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航和新航A380老款商務艙體驗對比,看到飛機餐你就知道區別了!

2020-12-12 飛客茶館

前言:

本期分享的行程是2019年10月底,之前拿美國航空AA 4w裡程兌換的11月底回國機票已經被我改了七八次,從時間到線路不一而足。10月最後一次改之前暫定是墨爾本MEL-新加坡SIN-吉隆坡KUL-成田NRT(乘坐的航司分享是卡航QF、馬航MH、日航JL),接一張成田NRT-浦東PVG用英國航空BA自己換的票,準備KO NRT五大寰宇一家休息室。

此時突然阿拉斯加航空開放了此前一直高高在上的新加坡航空SQ兌換,3w5即可兌換香港HKG-新加坡SIN-浦東PVG全程頭等艙,畢竟是傳說中的新航,著實有些心動,遂將前述AA換的裡程票終點改為HKG,並換了一張上述頭等艙票。而後,阿拉斯加航空爆出了一個更大的bug,允許SIN-任意SQ航點-SIN-SQ中國某航點的兌換,中間這個航點除北美以外均可兌換,包括澳新、歐洲、非洲、中東,美中不足的是無法在這個第三國停留,只能以純體驗為目的玩一玩,實際上有點像個賓館。

結合上自己的籤證情況,不日便將這個票改成了SIN-SYD-SIN-PVG,頭兩段商務,最後一段頭等。因未超過24hr,連再次收費都不需要!因為是個bug,所以相應的還是保留了MEL-SIN-KUL-HKG-PVG作為備選方案,以防萬一阿拉斯加不認這個bug還能回得去。於是最終形成了一個48小時內兩齣一進澳村並回國的行程,中間在SYD停留一晚,寄住在朋友家。正好,中間還需要和一位博士小姐姐在SIN碰面討論文章,本來也在SIN安排了一晚酒店,這次這麼一改,乾脆連在SIN的酒店都不用定了,直接乘坐新航大酒店一晚到達雪梨,哈哈。

MEL-SIN QF35 QF A380老艙 商務

洗澡洗完,準備登機。商務艙乘客可以從2樓走出休息室直接登機,3樓的乘客要坐電梯下到2樓才可以登機。可以從玻璃裡頭看到當日乘坐的A380大胖,其時還未完成改艙。

Qantas的A380整個二樓都是商務艙,這點和全世界大多數公司是差不多的,剛好也可以在走到中間的時候來張靚照。

簡單說一下Qantas的二代skybed,Qantas在硬體上基本上不太會落後於時代,雖然只是2-2-2的斜躺座椅,但座椅本身寬度足夠,裡頭的靠墊非常厚實,為了放平時候的角度剛好適合睡眠而在座椅前方預留了大量空間,充分體現誠意。設計的好的斜躺座椅比平躺座椅睡起來更舒服,坐了這麼多次飛機都是這個感覺。軟體方面呢,有提供一個床墊,但是比較薄,不過裡頭填充物的支撐感也非常好,再加上羽絨被,在機上獲得良好睡眠不是什麼難事。

Qantas的菜單和別家公司不同,基本就是一張A3紙對摺,右邊是餐食,左邊就是酒品/飲品。本日航班提供一頓午餐 一頓到達前,對於一個7小時20分鐘的日間航班而言是不錯的配置。午餐是經典的三道式。

前菜三選一,選擇的白切style雞(反正我是沒看出來他說的白切雞和我認知中的白切雞有什麼聯繫,除了都用雞肉作為食材);主菜四選一,選擇的是紅酒汁牛排(基於上次在QF98上選擇中餐的失敗經驗,然而最後發現我大概需要避開的是牛肉在主菜裡頭出現);甜品的話基本沒啥大差錯,巧克力麵包布丁配馬斯卡彭奶酪。到達前小食二選一,當然對於我這種肉食愛好者選擇了牛肉丸子,這個也沒啥大問題。

四個引擎同時發動,幾秒之內把數百噸重的龐然大物帶離地面,再見,墨爾本!

