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互動投影、無人機表演、夜間光影秀……當前,在數位技術支撐下,各種沉浸式體驗如春雨入夜般滲透到演出場館、文化園區、旅遊景區等場所,拓展了遊客的體驗空間,成為當下備受關注的文旅消費內容之一。
文化和旅遊部近日出臺的《關於推動數字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中明確「發展沉浸式業態」,提出引導和支持虛擬實境、增強現實等技術在文化領域應用,支持文化文物單位、景區景點等運用文化資源開發沉浸式體驗項目,開發沉浸式旅遊演藝、沉浸式娛樂體驗產品等。這為方興未艾的沉浸式業態提供了政策支持,也讓業界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技術支撐 沉浸體驗
隨著數位技術的發展和智能設備的普及,VR(虛擬實境)、AR(增強現實)、5G、全息等技術在文旅行業加速應用,為沉浸式業態的發展奠定技術基礎。
11月份舉辦的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義大利對外貿易委員會在人文交流活動綜合形象展示區的展臺設置了多面氛圍大屏。觀眾通過手機APP掃描現場的世界遺址平面圖,比薩斜塔、威尼斯、託斯卡納美第奇別墅、佛羅倫斯歷史中心等便可在手機屏幕實現動畫和立體化呈現。
「我們將AR、VR和高精度3D掃描技術融合,對世界遺產進行數位化保護與展示,遊客不需要穿戴複雜的設備,只需下載APP就能在手機上欣賞這些世界遺產。」承辦此次展示的四川賽博盒子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何崇瑀介紹,他們還利用聖母百花大教堂、比薩斜塔兩項世界遺產製作了兩個禮盒,通過APP掃描識別禮盒,不僅能看到光影變化、建築細節都十分逼真的世界遺產,點擊屏幕上的場景,改變手機位置,還會有身處遺址地移步易景的體驗。
作為重慶的熱門景區,長江索道每年都吸引大批遊客。為滿足更多遊客體驗跨越長江的需求,長江索道景區北站建成了基於5G技術的VR超感體驗區。該景區負責人介紹,目前長江索道南北兩站全程線路已實現5G無線網絡覆蓋,掛接在索道車廂底部的5G無線終端可以將視頻數據以5G無線傳輸的方式實時發送至5G基站,視頻數據經由5G基站和移動核心網輸送到景區北站VR超感體驗區的視頻流媒體伺服器,最終形成360度全景視頻,呈現在佩戴VR眼鏡的遊客眼前。此時遊客如同置身纜車上,可欣賞到長江兩岸風貌。VR與5G技術的結合,打造出實時沉浸式旅遊項目,讓更多人感受長江索道的魅力。
融入文化 豐富內涵
除利用高新科技打造炫酷視覺效果外,沉浸式文旅項目還注重挖掘自身的文化內核,將文化元素與現代科技相結合,讓遊客在獲得感官享受的同時能夠體會到更深的文化內涵。
在江西上饒葛仙村度假區,每當華燈初上,眾妙閣前便開始上演大型實景光影秀,璀璨奪目的燈光、大氣磅礴的水幕電影,講述著葛仙村的傳奇故事。葛仙村還大力弘揚漢服文化,結合夜遊項目打造古時遊園盛會景象。遊客可身穿漢服、手提燈籠,在小橋流水間體驗一把「穿越歷史」。「看到很多遊客穿著漢服逛街,瞬間有種穿越到古代的感覺。我和朋友們也換裝體驗了一番穿漢服提燈夜遊。」浙江遊客陳女士說。
在浙江橫店影視城打造的沉浸式影視體驗度假區,遊客可以在清明上河圖景區的「江湖大會」一顯身手,和各路英雄豪傑一起進行任務闖關,成為「武林盟主」;可以報名參加「後宮升職記」,從辛者庫刷馬桶的「宮女」,一步步升級為「皇妃」……像這樣的沉浸式遊樂體驗產品,目前已在橫店影視城各大景點逐漸「開花」。影視文化與旅遊體驗的結合,讓橫店影視城逐步從單一的觀光遊向沉浸式體驗遊轉型。
南京雨花臺烈士紀念館將紅色文化與沉浸式體驗相結合,打造紅色文化沉浸式講解,由紅色文化志願者扮演的「革命先烈」藉助紀念館中的場景,以情景再現的方式述說雨花英烈的動人事跡。紀念館精選了十個故事點,觀眾可在曉莊十烈士展區近距離觀看袁諮桐與曉莊學生的對話,還可參與互動,如收到遊行學生分發的惲代英愛國演講的傳單等。雨花臺烈士陵園管理局社會教育部副部長郭琦表示,傳統「圖片+文字+實物」的說教式講解已經不能滿足觀眾需求。紅色文化沉浸式講解在高度還原歷史的同時,在40分鐘的時長內讓觀眾從「旁觀者」變成「參與者」,起到良好的社會教育效果。
旅遊演藝 營造場景
《意見》提出,開發沉浸式旅遊演藝、沉浸式娛樂體驗產品,提升旅遊演藝、線下娛樂的數位化水平。旅遊演藝作為文旅融合的代表性業態之一,具有營造沉浸式體驗的先天優勢。近年來湧現的湖北《知音號》、上海版《不眠之夜》等均深受遊客喜愛。沉浸式旅遊演藝讓遊客深入了解當地歷史文化,成為業界打造沉浸式體驗的重要切入點。
在上海麥金儂酒店的戲劇空間,上海版《不眠之夜》正在上演,遊客進入酒店、手機封存後,便坐上電梯被隨機「投放」到某一樓層,體驗或神秘、或驚悚的未知情境……「上海版《不眠之夜》的內核是『浸入』,一個環境中的各個要素要達到極高的一致性,才能讓遊客產生不知身在何處的奇妙感覺。我們用聲音、光線、物品、味道、表演、故事共同塑造了一個與遊客所處的真實時空完全割裂的環境,讓遊客的體驗和感受高於故事和情節。」演出運營方、上海尚演文化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田說。
漂移式多維體驗劇《知音號》是湖北省「十三五」期間實施全域旅遊發展戰略的重點創新文旅項目。該項目在武漢打造了一艘具有20世紀風格的蒸汽遊輪和一座大漢口碼頭,通過獨創的觀演模式再現大武漢歷史文化。遊客登上遊輪可自由穿梭,在演員之間駐足,甚至與他們共舞對戲。
「沉浸式旅遊演藝關鍵是要營造場景,使觀眾和演員、舞臺融為一體,讓觀眾獲得與眾不同的體驗。」道略演藝產業研究院院長毛修炳認為,現在年輕人越來越喜歡體驗新的、參與感強的東西,沉浸式體驗將成為重要的文旅業態之一。沉浸式旅遊演藝要與旅遊進行更多結合,根據市場需
責編:劉曉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