏,器以載道,傳承歷史文化,金石傳拓有著無可替代的優勢與魅力。
  • 慧心妙藝拓春秋,80後非遺傳人劉皓天和他的傳拓團隊讓文物活起來
    歷史長河深處遺存下來的碑刻造像、墓誌摩崖、封泥陶片、秦磚漢瓦、都在無聲記載著歷史滄桑。厚重華夏,器以載道,傳承歷史文化,金石傳拓有著無可替代的優勢與魅力。也惟有拓片可以形神兼備,不失毫釐地再現文物與古代藝術之美。而金石傳拓,貴在薪火相傳。
  • 現場速遞 | 吟「詩詞聯賦」,賞「美哉南京」
    南京賦作者:袁裕陵美哉南京,人居天堂。三江首府,十代名都。名自楚王,曾埋金以鎮王氣;地扼天險,始建業而稱神畿。帝王之鄉,盛名顯乎天下;富饒之壤,菽粟同於水火。建大一統集權王朝,朱元璋操獨裁巨柄;葬數千年封建統治,孫中山開民主先河。
  • 慧心妙藝拓春秋——記80後鄭州金石傳拓非遺傳承人劉皓天及其團隊
    歷史長河深處遺存下來的碑刻造像、墓誌摩崖、封泥陶片、秦磚漢瓦,無聲記載著歷史滄桑。厚重華夏,器以載道,傳承著歷史文化,金石傳拓可以形神兼備、不失毫釐地再現文物與古代藝術之美,有著無可替代的優勢與魅力。
  • 榮獲「國家二級博物館」評定,這裡藏著中國壁畫幾千年的秘密
    陝西省入選國家二級博物館共有3所,其中西安曲江藝術博物館是唯一一家非國有博物館。截至目前,西安市國家二級博物館共4家,分別是西安八路軍辦事處紀念館、西安事變紀念館、陝西自然博物館和西安曲江藝術博物館。這也是曲江新區唯一的一所國家等級博物館。對於非國有博物館來說是一個莫大的鼓勵與肯定。西安曲江藝術博物館作為陝西省僅有的全國優秀民辦博物館兩家之一。
  • 動·境 天津博物館的古代體育文物展(上)
    前幾天天津博物館借著天津市舉辦第13屆全運會從首都博物館、河北博物院、南京博物院、河南博物院、四川博物院、陝西歷史博物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等全國十餘家文博單位
  • 自然與匠心的巧妙結合,有限景觀與無限時空的美妙圓融
    妙賞亭 祁彪佳寓山之勝,不能以寓山收,蓋緣身在山中也。子瞻於匡廬道之矣。此亭不暱於山,故能盡有山。幾疊樓臺,嵌入蒼崖翠壁,時有雲氣往來縹緲,掖層霄而上。仰面貪看,恍然置身天際,若並不知有亭也。倏然回目,乃在一水中。激石穿林,冷冷傳響,非但可以樂飢,且滌十年塵土腸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