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書記尚新周:用畫筆描繪廣西大山深處的歲月靜好和脫貧致富路

2020-12-14 澎湃新聞

第一書記尚新周:用畫筆描繪廣西大山深處的歲月靜好和脫貧致富路

2020-11-27 17:38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11月20日

廣西最後8個縣退出貧困縣序列

全區54個貧困縣全部「摘帽」

斬斷窮根,喜迎新生活的八桂兒女

為之歡呼雀躍,倍感振奮

驕人成績的取得

離不開那一個個奮戰在

脫貧攻堅駐村一線的身影

當一位畫家

帶著第一書記的使命走進深山

會擦出怎樣神奇的火花?

在廣西的扶貧工作一線

有這樣一位「神筆馬良」——

廣西百色市德保縣東凌鎮

多脈村駐村第一書記尚新周

他是廣西藝術學院的教師

也是一位青年畫家

2015年10月

他被選派到大山深處的多脈村

開展扶貧工作

兩年半的時間裡

他將自己的專業與扶貧工作結合

在忙碌之餘

畫村裡的一鋤一犁、一草一木

畫圍爐話桑麻,拄杖踏青山

一幅幅從泥土中生長出來的畫作

一個個沾染煙火氣與人情味的故事

這位第一書記親手為我們繪就

一幅迤邐淳樸的山村風情長卷

廣西雲-廣西新聞網設計團隊

採用圖像處理軟體及影視後期製作技術

將平面的靜態畫作動態化處理

讓一幅幅水墨畫「動」起來

他帶領村幹對接城鎮超市,籌劃設立精準扶貧展銷攤位,四處聯繫電商平臺,建立產銷一體產業發展模式。短短一年時間,村裡黑豬的產量與銷量就翻了一倍。

現在多脈村已被評為「百色市文明示範村」。雖然尚新周離開村子兩年了,但在與村民組建的微信群裡,總有人不時給他發消息聊聊村裡的現狀。村民們仍將這位書記掛在心上。

作者還用文字記錄下了許多駐村時笑淚交織的工作經歷:沒有路,就手腳並用翻越每一道石嶺;缺資金,就耐心遊說每一家愛心企業、每一位愛心人士;遭質疑,就登門拜訪每一戶貧困戶,用真心傾聽他們的實際訴求,用誠心幫助他們解決問題。

他用畫筆和幽默風趣的語言,勾勒出一段段人與人之間的真摯交往。字裡行間,畫裡畫外,充滿了鄉音、鄉情、鄉趣。

回顧自己的駐村扶貧經歷,尚新周說:「兩年半時間,是我一輩子的財富。走進人民群眾、用自己力量努力解決群眾的問題,是我最自豪的事。」

而在廣西的扶貧一線,還有許多和尚新周一樣的年輕幹部不畏艱險,紮根農村,用自己的專業能力和辛勤汗水,落實政府扶貧政策,千方百計融入群眾,扶貧又扶智,帶領鄉親們走出致富新路子,譜寫出了一曲曲或平凡、或慷慨的壯歌!

今年10月

尚新周的新作《駐村畫記》

正式來到讀者面前

區內外反響強烈

多家媒體報導及引用

翻開書頁

撲面而來的正是那些

最生動的脫貧一線真實寫照

讓我們也藉此機會

向所有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的

駐村第一書記致敬

你們辛苦了!

更多新聞

圖文來源:「廣西日報」微信公眾號

圖文排版:自治區黨員教育中心(遠程辦)

