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系成語和「爸」系成語曝光,對比懸殊又真實,小心哭笑不得

2020-12-14 母嬰育兒寶

本文由母嬰育兒寶原創,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伴隨著網絡化的發展,許多陳舊的成語都被賦予了新的意義,就算有些成語沒有受到時代的寵愛,我們也可以通過更改詞彙來幫助它們!

「媽」系成語和「爸」系成語曝光,對比懸殊又真實,多數家長感同身受

1)原詞:馬到成功vs八面威風

新詞義:「媽」到成功vs「爸面未逢」

新奇指數:★★★★

生活中,當孩子寫作業遇到難題或者尋找玩具、衣服等物品未果時,他們只要大喊一聲:

媽媽!

媽媽就會降臨世間的天使,幫助孩子解決一切的難題。

反觀爸爸們,他們每天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白天在公司上班,晚上下班後也專注於手機、電腦、遊戲,孩子想見一面都特別難,真是妥妥的「喪偶式」育兒!

2)原詞:心慌馬亂vs把持不定

新詞義:心慌「媽」亂vs「爸」持不定

新奇指數:★★★★★

由於爸爸在教育上的缺位,這也導致孩子每次遇到問題都會率先想到媽媽,直接導致媽媽的生活重心完全放在孩子身上,日程表總是被孩子的意外打斷。

此外,孩子天生就是淘氣包,他們總喜歡把屋裡亂七八糟,而媽媽們白天在公司上班,下班後又要忙著買菜、做飯、輔導功課、打掃衛生……自然會變成混亂狀態!

而爸爸們呢,不僅不體諒媽媽,可能還會提出一些過分的要求,讓本就辛苦、慌亂的媽媽更加勞累,真是氣人!

3)原詞:人仰馬翻vs跋扈自恣

新詞義:人仰「媽」翻vs「爸」扈自恣

新奇指數:★★★☆

當媽媽們心慌「馬」亂後,肯定會累趴在床上,這時候自然人仰「媽」翻了!

這裡面肯定有孩子的「功勞」,但是爸爸的不作為、「爸」扈自恣欺負媽媽,也是令人氣憤,過於真實

4)原詞:汗馬功勞vs拔苗助長

新詞義:汗「媽」功勞vs「爸」苗助長

新奇指數:★★☆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媽媽的教育,當孩子長大成人、結婚生子後,他們肯定要感謝媽媽的辛勤付出,背後肯定有媽媽的汗「馬」功勞。

然而,爸爸很少教育孩子,他們的觀念可能還停留在放養、棍棒等畸形的育兒方式,這就是「爸」苗助長,就算孩子表面上聽話,背地裡也可能會犯同樣的錯誤。

直到最後,孩子的成長偏離了正確的道路,爸爸的教育被貼上失敗的標籤。

5)原詞:非驢非馬vs霸王別姬

新詞義:非驢非「媽」vs「爸」王別姬

新奇指數:★★★★☆

然而,就算媽媽把家裡的事情處理得井井有條,悉心照料孩子沒有差錯,爸爸們依舊不滿足。

他們對媽媽的要求非常苛刻,完全是非驢非「媽」,只要有一刻鬆懈,就會被爸爸們嚷嚷地不停。

長此下去,媽媽會對自己的婚姻產生懷疑,開始出現離婚的念頭,而當她們付出行動後,爸爸們才會體會媽媽的辛苦。

人總是在失去的時候才學會珍惜,可是爸爸這時想珍惜也為時已晚,只能「爸」王別姬。

6)原詞:倚馬可待vs橫七豎八

新詞義:倚「媽」可待vs橫七豎「爸」

新奇指數:★★

根據數據顯示,近66%的孩子在父母離婚後跟隨媽媽生活。

為什麼孩子更願意跟隨媽媽?因為倚「媽」可待,孩子只要跟在媽媽旁邊,就完全不需要操心生活和作業問題,任何事情都可以等著媽媽來幫忙。

但是,孩子跟隨爸爸後生活就會變得橫七豎「爸」,生活沒有條理。

小貼士

看完「媽」系成語和「爸」系成語後,各位父母是不是已經哭笑不得了是不是感慨又氣憤呢?

「媽」系成語與「爸」系成語有著鮮明的對比,這可能會令一些爸爸覺得不公平,畢竟並不是每個爸爸都是不負責任的局外人。

然而,我們上課的時候總是聽到老師常說的一句話,「一條鹹魚攪的一鍋腥」!

毋庸置疑,生活中爸爸當甩手掌柜的比例遠遠高於媽媽,如果你們希望讓「爸」系成語跟「媽」系成語相輔相成,而不再是對比襯託,就從自己和身邊人做起吧!

這樣,我們才會有「爸」面玲瓏、「爸」面張羅、堅忍不「爸」等成語啊!

