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專業的自行車騎士,具備好體力是前提條件,但更重要的是騎的帥氣。想要騎的又快又帥,騎士與裝備的輕量化及極簡化是一大重點,但出門騎車難免會遇到問題,例如機械故障、爆胎等,因此自行車騎士總是未雨綢繆,在車衣口袋或是座墊袋塞滿補修品,但不管帶多帶少,總是覺得帶得不夠用。究竟出門騎車該帶哪些補修品?要怎樣才能帶好又帶巧,本篇以山地騎乘為例,依騎乘裡程的長短來分為三種補修品攜帶指南。
第一級:適用於短程騎乘
這級並不需要帶太多的補修品,但每項都是必備救車工具。或許有人不帶,但萬一爆胎長路迢迢牽車回家可就麻煩了。
➤攜帶型打氣筒
短小精悍的口袋型打氣筒是首選,並且選一支具有聰明嘴的款式,同時對應於美式/法式氣嘴。
➤挖胎棒
這個工具又小又輕,但在緊急時刻可是你的救車功臣。在選購上以塑鋼材質為佳,把端修飾成圓滑弧型,以免挖胎時傷到輪框,還有把手另一端也要能扣住幅條。延伸閱讀:半路爆胎急救指南,補胎換胎DIY
➤補胎片
這種自黏式內胎補片,好用又易攜帶,多帶幾片也不過多了幾克。
➤多功能摺疊式工具
摺疊工具要具備哪幾項功能呢?基本上看你騎乘的車款,夠用就好。一般來說,主要就是六角工具,但也有些車款會使用T25星狀螺絲要特別注意。另外,也需要一字及十字螺絲起子,這些工具在調整變速器,或是更換後勾爪時就可以派上用場。
第一級的好處在於容易攜帶
攜帶型打氣筒可以固定於車架的水壺架孔位,而其他的補修品可以塞進座墊袋,或是沒有座墊袋的話,也可以裝在密封袋並以膠帶捆貼在座弓處,完全不會佔用到車衣的口袋。
第二級:適用於中程騎乘
想再騎遠一點點,請你多帶一些些補修品…
➤備胎
破胎時換上備用內胎,絕對是比使用補胎片來得快又有效。要注意的是,如果你有多輛山地車款,要特別注意輪徑問題,帶錯規格無法順利裝上可是很糗的。
➤打鏈工具
雖然說斷鏈的情況不常見,但萬一發生斷鏈又沒有打鏈工具,那可真要人命啊!延伸閱讀:半路斷鏈怎麼辦?照著做絕對不顧路。
➤備用鏈條快扣/插梢
帶個幾組鏈條快扣/插梢,萬一鏈條發生問題就可實時排除。但要注意,每款鏈條有專屬對應的鏈條快扣/插梢,所以眼睛要睜大一些別帶錯了。
➤束帶
帶個十條束帶也不過增加個幾克,但在緊急時刻卻是救車神器!
➤絕緣膠帶
帶個幾公尺的絕緣膠帶不會增加太多重量,但在緊急時刻就可變成萬用貼布了。
➤備用後變勾爪
建議在買車時就多訂個一組,以備意外摔車時撞斷後變勾爪所需。並且,由鋁合金製成的勾爪只有幾克那麼輕。
第二級的好處在於不多不少
一般來說,多帶上述六項補修品大約會增加320克,卻可以大幅提升器材故障自救的能力。這320克的重量其中200克來自內胎,而迷你版的打鏈工具大約只要70克。
第三級:適用於長程騎乘
還想再騎遠一點點,請你再多帶一些些補修品…
➤指南針以
出門總是會帶鑰匙吧!所以迷你型指南針鑰匙圈就可以兩全其美,並且也非常輕量;但要注意的是,如果你帶的鑰匙或感應卡俱有磁性,在看指南針時就要遠離它們,以免誤判了方向。
➤照明車燈
萬一迷路天色晚了,在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荒郊野外,可是烏漆嘛黑伸手不見五指。所以你需要一組照明車燈,如果是頭戴式頭燈會更好。
➤風衣外套
現今的紡織科技可以打造一件不到100克的風衣外套,不僅非常保暖,並且易於攜帶,也容易收納摺疊(風衣外套收納時可一併包覆其他補修品,提升安置時的穩定性)。
➤頸套或頭巾
增加這幾克,卻能讓你酷暑都受用,夏天防曬用。
➤保暖膝套
跟上述的頸套有同樣的效果。
➤備用手套
雨天淋溼了手套損耗了抓握力,如果能換上一副乾爽手套那還真是享受啊!
➤蛋糕一塊
正所謂狡免有三窟,車衣口袋也有三處,何不將一處保留給誘人可口的蛋糕,畢竟山地騎乘是很耗體力的,吃些高熱量食物才有續航力。
第三級的好處,事前準備總是不嫌少
來到終極的第三級,基本上你所準備的補修品,即便是發生機械故障、迷路、摔車等,只要氣溫不要驟降太快,基本上都可以讓你排除問題、全身而退。另外,這多攜帶的7項補修品也不會增加太多重量。
高人性化,小眾玩法,騎式旅行,創新路線。
優選3段濱海公路,感受熱帶田園風光,穿梭於興隆綠道,暢泳於綠色海洋,日均騎行距離控制在50KM左右,優化騎行、體驗、景點之間的銜接,打造出優質騎遊路線。
1晚海邊露營、1晚溫泉酒店、2晚海濱酒店,住得好才能騎得歡。專業領隊帶你玩轉海南,保障車全程無死角援助。
點擊此處查看海南活動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