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快2021年了,你得了解體重秤上數字背後的意義?

2020-10-31 Tom哥和你一起來運動

小夥伴們可以回想一下,我們從小到大,不論是在學校體檢時,或是參加工作後在醫院做體檢時,基本上都會測量自己的身高XX cm,體重XX Kg。在體重秤上面顯示的數字,就是我們認知的體重。但是,這個體重背後到底有什麼意義呢?小夥伴們,是否有認真想過呢?

我們體檢時,一般都會接觸到一個概念,即身體質量指數,英文縮寫BMI(即用體重數【單位:Kg】除以身高【單位:m】的平方得出的數字)來衡量一個人的身形是肥胖、正常還是消瘦。BMI在18.5~23.9為正常,24~26.9為超重,大於27則為肥胖。小於18.5為過瘦。。

但是體重秤上只是一個單純的數字,其實並不能真正反映一個人的身材體型。

健身達人 VS 胖子

這是為什麼呢?為什麼體重數字相同,BMI也有相同,但是身材體型卻有可能是天壤之別呢?其實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肌肉和脂肪區別

肌肉和脂肪有哪些區別呢?

第一,肌肉和脂肪的密度差別相當大。肌肉密度是1.12,脂肪密度0.79(相對對於水而言)。

脂肪 VS 肌肉 體積對比

由此可知,肌肉密度比脂肪的密度是大了很多的。所以,我們可以想像一下,相同的一個人,就算有相同重量,但是如果能夠將脂肪全部換成肌肉,那同一個人的體型變化看起來也是相當巨大的。

側身變化對比圖

背影變化對比圖

第二,肌肉和脂肪消耗的熱量也有大不同。因為人體維持自身生命體徵時消耗的熱量,主要是在人體各類肌肉組織中消耗的。而在一般人身上,脂肪佔比一般在15%到25%,但是卻只有其中2%~5%的脂肪會參與到人體正常的新陳代謝中去。人在靜息狀態下,1Kg肌肉24小時大約可以消耗15千卡的熱量,而1Kg脂肪24小時卻僅僅只能消耗4千卡熱量。

讓我來和各位小夥伴算個簡單的數學題,相同體重(假設都是100Kg)的一個胖子和一個健身者,由於胖子脂肪含量高,肌肉含量一般大約只佔到自重的30%,而一個身材健美的健身者,肌肉含量一般能夠佔到自重的45%左右。由於肌肉含量相差這10%,所以兩個人即使一天都躺著啥也不做,兩個人的熱量代謝消耗就能相差200多大卡。另外,正常人不可能整體啥事也不做只躺著,所以,在維持日常生活的活動量的情況下,1Kg肌肉24小時的基礎消耗量是70千卡,而1Kg脂肪的24小時消耗量卻仍然只是可憐的4千卡,也就是說,兩個人實際上每天的基礎熱量的消耗就會相差1000千卡。這還是不包括健身者每天都對大肌肉群訓練時所額外消耗的熱量。

以上就是肌肉和脂肪的差別,再繼續和小夥伴聊聊增長肌肉的好處。

在進行大肌肉群訓練時,大部分時間是做的無氧運動,由於氧氣供應是不夠充分,所以肌肉運動時由於氧化不夠充分而會產生大量的乳酸,而乳酸可以刺激生長激素(傳說中的減脂利器)的分泌,從而帶來肌肉的增長。在此過程中生長激素的增多,又可以增加減脂的效果。而多做大肌肉群的訓練,還可以提高自身新陳代謝的效率,而新陳代謝的提高又能提高自身減脂的效率,簡單概括就是,大肌肉群的訓練,是既能增肌又能減脂,是一個一舉兩得的好事情

再者,每增加1磅(約0.45Kg)肌肉,我們的身體還需要額外支付2500千卡的熱量供人體去合成肌肉,這又是一筆不小的熱量開支,也可以促進自身減脂的效果。

所以說,我們不用那麼過分在意體重秤上的數字,有些時候,這些數字其實不具備參考性。尤其是當小夥伴積極投入到健身運動中時。當你開始規律性的運動時,不用在意體重秤上的數字,也不用在意BMI的數值,只用將精力放在對大肌肉群的訓練上,就是走在正確的康莊大道上。