沙拉與麵包跟著頭盤一起上來了。麵包的話是標準的粗糧主食麵包,外皮硬的可以當錘子用,不過把咯牙的外皮稍微撕掉一點,裡頭的芯還是非常不錯的。白切雞的話……幾片雞胸肉下面墊著一些蔬菜,澆了點醬油,撒了點芝麻,大體就是有點調味料的水煮雞胸肉,淡而無味,總體而言還算得上清爽,但實在是淡而無味,沒有太多印象。

至於牛排嘛,牛肉熟度還不錯,標準的medium-well,比上次在QF98上面吃的白開水煮牛肉片略好一點,不過可能還是由於高空中氣壓變化的緣故,牛肉味是夠了,但不夠鹹,加了邊上的鹽進去也不太有幫助;配菜就比較乏善可陳了,機上基本吃不到挺拔脆韌的青菜,都是一坨已經皺巴巴的溫吞樣子,土豆和豆子也是一樣不夠鹹,沒味道。吃完牛肉基本就退回去了。

餐後水果給的倒是不錯,一個小推車推過來,每樣都要了一點。巧克力麵包布丁配馬斯卡彭醬沒有大的差錯,飛機上吃到這樣水準的甜品還算合格,甜度適中。

飯後嘗試著躺一會兒,看了一下奇異博士(沒字幕,我英語聽力不太行,根據聽到的隻言片語推測推測罷了),但不知為何並無睡意,於是跑到前面去拿一包薯片&可樂,準備邊看邊吃。Qantas在機型前方也是擺了一堆大沙發,這點和TG一樣,雖然看上去比TG的更現代更有範兒一點,還配了一些書報架,不過很難想像會有誰放著可以隨意調節角度的座椅不坐,在大板凳上坐著看雜誌。

這點上QF剛剛改艙的A380稍微好一點,加了一些桌子,使其更加適合商務活動與休閒娛樂,燈光也做了調整,更有一種餐廳的感覺,不過感覺來坐的人還是不會多的,畢竟確實這個地方沒窗戶,椅子也還是欠一點,當作一個社交場合還是難度較大,這點上我覺得EK/QR設置的空中酒吧還是領跑全球。不過現在疫情一來,A380已經成了每個公司的燙手山芋,必欲除之而後快,紛紛提上退役日程,也不知能否體驗到了。

吃完了一系列東西以後,大概是確實沒有字幕也看不懂這部電影,也開始眷顧。2小時後起床,打開燈光背書。中間被送了一下牛肉丸子,要了一杯橙汁佐餐。牛肉丸子我覺得還算OK,吃口有點嚼頭,調味上雖然是普通的中東調味,但至少味道是足夠的。我覺得Qantas完全可以在主菜裡頭放一碟這樣的肉丸子 米飯,估計會有不少人喜歡。

快下飛機了,拍了一張A380的機翼。此時的天空剛好還算清朗,雖然太陽已經快要落山。總結:QF的硬體方面沒啥問題,服務等等也都很到位,但這個餐食問題真的是老大難,包括HKG這麼優秀的空廚都能被QF的餐食給帶跑,實在是不知道說什麼好。18年年底有幸坐上MH122的頭等艙KUL,進了SYD的QF頭等休息室,也吃了傳說中被人讚不絕口的炸魷魚,還有一系列據說是Neil Perry親自設計的餐點,但總體依然感覺平平,魷魚稍好,但也沒到那麼驚豔的程度。希望下次有機會體驗一下QF35/36的頭等,看看情況如何吧。

新航大酒店之四:SIN-PVG SQ836 77w頭等

當日SQ836是下午5點5分起飛,晚上10點半到達,全長約5.5小時。

當日A14登機口隔壁的A13登機口是新航的星盟大白塗裝,飛北京。

而我所在的A14登機口是飛上海,用的是普通塗裝的飛機。雖然沒有坐上星盟大白塗裝,不過有機會能坐上頭等艙,當時其實心裡已經感到非常激動了。本次是從前門登機,前門在本航班上僅供頭等艙使用,頭等艙共4席,當日上座率是3/4,所以一共就是3個人通過前門登機,應該說是相當尊貴的體驗了。

