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硬核答卷」背後 廣東醫療器械監管「強」「活」「高」

2020-12-26 瀟湘晨報

先來看幾組廣東醫療器械行業的抗疫數據。

截至9月30日,廣東省共有國產新型冠狀病毒檢測試劑盒8個註冊證,呼吸機20個註冊證,醫用口罩500個註冊證,紅外體溫計243個註冊證,醫用防護服16個註冊證。其中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新型冠狀病毒檢測試劑盒、呼吸機、紅外體溫計註冊證數量居全國首位。

廣東省醫用口罩生產企業數量從疫情初期的26家迅速增長至513家,日產能從146萬隻迅速增加至8421萬隻,醫用防護服生產企業從2家迅速增長至72家,日產能從3千套迅速增加至10.1萬套。

面對瞬息萬變的疫情防控形勢,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以下簡稱「省局」)適時出臺並調整發布應急審批政策和細化申辦指引19份,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群眾急需的醫用口罩等防控器械的供應……

在這場與時間賽跑、沒有硝煙的抗疫戰場中,廣東省醫療器械行業眾志成城、排除萬難、立足創新,奮力生產,努力交出了一份抗疫「硬核答卷」。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一直以來,省局堅持強化醫療器械全生命周期管理,推進監管科學發展,在深化審評審批制度改革、強化事中事後監管等方面持續發力,圍繞守住質量安全底線、追求質量發展高線兩大目標,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不斷提高醫療器械監管的科學化、法治化、國際化、現代化水平。

截至2020年9月30日,廣東省有12568個境內醫療器械產品註冊證、2189個醫療器械生產許可證、2500 個醫療器械生產備案證、16113個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和136272個醫療器械經營備案證,數量位居全國前列。

亮點1 集聚效應「強」

多年來,廣東省醫療器械產業的產值、利潤一直位居全國前列。2019年全省醫療器械產值約1600億元。目前,廣東全省有醫療器械生產企業4080家,全省共有二、三類醫療器械經營企業107021家,數量位居全國首位。除產業規模大、企業數量多外,品種門類也最全,省內有效一類醫療器械產品備案憑證超過6000張,有效二類醫療器械產品註冊證7815張,三類醫療器械產品註冊證1000多張,基本涵蓋醫療器械主要品種門類。

同時通過建立醫療器械產業園,積極促進產業集中化和規模化,具代表性的有深圳南山區、坪山區醫療器械產業聚集區,廣州科學城、中新知識城,中山市國家健康科技產業基地,東莞松山湖,中國醫療器械(三水)生產基地等。

亮點2 創新研發「活」

廣東省是全國第二個醫療器械註冊人制度試點省份,是全國第一個醫療器械註冊人變更試行省份。

廣東醫療器械註冊人試點工作在2019年取得進一步突破,積極探索新模式,2019年9月深圳邁普再生醫學科技有限公司委託廣州邁普再生醫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顱頜面修補系統,獲得國家局批准,成為全國首張獲批的第三類醫療器械註冊人制度試點註冊證,具有較強的示範意義;省局在全國率先試點對集團公司內部醫療器械註冊人變更、跨省委託生產明確具體辦理標準和要求,鼓勵集團公司內部優化資源配置,激發企業創新創造活力,2020年年初,廣州維力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產品「一次性使用乳膠導尿管」成功實現註冊人制度下的跨省委託生產。

據統計,截至今年8月底,境內創新申報數量位居全國前列,廣東省已有46個產品進入特別審批通道,佔全國總數的1/5,數量位居全國前三。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更是以9個產品成為全國進入創新特別審批數量最多的單個企業。截至今年8月底,省內有38個第二類創新醫療器械進入我局特別審批程序。2017年,第一個全國首創、可替代同類進口產品的第二類創新醫療器械「舌下微循環成像系統」68個工作日獲批上市,整個註冊流程縮短時限達60%。

亮點3 政府獎勵「高」

省局通過簡政放權、降費獎勵以及推行智慧監管新模式,讓醫療器械企業省時省力省錢省心,充分調動企業積極性。

落實國家總局《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批程序(試行)》修訂《廣東省第二類醫療器械優先審批程序》,將原註冊檢驗、技術審評提速20%的要求提高到40%,行政審批時限由提速40%提高到50%;降低註冊收費標準,2019年對藥品、醫療器械註冊收費標準下調約30%,對小微企業申報創新項目減免註冊收費;廣州、深圳、珠海等地分別對本市企業取得醫療器械產品首次註冊證書的給予高額獎勵。

全面推行深化「網上申報、網上受理、網上審評、網上審批、網上發證」等「5個網上」的政務服務,完善無紙化申報系統。「網上全流程辦理率」「上網辦理率」「網上辦結率」三項指標均實現100%,打造省內「24小時遠程在線申報」模式,突破時間和空間限制,實現申請人辦事「零跑動」,無紙化審批工作走在全國藥監部門的前列,獲得國家藥監局的肯定。

