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健委: 關於開展醫養結合機構服務質量提升行動的通知

2020-12-16 丁香園

一文了解醫療界那些事,實時追蹤時事熱點 

【醫健快訊】

1. 民政部印發《兒童福利領域服務機構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指南》:外來人員原則上不進入兒童生活區域

2. 成都三部門聯合發文:買退燒藥、止咳藥須實名登記

3. 國家醫保局: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等已納入醫保藥品目

4. 西藏實施首例 5 G 智慧醫療遠程會診

5. 浙江探索醫保扶貧長效機制 推進慈善救助項目化運作

6. 韓國首爾出現多例死後被確診新冠病例 均為老年人

(來源:民政部、四川日報、國家醫保局、新華社、新華網、海外網)

 

【行業動態】

國家衛健委: 關於開展醫養結合機構服務質量提升行動的通知

日前,國家衛健委網站發布關於開展醫養結合機構服務質量提升行動的通知(國衛辦老齡函〔2020〕974 號)重點內容如下:

(一)全面開展醫養結合機構醫療衛生服務質量檢查。在全國範圍內全面開展對各類醫養結合機構醫療衛生服務質量的檢查,發現存在問題與不足,明確整改方向和內容,推動醫養結合機構醫療衛生服務質量提升。

(二)規範開展醫養結合機構內部醫療衛生服務。推動醫養結合機構嚴格落實各項醫療管理相關法律法規、規範性文件及標準,落實各項醫療質量安全管理核心制度,根據相關要求配置科室、人員和設施設備,規範開展醫養結合機構醫療衛生服務。

(三)落實完善醫養結合機構服務和管理相關制度和標準。按照《醫養結合機構服務指南(試行)》和《醫養結合機構管理指南(試行)》等相關指南加強服務管理。鼓勵各地結合實際完善醫養結合相關服務管理制度和標準規範。

(四)加強醫養結合人才隊伍建設。加強醫養結合機構管理人員、醫療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護理員等人員隊伍能力建設,加大培養培訓力度。鼓勵醫護人員到醫養結合機構執業,促進人才有序流動。實施全國醫養結合人才能力提升培訓項目,為醫養結合機構管理和服務人員提供繼續教育。

(五)加強醫養結合機構信息化建設。加強信息技術支撐,完善全國醫養結合管理信息系統,繼續開展醫養結合監測工作。擴大國家老齡健康醫養結合遠程協同服務試點,使老年人在醫養結合機構即可獲得遠程診療指導、在線複診等服務。

(六)加強醫養結合機構常態化疫情防控和傳染病防控工作。加強醫養結合機構新冠肺炎常態化疫情防控,嚴格執行疫情防控有關部署及工作規範、指南,明確分工,壓實責任,切實落實疫情防控各項措施。加強醫養結合機構感染管理和傳染病防控工作,消除機構內交叉感染風險。(來源:國家衛健委)

 

2020 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準入談判 14 日正式啟動

14 日,為期三天的 2020 年度國家醫保藥品目錄準入談判工作在北京正式啟動。此次談判涉及到癌症、精神疾病、眼病、兒科等藥品品種。

8 月 17 日,國家醫療保障局發布了《2020 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工作方案》,正式啟動了今年的醫保藥品目錄調整工作。根據《工作方案》,醫保局有序推進目錄調整,目前已完成了企業申報、專家評審、專家測算等環節的任務,進入最後的現場談判環節,談判結束後,結果將於近期發布。(來源:央視新聞)

 

【前沿關注】

人類記憶中特有神經「指紋」解碼或有助治療阿爾茨海默症等疾病

雖然人類大腦的一般結構和組織是普遍的,但日前發表在《自然·通訊》上的一項新研究表明,可通過大腦活動觀察並量化人們重新構想常見情景之間的差異,這些獨特的神經系統特徵最終可用於理解、研究甚至改善諸如阿爾茨海默症等疾病的治療。(來源:科技日報)

 

對正常細胞零損傷 新型納米武器精準打擊癌細胞

傳統癌症化療在靶向性、耐藥性、副作用、轉移復發等方面存在一系列問題。近日,天津大學藥物科學與技術學院趙燕軍、王徵團隊設計了一種基於細胞鐵死亡機理的新型納米藥物載體,其具有選擇性、廣譜性等特點,有望在對正常細胞「零損傷」的前提下,高效消滅實體腫瘤細胞,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美國化學會納米研究》(ACS Nano)雜誌上,為人類戰勝癌症帶來新的希望。(來源:科技日報)

 

【醫院新聞】

深圳市大數據研究院與龍崗區人民醫院健康醫療大數據研究中心正式成立

近日,深圳市大數據研究院與龍崗區人民醫院健康醫療大數據研究中心在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正式籤約掛牌成立。

在大健康的主流趨勢下,健康中國建設的重點正逐步從「以治病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轉變。健康醫療大數據的開放共享、互聯互通,在轉變健康醫療服務模式方面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此背景下,健康醫療大數據建設與醫療實踐相結合應運而生,且有著非常廣闊的發展前景。此次成立的健康醫療大數據研究中心正是這樣一個多方協作的醫療健康大數據孵化平臺。

