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中超聯賽就要開幕了,今年的聯賽比過去晚了很多。起碼要晚了五個月,一年就就這麼長,然後搞得各個球隊都變得很疲勞。其實,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如果比賽真的取消了,那才都不是疲勞的問題了,完全是危及到了中國足球的生命。經過了史上最長的集訓,各隊的磨合到底如何?他們是不是能夠打出更驚豔的比賽?未來將會有答案。比賽尚未進行,我們也只能從透過表面現象,正確追求到事情的本質。
大連賽區——
1.廣州恆大
以往大手筆的恆大,感覺今年什麼都沒有做。可事實上,恆大在寫一盤很大的棋,他們的青訓開始反哺一線隊了——一線隊和預備隊共50個名額,恆大青訓有25人。這個數量是很可怕的,恆大的持續發展是可以期待的。
2.廣州富力
儘管換掉斯託伊科維奇需要花很多錢,但富力還是換了。這說明了一件事,他們還沒有認為足球是不良資產,他們的足球事業還需要繼續。富力不是很有錢,但他們不差錢的。有他們在,是廣州這個城市之幸。他們和恆大產生良性競爭,對於廣州足球來說意義太大。
3.大連人
申花主打的是老將,而大連人主打的是年輕人。他們的目標實際上就是著眼於未來,他們是要打造王朝的。換做我們熟悉的那句話就是——廣積糧緩稱王。
4.河南建業
其實河南建業特別適合去年紅遍大江南北的那句話——我太難了!王寶山為什麼下課?這是一個疑點。為何下課?難道真的是因為地域歧視?軍不可以一日無帥,現在建業就是這個情況。
5.江蘇蘇寧
與重用老將的申花,和重用小將的大連相比,蘇寧是在走一條折衷的路線。他們不差錢,也不差人,現在可能就是差一點機會而已。給蘇寧一個支點,他們可以撬動中超。
6.上海申花
申花的重用老將之路不僅是越走越遠,而且還越走越穩健。吃下球隊解散後再就業的楊旭後,他們又吃下了犯錯的于漢超,再加上此前引進的曾誠、馮瀟霆、趙明劍和秦升,有人戲言「中超養老院」。其實,如果你這麼想,頭腦就簡單了。老將能力體力是差,但他們表現穩定,申花這麼做,就是要迅速拿冠軍的。你看不到這一點,就說他們喜歡老將就有點偏了。
7.深圳佳兆業
深圳這個城市的經濟體量甚至都超過了很多地方的一個省,可事實上他們在足球上是瘸腿的。如今有著政府層面的強勢介入,然後有了現在的瘋狂買賣。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這個城市在中國足球版圖的位置。
8.山東魯能
魯能實力很強,儘管只有零星的引援,但你也不能忽視他們。不過,後臺東家的股權轉換,實際上說明了一件事,他們未來的預算將會壓縮。那個「中國電力足球俱樂部」,未來只能是屬於濟南市了。也就是從央企,變成了地方企業,這種落差一定是存在的。
蘇州賽區——
1.重慶斯威
他們是中超球隊中受到流言打擊最大的球隊之一,好好的訓練,然後被傳言他們要解散了;好好訓練,然後傳言工資被拖欠了不少……外援歸隊時間較晚,也沒有什麼大錢,那就只有拼一條路了。
2.河北華夏幸福
曾經的大款,現在變成了平民。為何?老闆缺錢了,然後球隊也缺錢了。現在能從恆大租借來高拉特,這是天大的幸運。至於能不能繼續幸福下去了,還是要看老闆的錢能投入多少。
3.北京國安
阿蘭又作為歸化球員加盟了,國安可以說是如虎添翼。上賽季挑戰恆大未果,本賽季呢?國安希望拿到一個聯賽冠軍。上賽季,除恆大球迷和上港球迷外,幾乎都想讓他們拿個冠軍。「國安永遠爭第一」的口號,變成國安永遠第一,這樣是不是可能更好一些?
4.青島黃海
青島黃海到了中超後也沒有一個中超的樣子,引援不能說是一團糟,但也基本上看不出什麼大志向。主教練因為瓜迪奧拉的邀請掛印而去,這並不是一個正常現象。聯賽開始前四天確定主教練,人還在西班牙,黃海你別鬧了 好不好?
5.上海上港
廣州恆大換血、北京國安補強,儘管上港這些年來第一次引進兩名內援,但砸錢之後並沒有形成太大的浪花。其實,這對於他們來說也是好事,畢竟都被人家盯上了不是好事。中國人講究悶聲發大財!
6.天津泰達
泰達其實在中超早就不是豪門了,他們只能說是一支中產階級球隊。機會把握好了成績能好一些,如果機會把握不好,然後就很差。如今施蒂利克還在隔離中,華格納則不想回來了,他甚至已經提出了解約。大賽之前沒有主帥,失去主將,他們缺少主心骨。
7.武漢卓爾
上賽季的大黑馬,本賽季的降級大熱門。李鐵離開後,卓爾的陣容以及打法都進行重組,信任主教練的戰術能不能得到認可,是不是適應這些人,這個都不好說。
8.石家莊永昌
永昌回到中超後,開始了招兵買馬,但因為囊中羞澀,並沒有太多的競爭力。如果在中甲大殺四方的奧斯卡能夠表現好,他們似乎還有的一打。如果他不能適應中超,然後永昌也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