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美國大選,一波三折,川普和拜登的多次反轉,引發了空前絕後的全球關注!
任何一個國家領導人的更替對一個國家來說都非常重要,更何況美國是全球第一大經濟體,美國總統大選已經不單單是美國內部兩黨之間的博弈,更是影響著全球的經濟、政策、貿易,外交環境等多方因素。
這次川普和拜登之間的戰火已經接近尾聲,隨著內華達州、賓夕法尼亞州宣布拜登獲勝,美國各大媒體開始報導拜登勝選,隨後副總統賀錦麗發表勝選演說;拜登發表全國講話。
國際社會也開始承認這個結果,加拿大、德國、英國等先後發來祝賀,從外交承認的這點看,川普雖然還要折騰,還不想承認,但事實是拜登贏了。
而且現在推特上拜登的認證已經改成了美國當選總統。
當然,除非川普說的選票統計錯誤成真,或者老特起訴拜登獲勝(當然概率極小)。
很多朋友可能覺得,川普下臺,拜登上臺,中美關係就會緩和,貿易戰就會不了了之。
那真的是大錯特錯了,內部打的再熱鬧,也是人民內部矛盾,如果出現外部問題,肯定是一致對外的。
最近幾年,美國民主黨和共和黨打的是相當熱鬧,種族、經濟、醫療、槍枝管理,甚至該不該戴口罩都要激烈討論一下。
但只有一個議題,民主黨和共和黨是高度一致的就是中國問題,
全力遏制中國,是全美政界、軍界、商界的一致共識。
中國是美國最大的競爭對手,中國崛起會嚴重侵蝕美國的全球逐利空間。
所以,無論誰上臺,在關鍵性問題上的立場方向都會一致。
此前,拜登競選時曾表示:川普對中國的政策不夠嚴厲,他上任後可能會採取對中國更嚴厲的措施,所以拜登當選後只可能對中美貿易更不利,不會有什麼好的影響。
拜登明確表示過,要從多角度構建美國對華戰略,範圍會從經濟、科技,擴大到政治、意識形態、安全、軍事、產業鏈等多方面。
在總統辯論中拜登也曾明確表示:中國不遵守規則,以後我要讓中國守規則,言外之意很明顯了。
實際上,無論是川普還是拜登都是美國總統,只會考慮本國利益。
只不過與川普的極端化、情緒化相比,拜登會更理性一些。
有人曾說過,政治是一門妥協的藝術,凡事理性的利益之爭,最後多半是,雙方各自讓渡一部分自身的利益,來達成共識,並謀求彼此雙贏的結果。兩敗俱傷,不是博弈的目的,也不是政治家的目標。
作為兩個超級大國,中美之間的關係更是如此。
不過對於美國本國來說,拜登是更合適的總統人選。
拜登在競選時,表示自己當選後會盡職盡責,承擔責任。
張召忠評論稱:川普與拜登的演講一前一後,一個胸懷寬廣,海納百川,體恤民眾,有同情心和社會責任感,有目標有擔當有對策;另一個則是井底之蛙,一天到晚就知道甩鍋。
所以,拜登上臺對美國內部是件好事,但對中國來講可未必……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小司聊理財。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王治強 HF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