據統計,2019年我省第二類醫療器械註冊業務全部實行網上電子提交和電子審評審批,無紙化比例達到100%。截至2019年底,已成功受理醫療器械註冊無紙化業務超過5000筆,發出電子證書超過3800個,制證送達由10個工作日壓縮至1個工作日完成。

(陸妍思 李婷婷 梁麗君)

特別報導

【來源:新快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劃重點,醫療器械出新規強監管
    抗疫防控需求凸顯  數據顯示,截至4月28日,共有40家醫藥器械上市公司發布了2020年一季度成績單,其中,21家企業實現利潤同比增長,28家企業營收突破億元。邁瑞醫療營收接近48億元位於榜首,魚躍醫療營收接近14億元。  在這些成績單的背後,少不了防疫需求的推動。  疫情期間,病毒檢測成為剛需。
  • 山東:全面加強疫情防控醫療器械質量監管,醫療器械基本滿足當前...
    林炳勇答:首先感謝您對藥品監管工作的關心。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省市場監管局、省藥監局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迅速啟動醫療器械應急審批、實施駐廠幫扶、嚴格質量監管,全面加強醫用防護服、醫用口罩等疫情防控醫療器械質量監管,支持疫情防控醫療器械物資供應保障。截至目前,全省已有醫用口罩等疫情防控醫療器械生產企業272家,其中,醫用口罩250家,醫用防護服42家,紅外體溫計10家,呼吸機3家,基本滿足了當前疫情防控的需要。
  • 中國高端醫療器械依賴進口,廣東已逐漸形成醫療器械產業集群
    打開APP 中國高端醫療器械依賴進口,廣東已逐漸形成醫療器械產業集群 前瞻產業研究院 發表於 2020-12-23 14:38:34
  • 開展專業培訓 加強疫情防控用醫療器械監管能力建設
    12月17日,為進一步加強和提高人員對防疫用醫療器械的監管水平,推進疫情防控期間醫療器械安全工作,石嘴山市市場監管局組織局機關、縣分局、稽查局及市場監管所醫療器械監管人員40餘人參加了國家藥監局高研院聯合舉辦「疫情防控用醫療器械檢查要點網絡培訓班」,系統學習了醫用口罩等4種醫療器械監管重點
  • 中國醫療器械史博物館要開建了
    駝人集團創始人、總裁王國勝在致辭中表示,中國醫療器械史博物館是長垣駝人醫療器械產業新城項目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繼中國醫學博物館後的又一重大文化項目。醫療器械史博物館由國家藥監局批准並支持建設,與醫學博物館一脈相承,實現醫學和醫療器械的互動融合。
  • 聚焦醫療器械,廣東第二家國家創新中心落戶深圳
    5月8日,記者從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獲悉,4月2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批覆同意,以深圳高性能醫療器械國家研究院有限公司為依託單位,組建國家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下簡稱「創新中心」)。這是目前全國組建的16個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之一,也是廣東第二家、深圳首家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
  • 省市共建食品藥品醫療器械創新和監管服務大平臺項目籤約
    在開工儀式上,山東省市場監督局、省藥監局省與濟南市正式籤署共建「國家(山東)暨山東自貿試驗區(濟南)食品藥品醫療器械創新和監管服務大平臺」協議。以這次正式籤約為標誌,大平臺項目進入落地建設的新階段。省市場監管局、省藥監局和濟南市政府共建食品藥品醫療器械創新和監管服務大平臺,是落實省委、省政府補短板強弱項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要求,服務國家和全省重大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是推動食品藥品和醫療器械產業高質量發展、打造濟南健康醫養產業城的重要支撐。
  • 7家廣東上市藥企淨利超10億元 醫療器械板塊整體表現亮眼
    7家廣東上市藥企淨利超10億元 醫療器械板塊整體表現亮眼 來源:證券日報網 • 2020-11-11 08:39:38 生物醫藥行業今年以來高景氣度持續。
  • 中國醫療器械史博物館開工建設
    映象網訊(記者 崔學慶 通訊員 任城真 韓義賓)10月5日上午,駝人集團醫學博物館二期——醫療器械史博物館奠基儀式在河南長垣駝人醫療器械產業新城舉行。駝人集團創始人、總裁王國勝介紹項目情況駝人集團創始人、總裁王國勝表示,中國醫療器械史博物館是長垣駝人醫療器械產業新城項目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繼中國醫學博物館後的又一重大文化項目。醫療器械史博物館由國家藥監局批准並支持建設,與醫學博物館一脈相承,實現醫學和醫療器械的互動融合。
  • 第十一屆中國醫療器械監督管理國際會議(CIMDR)在福州召開
    2020年11月18日,由中國食品藥品國際交流中心(CCFDIE)主辦的「第十一屆中國醫療器械監督管理國際會議(CIMDR)」在福建省福州市海峽國際會展中心開幕。來自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及福建省的相關領導出席了開幕式並致辭。
