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南方下雨要下多久?
近日,太陽來到南方短暫「營業」,據中央氣象臺預報,南方陰雨天又要回來,2月26日起,南方雨勢將再度加強,陰雨天氣將再度上線。在不同時間和空間上,3月-5月上旬,有個江南春雨期。4月-6月中上旬,是華南前汛期,隨後雨帶北抬,長江中下遊進入梅雨期,華南6月下旬進入後汛期到9-10月(颱風等東風帶系統降雨)。5-10月是雲南的雨季。
自去年12月以來,南方大部陰雨多、晴天少,上演"流浪太陽"大戲。23日起,南方降雨範圍縮小,24日蘇浙滬多地更是迎來久違的陽光,當地居民抓緊時間洗衣晾曬、出門踏青,享受久違的陽光。中央氣象臺預計,2月25日起,南方降雨範圍較小、強度較弱,湖北、安徽、江蘇、上海、浙江等地依然和陽光為伴。
上述地區人們需抓緊時間享受久違的陽光,25日起南方陰雨範圍再度擴大。中央氣象臺預計,西南地區東部、黃淮西部、江淮大部、江漢、江南大部、廣西大部、廣東西部、海南島東部、雲南西部、西藏東南部等地部分地區有小到中雨,其中,湖北東南部、湖南東北部、江西北部、廣西東北部、雲南西北部和西藏東南部等地部分地區有大雨(25~45毫米)。
25日,南方較強降雨依然集中在江南南部地區。西南地區東部、江淮、江漢大部、江南、華南大部、雲南西部、西藏東南部等地部分地區有小到中雨,其中,西藏南部、湖南南部、江西中南部、福建西北部、廣西東北部和廣東西北部等地部分地區有大雨(25~45毫米)。
本周南方多陰雨天氣,26-28日江南、華南北部等地還將出現中到大雨,局地暴雨,對大田作物、經濟林果以及設施農業生產有較大不利影響,農戶需做好防範措施。
南方一直下雨的原因分析
南方持續陰雨的原因,可以稱為「兩頭堵,中間憋」,把水汽都憋到我國來了。
首先是西邊那頭,今年歐美西風帶振蕩特別大,大家也都知道,歐洲羅馬尼亞、義大利、俄羅斯很多地方暴雪創了紀錄,美國來了個超級寒潮,就是西風帶振蕩的表現。而這些振蕩傳到我國青藏高原邊,就容易在高原邊分叉,形成南支槽。
南支槽就是在青藏高原南側向南彎曲的低壓槽,如果不能理解,記住它是我國冬季降雨的最主要水汽輸送系統。今年青藏高原降雪特別多,高原積雪嚴重偏多,因此南支槽一旦形成,就長久維持,所以水汽就源源不斷地向東輸送。
其次是東邊。在南支槽引導水汽向東輸送的時候,因為厄爾尼諾狀態的發力,中太平洋對流發達形成上升區,西北太平洋就形成一個相應的下沉區,從而讓西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特別偏西、偏強,而且整個冬天都是這個狀態。我們都知道今年冬天廣東、港澳和海南特別熱,海南2月上旬就出現了35度以上高溫,就是副高太強導致的。
如果副熱帶高壓今年不偏強,那麼南支槽的水汽過來沒人堵,就會在副高北側邊緣滑進太平洋,我國還是主要受冷高壓控制,晴天多雨天少。但因為副高太強,在東南沿海「堵」了一下,水汽無處可去,全部輸送到我國南方,在副高北側憋出一個雨帶,雨帶中軸就在湖南--江西--浙江,降雨最多的地方。
所以,南方連陰雨這麼久,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不是簡單說一句厄爾尼諾這麼簡單,這中間的鏈條還是非常複雜的。如果再深究,厄爾尼諾為什麼會發生?今年歐美西風帶為什麼振蕩這麼厲害?青藏高原積雪為什麼會偏多,那還要進一步研究。也正因為此,不能簡單的說,厄爾尼諾年一定會發洪水,只能說,厄爾尼諾的次年,如果冬季雨還特別多,夏天確實要警惕洪水風險。1998年的初春前後,江南雨水也是非常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