育兒小貼士

「喪偶式育兒」的家庭,孩子的成長必定不會一帆風順,他們可能會擁有一個不美好的童年。

各位寶媽、奶爸,如果你們希望孩子的成長順利、幸福,就要保持良好的家庭氛圍和夫妻關係哦!

今日話題:關於「媽」系成語與「爸」系成語,你們還想到哪些好玩的?不妨分享一下哦!

關注我,隨時獲取科學靠譜的育兒乾貨!歡迎留言或評論區告訴我你的想法!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遠交近攻,當媽必須學會的一個成語,說多了都是淚……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 通訊員 陳宏程 記者 沈蒙和最近一個語文老師曬出了學生看圖寫成語的作業看了學生的答案真讓人哭笑不得果然孩子的世界大人無法理解不知道輔導孩子寫作業的麻麻們有何感想如果讓麻麻用一個成語形容監督孩子寫作業的狀態
  • 成語達人
    而項羽呢,則是眾多成語的親身締造者,是成語形成過程中故事的主角扮演者,換句話說就是因他的所言所行、所作所為發生的故事而流傳下來的結晶語式,成了中國人對某種事情某種狀態某種人物約定俗成的描繪和解釋。例如,項羽在決定臨掛前,一口氣為後世留下了一個三連環的成語:垓下之圍,四面楚歌,霸王別姬。
  • 成語類廣告語呈現形式!
    長風電器本是主位,成語稱心如意本是述位,但文案設計時,採用倒裝的形式,造成主位、述位配位順序的變化,使重要信息述位稱心如意處於非常規的位置上得到了強化。③原形不變,以語素重音為表現手段,形成對比項,凸顯對比焦點。例如:冷若冰霜(冰箱廣告),這個廣告詞藉助語境(冰箱),通過聯想,大眾自然會將注意力聚焦在「冷」這個語素上。
  • 翼翼小心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翼翼小心,形容恭敬小心,絲毫不敢疏忽懈怠。出自:漢 趙曄《吳越春秋 勾踐歸國外傳》:「越王是日立政,翼翼小心,出不敢奢,入不敢侈。」近義詞有:小心翼翼,反義詞有:粗心大意,翼翼小心是中性成語,可作謂語、定語、狀語;指為人謹慎。
  • 腦筋急轉彎:有一隻熊走過來,打一成語?知道答案我哭笑不得!
    腦筋急轉彎:有一隻熊走過來,打一成語?知道答案我哭笑不得!大家下午好呀,困意卷卷襲來,不如讓小編的幾道腦筋急轉彎一起來給我們振奮一下精神!5、有一隻熊走過來(打一成語)6、一輛客車發生了事故,所有的人都受傷了,為什麼小明卻沒事?7、縱橫成古今,含義有變化。(猜一字)8、金太太一向心直口快,可什麼事竟讓她突然變得吞吞吐吐了呢?9、小雲和阿花已經結婚了,為什麼他們還偷偷摸摸的約會呢?10、一錯在錯,大錯特錯。
  • 二歲「成語王子」火了,成語接龍張口就來,網友:不如穿尿不溼的
    在生活中,詩歌對答、成語接龍似乎成為了很多人的娛樂日常。不管是在課堂上,還是在飯桌上,很多人都喜歡採用詩歌上下句對答、以及成語接龍方法進行遊戲等等,這不,最近某平臺上就有一個不到三歲的小朋友,因為擅長成語接龍「火」了起來。這個聰明的小朋友年紀看起來雖小,但是說出成語接龍來卻是讓人大吃一驚。
  • 成語故事:哄堂大笑
    【成語】:哄堂大笑【拼音】:hōng táng dà xiào【解釋】:形容全屋子的人同時大笑。【成語故事】:宋朝的時候,有個姓馮的人和一個姓和的人在一起工作。姓和的是個急性子,姓馮的是個慢性子。一天,姓馮的穿了一雙新靴子,姓和的見了後說:我倆的靴子一模一樣,你買靴子用了多少錢?姓馮的慢慢地抬起左腳說:九百錢。姓和的一聽:什麼,九百錢?我這一雙花了一千八百錢呢!他馬上質問身旁的僕人說:原來你背著我貪汙錢了!看我回去好收拾你!這時,姓馮的又慢慢地抬起右腳說:這一隻也花了九百錢。在場的人聽他這麼一說,立即哄堂大笑起來。弄得姓和的哭笑不得。
  • 不容置疑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指真實、正確和可靠。出自:宋 陸遊《謂南文集》:「蓋其靈響暴著,亦有不容置疑者矣。」近義詞有:千真萬確、無可置疑,反義詞有:荒誕不經、無稽之談,不容置疑是中性成語,動賓式成語;可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形容真實正確可信。
  • 小學生每天花2小時學習成語,語文老師震驚了:這麼學成語沒有用
    老師了解後,往往哭笑不得。並不是家長不會輔導,而是拔苗助長的事做多了,家長反而不相信老師的判斷。小島老師推薦了關於小學生學習成語的學習計劃表,很快就有家長反饋了,他是怎麼說的呢?家長:老師,我每天和孩子花2個小時學習成語,孩子太笨了,寫不好也理解不了。我覺得你的計劃表不行啊,是不是改成每天一個成語比較好?當我看到2個小時學習成語的字樣,我腦中浮現的不是笨孩子,是暴躁的家長。
