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各路球鞋迅速進入公眾視野的一年。俗話說,在浪頭上,豬都能起飛!Nike、adidas、李寧等品牌都為了迎合這個市場做出相應改變,但是結果卻各有不同。
Nike通過各種各樣的營銷手段,成功將AJ系列推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其他款式也紛紛同樣被帶飛了起來。
李寧通過這幾年的初探市場,結合走出中國的勇敢嘗試,終於也在潮流球鞋市場佔有了一席之地。
而adidas的2018年卻出奇的迷離。如果說2018年是AJ1的元年,那麼2018年也可以說是YEEZY的末日。其實起初從YEEZY350新灰橙開始,YEEZY350的貨量就已經悄悄加大,再到後來的黃油甚至是白冰淇淋的破發,YEEZY350的價格終於跌破了發行價。
是侃爺的那一句「讓所有人都穿得起椰子」的作用嗎?
也許侃爺是真這麼想的,不過在adidas看來卻是有點不得已而為為之的意思。YEEZY的貨量增大,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adidas中端球鞋市場的低迷。試想一下,一兩年之前,YEEZY還以動輒5000的價格高舉球鞋榜首的時候,adidas實際上又能通過YEEZY賺到多少呢?假設adidas的利潤是50%,一雙350以1899的價格發行,adidas最多賺900多,加上貨量又少,總盈利肯定不能單靠它。再回到幾年前的時候,剛好小白鞋又如日中天,因此adidas的主要利潤來源還是superstar和stan smith等鞋款。
時間來到2018年,一個明顯的趨勢就是小白鞋賣不動了,adidas當然不會坐以待斃,也推出了許多中端鞋款,並且向潮流靠齊,例如夏季鹿晗代言的Deerupt,之後又有Prophere,甚至還有龍珠聯名的Yung-1等鞋款,但事實證明,它們都沒火起來。鹿晗代言的Deerupt,adidas想用一個流量明星和普通EVA中底加網眼的設計,在中端市場大賣。
在YEEZY500之外試水的另一款老爹鞋Prophere,外形不輸YEEZY500,但也不溫不火。
緊接著帶來的龍珠系列聯名款,同樣是中端老爹鞋試水的Yung-1,被YEEZY500搶盡了風頭,聯名都救不了它。
到了臨近年末,財報不能虧啊,獎金還要拿啊,沒辦法也只能靠YEEZY收割一波利潤了。於是白斑馬以百萬級貨量發售,上十億的銷售額立馬就來了。
當然,這對真心喜歡球鞋的sneaker來說,是天大的好事。350和700的破發搞得倒賣黃牛們喘不過氣,餵飽了愛好者的鞋櫃。adidas請接受膜拜!
也許,2018年adidas不得不讓YEEZY跌下神壇,收穫更多利潤和口碑,但是問題是,2018過後如何持續保證品牌的發展呢?從Boost科技問世至今,adidas已經嘗遍了甜頭,但似乎隨著科技的進步,adidas還是一向採用高端走Ultraboost,中端走Alphabounce的思路。甚至在籃球鞋上,開始大規模棄用Boost,取而代之的是晚年小改的UltraBoost。
棄用Boost的PROBOUNCE 2018。
這當然也是adidas做出的改變,但偏於保守和固執。而在新科技的研發上,4D跑鞋也並不怎麼吃香,並且腳感還不一定有Boost好,可以說很難開啟下一個階段。
也許到了明年,限量的YEEZY還是一鞋難求,但是肯定會有大量的YEEZY鞋款佔據原來adidas自己的中端市場。潮流的趨勢當然不是Nike一家獨大,也不是侃爺一人說了算的,在adidas終於打造了YEEZY這個名垂史冊的系列後,也許它也很難拜託這個系列了,只是心疼了那些設計不差的中端球鞋!希望adidas在明年能在定位上真正做出改變,而我們消費者也能更加理性選擇自己喜歡的鞋款而並不是盲目跟風。
更多潮流資訊請關注小編哦!
(from 識貨,如有問題請聯繫刪除)
聲明:本人與文中品牌無任何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