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令營進社區 引領暑期教育新風尚
每日甘肅網8月19日訊據蘭州晚報報導 暑假已過大半,相對於過去傳統的以遊學為名,實則以去景區遊覽為主的夏令營,最近以培育知行合一的「美德少年」為目的,以課程學習為主導、以素質拓展為核心、以主題課堂和志願活動為補充、以表達溝通和生活體驗融入課程為創新和特色的社區夏令營正在風靡蘭州。
社區夏令營活動內容豐富多彩
8月17日,為期一周的城關區「以法啟智法護未來」和「大手拉小手共創文明城」主題夏令營,分別在臨夏路街道橋門社區和張掖路街道山字石社區舉行了結營儀式。本次兩大主題的夏令營由城關區團委、城關區少工委、山字石社區、橋門社區、甘肅欣雨星社會工作服務中心主辦,城關區人民檢察院、共青團12355青少年服務臺、北京艾莎同學藝術中心、蘭州慕琳藝術中心、蘭州金話筒少兒口才培訓中心、蘭州致香芳療工作室、鑫芯串珠手工編織工作室、蘭州可可文化協辦。每名學員都將在一周的時間裡,適應夏令營生活,並參加饒有趣味的法律、創文主題活動。
橋門社區的青少年夏令營,通過設計的模擬法庭、普法禁毒小課堂等活動課程,讓轄區青少年了解基本的法律知識,意識到法律的威嚴,學會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做一個知法守法的好少年;山字石社區青少年夏令營將通過參觀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公益快閃、戲劇療愈、創文口才等課程讓孩子們可以發動自己的家庭成員共同參與,使創文家喻戶曉、深入人心。
整合資源關注青少年成長
橋門社區和山字石社區都屬中心城區的社區,轄區學校多、雙職工家庭也多,每到寒暑假,「孩子去哪」成了家長頭疼的事。基於這個實際情況,甘肅欣雨星社會工作服務中心自2018年進駐社區以來,一直將開展青少年社區教育、社會實踐活動和關注青少年健康成長作為融洽居民感情的一項重要內容。
早在2018年夏,共青團蘭州市城關區委聯合甘肅欣雨星社會工作服務中心舉辦的青少年夏令營相繼在張掖路街道山字石社區、鹽場堡街道、臨夏路街道橋門社區開營;2019年冬,以「社區探索」為主題的青少年冬訓營在山字石社區正式開課;今年暑假,普法、創文兩大主題夏令營又在社區同時開展,已舉辦多期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禁毒教育、傳統文化課堂、手工課堂等特色課程。同時,甘肅欣雨星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實施的「童心童樂同成長」青少年培育計劃,將社區夏令營、素質拓展、主題課堂、志願活動等一系列青少年教育活動進行整合,將該項目打造成社區的品牌項目。
社區日益豐富的暑期活動,讓轄區父母不再為「孩子該去哪兒」而煩惱。「社區教育、家庭教育任重道遠,我們願意以專業知識助力其創新改變,與時俱進。」甘肅欣雨星社會工作服務中心負責人張莉老師表示。山字石社區黨支部副書記李晗瑞說:「許多孩子去年參加了社區的免費夏令營活動後,就時刻惦記著,自暑假開始就操心報名。」據了解,社區舉辦的夏令營活動,均由社區義務提供場地和人員支持,只要社區裡的孩子感興趣,都可免費報名參加。舉辦暑期夏令營活動將成為一種趨勢,以後也會越來越受歡迎。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張丹 文/圖
聲音
共青團城關區委副書記李佳:
開展「以法啟智法護未來」和「大手拉小手共創文明城」主題夏令營活動,是團區委不斷關注青少年的成長成才的重要體現,與甘肅欣雨欣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城關區人民檢察院合作,以社區為依託,整合社會各界力量,發揮各自優勢資源在暑期時間進一步加強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預防和減少違法犯罪,護航青少年健康成長。家長杜女士:
每當孩子放暑假,我們這些家長就很煩惱,既希望多花一些時間陪伴孩子,卻又因為工作繁忙,惹得孩子總是抱怨連天。社區夏令營活動不僅樂了孩子,也在一定程度上給我們這些家長減了負。
市民王先生:
之前一直沒有重視學校對孩子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的要求,往往都是帶孩子象徵性地到社區或是某個單位裡蓋個章應付了事。現在才發現,暑期社區夏令營不僅可以豐富孩子的暑期生活,還可以讓孩子接觸社會,學到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
網友「一隻果子」:
希望更多的公益機構、社工組織多組織一些暑期活動,並根據自己的特長給社區夏令營活動提供組織、人員的支持。也希望更多的社區能開展這樣的夏令營活動,我們家長肯定會響應和支持社區暑期活動,使社區教育越搞越好,讓孩子快樂而有意義地度過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