新航這款座椅是2013年改艙後的產物。原本77w的頭等艙一共8個座位,2排,改艙後僅餘1排4座,空出了一個galley和多一排商務艙座椅。雖然座椅從數據上看其實尺寸挺大的(81英寸長,26英寸寬),但實際上個人乘坐感覺並不是非常長,起腳如果伸開來是完全可以碰到前面的腳踏的,這點在TG的A380和747上是不太可能的事情,雖然他們座椅尺寸數據和新加坡航空是類似的。我身高只有170左右,連我都覺得這個座椅不太大的話,那那些身高更高的人可能會更覺得擁擠。這點對於頭等艙座椅而言不是件好事。屏幕是全高清屏,尺寸1080k,23寸,是頭等艙屏幕的標準配置。

這款座椅在屏幕的位置有一個小桌,小桌下那個手柄的位置是這款座椅的小桌板,並不是和這個小桌合在一起,而是單獨的一塊。按住手柄上那個按鈕往外拉,整個桌子會先往下沉到與手臂平齊的位置,然後再往座椅的方向繼續靠近。

這款座椅有很多亂七八糟的儲物空間,例如左手邊扶手內的小儲物格與耳機接口,還有前方屏幕下的一個小儲藏格,以及左邊那一整條裡頭都是儲物空間,但普遍都不大,可以放一些小雜物,放不了太多東西。因為頭等艙取消了行李架的緣故,所以箱包是可以擺在腳踏下面的,這點符合安全規定。

剛開始還稍微找了一會兒屏幕控制手柄,結果後來才發現是藏在右手邊一個類似左手邊儲物格的小地方。這款座椅整體而言設計感很強,也兼顧了實用性,各種零件也都裝配的嚴絲合縫,確實是為這款座椅添彩不少。

當日菜單上是提供了泰庭哲伯爵白中白與Dom兩款香檳可選,前者價格大概只有後者的1/2,不過也算高端香檳,現在很多頭等艙產品都在提供這款酒。我覺得伯爵白中白的口感至少沒有Dom那麼澀,所以個人還更喜歡這款一點。

在飛行前本來一直猶豫到底是要預選牛排或者懷石料理作為主菜,還是直接吃食全味美套餐即可。後來想了想,覺得食全味美的合作期間其實不會很久,可能也是屬於過了這村就沒這店的類型,而新航頭等艙預選主菜基本萬年不變,什麼時候再有機會坐上了再吃也來得及,所以最後還是堅定了選擇食全味美套餐作為晚餐。

我們的飛機大約在5點10分起飛,大約5點半就已經開始準備餐食了。首先上了一碟果仁,以腰果和夏威夷果構成。

而後繼續上了一碟沙爹,兩串雞肉一串牛肉。味道吃過去是還算不錯的,比地上的稍好一點,不過份量比較小,兩三口就沒了,不如馬航商務艙拿著推車發,想要幾串就來幾串來的過癮。沒想到的是,這大概是我這趟航班吃到的最好吃的東西了……

把沙爹的碟子收走,差不多天色也開始暗了下來,此時開始把食全味美套餐按照三道式呈上。前菜:番茄釀牛肉、口蘑嗆蘆筍、蛋黃鰻魚卷(左起往右)到現在為止唯一還有印象的只有難吃的不得了的番茄釀牛肉,這個和個人口味有關係,我非常不喜歡蔥,而番茄上一堆的蔥使得我哪怕把蔥已經給挑掉了,還是留下了濃鬱的蔥味。蛋黃鰻魚卷的話理論上是以清鮮見長的菜品,但在空中味蕾退化的情況下根本嘗不出個子醜寅卯,只記得口感還算比較紮實。而至於口蘑嗆蘆筍,更是沒什麼可說的,就是兩個字——普通,普通的我都忘了到底吃起來感覺是什麼樣的。

湯:陳皮冬瓜燉老鴨這個湯和之前在TG上面喝到的用酸檸檬燉鴨湯的感覺是差不多的,調味上會比幾個前菜好很多,至少鹹味夠了,才能稍微品嘗出一些清鮮的感覺。溫度也是過關的,燙口,比較暖身。