  • 走進「成語大觀園」,河北衛視《成語天下》帶你溫故而知新
    錄製臨近尾聲,選手們相擁而泣「我有成語,天下無雙」,正如節目Slogan所傳遞的精氣神,《成語天下》在某種程度上延續了《中華好詩詞》敢為人先、勇於創新的基因。但在延續之外,更多的是創新和探索。 《成語天下》媒體發布會上,河北衛視副總監、節目總製片人楊寶昆用「不一樣」三個字,與《中華好詩詞》對照並對《成語天下》進行介紹:選手「花色」不一樣,環節設置不一樣,題型創新不一樣,節目原創打造的近20個比賽單元,在代入感、伴隨感、娛樂性和互動性上都有所出新。
  • 會不會繫鞋帶真的和聰明與否無關
    我小時候一直不會繫鞋帶,好像從記事開始就從來沒有記得自己給自己系過鞋帶。每次出門,都是媽媽幫我系好了鞋帶才出去。如果在玩耍、嬉戲、打鬧當中不小心鞋帶開了,不管當時離家有多遠,我也要跑回家,讓媽媽重新係為我系好再跑出來玩。
  • 寶寶幼兒園 成語故事 鑿壁偷光
    寶寶幼兒園 成語故事 鑿壁偷光 2020-11-29 00:00
  • 成語盤點之「四不像」
    然而,有些漢字之間組合而形成的成語,卻讓我們這些土生土長的中國人哭笑不得,可謂「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我們稱之為「奇葩成語」,那麼接下來就讓小伊帶你一起盤點一下所謂的「奇葩成語」,一同領略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吧!
  • 這種濫用成語的奇葩作業,我還是第一次見!
    五個簡單的成語,能被孩子解釋出這樣的「新意」;圈媽除了無語凝噎,就只剩下目瞪口呆了......孩子跟小燕子一樣為成語胡亂釋義,常常會鬧出不小的笑話;孩子對成語一知半解、胡亂使用,更是會讓人哭笑不得。沒關係,今天圈媽就為大家安利兩個學習成語的秘密武器:《米小圈漫畫成語合集》讀本和《米小圈快樂成語》廣播劇!
  • 河北有個「成語之都」—邯鄲,以成語而聞名的城市,各具特色
    這座以成語而聞名的城市,其成語典故遍布大街小巷,這座城市就是河北邯鄲。從邊塞到中原的邯鄲成語典故,從歷史文化到哲理內涵,各具特色。位於河北省南端的河北省下轄市邯鄲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距今8000多年前,這裡就已經有了人類的繁衍,孕育了新石器早期的磁山文化。《邯鄲記》,始於戰國時期,為趙國的都城,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
  • 猜一個比喻實力強大者也難對付當地人的七字成語,這些成語你會嗎
    猜一個比喻實力強大者也難對付當地人的七字成語,這些成語你會嗎 2020-12-13
  • 「喝西北風」、「阿貓阿狗」竟然是成語?!
    官方立馬發文給大家科普了,「令人噴飯」是正兒八經的成語!網友一時哭笑不得,這竟然還是有歷史記載的一個成語。隨著網絡文化的普及,很多人已經分不清什麼是成語,什麼是網絡流行語了。像 「細思極恐」「喜大普奔」「人艱不拆」「累覺不愛」諸如此類的四字短語,說多了也許就會被小朋友們誤以為是成語了,而那些真正的成語,卻因為外表像極了口語,而「慘遭質疑」。
  • 不三不四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近義詞有:不倫不類非僧非俗,反義詞有:一本正經、正襟危坐,不三不四是貶義成語,聯合式成語;可作謂語、定語、補語;含貶義,形容人的品行不好。不三不四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不三不四(bù sān bù sì)成語釋義:不像這也不像那。即不像樣子;不倫不類。
  • 小學生作文《我的家》火了,百字作文藏了14個成語,自嘆不如
    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歡迎轉載前段時間網絡上有一個熱梗,叫做「五穀雜糧」,令人啼笑皆非!知道這個梗怎麼來的嗎?那是因為人們用錯了成語,原成語叫做「五味雜陳」,形容人的心情不好受,各種滋味一起湧上心頭。
  • 《瘋狂猜成語》鳥和老虎是什麼成語 鳥和老虎成語答案
    導 讀 瘋狂猜成語是一款根據圖片提示猜成語的小遊戲,玩家在遊戲的同時還能夠學習成語知識,何樂而不為呢?有一關的圖片是鳥和老虎,這是什麼成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