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15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四大力學滿分的傳奇紀錄,哈佛雙聘教授

2020-12-18 史書百科

自古以來總有人說起女子無才便是德。考察之後總結原因大概有三個,女子有才易不貞,女子有才命途多舛,女子有才導致政治統治的不穩定。我想這大概是說女子有才就會有錢又有權,會導致很多很多其他的問題出現。

所以從古流傳至今總有重男輕女的思想,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很多窮人家庭會選擇讓女兒輟學來幫扶兒子上學,他們總說,女孩上學沒有用,將來反正都要嫁人。莊小威是一位典型的才女,她用她成功的人生教會我們作為女人要給自己爭取屬於自己的權利和地位。

天才少女

莊小威出生於1972年的中國江蘇省南通市,她小的時候跟爺爺奶奶生活到五歲,後隨父母一起到合肥的中國科技大學。她從小學習能力超出同齡小朋友,所以沒有上什麼幼兒園學前班,剛踏入學校就開始了科大附小二年級的生活,初中時更是學習成績優秀經常獲得學生知識競賽的第一名,最後果然不出所望早早的就被推薦到北京景山學校開始上中國科技大學的預科班。

1987年,莊小威15歲,正當同齡的孩子都還在奮力備戰高考時,她已經以600多分的高考成績考入了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在學校的時間她學習了理論力學,電動力學,量子力學以及統計力學,並且都取得了滿分,如此相像我的大學,整天為高數大物煩惱真是感到慚愧。要記得,那個時候,她還是一個才15歲的孩子。

此后庄小威一發不可收拾,在物理方面的天賦也開始展露出來,19歲時從中科大畢業後便開始赴美留學,之後也順利從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獲得博士學位。進入博士後的研究階段開始設計全新的生物領域,對於她來說研究物理輕而易舉但是她並沒有安於自己的舒適區,生物學科她也開始重新學習。

她的一生註定不平凡,31歲時研究的項目就獲得了麥克阿瑟天才獎,也是第一位得此榮譽的華人女科學家,同時也是哈佛大學雙聘教授

追夢少女

莊小威自幼生活在書香門第之家,她的父親莊禮賢,母親朱仁芝曾經都是中國科技大學教授。這樣的家庭環境中,她的生活從不缺乏知識,但是她唯獨喜歡科學,比起別的小孩相當警察,政治家還是總理,莊小威從小就夢想著要當一名科學家,接受過教育的父母也更懂得如何尊重孩子的興趣與理想。

不得不說,莊小威一定是一個天賦異稟的孩子,從小就天資過人,小小年紀就進入了中科大的少年班。她也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小小年紀就要承擔與自己年齡不符的壓力,在這壓力之下還要保持著自己對知識滿滿的渴望實屬難得。依舊記得中學時學過一篇古文叫傷仲永,仲永也是一位被稱為神童的孩子,可惜長大沒有努力,一直在消耗自己的天賦,最後變得碌碌無為。

莊小威因為自己熱愛的科學,她對物理學科簡直到了痴迷的境界,物理學科任何一條定律任何一個定理在她的腦子裡都是清清楚楚。她會為了自己熱愛的科學事業而不斷努力,而並非安於自己優秀的家庭背景碌碌無為。

就是這樣一腔熱血,促使她追夢成功,她成為了一名成功的科學家。她研究的科研項目多次獲得世界級的榮譽,同時她做還為中國培養了一大批高質量的優秀博士生,她的科研項目也讓世界更加認識了中國的科研實力。

果敢人生

莊小威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博士畢業後,想要進入到史丹福大學做教授,然而斯坦福卻因為她不是博士後就拒絕了她的申請,那是她仍舊有更多的好機會可以進到其他的名牌大學做教授,但是她不服輸的精神不允許她這麼輕而易舉的放棄,所以她放下已經有的一切成績開始在斯坦福讀起了博士後。

