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前言
隨著計算機網絡和通信技術的飛速發展,二十一世紀的建築業也將發生巨大的變化,智能建築已成為代表建築高科技含量的代名詞,也將成為人們提高生活質量和工作效率,創造出更多物質財富、精神財富的有力保證。人們居住條件的提高和辦公環境的改善,無疑對建築物的智能化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本教學樓分為三個區:A、B、C三個區,其中A區為老師辦公室,都實行"透明式工作方式"每位教師都有一臺計算機,可採用無線方式上網也可採用有線方式上網;B區為教學區,沒有無線網絡也沒有微機教室,C區有無線網絡教室和微機房教室等。
第二章綜合布線系統概念
綜合布線系統就是為了順應發展需求而特別設計的一套布線系統。對於現代化的大樓來說,就如體內的神經,它採用了一系列高質量的標準材料,以模塊化的組合方式,把語音、數據、圖像和部分控制信號系統用統一的傳輸媒介進行綜合,經過統一的規劃設計,綜合在一套標準的布線系統中,將現代建築的三大子系統有機地連接起來,為現代建築的系統集成提供了物理介質。可以說結構化布線系統的成功與否直接關係到現代化的大樓的成敗,選擇一套高品質的綜合布線系統是至關重要的。
工程概況
大樓建設的總目標是:以高性能綜合布線系統支撐,建成一個包含多用途的辦公自動化系統,能適應日益發展的現代化智能化樓宇。從而實現對大樓的電氣、防火防盜、監控、計算機通信等全套實施按需控制,實現資源共享與外界信息交流。
設計範圍包括整個大廈的辦公區間和管理區間及其他公用區間,要求採用先進、成熟、可靠實用的結構化布線系統,將建築物內的程控交換機系統、計算機網絡系統統一布線,統一管理,使整個大廈成為能滿足未來高速信息傳輸的,靈活的,易擴充的智能建築系統。
根據本工程的具體情況,它滿足系統納入結構化布線系統的條件:
超五類水平電纜在設備埠至終端埠的距離不超過90米;
採用高速率、大帶寬的傳輸介質,數據傳輸的帶寬在水平區內可達622Mbps;
具有一定的抗電磁幹擾特性和防電磁輻射洩露性能;
通過信息端點規劃定位,PDS布線支撐,使系統獲得相當健全的"信息公路"網絡體系,藉助計算機網絡服務的強有力工具,提高調度、行政管理效率與水平。也為該建築群提供了良好的內部環境和暢通的對外聯絡設施。
總體結構
根據本樓的項目要求及上述有關標準,本方案為一個較典型的星型拓撲結構系統,現將設計方案概述如下:
本方案分為六大子系統,分別為工作區子系統、配線子系統、垂直幹線子系統、管理子系統、設備間子系統以及建築群子系統,為二級星型拓撲結構。
設計依據
滿足下列標準:
-ISO11801國際建築通用布線標準
-ANSI/TIA/EIA568A北美商用建築電信布線標準
-ANSI/EIA/TIA-569北美電信走道和空間的商用建築標準
-ANSI/EIA/TIA-606北美商用建築物電信設備的管理標準
-ANSI/EIA/TIATSB-75北美商用建築物電信設備的管理標準
-IEEE100BASE-T100兆乙太網
-CCITTISDN綜合業務數據網絡標準
-IEEE802.310BASE-T光纖分布數據接口(FDDI)標準
-IEEE802.5TOKENRING網絡標準
-ANSIFDDI110Mbps北美光纖數據接口高速區域網標準
-ATM155Mbps/622.5Mbps異步傳輸模式標準
-RS232、X.21、RS422異步、同步傳輸標準
設計原則
綜合布線同傳統的布線相比較,有著許多優越性,是傳統布線所無法比及的。其特點主要表現為它的兼容性、開放性、靈活性、可靠性、先進性和經濟性。而且在設計、施工和維護方面也給人們帶來了許多方便。
兼容性:綜合布線首要特點是它的兼容性。所謂兼容性是指它自身是完全獨立的而與應用系統相對無關,可以適用於多種應用系統。