原標題:《第一書記尚新周:用畫筆描繪廣西大山深處的歲月靜好和脫貧致富路》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神奇「動」畫|是畫家,也是駐村第一書記,他描繪出廣西大山深處的...
    在廣西的扶貧工作一線有這樣一位「神筆馬良」——廣西德保縣東凌鎮多脈村駐村第一書記尚新周他是廣西藝術學院的教師也是一位青年畫家畫圍爐話桑麻,拄杖踏青山一幅幅從泥土中生長出來的畫作一個個沾染煙火氣與人情味的故事這位第一書記親手為我們繪就一幅迤邐淳樸的山村風情長卷廣西雲-廣西新聞網設計團隊
  • 決戰脫貧攻堅|大山深處 駐村第一書記的扶貧接力賽
    大山深處的貴州省貴陽市花溪區高坡鄉擺龍村是一個苗族聚居村寨,平均海拔1550米,地勢高寒、山高溝深束縛了全村發展的腳步。花溪區紀委監委對口幫扶擺龍村以來,先後選派三名幹部駐村任「第一書記」。為幫助擺龍村脫貧致富,三名駐村第一書記一棒接一棒,把一腔熱血揮灑在了大山深處。
  • 大山深處的駐村第一書記:開「藥方」拔「窮根」 一心一意幫致富
    沁源縣融媒體中心提供中新網長治12月17日電 題:大山深處的駐村第一書記:開「藥方」拔「窮根」一心一意幫致富作者 楊靜 廉玉每日夜漸深,萬家燈火逐漸熄滅時,山西省長治市沁源縣官灘鄉紫紅村村委辦公室總會亮起燈光,明亮的白熾燈下,是楊謀埋頭整理資料的身影。
  • 熠熠警徽閃耀在大山深處
    熠熠警徽閃耀在大山深處三江扶貧公安民警掠影有這麼一群人,他們從公安戰線奔赴「十萬大山」的扶貧一線,在大山深處盡情揮灑汗水他們是公安部派出幫扶廣西壯族自治區三江侗族自治縣脫貧攻堅的民警群體。「朱書記駐村後,我們的思路越來越清晰、村裡的產業也越做越大,他領著大家找到了一條脫貧致富的大道。」說起朱振,三江縣獨峒鎮唐朝村的老鄉們向來不吝惜讚美之辭。2019年年初,公安部選派禁毒局幹部朱振到唐朝村擔任第一書記。
  • 第一書記劉慧:基層情況如數家珍 做大山深處的「土味」追夢人
    「當初懷著一腔熱血來到劉家店子村,以為憑著黨員的服務意識和退役軍人的血性,就能當好第一書記。然而,這只是萬裡長徵第一步。」回憶起剛駐村的日子,劉慧感慨萬千。2018年4月,劉慧來到大山深處的沂水縣院東頭鎮劉家店子村擔任第一書記。
  • 全州縣東山瑤族鄉:「麻辣」書記開出脫貧致富路
    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唐思嘉 攝廣西新聞網全州5月28日訊(通訊員 唐明 唐思嘉 潘攀)「現在我們村有了這50畝辣椒地,山溝溝裡也有了支柱產業,老百姓懷裡揣著金餑餑,脫貧致富有希望啦!」桂林市全州縣東山瑤族鄉錦榮村黨支部書記奉世元激動地說。
  • 真情幫扶,這位扶貧第一書記夯實村民脫貧致富路
    一年前,萬州區強制隔離戒毒所五大隊大隊長張雲翔來到這裡,任桐木村脫貧攻堅第一書記,與這裡老百姓一起吃,一起住,一起幹。他說要和大家一起努力,把這裡的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用情抓班子帶隊伍促發展在脫貧攻堅工作中,桐木村村級公路、產業路、水利灌溉、人居環境工程等基礎設施建設基本建成,入戶便道、人畜飲水90%以上覆蓋。
  • 廣西田東縣龍邦村黨支部書記藍茂東帶領村民脫貧致富
    龍邦村位於距廣西田東縣城49公裡的山林深處,大石山區怎麼脫貧?2014年10月,就任村黨支部書記的藍茂東(上圖右一,田東縣融媒體中心供圖)毅然挑起這副擔子。5年間,龍邦村交出亮眼的脫貧「成績單」——327戶1602人易地搬遷,貧困發生率從98.72%降至4.85%,今年實現整村脫貧,「下一步咱們還要致富奔小康呢!」藍茂東說。
  • 廣西大山深處自然村,昔日貧困遠近聞名,旅遊開發成為模範
    不同的是,貴州金子村因為環境惡劣,交通閉塞,想要就地脫貧致富,難度特別大,後來不得不搬遷到縣城,為此,還引起不少的爭議,而廣西的巴某村,且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大搞環境建設,發展旅遊,成為遠近聞名的脫貧致富先鋒。
  • 用畫筆描繪幸福生活
    ‍‍新疆新聞在線網1月8日消息(昌吉臺記者朱麗君):昌吉市廟爾溝鄉和諧二村村民沙吾列別克•馬力克夫婦在黨的富民政策支持下,走上了繪畫創作和特色手工藝品製作的創業之路,他們用畫筆描繪著自己幸福的生活。隆冬時節,沙吾列別克•馬力克和妻子怕爾扎達•卡克木在屋裡創作構思風景畫《天山風光》。屋外白雪皚皚,屋內暖意融融。