據悉,雙方將在建設健康醫療大數據研究中心的全方位融合、數據分析和挖掘等主要領域重點開展合作,計劃成立區域專家平臺及學術研究平臺;依託各病種搭建資料庫,暢通資源共享渠道,搭建互聯互通平臺;搭建可視化與可視分析應用平臺及智慧醫療服務平臺;搭建學術研究平臺,建立開放的資源共享數據資源集;創建臨床大數據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目前,雙方的合作項目包括以哮喘為代表的過敏性疾病與人工智慧的應用項目、高血壓大數據研究項目、人工智慧影像分析項目等。(來源:深圳市龍崗區人民醫院)查看詳情

 

河南省腫瘤醫院與西北工業大學開啟戰略合作,探索醫工融合發展模式

近日,河南省腫瘤醫院與西北工業大學生命學院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充分發揮各自在臨床醫學資源、生命科學、生物工程等領域的優勢,推進臨床與轉化研究、加強醫工融合複合型人才的培養、促進相關成果轉化,探索醫工融合創新發展新路徑,提升腫瘤防治能力,造福廣大腫瘤患者。

河南省腫瘤醫院與西工大生命學院將本著「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宗旨,打造醫學領域校院合作的示範區,以聯合產出高質量科研成果並推動其向臨床轉化為重點,充分調動各自優勢資源,努力實現雙方共同發展。希望雙方能夠把握機遇,充分發揮各自優勢,著力推進「醫、教、研、管」一體化建設,實現在臨床診療水平、科學研究和創新能力、學科建設和人才培育、腫瘤預防和早診早篩等方面的共享共贏。(來源:河南省腫瘤醫院)查看詳情