主菜:黑米松露明蝦,竹蓀蓮花包,南乳排骨,燒汁牛肉煎丸子(從下往上,從右往左)光看這些料,我感覺應該做得再怎麼差,應該也還是可以吃的,但事實也就是僅僅能吃而已,真的跟好吃一點不沾邊。首先從蝦說起,我記得曾經在飛機上吃蝦,好吃的蝦有海水的味道和蝦肉本身的鮮美,次一點的蝦也有一點蝦味。這個蝦是神奇的居然一點味道都沒有,只是通過口感知道自己在吃蝦,而且神奇的是居然兩隻蝦都是一模一樣的沒有味道。下面的黑米裡頭還是有蔥,不太喜歡。往後說竹蓀蓮花包,實際上就是包菜把竹蓀給包在一起,竹蓀是比較空的東西,中間如果沒有肉之類的東西來填充,就會非常缺乏口感。

整體下來呢,我感覺這些搭配是花了心思的,但無奈的是調味上沒有根據空中情況調整,所以導致整個味道非常和空中的情況完全不搭配,而且竹蓀蓮花包這道菜的確設計上非常不過關。

甜品:核桃露珍珠西米這也是一道很難說差的甜品,但因為空中備餐原因也是差強人意。核桃露上面撒了一點核桃碎,下面有西米露,整體有一點淡淡的甜味。但不知道為什麼,加熱的程度非常不夠,所以吃到最後還反而有點膩。

SQ頭等艙的水果一向都是整個呈上來的,本次也不例外。從水果籃裡頭挑了兩個香梨一個砂糖桔。

吃完飯以後要睡個覺,我這側1D剛好是空著的,於是拿來鋪床。和商務艙一樣,頭等艙座椅變床也是從後面把椅子翻下去,和前面的腳踏連接起來。

最後大約10點半落地,11點出關,行李也如期到達(雖然是掛著商務艙的牌子),沒有耽擱太多時間,也算好事。

總結:有人說SQ的頭等艙和商務艙其實差不多,這點本次體驗過後的確有這種感覺,SQ的商務艙在產品設計上已經超越了一般公司的商務艙水準,尤其餐食水準明顯還是高於其他公司的商務艙,例如CX;而頭等艙的話,77w這款座椅硬體上的確沒有高出商務艙太多,可能只是稍微大一點點的腳部空間,收納空間與舒適度方面與商務艙基本平齊,並沒有覺得高到哪裡去。本來應該做出區分度的餐食部分,起碼本次而言是真的沒有達到頭等艙應有的水平,感覺是蠻失望的一次頭等艙體驗。