  • 全球醫療器械100強出爐!
    作者/聯盟菌  來源/醫療器械經銷商聯盟、醫藥代表此前,Informa發布了最新的醫療器械公司TOP100排名,這份榜單根據2017年財年營收統計,本統計周期前十名醫療器械公司的總銷售額超過1570億美元,全球共有59家醫療器械公司的收入達到10億美元以上。
  • 廣東宏健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向江門捐贈一批防護服隔離衣
    3月4日,廣東宏健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向江門市捐贈2000件防護服及2000件隔離衣,總價值約50萬元。記者了解到,廣東宏健醫療器械公司作為重點企業,迅速轉產,5天實現「零突破」,為江門疫情防控物資保障工作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 廣東食品藥品職業學院原院長鄭彥雲被雙開 在醫療器械檢測等方面為...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廣州4月3日綜合報導 據廣東省紀委監委消息:日前,經廣東省委批准,廣東省紀委監委對廣東食品藥品職業學院原黨委副書記、院長鄭彥雲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進行了立案審查調查。經查,鄭彥雲喪失理想信念,背棄初心使命,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收受禮金、消費卡和接受旅遊活動安排;組織觀念淡漠,違規為他人謀取人事利益;私慾貪慾膨脹,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在工程建設、醫療器械檢測等方面為他人謀利,並非法收受巨額財物。鄭彥雲嚴重違反黨的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生活紀律,構成嚴重職務違法並涉嫌受賄犯罪,且在黨的十八大後不收斂、不收手,應予嚴肅處理。
  • 全國醫療器械檢查,開始!
    四個最嚴,落實監管日前,國家藥監局召開加強疫情防控用醫療器械質量監管視頻會,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有關工作部署和要求,對進一步加強新冠病毒檢測試劑、醫用防護服、醫用口罩、紅外體溫計、呼吸機等醫療器械質量監管工作再部署、再強調、再落實。
  • 全國醫療器械檢查開始!
    整理:米克四個最嚴,落實監管日前,國家藥監局召開加強疫情防控用醫療器械質量監管視頻會,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有關工作部署和要求,對進一步加強新冠病毒檢測試劑、醫用防護服、醫用口罩、紅外體溫計、呼吸機等醫療器械質量監管工作再部署、再強調、再落實。
  • 醫療器械研發外包服務,新藍海!
    今年3月,上海、江蘇、浙江、安徽三省一市聯合發布《長江三角洲區域醫療器械註冊人制度跨區域監管辦法(試行)》方案,探索構建醫療器械跨省產業轉移、分化重組、創新集聚、信息化監管新機制,促進跨省創新鏈、產業鏈協作,推動長三角地區形成特色化、規模化醫療器械產業集群。醫療器械研發外包服務龍頭企業可以整合產業鏈資源,提升服務綜合實力,服務的客戶從單個企業提升到醫療器械產業集群,提供研發外包一體化服務。
  • 醫療器械常見認識誤區
    (1)誤區一:醫療器械都是高風險的,醫療器械只有醫院才能有,需要醫務人員才能使用。其實,依據風險程度,國家將醫療器械分為三類,其中第一類醫療器械的風險程度比較低,公眾通過一定的學習和查閱說明書就可以保障使用的基本安全,很多產品可以家用。第二類醫療器械中也有一部分產品可以家用,第三類醫療器械使用風險高,少部分可以家用,但應該嚴格按照產品註冊證書適用範圍和說明書要求使用。
  • 2014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發展藍皮書(全文)
    2014-09-11食品藥品監管總局關於印發境內第三類和進口醫療器械註冊審批操作規範的通知2014-09-11食品藥品監管總局辦公廳關於實施第一類醫療器械備案有關事項的通知2014-09-15食品藥品監管總局辦公廳關於啟用醫療器械生產經營許可備案信息系統的通知2014-09-26醫療器械生產企業分類分級監督管理規定2014-09-30食品藥品監管總局關於印發國家重點監管醫療器械目錄的通知2014-09
  • 一文讀懂 | 海關出口醫療物資監管新政策
    一文讀懂 | 海關出口醫療物資監管新政策  近期海關總署連續發布出口醫療物資監管新政策,引發各界強烈關注。發布君帶你了解相關政策。海關憑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批准的醫療器械產品註冊證書驗放。  上述五種醫療物資,屬於《醫療器械分類目錄》管理的醫療器械,具體類別如下:
  • 韓立明赴高淳區調研推進醫療器械產業發展
    6月19日上午,南京市市長、市醫藥與生命健康產業鏈「鏈長」韓立明赴掛鈎聯繫的高淳區,調研推進醫療器械產業發展。她強調,要搶抓醫療器械產業發展「風口」, 以全力打造具有競爭力、影響力的醫療器械產業高地為抓手,加快南京南部發展新增長極建設步伐,為全市「育新機、開新局」提供更強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