她說做學問要切忌虛榮和浮躁,雖然讀斯坦福的博士後知識因為虛榮心作怪,而真正讀博士後的三年又為她的人生添上了不一樣的色彩,所以我相信每一步的努力都會變成以後的果實回報給我們。

讀博士後的時間裡,她和她的教授朱教授一拍即合決定投身生物研究領域,就這樣一個物理天才闖入了生物世界變成了一粒渺小的細胞,即便科研工作有著巨大的壓力,可是她絲毫沒有退卻,也正是她這樣堅持不懈的努力讓她變成了生物學與物理學領域的科研專家。

在國外奔走了那麼多年,40歲時莊小威選擇回到中國,留於北京大學工作,同時也將她在國外學習的優秀經驗和知識帶回到了中國。莊小威的人生從不缺乏榮譽,31歲時獲得天才獎,在獲獎人裡是最年輕的一位。

40歲時就被美國評為科學院院士。但是她卻與諾貝爾獎擦肩而過,當時獲得諾貝爾獎的分別是一位美國科學家和一位德國科學家,他們對發展超解析度螢光顯微成像技術做出重大貢獻。然而他們研究的科研項目與莊小威研究的物理原理完全相同,發表的論文時間也相同,但是莊小威卻沒有獲得諾貝爾獎的資格。

回顧我國古代女性地位非常低,男人可以三妻四妾,而女人即便丈夫去世了也得一輩子守寡,近代更是女人以小腳為美,為此很多女孩子從一出生就要開始裹小腳。即便到了現在男女平等的社會,社會上仍舊有很多對於女性的歧視,例如女司機,女老闆。

即便已經有明確的數據說明事故發生率男司機遠比女司機高,但是社會上仍舊對女司機容忍度低。就像莊小威一樣的女科學家,女強人一樣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我想每一位女性都要積極努力地去爭取屬於自己的權利,即便莊小威與諾貝爾獎失之交臂,可是她的努力也為她贏得了大多數人的尊敬。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

