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鞏義青龍山.慈雲寺,厚重的歷史
青龍山原名霍山、天陵山,山中有千年古剎一一慈雲寺。該寺始建於東漢明帝永樂七年,是佛教傳入中原後有天竺高僧攝摩騰、竺法蘭創建的第一座佛教寺院,素有「釋源"和佛教「祖庭"之譽,北宋趙匡胤以此山勢在鞏縣選建定陵,遂按勘輿風水學易山名為青龍山。
-
走進鞏義 到青龍山慈雲寺開啟一段佛系之旅
—— 「白馬同鄉,作寺之始」鞏義青龍山慈雲寺乃佛系之始話說慈雲寺歷史,可以追溯到漢傳佛教伊始,東漢明帝金人入夢,得知金人是佛,遂派使團出使天竺,尋佛問道。後高僧、佛經隨同而歸,需建一講佛道場。覓得一水環崖護,山靜林幽,祥雲繚繞,藏風藏氣之地,敕建大白馬寺,即青龍山慈雲寺。佛系青年覺得 :除了理想,萬物皆是虛妄。
-
鞏義青龍山慈雲寺遊記:知音作伴訪古寺 怡然山水解悠情
在六月份一個涼爽的清晨,我和幾個朋友一同驅車前往鞏義青龍山慈雲寺,尋找傳說中的「深山藏古寺」。一路心情舒暢,當車過了青龍關,山上的景色越來越美,空氣中瀰漫著泥土的清香,我們沿著盤山路一層一層地螺旋式下降,欣賞著山間的美麗風光……途經空谷回音處,看到有遊客面對山谷亮嗓引吭,我正側耳傾聽大自然的回聲,車上一個朋友指著外面說,「快看快看,那座山像不像一尊端坐的佛像?」我一看還真是,雜草、叢樹和石巖勾勒出大佛的眉毛、眼睛和嘴巴,真是惟妙惟肖。
-
青龍山慈雲寺的黃金滿地和漫山流丹
青龍山慈雲寺的初冬,有兩種最有味道的自然奇觀:一種是黃金滿地,另一種是漫山流丹,兩者一起撐起了鞏義大美形象。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欣賞下鞏義青龍山慈雲寺的奇景吧。
-
鞏義市青龍山慈雲寺第六屆桃花節3月16日開幕
3月5日,鞏義市青龍山慈雲寺景區第六屆桃花祈福文化節暨萬人徒步大會新聞發布會在鄭州舉行。鄭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副局長何宏波,鞏義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市文化旅遊工作領導小組組長賀傳偉,鞏義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局長秦文坦以及省會50家新聞媒體和近百家旅行社代表參加了新聞發布會。
-
【華夏第一寺】--慈雲寺
鄭州青龍山慈雲寺景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 李現星鄭州青龍山慈雲寺景區發展有限公司 溫存旺鄭州青龍山慈雲寺景區發展有限公司 張元克鄭州青龍山慈雲寺景區發展有限公司李造林、張元克、費興業、溫太發您自己創作的鞏義隨筆感悟,您身邊的鞏義好人好事、社會正能量,您知道的鞏義歷史傳說、奇聞異事和民俗風情,旅遊景區的文化活動也都將是神採鞏義網絡平臺宣傳鞏義的範圍。
-
中國第一座寺院,不是洛陽白馬寺,鞏義慈雲寺珍貴石刻為證
河南省鞏義市大峪溝鎮民權村青龍山腹地慈雲寺內,現存元至清記事碑等珍貴石刻101通、眾墓塔塔銘43方,另有「空寂禪師舍利之塔」等遺存。2013年3月,慈雲寺元至清石刻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少林下院】鞏義慈雲寺
青龍山慈雲寺位於河南省鞏義市大峪溝鎮,這裡四山旁圍、一水中流、峰戀聯亙、林木掩映。
-
鞏義慈雲寺,覓一方淨土,讓心棲息
當您離開喧器的城市,來到這空氣清新、綠樹成蔭的青龍山中,似乎又聽到當年的鐘鼓之聲,大有心曠神怡、六根清靜之感。這便是中華第一寺-鞏義慈雲寺。這裡一眼望去儘是鬱鬱蔥蔥,抬頭便是蔚藍天空,這份輕薄而透明的空氣已然成為璀璨時光的饋贈。腳下是鬆軟的土地,遠方是靜謐的山水。
-
鞏義市擁有北宋皇陵、慈雲寺、康百萬莊園等文化名勝古蹟
鞏義市有北宋皇陵、鞏縣石窟、鞏義窯址、慈雲寺石刻、康百萬莊園、張祜莊園、劉鎮華莊園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0處,另有市級文物保護單位86處。其中,有1500多年歷史的北魏石窟是絲綢之路申遺的東端起點,其飛天、帝後禮佛圖是國寶級文物;北宋皇陵是中國保存完整的兩大帝王陵墓群之一,北宋九帝除徽、欽二帝被金人掠走外,其餘七帝均葬在鞏義,陪葬他們的除了皇后、妃嬪、王子、王孫,還有寇準、包拯、高懷德等臣,佔地160平方千米;杜甫故裡和杜甫陵園是詩聖杜甫誕生之所和安息之地;始建於東漢明帝永平七年的青龍山慈雲寺是佛教傳入中國後建立的第一座寺廟
-
深山藏古寺,峽谷隱秘景 探秘「慈雲寺」峽谷
慈雲寺景區位於鞏義市大峪溝鎮民權村,距鞏義市區20餘公裡。慈雲寺始建於東漢永平七年,歷經滄桑,或興或廢,一直延續至今,它經受了兩千多年的風風雨雨。有一通明碑上刻有「青龍山慈雲寺五十三峰呈現境圖」,四周群峰,萬壑爭流,成了令人遐思的地方。
-
太極張三丰真的發跡於河南鞏義青龍山嗎?