相關焦點

  • 國家衛健委關於確定首批老齡健康醫養結合遠程協同服務試點機構的...
    國家衛健委關於確定首批老齡健康醫養結合遠程協同服務試點機構的通知 國衛辦老齡函〔2020〕721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健康委: 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於開展老齡健康醫養結合遠程協同服務試點工作的通知》(國衛辦老齡函〔2020〕570號)要求,在各省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推薦和國家遠程醫療與網際網路醫學中心遴選基礎上,現確定北京老年醫院等174家醫養結合機構作為首批老齡健康醫養結合遠程協同服務試點機構。
  • 國家老齡健康醫養結合遠程協同服務平臺 積極開展「2020·情暖重陽...
    ,向國家老齡健康醫養結合遠程協同服務平臺首批174家醫養結合試點機構用戶提供服務。  發揮「網際網路+康復」的優勢,提升康復護理專業水平  2020年10月23日,依託國家老齡健康醫養結合遠程協同服務平臺,邀請了中日友好醫院特聘專家、日本醫療保健學博士郭丹教授團隊為一福壽山福海養老服務中心的偏癱、帕金森、老衰、骨折等老人提供現場康復指導,提高老人生活質量,促進老人疾病恢復,增強老人生活能力。
  • 南寧市衛健委調研組蒞臨市八醫院開展醫養結合工作專題調研
    為深入推進醫養結合發展,全面了解社區醫養結合為民辦實事項目開展情況,9月16日上午,市衛健委副主任李琳珊、市衛健委老齡健康科科長匡建波、市醫保局醫藥服務和醫藥價格科科長周玖、市民政局養老科科長以及青秀區相關領導專家一行10人,到市八醫院開展醫養結合工作專項調研。
  • 易周資訊 | 「網際網路+護理服務」試點範圍擴大……
    上周(12月14日-12月20日)國內民生領域信息化相關資訊主要涉及「網際網路+護理服務」試點範圍擴大、DRG付費國家試點專家組固定聯繫分組名單發布、醫養結合服務質量標準和評價體系出爐及醫保目錄談判等方面。
  • 炎炎夏日調研忙 深入交流把準脈 ——「醫養結合--安寧療護服務...
    據兩位主任介紹,作為北京首批老年醫院,隆福醫院北苑院區和天通苑院區都開設了安寧療護科,兩家院區各具特色:北苑院區與養老機構合作,醫養結合做得頗有成效,病人主要來自於養老機構;天通苑院區則將安寧療護和康復有機融合,在與協和醫院形成醫聯體後,80%的安寧療護病人自協和醫院急診轉介而來,目前也是一床難求。
  • 發揮自身科技優勢,同仁堂集團提升社區醫養結合服務水平
    近些年來,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明顯,養老成為社會各界共同關注的話題,各類新型養老模式也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之中,其中,醫養結合是將現代醫療服務技術與養老保障模式有效結合在一起的一種新型養老模式,其優勢得到了大家的認可。為了深化養老服務水平,同仁堂集團旗下同仁堂醫養集團充分發揮自身科技優勢,提升社區醫養結合服務質素,讓客戶得到更好的服務體驗。
  • 山東出臺「21條」:推進醫養結合發展
    為貫徹落實國家衛生健康委等12部委《關於深入推進醫養結合發展的若干意見》(國衛老齡發﹝2019﹞60號)精神,深入推進我省醫養結合發展,加快建設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更好滿足全省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的健康養老服務需求,經省政府同意,現提出以下意見:一、完善醫養結合服務體系
  • 重慶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等10部門關於深入推進醫養結合發展的實施意見
    、國務院關於醫養結合工作的決策部署,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民政部等12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深入推進醫養結合發展的若干意見》(國衛老齡發〔2019〕60號)精神,經市政府同意,現就深入推進醫養結合發展制定如下實施意見:一、目標要求以健康中國重慶行動為引領,以滿足全市老年人健康養老服務需求為目標,加快建設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醫養結合服務政策體系
  • ...醫養結合|東至縣中醫院|南昌大學第四附屬醫院|廣東|山東
    人民網北京9月1日電 (記者崔元苑)8月28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印發了《關於確定首批老齡健康醫養結合遠程協同服務試點機構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明確,在各省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推薦和國家遠程醫療與網際網路醫學中心遴選基礎上,確定北京老年醫院等174家醫養結合機構作為首批老齡健康醫養結合遠程協同服務試點機構。
  • 煙臺醫養結合服務機構達248處,醫養健康產業收入達千億元
    煙臺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一級調研員包信勇在發布會上介紹,「十三五」時期,國家健康城市和醫養結合試點市建設走在前列,「一老一小」健康服務突破提升。據介紹,自1992年創建國家衛生城市以來,已連續28年保持國家衛生城市榮譽,2016年被確定為全國首批健康城市建設試點市,現已創建24個國家衛生鄉鎮(街道)、517個健康細胞。
  • 工商總局關於開展2018年紅盾質量維權行動的通知
    工商總局關於開展2018年紅盾質量維權行動的通知工商消字〔2018〕30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為了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促進商品和有關服務質量提升
  • 《關於開展人力資源服務行業促就業行動的通知》的解讀
    近日,人社部印發《關於開展人力資源服務行業促就業行動的通知》,部署開展人力資源服務行業促就業行動,為促進穩就業保就業、決戰脫貧攻堅提供堅實有力人力資源服務支撐。為此,人社部門戶網站在線訪談欄目邀請人社部人力資源流動管理司司長孫建立,介紹相關工作。
  • 市政協教衛體委專委會開展醫養結合專題調研
    11月24日,市政協副主席張清良帶領市政協教衛體委專委會一行20餘人調研全市醫養結合工作。市衛健委黨委委員熊英等陪同調研。調研組一行先後來到什邡燒傷醫院、匯傑慧劍養老中心、什邡二醫院就老年病區運行、醫養結合項目建設等情況進行現場參觀。
  • 打造「網際網路+醫養」服務新標杆 京東健康與鄭州大學第五附屬醫院...
    「網際網路+醫養」服務新模式,聚焦醫養結合,將共建智慧化、規範化、普適性強的醫養結合服務模式,助力我國健康養老產業發展。開展重點專項課題研究 建設醫養結合示範基地根據國家衛健委等12部門聯合發布的《關於深入推進醫養結合發展的若干意見》,我國將加強醫養結合信息化支撐,推動老年人健康和養老信息共享、深度開發和合理利用。
  • 政務服務熱線儘可能使用一個號碼、全國根治欠薪線索反映平臺上線...
    5我國將建成5000個示範性城鄉老年友好型社區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近日發布《關於開展示範性全國老年友好型社區創建工作的通知》提出,到2025年,在全國建成5000個示範性城鄉老年友好型社區,到2035年底,全國城鄉社區普遍達到老年友好型社區標準。
  • 政務服務熱線儘可能使用一個號碼、全國實施動產和權利擔保統一...
    根據《通知》,創建全國示範性城鄉老年友好型社區將從六個方面著手,包括改善老年人的居住環境、方便老年人的日常出行、提升為老年人服務的質量、擴大老年人的社會參與、豐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和提高為老服務的科技化水平。
  • 泰山醫養中心舉辦服務品質提升培訓會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張澤文 通訊員 蔡明華 劉瑩 高原為提高內涵質量,進一步推進微笑服務深入開展,提升員工服務形象和服務水平,加強智慧化、精細化建設,7月16日下午,泰安市泰山醫養中心(泰安市中心醫院碧霞湖院區)在培訓中心學術報告廳舉辦了
  • 國家衛健委:弘揚抗疫精神,護佑心理健康 開展2020世界精神衛生日...
    國家衛健委:弘揚抗疫精神,護佑心理健康 開展2020世界精神衛生日宣傳活動 2020-09-28 17: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國超過1.8億老年人患有慢性病 晚年生活質量如何提高
    為應對老齡化趨勢,201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中長期規劃》,提出健全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充分發展、醫養有機結合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多渠道、多領域擴大適老產品和服務供給,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
  • 鼓勵醫養機構籤約合作 提升老年人醫療衛生水平
    中國消費者報報導(記者孫燕明)12月18日,國家衛健委、民政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醫療衛生機構與養老服務機構籤約合作服務指南(試行)》(以下簡稱《指南》)提出,養老機構可探索將內設醫療衛生機構交由籤約醫療衛生機構管理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