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孩子漸漸長大,他們會慢慢地形成一套屬於自己的愛情觀和婚姻觀。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對異性的認知也會發生較大的改變,並逐漸開始認識到「男女有別」這一詞的真正含義。
前段時間,有位寶媽在社交平臺上上傳了一段搞笑視頻。視頻中的這位小男孩,在放學之後,突然對媽媽說,他想要跟班裡的一個女生結婚,而且還要給兩個人搭建一座屬於自己的城堡。男孩的媽媽聽了之後,明顯覺得有些摸不著頭腦,不過她還是問兒子:「你知道結婚是什麼意思嗎?」小男孩聽了後先是愣了幾秒,然後給出了肯定的回答:「結婚就是過年!」聽到兒子的這番回答之後,媽媽瞬間笑翻了。
看完這段視頻之後,網友們紛紛評論:
網友A:我家的正好相反,以為過年就是結婚,每隔一段時間就問我什麼時候結婚哈哈哈。
網友B:照這麼說,我豈不是二十多年都沒有過過年媽?笑蒙了。
網友C:哈哈哈小朋友好可愛,不過家長還是要進行適當的引導才行啊。
其實,小男孩之所以會產生這種想法,是因為孩子已經進入了婚姻敏感期。這個階段的孩子,他們嘴裡的喜歡和愛都是特別單純、簡單的,並不像成人世界裡這麼複雜。因此,家長完全不必擔心,孩子是否過於早熟這個問題。
當然,在這個階段,孩子可能會特別鍾愛於玩過家家這個遊戲,男孩子當爸爸,女孩子當媽媽,又或者是你扮演新郎,我扮演新娘。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孩子能夠清晰地明白結婚的意義是什麼,在大多數情況下,他們只是將結婚當作一件十分稀鬆平常的事,就跟交朋友一樣簡單。
那麼,如果孩子進入婚姻敏感期的話,家長應該如何正確引導孩子呢?
1、不逃避
很多父母在跟孩子談到婚姻、戀愛的時候,總是採取一種諱莫如深的態度,能迴避這個問題,就決不回答。但是,如果家長都採取迴避態度的話,可能會給孩子一種不負責任的感覺。將來孩子談戀愛、進入婚姻的時候,可能也是不以為然的。與其如此,父母不如與孩子坦誠相待,告訴孩子婚姻的基本要素是什麼,以及婚姻的真諦是什麼。
2、父母的心態要放平
進入婚姻敏感期,孩子可能會經常和你分享,今天他又喜歡上了哪個異性小朋友,而且想跟他(或她)結婚的想法。對此,父母不必感到如臨大敵,而是應該放平心態,和孩子認真聊一聊,喜歡是怎麼一回事。與孩子進行平等的交流,孩子才能夠更好地明白戀愛、婚姻的真正含義是什麼。
總的說來,孩子對戀愛、婚姻心生嚮往,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家長不必給孩子貼上早戀、無心向學等道德標籤。只要給予孩子適當的引導,相信孩子一定能夠明白,只有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情,對於自己、他人而言,才是真正的負責,婚戀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