中嶽武當是盤龍山和青龍山之間的山峽和山嶺的總稱。其南端曰前武當,北端曰後武當。鞏義青龍山脈的後武當、前武當、慈雲寺的位置 武當地勢險峻,後武當更是險峻非凡,其處峽谷深幽起義軍亦沒有攻破鞏義縣城,奪取官倉的可能不存在。那麼,這糧食從哪裡來? 仔細算來,供應起義軍糧草的只有一個地方,那就是中國第二寺慈雲寺。
-
鞏義名人:站街鎮捨己救人小英雄雷素
1963年11月18日,歐陽海所在的部隊野營拉練途中,進入一個峽谷後,一輛載著五百多名旅客的282次列車突然迎面急駛來,一匹軍馬竄上了鐵道,橫臥雙軌上,眼看一場車翻人亡的事故就要發生。就在火車與驚馬即將相撞的危急四秒鐘,歐陽海毫不猶豫地衝上,用盡全力把驚馬推離了鐵軌,他卻身受重傷,經搶救無效,為保護國家財產和人民的生命安全獻出了年輕的生命,時年23歲。
-
叮咚~杜甫的故鄉,距今700年的古縣衙,河南鞏義 · 內鄉9月10日有話要說!
9月10日攜程直播間「老家河南」鞏義 · 內鄉專場等你來解鎖不一樣的古都範兒這次不僅齊聚了兩地各大熱門景點及精選酒店等等產品,還會穿插驚喜抽獎在其中,大家千萬不要錯過哦!黃河與伊洛河交匯處位於鞏義,博大精深的河洛文化,造就和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鞏義人。曹植曾在這裡寫出了千古流傳的不朽佳作《洛神賦》。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長壽山,原名「龍龜山」,又叫「三樹嶺」。因這裡有久居仙山的自然景觀石龍、石龜,還有樹齡超過千年、崢嶸蒼勁的三棵老橿樹而得名。景區總面積8.7平方公裡,是全國十大紅葉觀賞基地。
-
人民日報海外版:鞏義散記
鞏義青龍山風光 離開洛陽到鄭州,必須經由鞏義,鞏義的洛汭又是伊洛河的入黃河口,與隋唐運河有著更為直接的關係。隋煬帝東行揚州,龍船要在洛口打造,船頂裝配的琉璃瓦也需要在鞏義的窯口燒制。因為此處地勢較高多黃土,水運又方便,洛口倉也即興洛倉設在了這裡。在唐代,東都洛陽有四大倉,洛口倉即其中之一。
-
「河洛明珠」——鞏義
新華社記者 馮大鵬 攝這是6月26日拍攝的鞏義市青龍山慈雲寺(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馮大鵬 攝這是6月30日拍攝的鞏義市杜甫故裡景區(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馮大鵬 攝這是6月30日拍攝的鞏義市博物館(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馮大鵬 攝這是6月26日拍攝的鞏義市青龍山景色(無人機照片)。
-
【鑑賞】「醉美姊歸·最美陽臺」(四)
【鑑賞】「醉美姊歸·最美陽臺」(四) 2020-12-16 10: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速覽|「醉美姊歸·最美庭院」創建指南來了……
速覽|「醉美姊歸·最美庭院」創建指南來了…… 2020-04-21 11: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