本文源自飛客茶館會員

相關焦點

  • 新航A380商務艙「空中」餐廳!吃了整整3小時,撐到扶牆下飛機!
    在套房和商務艙中猶豫了一下,想著疫情結束後一定要在空中體驗一次A380的套房,於是最後選擇了商務艙。購票不出所料10月12號凌晨0點在Krisshop上開票之後半小時內10月24和25號兩天所有的艙位即告售罄,還好準時守在電腦前搶到一張商務艙。
  • 商務艙飛機餐竟吃那麼好
    北京到日本往返,搭乘了日本五星航司全日空ANA的商務艙,這趟短途航線全日空商務艙的價格,僅比經濟艙貴了1千人民幣,當然要體驗一下日本五星航司的高艙位了。各個環節我會和新加坡航空的商務艙進行一番對比。 東京羽田機場到市區更加便利,因此往返都選擇了羽田機場。
  • 看看五星航司的特殊艙位體驗對比
    這兩個星期連續體驗了亞洲兩家五星航司,長榮航空和新加坡航空的超級經濟艙,分別是從臺北飛往新加坡和新加坡飛往開普敦經停約翰尼斯堡的航線,稍微對比一下兩家航司在時下流行的Premium Economy艙位上的表現。
  • 拔草土豪航A380商務艙,短途飛機餐竟這麼豐盛
    本次的航班EK385,是由香港HKG經曼谷BKK前往杜拜DXB,我搭的是香港HKG-曼谷BKK這一段,這航班的A380沒有配置頭等艙,不然好想體驗看看啊!在阿聯官網預訂的時候,還可以3D預覽座位和空中酒廊,不知道其他航空也有沒有這個功能?
  • 這家航司在A380裡開餐館,每人最貴3000多元,半小時被搶光
    新航表示,如果客人身穿紗籠或者旗袍等傳統服飾,還將獲贈額外禮品。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另外,新航還為未能搶到席位的客人推出「新航到家」外賣服務,消費者可從新航頭等艙及商務艙的10個名廚餐單中,挑選美食並配以葡萄酒酒或香檳,外賣到家,頭等艙菜單定價由約2206元人民幣起,商務艙套餐則由約1418元人民幣起,套餐為兩人份。
  • 不飛也能去A380機上餐廳吃一頓,新加坡航空推出系列體驗服務
    除了「A380餐廳@樟宜」,系列體驗活動還包括「探秘新加坡航空」和「新航到家」兩項。根據艙位區分,機上餐廳共提供4種不同等級的用餐體驗,其中,經濟艙用餐須花費53.50新幣,包括三道菜式;豪華經濟艙用餐花費96.30新幣;商務艙用餐為321新幣,最貴的為頭等艙套房用餐,售價642新幣,包括四道菜式。
  • 不飛也能去A380機上餐廳吃一頓,新加坡航空為自救推出系列體驗服務
    根據艙位區分,機上餐廳共提供4種不同等級的用餐體驗,其中,經濟艙用餐須花費53.50新幣,包括三道菜式;豪華經濟艙用餐花費96.30新幣;商務艙用餐為321新幣,最貴的為頭等艙套房用餐,售價642新幣,包括四道菜式。
  • 空客A380客機介紹
    在這款客機已經走向退役進程的現在,為什麼我們推薦你一定要坐一次 A380?A380 長 72.75 米,翼展 79.75 米,高度為 24.09 米,按照一層 3 米換算,相當於將一棟 8 層樓高的房子送上了天空。而 A380 的發動機推力可以達到 80000 磅, 如果將單個發動機垂直向天空中發射氣體,可以讓一輛 35 噸的貨車漂浮在空中。
  • 維珍航空遭吐槽:花2500刀坐商務艙,結果飛機餐是8毛的泡麵!
    圖源:Yahoo Australia   最近,維珍澳大利亞航空航班上有顧客花費高達2500澳元購買商務艙機票,但是他們卻在機上收到了方便麵餐食!  飛機為旅客提供了方便麵條和軟飲料,以及一杯葡萄酒和格蘭諾拉麥片。  一名男子在Twitter說這頓飯「不可接受」,尤其是搭乘從珀斯到布裡斯班的商務艙旅行時。  「我餓了,希望能吃個合理的午餐。令我失望的是,只是我提供了一個麵條杯。這些在Coles是80分。對於我支付的價格,這是無法接受的。」
  • 新航又出奇招!這次將招牌南洋美食搬到北京
    最近,新航又出新招了!由於疫情持續,新加坡和中國之間的航班數量大幅減少。為了在疫情期間繼續和中國乘客維持良好的關係,新航與北京國貿大酒店攜手合作,推出名為「雲端新味」的新加坡品鑑菜單。這也是新航首次在國外舉辦獨特的用餐體驗。
  • 【全攻略】怎樣用經濟艙票價買到商務艙?附五大航空公司揭秘內幕!