相關焦點

  • 減肥還在看體重秤?別被秤上的數字綁架了!
    幾乎所有想減肥的人,都會以體重秤上的數字為標尺來檢驗自己減肥是否成功。更有求美心切的妹子,恨不得整天泡在秤上,早上起床秤,上完廁所秤,吃完飯後秤,為這一天當中體重秤上一斤兩斤的變化或喜或憂。如果要是看到體重降低了一點他們能開心好一陣,覺得自己離目標越來越近了。
  • 體重秤上的數字,欺騙了你!
    很多減肥的人,都將體重秤當成晴雨表,心情隨之大起大落。遇到減肥平臺期,沮喪、失落的心情更是撲面而來,很容易讓你放棄所有努力。其實,體重並不是減肥的唯一指標,看起來瘦不一定真的瘦,看起來胖也不一定是真的胖!不信?你看看下面這組圖。如果沒有標註數字,從直觀上看哪個更重,哪個更輕?
  • 體重秤上的數字,欺騙了你
    遇到減肥平臺期,沮喪、失落的心情更是撲面而來,很容易讓你放棄所有努力。其實,體重並不是減肥的唯一指標,看起來瘦不一定真的瘦,看起來胖也不一定是真的胖!不信?你看看下面這組圖。如果沒有標註數字,從直觀上看哪個更重,哪個更輕?
  • 不顯示數字的體重秤有助於減肥?
    未來的體重秤沒有數字和錶盤,不會告訴你有多重,甚至它連顯示體重的屏幕都沒有。如果你想知道原因的話,杜克大學的行為經濟學家Dan Ariely會告訴你,體重只是一個關於過去的測量數值。最簡單的數據也可能會誤導你。當你看到體重增加了兩磅,你會覺得你做錯了什麼。當你看到體重下降兩磅時,你會以為已經做了一些正確的事。其實大多數時候,你什麼都沒做。"It's incredibly confusing and demotivating," says Ariely.
  • 體重秤測出來一連串數據,你都知道這些數據的真實意義嗎?
    減肥幾乎是每個現代人都熱衷的話題。但是談到減肥效果,不少人一味關注體重的數字。近些年體脂秤的逐漸普及,更多的人也開始關注除了體重以外的其他數據,但當你面對手機上一連串的數據是,會不會有這樣的疑問,這個數據反映的什麼?為什麼會升高或者降低呢?
  • 你可能需要的簡單卻實用的小米體重秤2
    自己算是一個管不住自己嘴的人,最明顯的就是每逢佳節胖三斤,大概是因為對自己的體重情況不了解才造成了「胖三斤」的慘劇,我覺得如果每天能夠了解當下的體重我想自己也不會淪為一個身材微胖的胖紙。體重秤的意義不僅僅是可以稱出你的體重,更重要的意義在於驚醒不斷變胖的你!所以購入一臺體重秤真的很有必要。
  • 殘酷的事實:你連體重都不會秤
    吃得越多,體重上升越多;吃得越少,比如你快來姨媽,雌激素會讓身體儲水,即使是熱量赤字,體重也會上升。所以,水分是影響體重最大的因素。為了讓體重有一個直觀的對比,就必須讓水分的影響最小。什麼情況下你才會很長一段時間不喝水?睡覺的時候。那麼每天早上起床,拉完屎拉完尿,穿條內褲(不同衣服不同重量,我懂),就是最好稱體重的時間。
  • 體脂秤上的數字準確嗎?它們都代表了什麼意思?如何改善它們?
    體脂秤對於減肥者來說應該並不陌生,小巧方便,放在家裡也不佔地方,隨時隨地都可以測量自己的體重,目前市面上的體脂秤不僅可以測量體重,可測量的數據有很多,十幾項至三十項不等。現在智慧型手機普及,下載個相應的APP連接上體脂秤就可以測量到身體很多數據,但是初用體脂秤的同學,剛接觸減肥的同學,對於這些數據還是比較不了解的。
  • 電子體重秤真的準確嗎?瘦身減脂的體重數字可能是假的
    也許你曾經有過這樣的經歷你下定決心減脂,每天早上稱著自己的體重,戰戰兢兢地不敢看體重秤上的數字,鼓起勇氣,一看數字,你心裡一陣難過,竟然體重沒掉!更有甚者,體重不降反增,自己想死的心都有,感覺自己的努力又白費了。。。
  • 減肥聖經:體重秤上的數字說明不了什麼,減肥得看這個
    經常會答錯,因為頭腦中想像一斤棉花,那是很大一坨,而鐵,小小一塊,直觀認為一定是棉花更重,實際上我們都知道他們是一樣重的,都是一斤。那麼身體裡的肌肉和脂肪是同樣的道理,肌肉就相當於鐵,脂肪就相當於棉花,重量相等的前提下,脂肪的體積要比肌肉大很多。所以從視覺上來看,脂肪佔比越少看起來就越瘦。
  • 體重秤也會騙人?什麼時候測體重最準確?我來告訴你
