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活出自在人生》
作者: 老舍
在《活出自在人生》這本書中,老舍以生動有趣的筆觸,講述了自己的所歷所見,所聞所思。全書既有感懷親友、賞玩動物、遊歷山水的世俗之情,也有體悟人生、思考命運的超然志趣。
同樣一件事情自己來描述可能只說出三言兩語的片段,而老舍卻像生活專家般把事物發生的前因後果,當前狀態都寫得通透,是一場細節打造精品的視覺盛宴。使我們在讀他經歷的同時,能獲取一些生活常識,更能受到一次「活出自在人生」的心靈洗滌。
書中通過對平淡日常所遇事物的描寫,能看出老舍對小動物的鐘愛。尤其是他雖不懂繪畫和音樂,卻喜愛圖畫,說不出大道理來,卻覺得心裡舒服。體現了他對生活的熱愛,以及活就要活得自在的追求。
老舍不吹噓不自誇,說話直來直往,話糙理不糙,反倒是給他添了幾分可愛,讓人覺得他真摯不矯情,不做作。
這本書,寫的是老舍先生的自在生活,語言樸實平淡,沒有什麼大道理,有些話還風趣得令人發笑,讓人看得也是輕鬆自在。
2.
《此生多珍重》
作者: 豐子愷
豐子愷選擇隨心而動,尋找自己喜歡的,擯棄自己厭惡的,在短暫的一生中,過上用自己喜愛的工作養活自己一生的生活。這是多少人曾努力過、放棄過,最終又當作從來沒有出現過的生活?
想起大冰在《阿彌陀佛麼麼噠》一書中所寫的,請相信,這個世界上真的有人在過著你想過的生活。書中的每一個人,真實的存在著。他們曾走過彎路,也曾耗盡心思與命運搏鬥,更曾傷痕累累地想要放棄,但對內心的追求,戰勝了所有,最終他們找到了歸宿——聆聽內心的聲音,找到自己真的想做的事,並為之努力終生。
豐子愷先生說:」不寵無驚過一生「,對生命最好的態度也大抵如此,不是費盡心力榨盡每一分鐘的價值,不是高歌猛進只為建功立業,更不是戰戰兢兢經前瞻後顧遺恨終身,而是質樸地、平靜地、淡泊地珍重:珍重自己,珍重當下,珍重活著本身。
豐子愷先生大概是想告訴我們:
禍福無常,榮辱亦如是。
既能在榮辱興衰中安然度過。
又能在平凡質樸中自在而活。
才真正算是無寵不驚過一生。
3.
《一不小心就老了》
作者: 林少華
老了,似乎就有很多話要說。前半生的回憶,後半生的得失,人生的風雨,內心的溫暖與荒涼,凡此種種。
林少華的《一不小心就老了》,內容豐富,關於青春、關於孤獨、關於村上、關於年齡、關於焦慮……看得出,是他六十餘年對世界的思考,也是他這大半輩子的慨嘆吧。
之前看過一段話:"過去的時光已不會再復返,所謂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對於那些且行且珍惜的人而言,時間就像白駒過隙,只是一瞬間的事而已。對此,你不能停滯此處,留戀不前,都走到這步田地了,人生就不應該發出感嘆,而是重新振作,燃起希望,珍惜下來的日子,珍惜下來的時間,珍惜下來的一切,而不應該是感嘆時光短暫,感嘆自己不能好好珍惜之類的話語。
否則,你就真的……歲月不饒人了。不過,事實上,大部分人都是這樣過來的,不過能不能領悟那就是另一回事了,你能對人生發出如此感慨,看來是領悟人生對時光的真諦了。抬頭仰望,月明星晰,低頭眺望,山青水綠,時光逝去,它們一如既往的如此,保持的自我。那作為有思想的我們,不覺得更應該如此麼?"
「時間會給你想要的一切,也會教會你與世界相處。不要讓年齡決定你能做什麼或者不能做什麼!」
這句看似雞湯的話,實實在在的詮釋了他們的人生之路。
三十年前,他們看似有著無限美好的人生;三十年後,才知原來人生如此美好。這種美好,不同於那種一眼望到底的美好,而是充滿智慧,充滿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