  • 「坐睡船自流,雲深一蓑小」4首冷門古詩詞,一讀就覺得歲月靜好
    「歲月靜好」這個詞,出自《詩經.女曰雞鳴》,這首詩裡描繪的幸福婚姻生活,沒有什麼華麗的辭藻,就只是描繪普普通通的夫妻兩人的對話,但一讀,就覺得:啊,這就是我想要的幸福。仔細想想,其實,這不就是我們想要的,我們希望的,兩人三餐四季,穩穩的幸福嗎?
  • ...大山脊背下的脫貧人 ——記甘肅省東鄉縣大樹鄉南陽窪村脫貧...
    為了摘下窮帽子,昔日的貧困戶馬一吉勒在當地政府和駐村幹部的幫扶下變成當地脫貧榜樣。轉變舊思想,立下脫貧志——「我要脫貧」地處大山深處的南陽窪村有181戶1093人,依靠山坡地種植玉米和洋芋等經濟作物,土地稀少,收入微薄,是典型的貧困村。
  • 時光:願歲月靜好
    歲月,滄桑依舊,沉澱著生命中的那些悲歡離合,時光深處,心仿佛在平淡中盈滿溫潤.人生倘若回眸時,有明天可以奔赴,有過往可回頭,有溫暖可相依,這樣的日子,便是歲月靜好.清晨的陽光,輕輕地拂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在這雲淡風輕的日子裡倚窗而望,裁一紙時光暖人心扉,不由得感謝這美好的一天,踏實而又安穩.所以,生活需要認真的的喜愛和尊重,即便是夜晚裡,那盞為你留著的燈,那份平凡的溫暖,也會有著一蔬一飯的平淡幸福.
  • 臨沂市發改委第一書記:北高柱村脫貧致富的「擎天柱」
    2016年3月,臨沂市發改委選派第一書記張陽和莊仕民來到村裡,承擔起脫貧致富的重任。北高柱村,真正有了精神上的主心骨、「擎天柱」。如今,兩年時間即將過去,一個嶄新的北高柱村出現在人們面前。  他們捐出了自己的生活補助  今年68歲的村民劉鳳剛,有著40多年黨齡。
  • 白頭書記的扶貧致富夢——廣西桂平市油麻鎮安平村第一書記盧廣
    4月1日晚,央視《新聞聯播》播出了一則報導:《國務院扶貧辦:強化扶貧政策落地落實,建立防止返貧監測幫扶機制》,講述了廣西桂平市油麻鎮安平村的脫貧攻堅故事,暖心而振奮人心。鏡頭裡有一個穿著紅馬甲一頭白髮的身影,他叫盧廣,廣西第三強制隔離戒毒所四大隊中隊長,現任廣西桂平市油麻鎮安平村第一書記。
  • 要致富、先修路,大山深處怎麼辦?廣西這個縣有答案
    嚴立政攝「主線雙向四車道,設計時速120公裡,路基寬26.5米……」忻城縣交通運輸局黨組書記、局長黃明生介紹,2019年5月16日,柳南第二高速(柳州經合山至南寧第二條高速公路)忻城段正式開工建設,該高速在忻城縣將設置忻城、思練兩個出入口。「這個高速建成通車後,將結束忻城縣不通高速公路的歷史。
  • 直播帶貨脫貧致富 柞水縣優秀第一書記曹陸有心得
    陝西省柞水縣杏坪鎮腰莊村第一書記曹陸介紹前幾年村裡情況時說。作為柞水縣80後第一女書記,曹陸自2018年初來到位處秦嶺大山深處的腰莊村時,便義無反顧地擔起了帶領全村脫貧的重任。經過她和全村的努力,2019年腰莊村實現了脫貧摘帽,2020年全村貧困人口全部清零。曹陸本人也在2018年、2019年連續兩年被評為柞水縣優秀第一書記。
  • 「第一書記」張雲翔的脫貧攻堅故事
    「路燈修好的那天,我和上百名村民在幾公裡的路上來回走了好幾遍,村民們都感嘆,我們村終於有路燈了!那高興勁兒,簡直無法用語言來形容!」回憶起村裡第一次通路燈的場景,第一書記張雲翔臉上滿是驕傲和興奮。這裡是秀山縣岑溪鄉桐木村,位於重慶最東南邊,從重慶主城開車,要接近8個小時才能到達,776位村民中,貧困戶接近三分之一,是名副其實的貧困村。
  • 探訪廣西北部少數民族地區,九萬大山深處有謝家—羅城地洲村之訪
    2020年11月7日,應廣西羅城謝昌權宗親的邀請,本站小編謝歡和賀州謝氏代表團謝桂山會長一行約20人來到了廣西北部縣城--羅城仫佬族自治縣。探訪這個廣西最北地區的少數民族自治縣。我們穿過九萬大山,來到廣西少數民族地區深處--羅城地洲村。
  • 縱使芳菲不再,惟願歲月靜好
    穿過流雲深處,靜賞你的風採。月影依依,思念如潮。窗外飄著濛濛細雨,更加湧起無限的遐思和感傷。遠方的人啊,天氣清冷蕭瑟,你的身體可否安康?東奔西走一定要把自己照顧得妥妥噹噹,免得讓我擔心牽掛。我在這裡靜靜等你的佳音,盼你的歸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