    導語:相信對於每個女孩子來說,必備的物品肯定有體重秤。大家都不希望自己變胖,所以總會時不時地站在體重秤上觀察自己的體重數。一旦體重數變小了就會很開心,可當體重數變大了,就會變得焦慮不安。其實體重秤上的數字也不只是說我們的脂肪影響,除了脂肪之外,還有其他的因素會影響我們的體重。我們今天就來說說有哪些因素會影響我們的體重。
  • 討論貼:一個關於體重的神奇現象+大白構想的神奇的體重秤
    近日,大白在朋友圈發現很多朋友開始抱怨,一個夏天過去,體重增加了多少。各種對肥胖的憂心。另外,發現了一個神奇現象。這個現象在於,我發現,有體重稱的人體重下降的快,沒有體重稱的人體重很少下降。所以,想控制體重的朋友,你需要買一個體重秤。
  • 2019年八款最佳智能體重秤:有了這幾款,全家人測體脂心率BMI都包了!
    家庭智能秤不再只是用來測量體重,現在它們還能用來追蹤您的體重,幫助您減肥,並測量您的體脂百分比(包括BMI和內臟脂肪),肌肉質量,骨量,心率,以及其他指標。以下是外媒CNET推薦的2019年八款最佳智能體重秤:
  • 歐姆龍體脂秤評測 真正了解你的脂肪
    歐姆龍體脂秤評測 真正了解你的脂肪 2016年03月30日 00:03作者:郭宇豪編輯:郭宇豪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豪哥最近體重直線上升,
  • 不能光看體重秤上的數字就斷言一個女生胖不胖,實在太膚淺了
    近期在網上看到一張世界某組織發布的2020年最新男女性標準體重自查表一看,嚇我一跳我差點就連標準體重都進不去了默默放下了手裡的薯片>2020年最新女性標準體重自查表▼男生各版本太多故僅供參考:男性標準體重自查表部分節選:該組織推薦的女生標準體重計算方法:(
  • 體脂秤和體重秤的區別
    核心提示:體重秤是一種均衡器,這種痛在人佔用在秤上面之後就可以測量一個人的身體重量。體重秤的作用主要就是表現在能夠精準的測量人的體重,而且通過每日的體重變化,反映一個人在某個時間段的體重控制情況,體重控制是健康管理的基礎,所以現代人幾乎每個家庭都會有一個體重秤。
  • 為什麼每天我們的體重都變化這麼多?減脂應該每天都秤體重嗎?
    你多久秤一次體重?如果每天都秤,你會發現自己的體重一直都在波動,最高可達1-2kg。如果您在飲食上很控制,那麼突然增加的體重可能會引起你的失落情緒。經常稱體重的人有時可能會以一種不健康的方式沉迷秤上的數字。
  • 你真的沒胖,是體重秤在「撒謊」!稱體重時,千萬別犯這4個錯
    一個人的體重受客觀條件影響很大。如果你中午喝進去兩杯奶茶,吃下一碗飯、兩碟小菜,馬上就上秤,這個數字不能算是你「真正」的體重。 所以,想要得到客觀、可供比對參考的體重,就要儘可能去除外界因素的幹擾,減少誤差。 對減肥人士來說,秤上的那一串數字,是驗收減肥效果的「金標準」:早上一次,晚上一次,飯前街邊藥店的秤上稱一次,飯後家裡再來一次……
  • 智能體重秤,記錄你的體脂
    每次秤體重,總是抱著希望自己瘦了的心理去秤,但是秤出來的體重總是讓人大跌眼鏡,看到自己日漸增長的體重,總是想要減肥,努力讓自己變瘦,變瘦......看到美食之後的我們,總是會找到各種藉口去讓自己吃,將自己想要減肥的大事拋之腦後,之後就開始自己的美食之旅,當別人問道你的體重體脂的時候,此時的你,摸著自己的腦袋開始思考自己的身體各項指標是否正常。最近仙仙發現了一款新的體重秤,來推薦給大家,可以和大胖一起減肥,並且這款電子秤是可以深度分析身體健康的,那就是小米的智能體脂秤。
  • 體重越減越重?換個秤精準檢測23項數據,實時同步手機越秤越瘦
    不知不覺秋天已經來了,天氣也越來越涼快,想要減肥的朋友可不要再鬆懈了,減肥計劃該提上日程了~大部分人減肥的第一步不是先節食或者運動,而是買個體脂秤,畢竟,看到體重數字唰唰唰地往下走,心裏面還是有份傲嬌的成就感!只有真正了解了自己的體脂,才能打造更適合自己的減脂方法,擁有健康有型的身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