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健美運動員Luke Sdandoe於 5 月 5 日被發現死於家中,年僅 30 歲。
除了是一名 IFBB 專業健美運動員外,他還是一位丈夫,兩個孩子的父親。這樣的噩耗,不僅是整個健美圈的遺憾,更是一個幸福家庭的悲劇。
一代健美巨星就此隕落,圈中無數人甚為惋惜:
健美先生Steve在社交平臺上表示致敬:
他是我健美這項運動的密友,也一直都是偉大的運動員,安息吧兄弟。
IFBB研究員Shawn Rhoden寫道:
當得知他不再和我們在一起,我仍然不知所措,我為您所愛的人的祈禱。
健美雜誌Fitness Volt也表示沉痛悼念;
Luke逝世的消息傳來,令無數人震驚,也讓很多人無法接受這一事實。也有人開始猜測,怕又是一個用藥致死的案例吧?
至今他的死亡原因和日期尚未有官方公布,他的好朋友,也是一起健身的小夥伴 Ben Chow 在社交網站上發布了一條視頻,稱 Luke是因抑鬱症自殺的,並且已經苦苦掙扎了很久。
「他一直在和惡魔做鬥爭,他不確定拍這樣的視頻是否合適,只想讓一些謠言就此平息。」
Luke的另外一個朋友Flex Lewis,7 屆奧林匹亞冠軍,向 Luke致敬並且警示他的粉絲:
--
「我一直想寫點什麼來緬懷這位朋友,但卻又找不到合適的文字。就好像似曾相識一樣,兩位年輕人過早的離開了。
我認識 Luke 已經十幾年了,我們都是被 Gaspari贊助的運動員。一路上看著他拿到職業卡,看著他與 RedCon1, Podcasts 籤約,在阿諾德的舞臺上贏得季軍……我真的很為他驕傲。
認識的時間越長,我們也變得更加熟悉。我們經常在一起開玩笑,他是一個非常好玩的人,我一定會非常懷念他的幽默感。我們幾乎沒有討論過關於訓練的事情,我知道他是一個非常有深度的人,但是我從來沒想過他一直在痛苦中。
願你在天堂安息,兄弟。
還有,任何人如果感覺到情緒低落,有任何自殺的想法,或者精神上的困擾,請記住你不是孤單一人,請一定要找人聊一聊,我們有專業的機構一致在幫助大家走出來。」
--
我們今天暫且不提用藥不用藥的問題,我想來和你們聊聊「抑鬱症」這個話題。
很多人可能會覺得,健身的人不應該都是樂觀向上的嗎?每天都喊著勵志的口號,天天在健身房裡揮灑汗水,遇到問題也都像硬漢一樣面對,「只要練不死,就往死裡練」,他們或許是最不應該得抑鬱症的群體吧?
引發抑鬱症的原因真的是多種多樣,每個人在自己的生活中都有不同的問題,健身的人群也不例外。因為長期鍛鍊和飲食的節制,很可能會引起飲食失調,體相障礙等等問題。如果這些問題長時間得不到解決,便會發展為抑鬱症。
關於這些每一個單拎出來都有很多要說,我也看了很多相關的文章和書籍,我們今天先簡單的提一下,後面我會繼續詳細再說。
當人在抑鬱的時候,看待自己、環境、未來時候,會有非常消極的想法,抑鬱症患者會認為自己是個「廢物「、「失敗者」、「沒用的人」,所以自己命中注定會沮喪、苦惱,只配得到羞辱和失敗,什麼都幹不成。抑鬱患者的自我形象可以歸結為 5 個「一無」:一無所成、一無是處、一無所長、一無所依、一無所有。
而這種悲觀的思維定式,會影響人的情緒、動力、乃至於人際關係、甚至工作、婚姻、家庭,而這每一項都是支撐我們健康快樂地活在這個世界上的基石,因此,抑鬱症患者很容易掉進一個惡性循環的怪圈中,難以自救。
再加上我們這個社會,對這一問題要麼是避之不提,要麼就是不理解,甚至有人會說「只是擺脫和自私」,「大自然淘汰法則」……
社會、家人、朋友的不理解甚至嘲諷,只能悶在心裡暗自發酵,非但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愈發嚴重,對生活和未來失去希望,產生自殺的想法。
全球現有 3.5 億抑鬱症患者,每年因抑鬱症自殺的人數高達 100 萬,平均每20秒會自殺一人,平均1到2秒就有一人自殺未遂。
2015年,全中國抑鬱症人口為5400萬,佔總人數的5.4%。這意味著,每 35 人中就有一人飽受折磨。自殺是目前中國人口死亡的第五大原因,也是15-34歲的青少年死亡的主要原因。
打開知乎「自殺」話題,僅最近幾個月的就有無數條讓人心碎的留言。
今天寫這篇文章,小新想說的是,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一樣重要,甚至更甚。很多慢性疾病,都是從心理抑鬱逐漸累積起來的。
Luke 是否死於抑鬱自殺官方尚未明示,但是從他朋友的口中我們可以明確地知道他一直在經歷抑鬱的困擾。健身有萬般益處我不想再次贅述,但是如果你因此走入了一條死胡同,請一定一定要說出來,尋求專業的幫助。
愛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