文/南宮欽

相關焦點

  • 她15歲考入985名校,34歲成哈佛大學雙學科教授,今再獲美國大獎
    15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莊小威1972年出生於江蘇如皋,也許是遺傳了父母(退休前都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的大好基因,她從小就表現出了在學習上的天賦。在如皋與爺爺奶奶生活了5年後,1977年莊小威被父母接到合肥,並直接入讀了中科大附小二年級,但學業始終在班上處於領先水平。中學時期,莊小威拿到了全國中學生數理化競賽第一名,憑藉此獎項被推薦到了科大少年班預備班。
  • 她15歲就考上中科大少年班,被譽為化學無冕之王,卻加入了美國籍
    沒想到的是年僅46歲的她,就已經是享譽全球科學家。她15歲就考上中科大少年班,被譽為化學無冕之王,卻加入了美國籍莊小威有一個好的家庭,父親和母親退休前都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在父母親的影響下,她打小就愛科學,喜歡物理這種嚴謹的推理之美。莊小威就已經展露出她的才華,表露出了遠超出同齡人的聰慧。
  • 12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讓哈佛大學打破慣例,卻選擇加入美國
    其中中科大少年班更具有代表性,可謂是國內最厲害的少年班。很多少年班的學子如今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而今天分享的這位也是中科大少年班的一員,他就是神童。 12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 尹希是一名十分具有天賦的神童,從小天資聰穎,學習成績一直很好。
  • 刷新紀錄!哈佛大學最年輕的中國教授,12歲高考572分進中科大
    學霸之所以是學霸,那是因為他們擁有超乎常人的智力,今天我們就要說一位天才中的天才,其人生經歷堪稱是一部傳奇,天才都不足以形容他,12歲考上中科大,31歲成為哈佛最年輕華人教授,被稱為「神一樣的男人」。
  • 神童莊小威:15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赴美留學後選擇加入美籍?
    其實,莊小威的父母早已看出女兒「非池中之物」,她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已經超越同齡人太多,當別的小朋友還在外面瘋玩時,她已經沉浸在書海中了。 後來,莊小威被舉薦到北京讀了半年的中科大預科班,當時的一些老教授一直在暗中觀察,他們要看看這個女娃子究竟還有多少潛力。
  • 莊小威:14歲上中科大,「四大力學」均獲滿分,物理系的一大奇蹟
    她14歲上中科大,「四大力學」均獲滿分,讓無數理科生崇拜!她就是中國女孩莊小威。年少求知1972年,莊小威出生於江蘇如皋,她的降臨對於這個家庭來說是巨大的喜悅。由於父母都是老師,忙著解惑授業,並沒有太多的時間照料她,因此在她幼齡的時光中,前五年都是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
  • 從中科大少年班走出的神童,32歲成哈佛正教授,並不計劃回國發展
    2015年9月4日,世界名校哈佛大學發聲宣布:「祝賀尹希晉升為教授」。可是你知道這個時候晉升為哈佛大學正教授的尹希,他的年齡還不到32歲。和尹希同為中科大少年班的莊小威,是尹希教授的學姐,他們二人先後一同走進了哈佛大學,但截止到2015年為止,尹希的成就似乎已經超越了他的學姐莊小威。
  • 12歲考入中國科大少年班,18歲攻讀哈佛博士,入美國國籍不想回國
    也正是如此,不少人物在獲得人們關注的過程中,也有了屬於自己的成就。中科大曾經就出現了一位很令人驚異的天才,他12歲考入中國科大少年班,18歲攻讀哈佛博士,入美國國籍不想回國。這位天才就是尹希。能夠擁有如此高的成就,也的確會讓人感到羨慕,同時也對尹希有了更高的評價,可以說他真的在自己的領域中有了很大的突破。
  • 女神童15歲進中科大少年班,國家重點培養,卻31歲加入美國國籍
    15歲進中科大少年班的天才神童1972年,莊小威出生在江蘇省南通市,她的父親莊禮賢、母親朱仁芝都是中科院的科學家,長期忙著學校的科研工作,所以後來莊小威被送到爺爺奶奶家寄養,父母只是偶爾會去看她。這種狀態持續到了5歲,她才重新回到父母身邊。
  • 清華物理系最厲害的學霸,四大力學獲得滿分,成為學校的傳奇
    他創造出清華的神話,讓很多清華的學生都非常崇拜,成為學校的傳奇人物,至今都會被學生和老師經常談起。這位清華的頂尖學霸就是胡耀文,個子不高,看起來很文靜,卻有著超高的智商,極高的物理天賦,並成為清華大學2017年特等獎學金獲得者,如今在哈佛大學攻讀博士。
  • 15歲進中科大少年班、身兼3個院士的江蘇女孩,卻成了一個美國人
