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反滲透法」上路:蔡英文鬼話連篇,臺灣民眾急需自救
【兩岸快評第560期】
1月15日,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籤署「反滲透法」並公告該法開始實施。好笑的是,已經發布了這項旨在「切割兩岸」「恐嚇阻撓臺灣民眾赴大陸交流」惡法的蔡英文,卻聲稱「我不反對兩岸民間交流」,還說她非常怕臺灣民眾因為誤解而引發恐慌。這可真是做了「豺狼」之事,卻還要硬裝「小白兔」啊!
此前,國民黨團為拒絕替「反滲透法」背書,黨團成員拉起「抗議惡法」布條,在議場前方集結靜坐。(圖片取自臺媒)
根據「反滲透法」,大陸機構組織、媒體等都有可能被歸為「滲透來源」,而未來與這些「滲透來源」打交道的臺灣民眾、臺商、臺生、民間團體以及大陸赴臺人士和遊客,都可能被冠上所謂「涉嫌滲透或被滲透」的「罪名」。兩岸互動有可能被視作「指示」「委託」或「資助」等「違法行為」,而臺灣民眾如果受「滲透來源」指示、委託或資助,將面臨5年以下有期徒刑、1000萬元新臺幣以下罰金。
要知道,這些往來兩岸的臺灣同胞,他們可都是管蔡英文叫「父母官」的普通百姓啊。但自從民進黨當局於2019年的最後一天,在臺灣立法機構強行「三讀」通過「反滲透法」後,警察到普通民眾家裡檢查的事件,便頻頻登上島內媒體的版面。如今,這部「惡法」正式上路,早已瀰漫於島內社會的「寒蟬效應」,也必將隨之進一步擴大。
這樣的條文設定,蔡英文怎麼可能不知道「反滲透法」會造成臺灣民眾心中的恐慌?但她想要的就是這樣的效果:民眾恐慌的人多了、恐慌的時間久了,一定會在全社會慢慢形成一種「敢怒不敢言」的沉默效應,即使是那些反對「臺獨」的人,也會對兩岸交流產生顧忌,進而不敢再大聲說出自己的真實看法。久而久之,「綠色正確」的輿論氛圍也會在臺灣社會徹底成形。
諷刺的是,蔡英文一直自詡臺灣是「自由民主的燈塔」,民進黨政客們整日「自由」「人權」不離口,但他們的實際行動卻是屢屢對民眾做出「綠色恐怖」之事,真是虛偽、醜陋至極!
幾位回臺投票的臺商本想在家多留幾天,聽聞「反滲透法」15日公告,嚇得趕緊12日就回了大陸的工廠,因為「目前情況未明,最好少回臺灣吧」。
大陸配偶牛春茹說,「反滲透法」通過後大陸配偶們如「待宰羔羊」,不敢隨意返鄉,每天擔憂執政者手持的大刀何時砍下,蔡英文為何逼她們在「娘家」與「婆家」間做選擇?
金門縣「立委」陳玉珍表示,很多鄉親都擔心可能去了一趟大陸,回來就會被指控與對岸有不當往來,進而遭到羅織入罪,「尤其金門與對岸的廈門交流密切,小三通要是也受到影響,對金門會是很大的衝擊。」
——以上這些媒體的報導內容,足以讓我們了解到臺灣民眾「有家不能回,有家不敢回」的悲哀。在大陸擔任律師的沈傑說,蔡英文強推「反滲透法」就是在「完全剝奪民眾的言論自由,大開民主倒車。美其名為反滲透,其實就是反交流。」
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在15日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指出,「反滲透法」是一部不折不扣的「惡法」,它鉗制臺灣同胞的自由意志,剝奪臺灣同胞進行兩岸交流的權利。這個「惡法」或許能危害一時,但它阻擋不了兩岸同胞要交流、要合作、要發展的人心和大勢。「不管臺海局勢怎麼風雲變幻,我們推動兩岸民間交流的政策和舉措不會停、不會斷、也不會少。在這個基礎上,怎麼去反制『反滲透法』對兩岸交流的破壞,我想,臺灣同胞首先也要『自救』,我不相信臺灣同胞會任由這樣一部『惡法』捆住手腳。」
說著「反滲透法」不是「反交流」的蔡英文,妄想「裡子」「面子」全都要,她的胡言亂語只是民進黨一直以來擅長使用的騙術的延續罷了。在這樣惡劣的形勢下,臺灣民眾確實急需「自救」,若是任由「惡法」橫行,受傷害最大的終究只能是臺灣自身的前途。(馬蕭蕭)
來源:中國臺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