開放性:該系統採用開放式體系結構,符合多種國際上現行標準,它幾乎對所有著名廠商的產品都是開放的,並支持所有通信協議。
靈活性:該系統採用標準傳輸線纜和相關連接硬體,模塊化設計,所有通道都是通用的,而且每條通道可支持終端、乙太網工作站及令牌網工作站。所有設備的開通及更改均不需改變布線線路,組網也可靈活多變。
可靠性:該系統採用高品質材料和組合壓接的方式構成一套高標準的信息傳輸通道,所有線纜和相關連接件均通過ISO認證,每條通道都採用專用儀器測試鏈路阻抗及衰減率,保證其電氣性能。應用系統全部採用點到點端接,任何一條鏈路故障均不影響其它鏈路運行,從而保證了整個系統的可靠運行。
先進性:該系統採用光纖和雙絞線混合布線方式,極為合理地構成一套完整布線。所有布線均採用世上最新通信標準,鏈路均按8芯雙絞線配置6類雙絞線的數據最大傳輸率可達到155Mbps,對於特殊用戶的需求可把光纖引到桌面。幹線語音部分採用電纜,數據部分採用光纜,為同時傳輸多路實時多媒體信息提供足夠的裕量。
經濟性:雖然綜合布線初期投資比較高,但由於綜合布線將原來相互獨立、互不兼容的若干種布線集中成為一套完整的布線體系,統一設計,統一施工,統一管理。這樣可省去大量的重複勞動和設備佔用,使布線周期大大縮短。另外,綜合布線系統使用簡單、方便,維護費用低,可以滿足三維多媒體的傳輸和用戶對ISDN、ATM的需求。可見綜合布線系統具有很高的性能價格比。
設計標準
智能建築已經形成一種新的產業,作為其基礎的綜合布線系統早已制定出相應的標準,目前最具權威性的和代表性的標準有二個:一個是ISO/IEC1801標準,另一個是EIA/TIA568A標準。ISO/IEC11801標準是由國際標準化組織頒布的綜合布線系統國際標準,EIA/TIA568A標準是由美國電子工業協會和電氣工業協會頒布的綜合布線系統國家標準。這兩個標準在規範布線系統設計原理方面是相同的,但在適用的範圍和技術指標方面卻有所不同。
布線系統產品選型
配線架採用F-NET24/48口超五類配線架。該配線架具有滿足超五類傳輸標準,1U/2U高度,符合19inch機架安裝標準。
1)信息點產品型號的選型
區由終端設備連接到信息插座的連線和信息插座組成,通過插座既可以引出電話,也可以連接數據終端。信息輸入輸出口採用的是雙模塊插座及單孔模塊插座,採用拆裝靈活的FNET超五類、五類模塊式8PIN信息插座。該插座具有性能高、尺寸小、安裝方便等特點。其輸入/出的線規都符合EIA/TIA568標準。
2)UTP電纜和配線架選型
本項目設計中所有水平線纜,全部為FRET超五類UTP雙絞線。具有滿足或優於現行的超五類傳輸標準,適用於設備間的水平布線或設備端接,連接絕緣一致性,提供非常低的傳輸延時,外徑尺寸小,減少安裝中的電纜扭曲等特點。
配線封閉結構,適用於設備間的水平布線或設備端接以及集中點的互配端接。
配線架採用F-NET1U/2U高度配線架。該配線架符合19inch機架安裝標準,設計簡潔,對於各種線纜提供靈活、有效和安全的管理,使布線系統整潔美觀。
3)光纜和光纖跳線及配線盒選型
①建築樓互連採用F-NET多模(50/125)八芯室外金屬光纜,該光纜具有中心束管平行鋼絲;外徑小、重量輕、性價比高;皺紋鋼帶鎧裝結構;很好的機械性能和防水性能;管道或架空敷設;網絡通信、工業控制通信線路;區域網、接入網通信線路等特性。
②光纖跳線採用F-NET雙芯SC-SC多模3m(50/125)跳線。該跳線具有:插入損耗低、重複性好、互換性好、溫度穩定性好、應用於光纖通信系統、光纖數據傳輸、LAN、光纖傳感器和光纖CATV等特點。
③光纖配線盒採用F-NET簡易式12/24/48口機架式光纖盒和簡易式8口牆掛式光纖盒。機架式具有全封閉、全保護、採用嵌入式適配板;適用於室外鎧裝、室內軟光纜等特點。牆掛式為安全性高或功能特點多的網絡的理想選擇,為樓宇或校園網主幹所設計,主幹端的光纖端接與跳線在兩個分開的可加鎖區間進行,具有隱藏式且易用的門鎖、安裝的適配條與機架式配線盒使用的適配條相同等特點。
