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到音樂播放器,第一時間想到的是不是十幾年前的MP3,想當年MP3可是取代了CD機火遍了大街小巷,直到智慧型手機的普及,MP3才從「神壇」走了下來,手機的功能越來越強大,但是對於很多音樂發燒友來說手機的音質完全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為了能聽的更好,各種格式的無損音樂是需要的、好的耳機也是必要的條件,當然,還有不可或缺的專業級的音樂播放器,像我這種初燒人群,雖然沒有體驗過很多專業級設備的音質,但是它和手機音質差別還是非常明顯的。
為什麼需要專業的音樂播放器呢?因為手機受到體積和其他一些因素的影響,音質這塊必然會受到限制,還有就是很多高阻抗的耳機,手機會推不動,使用感受並不好。所以發燒友們才會需要更專業的HiFi音樂播放設備。
最早被種草的是樂圖家的墨菊,無奈價格也太高了,完全超出了我的能力範圍,可是我「賊心不死」呀,就盯上樂圖了,這不PAW 6000小墨菊出現了,它完全繼承了墨菊的外觀,不過比墨菊還要更加輕便一些,而且價格要便宜很多!
為了給大家帶來最直觀的感受,我特意把好多年前的ipod touch找了出來,我可真是藏了好多寶貝呢。今天就用ipod touch、iphone11和Mate30給大家做一個對比,讓大家了解一下手機和音樂播放器的區別。
外觀
小墨菊和ipod touch的大小几乎沒什麼差別,但著實厚了許多,和兩款手機相比也只有手機的三分之二大小。而且樂圖家的設計永遠沒有讓人失望過,小墨菊無論從質感還是簡約大方的設計來講,都讓人不得不愛吧。正面一塊3.77英寸的觸控螢幕,是康寧第五代大猩猩玻璃,能有效減少指紋殘留,同時採用的視網膜液晶顯示屏,能很好的保持屏幕的清晰度。
機身布局也非常簡單,開關等控制鍵全在右側,左側什麼都沒有。頂部是單端和平衡的耳機接口,底部就一個type-c和一個tf卡槽。
音質
現在很多手機廠商都打出了杜比聲、HiFi音效等噱頭來吸引大家的注意,但實際使用的過程中,並沒有傳說中的效果,而且如果你想用高阻抗的耳機,手機會推不動,讓你又氣又急又無奈。
就拿我手上這臺Mate30來說,因為有了3.5mm的耳機孔,所以內放效果還算不錯,但外放就不太行了,聲音大一點的話感覺歌手的嗓子都劈了,簡直聽的我「毛骨悚然」。
而小墨菊的兩種接口都是支持耳機和線路輸出的,它採用了兩套獨立電路設計,性能同樣強悍,還能確保將幹擾降到最低。當我戴著耳機坐在地鐵上的時候,外面嘈雜的世界都跟我沒有關係,不過不知道會不會因此錯過了小哥哥的搭訕(偷笑)。
最讓我驚喜的還是小墨菊的音質和解析力了。能量的分布偏重中頻和高頻,聲音平整順暢,整體感覺就是清爽透徹,連一些小細節都體現得非常清晰,畫面感很強。
連續用了幾天之後,特別是在使用4.4mm的平衡口時,感覺和以往的手機聽歌完全是兩個不同的世界。低頻紮實有力,質感比較突出,聲音更加乾脆利落。中頻方面人聲溫和、柔軟,更像是在你耳邊低吟淺唱。高頻方面整體細節更加分明,聲音素質非常高。而且小墨菊的聲底也非常乾淨,這個乾淨不是信噪比,而是感性意義上的聲音乾淨,這一點就連我在連了藍牙音箱之後都能聽的非常明顯。
其實小墨菊還是屬於「見好就收」的那類,它強調了音色的圓潤感,在人聲的溫度、器樂的順滑度方面,做到了比較罕見的平衡,它或許不是最專業的,不能成為一把標準的「尺子」,但是它的任務就是讓音樂變得更加悅耳,在慢慢的接觸過程中,讓你覺得沒它不行。
藍牙
小墨菊搭載了雙向藍牙系統,雖然說我更傾向於使用有線耳機,但不可否認的是,它在藍牙狀態下也能享受高品質音樂,而且傳輸速度是普通藍牙的三倍,更穩定,傳輸效率也更高。
我找來了身邊僅有的一臺藍牙音箱試音,為了公平公眾還喊來了六七個同事一起聽,先用音響播放音樂,讓大家記住這個聲音,再通過藍牙的連接用小墨菊播放同一首歌,從大家震驚的呼聲中,我就知道對比還是非常明顯的,用更專業一些的話來說我覺得就是聲底非常乾淨,是非常感性的那種乾淨,是不需要你擁有多麼專業的知識就能感受到的。
續航
作為播放器續航還是比較重要的,小墨菊5200mAh的大電池,現在很多手機恐怕也無法超越吧。官方的資料是說可以滿足16個小時的音樂播放, 但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會有一點點縮水,不過用一天是毫無壓力了。
系統
值得一提的是,小墨菊採用了針對自家產品優化的專業底層結構:lotoo OS。在lotoo OS系統的加持下,它開關機都僅需2S,受不了安卓系統開機速度的簡直不能更贊了!且運行時不會產生系統碎片,永!不!卡!頓!。
總結
小墨菊的綜合表現,在整個HIFI音樂播放器的市場中,應該都是一臺有深度又有韻味的機型了,作為中高端定位的次旗艦新品,小墨菊貫徹了"以音質為主導"的產品定位,如果初見沒有驚豔到你,那麼你要試著慢慢和它相處,慢熱的小墨菊會讓你在不知不覺中離不開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