    然而,一個15歲進中科大少年班、身兼3個院士的江蘇女孩,最後卻成了一個美國人,她一意孤行的舉動,引起了極大爭議。 初中時,莊小威獲得了全國中學生數理化競賽第一名,於是被推薦到北京,上了半年中國科大預備班
  • 兄妹都14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赴美深造取得成功 網友:老爹太牛
    浙江瑞安,有這麼一對兄妹,哥哥出生於1970年,妹妹1977年出生,都是從小聰慧,兄妹倆都在14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這還不算,在中科大少年班,都因成績優異,到美國頂級大學攻讀博士。哥哥由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公派赴美國羅徹斯特大學攻讀碩士學位和物理博士學位。
  • 麥克阿瑟天才獎得主、哈佛大學雙學科正教授、三院院士莊小威
    小時候在江蘇如皋跟爺爺、奶奶生活了5年,5歲多被父母接到合肥中國科大。她的父親莊禮賢和母親朱仁芝都是科大的教授。莊小威沒有上過幼兒園,直接上了科大附小二年級。兩位教授說:「我們從沒有給小威以特殊的教育,也從不強加給她額外的學習內容,我們要做的是尊重和引導她的愛好,讓她學得輕鬆,玩得快活。」初中時,莊小威曾獲得全國中學生數理化競賽第一名。
  • 58名「天才」闖關中科大少年班 昔日神童今何在(圖)
    在少年班30多年的歷史上,十二三歲進校園的「娃娃大學生」不少,他們現在過得怎樣呢?記者日前進行了採訪。  張亞勤:功成名就難忘合肥  在中國科大少年班學院一樓大廳,四周牆上都貼著從少年班走出去的知名校友的簡歷和照片。其中,就有好幾位十二三歲的「娃娃大學生」。哈佛大學生物統計系副教授蔡天西,13歲就考入少年班。
  • 「四大力學」獲得滿分的兩位天才,最終去向,讓國人感到痛心!
    如果是高中學習理科或者是在大學裡面,需要學習物理相關課程的學生,都應該知道物理裡面的「四大力學」課程,具體來說就是理論力學、電動力學、量子力學和熱力學與統計物理。力學課程想要拿到滿分,那無疑是被稱為天才。在中國的高校歷史上,我國曾經有兩位天才,「四大力學」課程均獲得滿分,在物理的研究方面可以說是有著特殊的天賦,曾經被寄厚望,可惜後來的去向卻是讓人心痛。這兩位天才分別是來自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莊小威,還有來自清華大學的胡耀文。
  • 13歲進中科大,17歲讀博,31歲當正教授。尹希:我不是神童
    仲永七歲能詩,甘羅十二歲拜相,千百年來廣為傳誦。神童者,智商碾壓普通人,常在極短的時間內,取得他人畢生難以企及的成就,令人豔羨。 人們津津樂道於神童的事跡,除了獵奇,更希望從中窺見神童們成長的秘密,總結出培養人才的方法和規律。 神童被發現後,就會生活在聚光燈下,受到廣泛關注。這種關注,無形中給了神童們很大壓力。
  • 他12歲考入中科大,31歲成哈佛最年輕教授,如今已是美國人
    而最值得令人稱道的事情,便是他12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而31歲有成了哈佛大學最年輕的教授。這個所謂「老了」的80後,可以說是物理學界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8歲便能看懂微積分的「神童」與如今眾多父母因為盼著自己的孩子早日成才,甚至不惜相信所謂的「量子波動速度」不同。雖然尹希在小的時候便表現出驚人的天賦,但是他的母親卻是沒有刻意去挖掘他的神童天賦。
  • 莊小威:14歲上中國科技大學,「四大力學」滿分,物理系奇蹟
    14歲上中國科技大學,"四大力學"考了滿分,讓無數理科生膜拜!她就是中國姑娘莊曉薇。1972年,莊小威出生在江蘇如皋,她的到來是一家人的大喜事。由於父母都是教師,忙於教學,沒有太多時間照顧她,所以她童年的前五年都是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親情的關愛,精心的培育,家裡濃厚的學習氛圍,莊小偉從小就接觸到了豐富的文化知識和薰陶。
  • 她出生於中國,15歲天才少女在中大,實際上是美國人
    如果要談中國的「天才、神童」,從當年「少年班」可以看出,國家對優秀人才的培養和培養非常重視。自新中國以來,我國湧現出一大批優秀的科學人才,他們很早就被發現了,在他們當中,只有少數天才在青年時期取得了成功,然而好事背後總有不好的一面。
  • 中科大少年班錄取名單出爐,曹原粉絲在列,浙江少年佔1/4
    在高考中,她以686分的成績,位列廣西理科第89名,成功考入中科大少年班。「成名要趁早」的少年班校友因為少年班的錄取年齡低,這就讓他們能夠在學術界、產業界很早就嶄露頭角。他們當中有人20多歲就發過好幾篇Nature,30多歲就被聘為哈佛正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