4)連接圖
布線系統的連接圖如圖1.1所示。
1.1布線系統的連接圖
第三章綜合布線系統設計
根據標準設計的布線方案,能適應和支持現有的或將來的通信及計算機網絡需求,能適合語音、數據計算機區域網(LAN)、光纖分布數據接口(FDDI)、圖像和其它連接的需要。智能化樓宇的結構化布線系統不僅為現代化的信息通訊鋪設了信息高速公路,而且也為樓宇的智能管理提供了集中的控制通路。
結構化布線系統為用戶創造了舒適、快捷的軟環境,節約了發展商與經營者的人力和財力開支,極大地提高了對建築物的綜合管理水平,,滿足了各部門對通訊和網絡的需求。根據對結構化布線系統(StructuredCablingSystem-SCS)的要求,本大樓布線系統的設計主要滿足通信和計算機網絡二部分。該系統將為用戶提供集語音、數據、文字、圖像於一體的多媒體信息網絡,幫助用戶實現多功能電話、語音信箱、網絡代理連接Internet等應用。
3.1工作區子系統設計
工作區子系統在施工時要考慮的因素較多,因為不同的房間環境要求不同的信息牆座與其配合。在施工設計時,應儘可能考慮用戶對室內布局的需要,同時又要考慮從信息牆座聯接應用設備(如計算機,電話等)方便和安全。牆上安裝型信息牆座一般考慮嵌入式安裝。在國內採用的是標準的86型牆盒,該牆盒為正方形,規格86X86mm,螺絲孔間距60mm。信息牆盒與電源牆座的間距應大於30cm。桌上型牆座應考慮和家具,辦公桌協調,同時應考慮安裝位置的安全性。信息牆盒與電源牆座的間距應大於30cm。信息牆座接頭的端接安裝必須由經過培訓的專業工程師完成。與管理區子系統的端接一樣,它的安裝工藝對系統的性能有直接的影響。
3.2水平子系統設計
水平布線子系統是分管理區配線架至信息埠(插座)的連接線纜。本方案語音和數據線纜均為6類4對非屏蔽雙絞線(UTP)。因信息埠模塊也均為6類,故語音與數據插座具有互換性,使其能夠靈活地應用於不同的需求。在設計中根據業主方所提供的相關樓層平面圖上弱電井的實際位置和主要區域信息點的分布位置,可以保證水平線纜的最大長度不超過90米
3.3垂直子系統設計
垂直子系統用於跨越樓層的傳輸,一般採用多對數雙絞線或多模光纖,一般採用25對三類或五類雙絞線。雙絞線和光纖對安裝有不同的要求,雙絞線垂直放置於豎井之內,由於自身的重量牽拉,日久之後會使雙絞線的絞合發生一定程度的改變,這種改變對傳輸語音的三類線來說影響不是太大,但對需要傳輸高速數據的五類線,這個問題是不能被忽略的,因此設計垂直豎井內的線槽時應仔細考慮雙絞線的固定。雙絞線的固定時的力的大小是應該受到重視的一種技巧,如果扎線太緊可能會降低NEXT值,從而影響線纜的傳輸性能。光纖有極強的抗幹擾能力,所以安裝後不會發生如雙絞線那樣的問題,但光纖本身較為脆弱,強力牽拉或彎折會使纖芯折斷,因此安裝時應有有經驗的工程師在現場指導。垂直子系統的線槽引向管理子系統布線櫃的部分可能需要沿水平方向安裝,由垂直向水平過渡應留有足夠大的空間以保證電纜和光纖都有充分的彎曲半徑。一般大對數電纜和光纖的彎曲半徑都應大於線徑的20倍。
3.4管理區子系統設計
管理區子系統將垂直主幹纜與水平布線聯接起來,只需簡單跳線就可將任一插座與任一主幹線連接。管理區除具有連接垂直與水平線纜的配線設備外,還包括跳線及相關有源、網絡設備。
本方案根據樓層的面積、弱電間的位置、樓層的信息點數量,再設配線架。
管理區主要設備選型:數據水平配線架採用6類模塊化配線架。語音和數據跳線可現場製作,以減少成本。電信間內配線設備一般不多,但考慮到網絡產品的安全,所以必須通風良好,乾燥而無灰塵。
3.5、設備間子系統
主管理區子系統是由總配線架、跳線及相關有源設備(HUB、伺服器及交換機等)組成。主管理區子系統是一空間概念,總配線架收集來自各點的線纜,並與相關有源設備通過跳線或對接實現系統的聯網。
3.6建築群子系統設計
