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海報新聞濟南12月24日訊(記者 陳洋洋 通訊員 鄭峰)「感人!在山裡教書教了43年,風雨天曾光著腳走泥路去給孩子們上課。」近日,萊蕪一位山區退休老師的故事感動了許多人,許多人看了他的故事紛紛點讚。
在山裡教書43年
鞋被黃泥粘掉,光腳走山路給孩子上課
照片中指導學生作業的是吳恆坤老師,是位於萊蕪的山區小學顏莊鎮柳橋峪小學的一名普通教師。這是吳老師退休前最後一天上班,這堂課也是他教學生涯的最後一課。此時的學生還不知道他即將離開這方講臺,吳老師像從前一樣,認真上最後一次課、給孩子們輔導最後一次作業。
吳恆坤出生於1960年,1977年踏上教學崗位,如今已整整43年了。從最初每月6塊錢的工資到現在的白髮蒼蒼,他在這片大山裡堅守著可愛的山區孩子們。
從家到學校6華裡的路程,吳恆坤一走就是四十多年,山間小道,要麼坎坷不平,要麼泥濘不堪。「晴天人騎車,雨天車騎人。」他回憶說,遇上大風大雨,走在彎彎曲曲的山路上,他腳上的布鞋動不動就被路上的黃泥巴粘下來,他乾脆就赤著腳板趕時間。學校的老師說,吳老師四十多年從未耽誤給孩子們上課。
43年,陸續有人走出了大山,或者去了山外的學校教書。吳恆坤從未向組織提出過調離大山學校的要求,從未向學校提出過一次減少課時或調整課程安排的要求,直到退休前這一天,依然為學生講授數學課。
今天,他向學校終於提了一次額外的要求:讓他再給學生上一堂數學課。
戴上老花鏡
他含淚給學生上了最後一堂課
這堂課是複習課,內容是「時分秒的認識」,吳恆坤老師一筆一划地在黑板上板書,先寫「時」,又寫「分」,再寫「秒」。
吳老師寫得特別慢,知情人都知道,此時他內心裡那種起伏的情感衝擊著顫巍巍的雙手,他必須保持冷靜,必須為孩子們上完這最後一課。
山裡孩子的那種純真和潑辣最後一次在吳老師課堂上綻放著,他們爭相舉手回答吳老師的提問,乾脆而又擲地有聲的童音一次次在吳老師耳邊迴蕩,唯有他,懂得此時自己心裡的萬般感慨。吳老師平靜沉穩的課堂教學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又聽到了下課鈴聲,吳恆坤老師心中一顫,眼角微微落淚,轉過身,拿起黑板擦,開始擦去最後一課的痕跡。
先擦去「時」,自己教學生涯的最後一個小時結束了;又擦去「分」,和孩子們在一起的最後一分鐘結束了;再擦去「秒」,在這方講臺上43年的最後一秒鐘到來了。直到把板書都擦乾淨了,吳老師依然沒有停下,他繼續用黑板擦在黑板上反覆擦著,教室裡很靜,甚至粉塵簌簌而落的聲音都聽得到……
他轉過身,對孩子們說:「這是我給大家上的最後一堂課,也是我當老師以來的最後一堂課——」話未說完,60歲的山裡漢子第一次在課堂上有了顫音……
回到辦公室,吳恆坤老師翻開了最後一本未看完的學生作業,戴上老花鏡,拿起紅筆,端正地坐好,像40多年前自己第一次批改作業那樣,給孩子劃下一個又一個紅豔豔的對號,然後,為孩子寫上最後一句鼓勵的話「再努力!」吳老師給學生的作業評了一個「優」,就此落筆,他的教學生涯定格在「12.19」。
學生含淚來給他送花
他教過的學生也當了老師
柳橋峪小學為吳老師準備了一場簡單樸素的紀念儀式,沒有驚動更多的人,一如自己第一天踏上講臺時那般從容,平靜。
窗外的陽光照在吳老師斑白的頭髮上,面前是戴著紅領巾的孩子,再往前是正在參加儀式的年輕教師。這是一個有層次的角度,眼前的白不是白,那是大山深處哺育而生的赤子情懷。
在退休儀式現場,有母女二人來給他獻花,媽媽孫兆偉是吳老師30年前的學生,現在是一名幼兒教師,女兒王鑫慧是吳老師現在的學生,在這樣特殊的氛圍中,吳老師接受著孩子凝重的敬禮,臉上露出的笑容成了今天、此刻最美的紀念。
青年教師講述著和吳老師相處的點滴記憶,原來的諸多交往,現在成了一份沉甸甸的財富,很多記憶在不經意間已經模糊了,但吳老師那份對教育的情懷、對教學的執著、對學生的關愛將會激勵著年輕一代教師在這裡繼續耕耘不輟,是的,大山需要大山一樣胸懷的老師,你走了,有我們在!
吳老師和教的最後一批學生合影
「送一份禮物,雖然這禮物遠遠不及你43年的付出那般分量十足;切一塊蛋糕,相信這蛋糕的香甜將會化為永恆留在內心深處。」他教過的學生深情的說,老師雖然退休了,但是堅守大山教書的故事卻感動著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