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27日,國務院發布《關於同意在雄安新區等46個城市和地區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的批覆》,宿遷市赫然在列。
這是一個讓人振奮的消息,其背後是宿遷電子商務產業蓬勃發展奠定的強大基礎。作為京杭大運河的節點城市,近年來,宿遷緊抓時代機遇,深化運用「網際網路+」思維,聚力打造「電商名城」,加快電子商務載體建設和主體培育,為城市發展增能聚力,為鄉村振興注入活力,走出一條有別於傳統經濟發展模式的新路徑。
優化環境
厚植電商發展「沃土」
「好政策是支持我們前行的『臂膀』。」說起創業政策,宿遷電商創業者周禹冰記憶猶新,幾年前,她懷揣著夢想從上海回到家鄉沭陽創業,免費辦公用房、免費倉庫、免費網絡等各種優惠政策,為她的創業之路打開了「綠色通道」,並助力她的企業快速成長。目前,她創辦的電商企業擁有1萬平方米倉儲區、全國合作廠家百餘家,年快遞發貨量超過360萬件,帶動200餘人就業。
在宿遷,像周禹冰這樣的電商創業者如雨後春筍般湧現,這與市委、市政府不遺餘力地為電商產業發展培育豐沃的「土壤」不無關係。近年來,我市把電子商務產業列入全市「343」現代服務業新體系加以謀劃和推動,圍繞電商產業發展閉環生態圈建設,先後編制了「十三五」電子商務產業發展規劃,制定出臺進一步支持電子商務產業加快發展的政策意見、推進電子商務與快遞物流協同發展實施方案等文件,逐步完善電子商務產業政策促進體系,為創業者創造了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
資金、人才等常常是電商企業發展過程中的「痛點」,為了幫助電商創業者解決這些難題,我市不斷加大對電子商務產業的政策資金支持力度,每年用於支持電子商務產業發展的政策資金近2000萬元。同時,我市將電子商務人才培訓納入市委、市政府民生實事項目,與京東、阿里等電商巨頭攜手,加大對電子商務人才的培訓力度,僅去年就累計開展培訓超1萬人次。此外,我市還在電商節會舉辦等方面下足功夫,通過主辦運河品牌電商大會、中國「網際網路+創業」大會、中國「淘寶村」高峰論壇等活動,不斷掀起電子商務領域創業創新熱潮。
在壯大電商產業規模的同時,宿遷積極針對信用體系建設和行業監管進行創新,把打造電商誠信生態體系作為推動電商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抓手,努力把電商品質「痛點」轉化為品牌亮點。特別是近年來,全市持續開展線下「春風」行動、線上「綠盾」行動、企業「亮牌」行動三大行動,推進網絡誠信生態建設,不斷淨化網絡交易環境,激發電商持續轉型發展的內生動力。
一系列政策舉措讓電子商務生態圈日漸成熟。5年來,宿遷電子商務交易額年均增長率保持40%以上,平均每80人就擁有1家網店,每10人就有一人從事電子商務相關工作,快遞業務量連續多年位居全國50強,每1秒鐘就有10.35件快遞從宿遷發往世界各地……此起彼伏的「叮咚」聲,在這個古老而又年輕的城市上空,奏響了這個時代的最強樂章。
載體先行
「一區多點」集聚發展
從宿遷市中心驅車向東,穿過運河大橋,就能看到一片鱗次櫛比的建築群,這裡便是國家級電子商務示範基地——宿遷電子商務產業園區。
這裡,匯集了各類電子商務企業550家,其中京東、網易、噹噹等網際網路百強企業21家,園區創成省級以上榮譽稱號22個,集聚年輕人超過3.7萬人,形成了電子商務、呼叫客服、物流倉儲、創投基金等基礎產業和大數據、數字創意等新興產業,是全球最大的商務類呼叫中心產業基地。從電商平臺設計開發到產品銷售運營,再到IOS、安卓運維,電子商務企業不出園區,就可享受電商運營的全生產鏈服務。
宿遷電子商務產業園區是我市電商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網際網路時代競爭激烈,「抱團合作」不可或缺,宿遷按照「一區多點」電子商務產業發展總體框架,積極引導各類電子商務業態和功能聚集,推動電商產業集聚化、園區化、錯位化的發展。
8個省級電商示範基地,建築總面積超過200萬平方米,累計註冊企業達5000餘家,孵化省級電子商務示範企業16家,從業人數超過5萬人……目前,宿遷已構建起國家級電商示範基地、省級電商示範基地、網絡創業載體協同發展的生動局面。
生產、網上接單、產品分揀包裝、售後客服交流……5月14日下午,走進位於宿城區創業孵化基地的如凡商貿有限公司,員工們正在緊張忙碌著。幾年前,廠房問題曾一度制約著這家公司的發展,讓公司老闆戴磊欣喜的是,家鄉的創業孵化基地為他解決了難題,基地完備的配套服務,更讓他放心、安心創業。
在創業孵化基地受益不只有戴磊一人。目前,密布宿遷各地的電商集聚區不斷提升承載能力、孵化能力、輻射能力,合力推動電子商務企業集聚發展。據統計,去年,在我市新獲批的8個省級2019-2020年度電子商務示範基地裡,新增註冊企業1573家,累計達5073家,其中宿遷電子商務產業園區實現電子商務交易額615億元,實現稅收達16億元。
隨著「直播經濟」的興起,電商產業也面臨著更新迭代,市委、市政府審時度勢,積極推動電子商務產業基地功能提升、錯位發展,為直播電商的集聚發展提供肥沃土壤。在沭陽縣耿圩鎮蘇臺花木產業園,創新搭建網絡共享直播間,吸納了近百家電商入駐直播,帶動了直播電商爆發性增長。同樣,宿城區耿車鎮紅衛村120餘畝多肉花卉基地通過電商直播的銷售收入佔總銷售額比例達60%,吸納80餘名當地群眾就業增收,人均月工資達3500元。
(來源:宿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