學校的教學樓之間有大量的語音、數據、圖像等傳輸的需要,由兩個及以上建築物的數據、電話、視頻系統光纜組成建築群子系統。包括大樓設備間子系統配線設備、室外線纜等。光纜的路由主要採用架空光纜、埋入地下和地下管道(暖氣管道)敷設光纜。
建築群子系統介質選擇原則:樓和樓之間在100~5000m以內、傳輸介質為室外多模、單模光纖。可採用埋入地下或架空(4m以上)方式,需要避開動力線、注意光纖彎曲半徑。建築群子系統施工要點:包括路由起點、終點;線纜長度、入口位置、媒介類型、光纜標誌牌。建築群子系統所在的空間還有對門窗、天花板、電源、照明、接地的要求。
建築群子系統是連接中心機房和其他建築樓的配線間的幹線。此連接是每個樓宇與中心機房相連的重要主幹線路,這裡採用多模室外光纜連接。
第四章綜合布線系統施工方案
開放式布線系統施工設計應解決好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施工設計:對建築物結構作出詳細勘測之後,同用戶一起規劃出管線施工圖。施工設計的合理性對工程質量是至關重要的。
2施工過程:施工過程的工藝水平與工程質量有直接的關係,我們將通過細化安裝操作的各個環節來保證對施工質量的控制。我們一般將整個施工過程分成三個環節,即管道安裝,拉線安裝和配件端接。
3施工管理:為工程實施制定有詳盡的流程,以便於對工程施工的管理。施工流程控制要求達到兩個目的:保證工藝質量和及時糾正出現的問題。
4質量控制:在以往的工程施工中建議由用戶和我們的技術人員組成質量監督小組,並編制質量控制日誌,由當班的工程小組負責人填寫,監督小組負責人籤字。
在總配線間以及各個分配線間內提供足夠的空間用於安裝跳線架及光纖接線盒,防塵良好,且應有照明系統,便於安裝和管理。
在總配線間以及各個分配線間內應敷設垂直線槽和水平橋架,用於幹線電纜和水平電纜的布放。
在總配線間以及各個分配線間內提供至少有3-4個獨立的電源雙孔插座,以供一些網絡設備使用。系統應用的電壓為380V三向和220雙向交流電源,由當地電力公司提供,其交流電壓波動的極限需遵從規定。
垂直銅纜系統的垂直橋架的長度必須最短,垂直光纖的系統的垂直橋架必須能夠滿足其分配。
在安裝工作開始以前,確認建築圖紙以及一些相關圖紙中的提供結構化布線系統的空間,淨空高度、建築開孔、底座等是否能夠滿足要求。
主配線間必須安裝一套完善的滅火系統,必須布置好加溼系統,電子設置的上方必須直接布有噴淋頭,必須裝好循環通風系統。
用戶完成對建築物的整改工作,如鑽孔等。
施工過程中,用戶提供存放材料的地方,有關費用可另行計算。布線系統是網際網路和計算系統實施最關鍵的部分之一。
區域網和廣域網的複雜性使得我們必須對布線安裝給予足夠的重視及恰當的管理,以提供經濟有效的解決方案,滿足當前和未來發展的需要。
第五章綜合布線系統材料及經費圖表
設備清單及預算
總結:1、要做好設計階段的詳細圖紙,圖紙很重要。一張好的綜合布線系統設計圖紙可以節省布線時間和一些在綜合布線系統的過程中遇到的現場問題,做過樓宇綜合布線系統工程的都知道,大樓裡不單只有弱電,還有強電、消防、空調等等。
2、施工過程中要做好施工計劃,以應付不斷的變化。因為有時候計劃趕不上變化。
3、要及時了解整個工程的其他部分的進度情況,才能及時調整施工計劃。
4、要嚴格要求施工人員。線路要工整、明朗。
5、要做好標籤,要不然到後面就會使工作出現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6、要做到細心,不為省一時之事,而在後面浪費太多的時間。
【文章來源】教學樓綜合布線系統設計方案_【全心網絡】https://www.ruodian6.com/717.html
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原文轉載並說明作者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