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下午
在秦磚漢瓦中穿越時空
感受歷史
何煒老師以其豐厚淵博的學識
帶給大家一次精彩的學習體驗
何煒老師: 觀雲山房主人, 陝西省美術家、書法家協會會員, 西安秦磚漢瓦文化研究會理事, 陝西文史館研究員,由西安秦磚漢瓦博物館、西安秦磚漢瓦文化研究會、陝西省收藏家協會秦漢磚瓦委員會出品的三卷本「秦磚漢瓦」,任執行主編,十二五規劃重點項目,堪瓦當之大成《中國歷代瓦當考釋》叢書的編輯委員。
一開始,何煒老師讓大家從博物館入口處的鋪著秦磚的玻璃上走一遍,隨後告訴我們,
下面鋪的十六字磚,內容是「海內皆臣 歲登成熟 道毋飢人 踐此萬歲」,都是過去皇上家裡鋪的地板磚,以前我們百姓走了就要殺頭的,現在毛主席說了人民萬歲,誰在上面走了就能萬歲。
隨後,我們從最早的保存下來的西周的瓦當開始欣賞,一直到現當代,磚瓦的歷史延綿不絕。
在磚瓦歷史的長河中,秦磚以其堅硬分量十足而被稱為鉛磚,博物館裡的秦磚直接可以上手撫摸,用手抬起來去感知它的分量,何老師介紹說浸上水的秦磚一塊達四五十斤重。我用雙手小心翼翼地試著抬了一下,太沉太重了,感覺這一塊搬起來都費勁。
除了以年代為順序
來認識我們
傳統建築材料磚瓦的變遷之外
還可以內容分類
有特雲紋,動植物紋,文字瓦當
動物瓦當在戰國時期很多
秦地的瓦當多強悍之風
齊國則多農桑
表現了不同的地域特色
文字瓦當在漢代最美:
對於做戶外和自駕旅行的我來說
最喜歡的文字瓦當是
四神瓦當在國博有一套
為國寶級文物
秦磚漢瓦博物館則有5套
宗教在瓦當上也有體現
磚是另一類建築材料
大大小小,薄厚不一
帶文字
紀念的磚尤其珍貴
記錄著2000多年前的手寫體文字
刑徒磚
有圖案的陶管:
具備聚集雨水功能的異形瓦:
參觀完博物館之後
秦磚漢瓦博物館的任館長:張館長
我們一起合影留念
記錄這一段美好周末時光
第一次去秦磚漢瓦博物館
聽完何老師的講解後
又返回去看了一圈
今天回顧
仍有很多地方記憶模糊
還有很多未知的謎底等著去探索發現
已經想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