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我國新增慈善信託數量119單, 財產總規模新增9.33億元。2019年,社會各界廣泛參與慈善信託,慈善目的多元化發展,呈現出品牌化、專業化、個性化發展特點。監管層面配套制度日益完善,慈善信託的業務架構也不斷呈現出持續創新態勢。
慈善信託的慈善目的精準多元
截至目前,《慈善法》中規定的慈善目的基本實現全覆蓋,其中以扶貧濟困、教育和生態環保為目的的慈善信託數量最多,其他慈善目的類型亦在不斷擴展,2019年,慈善信託慈善目的的類型愈發多元,涉及行業領域更加豐富。2019年明確以扶貧為目的的慈善信託共計51單 ,較上年增加3單,財產規模達2.6億元,是上一年的2.3倍。光大信託、天津信託、重慶國際信託等信託公司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備案多單以扶貧類慈善信託,涵蓋教育扶貧、就業扶貧、產業扶貧、基礎設施扶貧、健康扶貧、基層黨建扶貧等。
科教領域慈善信託
一些慈善信託的慈善目的領域在2019年首次出現,且目的領域更為專業和精確。在教育與研究領域,意定守護慈善信託和千心千元意定監護慈善信託專注於意定監護的探索發展與應用;中信信託2019年推出的江平法學教育慈善信託和無慮慈善信託則聚焦法律教育。江平法學教育慈善信託信託是中信信託設立的全國第一隻專項支持法學教育的慈善信託,信託財產一部分來自於中信信託管理的其他信託的收益,另一部分來自中信信託固有的慈善捐贈以及幾位自然人的捐贈,將用於支持「江平獎學金」的發放。無慮慈善信託是寧波律師專業團隊落地的慈善信託,由無慮財富保障與傳承中心五位成員作為委託人,信託資金用於培養青年法律人才、促進法學研究水平提升等項目。新華信託推出的一個公益項目孵化慈善信託,將慈善目的延伸到整個公益行業建設與培育。
文化類慈善信託
2019年在歷史文化、非遺文化傳承、文物保護、家風家道、體育等文化類慈善信託表現可圈可點。萬向信託在2019年設立了2單永續型文化類慈善信託。其中「涓流慈善信託」用於資助文化傳統、科學技術、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及其他符合慈善法規定的目的。「移投行慈善信託」以慈善文化傳承與教育研究、家風家道建設等為目的。中醫郭博信先生捐資設立「五礦信託-三江源—郭博信中醫藥慈善信託」,用於中醫藥學術研究、交流、文化普及與發揚、醫藥扶貧等領域,是我國首例中醫藥慈善信託。四川浪速體育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和四川信託有限公司共同委託設立的「川信-浪速體育產業慈善信託」是我國首隻青少年體育產業慈善信託,主要投向我國公益體育賽事,倡導發揚奮力拼搏的體育精神,支持我國體育產業特別是青少年體育產業的健康發展。
慈善信託創新化發展
慈善信託業務架構不斷創新
隨著慈善信託和家族信託的發展,作為主要的受託人,信託公司對慈善信託的關注度持續上升,慈善信託業務的組織架構也在發生變化。業務發展伊始,慈善信託業務大多歸屬於信託公司戰略或創新研發部門。隨後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信託公司的業務部門開始發力慈善信託。2019年,中誠信託和光大信託等信託公司成立單獨的慈善信託辦公室或是慈善信託部,並且和家族信託業務緊密結合,充分體現慈善信託業務地位的提升。
「慈善組織+慈善信託」的雙平臺模式也進一步探索和發展之中。2016年長安信託發起設立北京長安信託公益基金會,以「基金會+慈善信託」的雙平臺服務於客戶的慈善需求,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慈善解決方案。新華信託也在2016年設立了明天公益基金會,初衷是把之前零散的慈善項目通過統一平臺實施。後來於2018年開始按照「專業化、品牌化」的運作思路提出雙平臺模式,以持續推進慈善公益事業發展,並且開始體現協同效應更多的信託公司在2019年嘗試雙平臺模式。外貿信託於2019年1月2日成立北京信諾基金會,成立之初主要是聚焦中化集團對口扶貧及援建的地域開展公益扶貧活動。第一年開展了「圓夢行動」等品牌公益活動,未來致力於發揮自身優勢,探索「公益+金融」的雙平臺運營模式。光大信託計劃出資設立「北京光信公益基金會」,目前正在向民政部門申請辦理有關事項的預審批,探索「公益基金會+慈善信託」的雙平臺運營模式,進一步推動公益慈善事業發展。雙平臺模式的建立使得信託公司的慈善功能日益加強,信託公司可利用慈善領域和信託領域的制度優勢,設計更專業、更高效、更便捷、更為個性化的交易結構,滿足委託人的不同慈善需求。
慈善信託業務模式持續創新
長安信託於7月設立了我國首單由環境公益訴訟資金設立的慈善信託,即長安慈·大氣保護慈善信託,其委託人為現代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受託人為長安信託,信託資金來源於北京市第四中級人民法院審理的由環境保護社會組織自然之友作為原告的環境公益訴訟案件,案件調解書確定修復生態環境及賠償生態環境服務功能損失的資金120萬元以信託的方式進行管理,由被告向受託人交付並設立慈善信託,用於保護、修復大氣環境,防治大氣汙染,支持環境公益事業。該單慈善信託的成立標誌著我國環境公益訴訟資金的管理難題取得了歷史性的突破。該單慈善信託的設立,解決了環境公益訴訟資金的歸屬和使用問題,在國內屬於首創。
慈善信託品牌化持續發展
依託受託人的品牌化發展
2019年上海信託設立了3單「上善」系列慈善信託,慈善目的涉及教師培訓、藝術文化、綠色環保、教育助學、濟貧救困等。 「上信上善」是上海信託成功註冊的公益品牌商標,上海信託在慈善公益信託業務領域已從試水階段轉變為形成品牌化、序列化、規模化並和家族信託進行聯動的展業模式。截至目前,上海信託「上善」系列慈善信託已經涉及教育、文化、醫療三大領域。覆蓋人群包括多個地區的教師、醫生患者、傳統文化保護者等人群。另外百瑞信託的百瑞仁愛系列,長安信託的長安慈系列,新華信託的華恩系列,天津信託的世嘉信德系列等,均體現了信託公司慈善信託的品牌化、系列化發展。
依託慈善活動的品牌化發展
受託人聚焦於某一慈善領域,通過系列化設計促進慈善信託品牌化和持續性發展。比如紫金信託以「捐助、救助困難家庭中罹患大病的兒童」為信託目的,成立了「紫金厚德系列」公益慈善信託,紫金信託從2010年復業初就開始了該系列公益信託,《慈善法》出臺後,紫金信託又持續設立了5單「紫金·厚德」慈善信託,紫金信託還專門成立了志願者服務團隊,組織了一系列公益慈善活動,包括兒童陪護、課業輔導、心靈健康撫慰等,旨在關注患兒及家庭融入社會的需求。多年關注和參與善活動使得紫金信託形成了「紫金厚德」品牌。又如五礦信託,利用自身的慈善資源優勢和地方(青海甘肅)實際情況及慈善需求,聚焦更亟須解決的慈善領域,專注於三江源地區的環保問題,設立了三江源思源系列慈善信託,解決當地實際問題,持續實現慈善目的,同時樹立三江源地區環保問題解決方案的品牌形象。
(文章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