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認為很酷的3件事,危害很大,尤其第2個,老師:無力改變啊
初中生是學生黨中最難管,最叛逆的一個群體。在這一時期同學們的身心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心理上講,他們認為自己已經脫離了小學的幼稚和膽小,認為自己是個初中生了,不再是以前的那個小孩子了。從身體上講,他們開始長個子長鬍鬚等,開始有了青春期的明顯特徵——生長發育。再加上大部分初中生住校開始獨自生活學習等原因,從許多方面看怎麼都覺得自己是個大人了,面對許多事情都可以自己做主了。但事實上初中生沒有高中的心智成熟也沒有小學生的聽話懂事。進入初中後,他們自認為自己在做一些很酷很瀟灑的事,但其實每一件對同學們的學習和成長危害都很大。老師們都說對此無能為力,下面我們一起來聊一聊是哪三件事情呢?
第一、上課睡覺
通過長期觀察發現在學生當中上課睡覺最為嚴重的階段就是初中段,由於初中階段所學科目增多,教師也隨之增增多,學科的難度也有所增加,有一部分同學上了初中後感覺自己學業跟不上了,再加上初中的管理也比小學的鬆懈了許多,這些學生就開始放棄了聽課,上課開始睡覺。對於這部分學生來說,老師的講課簡直就是給自己的催眠曲,老師在講臺上講得天花亂墜,同學們在下面趴桌上呼呼大睡。對此許多老師,也是想盡了辦法。叫醒睡覺的同學起來回答問題、擦黑板、或者講笑話緩解課堂氣氛、提高嗓門、組織活動等,但是改善作用不是很大,一轉眼過會兒又會有人呼呼睡去,就像我們永遠都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一樣。
第二、玩手機
幾年前網上就一直在流傳一句話:「要想毀掉一個孩子,就給他一部手機」。從這句話中我們就可以看出手機對一個學生的負面影響有多大。手機本應該是造福人類、方便生活的高科技產品,但它到了大部分同學的手裡就變成了精神鴉片般的東西了,其危害雖不足以謀財害命,但定能讓學生虛度青春,荒廢學業。而近幾年初中生和高中生擁有智慧型手機的數量在不斷遞增,幾乎要達到全面普及的趨勢。
大部分同學以聯繫父母方便為由,要求父母為其購買手機。買之前信誓旦旦地說好的不玩遊戲,不上網不耽誤學習,但最後大多數同學都走上了玩遊戲這條不歸路。有些同學玩遊戲入迷跳樓自殺的、拿刀砍人的、為買遊戲裝備損失巨大的這些情況都有。針對學生玩手機,學校和老師採取了各種辦法,網上也頻繁報出各地學校或者老師砸手機等事件。但是玩手機現象在學生中仍然是屢禁不止,老師對此也是束手無策啊。
第三、談對象
初中生是青春期生長發育的初始階段,正所謂情竇初開的年紀。因此談對象這一現象也是在這一時期頻繁發生,而且大多數女生還是跨年級的談對象,初一的女生和初三或者初二的男生談對象,不管是出於好奇心理還是其他原因,只要開始談對象,學習成績總會直線下降,在這一時期同學們的審美和心理等均不穩定,思想不夠成熟,心理脆弱得很,動不動就以跳樓、自殺、絕食等威脅家長和老師。老師對於談對象的同學也不敢採取過於嚴厲的辦法,在發現後進行幾次心理疏導或者聯繫家長,有些同學聽懂了老師家長的疏導,明白了利害關係,就會懸崖勒馬,但有些同學仍然是執迷不悟,老師對此也是無能為力啊。
對於初中生自認為很酷這些事兒,你有哪些不同的觀點和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我是教育雜談369,感謝閱讀,喜歡請分享轉發支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