    反魚骨式排列隱密度很高,其他乘客不太能看到你在做什麼,並可以讓所有人都靠近走道,因此更受歡迎。2. 同樣的飛機型號,座位會長一樣嗎?不一定一樣,航空公司在訂做飛機時,通常會客制化內裝以及座椅。甚至同間航空公司的相同機型也有可能擁有不同的內裝。
  • 荷航上海航線商務艙推出「Anytime For You」餐飲服務
    法航荷航大中國區總經理龐道安《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柏蓓 報導:「在長途飛行中,任何時候,只要你想吃東西,即便不是集中供應餐食的時候,空姐也會貼心地為你上餐從標準化服務延伸到個性化服務的荷航,通過引入此款新服務,將為中國乘客帶來更多高水準、高品質的服務。為了能夠實現「Anytime for You」,荷航的環宇商務艙甚至需要增加一名乘務人員,以便時刻準備著提供服務。荷航環宇商務艙乘客在上海與阿姆斯特丹之間飛行時,可以自主決定機上餐食品種與進餐時間,享有更多的自主選擇權。
  • 飛機的頭等艙真的物有所值嗎?
    如果你購買了頭等艙的票價,你有能擁機場最好的服務,最舒適的候機廳,在飛機上頭等艙的座位是最舒適的,還能享受精心準備的餐食。然而,一般而言,頭等艙的價格一般是經濟艙的2~3倍,甚至5~6倍,所以對於大多數遊客來說,頭等艙還是一件非常遙遠的事。
  • 怎樣用經濟艙票價買到商務艙?攻略奉上,收好不謝!(附五大航空公司揭秘內幕)
    最常見商務艙的座位排列方式有兩種:2-2-2 以及1-2-1反魚骨式排列。反魚骨式排列隱密度很高,其他乘客不太能看到你在做什麼,並可以讓所有人都靠近走道,因此更受歡迎。同樣的飛機型號,座位會長一樣嗎?不一定一樣,航空公司在訂做飛機時,通常會客制化內裝以及座椅。甚至同間航空公司的相同機型也有可能擁有不同的內裝。3. 怎麼知道自己搭乘的班機是哪種布局、機位配置呢?
  • 【圖文直播】11萬一張票帶雙人床的A380豪華頭等艙是種什麼樣的體驗?!
    新加坡航空的一名常旅客Derek Low就體驗了一把全球最豪奢的坐席。以下是他發表在澳大利亞新聞網上的故事:  2008年,新加坡航空引進了套間。套間僅專屬配置在A380巨無霸上,除了可以完全平躺的床和私密空間外,滑動門還給了你一個屬於自己的豪華小空間。  這也是唯一配備了空中雙人床的航空公司。
  • 各國飛機餐對比,日本精緻,韓國紮實,川航刷新我對飛機餐的認知
    每次出行,飛機餐總是最令我頭疼的部分。相信對於很多人來說,飛機餐都是有些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國內的航線不少,但是令人滿意的飛機餐真的是少之又少。今天就來對比一下,各國的飛機餐難不成都是這樣的嘛?
  • 資深飛行達人點評的8道航空公司商務艙的前菜
    ,他無論乘坐經濟艙、商務艙、頭等艙都和我們坐地鐵一樣隨意,所以他的每篇遊記總是那麼吸引人,下面我們就跟隨陽光小李一起品嘗一下全球各大知名航空公司的雲端上的美食藝術。同時再加上時差導致的生物鐘紊亂以及氣壓變化帶來的脹氣,致使機艙餐成為人們經常吐槽的對象。然而對有些人來說在三萬英尺雲端之上,一邊享用著美食,一邊欣賞窗外的雲層美景確實別有一番滋味。那麼接下來作為吃貨的小編就為大家盤點一下各大航的空中美食。通常在兩艙的餐食是按照前菜-沙拉-主餐-甜點的流程進行餐食服務的,那麼我們也按照這個順序看看各大航的兩艙的前菜,準備好紙巾擦乾口水。。。吃貨深夜慎點。。。
  • 後疫情時期,國內航司經濟艙飛機餐大比拼!這個排名你是否認同?
    安檢後看到SQ的飛機,應該是每周保留的一班SQ833,心情已經不能用難受來形容,下次再搭新航也不知道是何時了。當日航班在衛星樓登機,由重慶航空的320執飛,淅淅瀝瀝的小雨卻完全掩蓋不住我興奮的心情,拍出來的照片還蠻有感覺的,果然雨天才能出大片。乘務長在門口熱情問好,其餘CC在領位時也非常積極,不過座椅間距真是一般,甚至有點逼仄。
  • 金錢的力量 體驗「阿聯頭等艙」飛機上比家還大的浴室
    阿聯航空 A380 頭等艙仿佛置身於私人飛機之上這一切讓你的旅程不只是飛行。這次從香港搭乘阿聯航空前往杜拜,香港只開了一個櫃檯服務頭等艙,數個商務艙櫃檯且商務艙櫃檯沒先幫忙頭等艙客人再消化商務艙的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