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近些年作為中國最值得去旅遊的城市之一,慢慢地擠進了「網紅城市」的名單中。能成為網紅城市,受到大家的認可,長沙也做出了許多的努力,不斷地完善城市規劃,力圖求得遊客們的滿意。細數長沙有多少景點值得打卡的,大概有橘子洲頭、嶽麓山下、愛晚亭內、湘博等知名的景點,但又有多少小眾而被大家忽略的景點呢?我想,湘江風光帶是一個。
湘江是長沙的母親河,從永州藍山縣的湘江源頭,一條小溪流往北而上,途中匯集大小池塘100多座,遇到暴雨洪水這些水就形成了如此規模的湖南母親河——湘江。它繼續往上走,匯入了洞庭湖。湘江在長沙有38公裡,沿著這28公裡,建起了一條風光帶,這就是著名的93湘江風光帶,因為始建於1993年,所以大家都親切地叫它93風光帶。
以前長沙還不是網紅城市的時候,嶽麓山遊客還不多,橘子洲頭和湘江就火得一塌糊塗。看長沙的老照片就可以看到,湘江風光帶在90年代的時候就已經是旅遊觀光地,兩岸垂柳如絲,檣帆如雲,赤壁如霞,兩岸的風光無限別提多麼美好了。
到了今天,大概只有少數人會悠哉得到湘江邊徒步觀賞。我猜大概是因為常住長沙的打工人不稀罕,而到長沙旅遊的觀光客則不想把寶貴的時間浪費到不知名、沒有看頭的景點上。這也讓湘江風光帶少了遊客的喧囂,多了一份應有的靜謐。誰都想不到,湘江風光帶的風光一點都不差。
湘江風光帶在長沙市區段有幾座大橋,分別是湘江三汊磯大橋,此大橋是連接開福區和嶽麓區的過江通道之一,湘江三汊磯大橋西起銀杉路,上跨湘江,東止芙蓉北路,線路全長1577米,主橋全長732米;橋面為雙向六車道城市主幹路,設計速度為60千米/小時。2004年動工建造,2006年正式通車。
第二座大橋就是福元路大橋,同樣是連接嶽麓區和開福區的大橋,2010年動工,2012年通車,線路全長3.5千米,主橋長608米;這兩座大橋都是非常有特色的新大橋,晚上燈光明亮,照亮湘江的美。
第三座大橋是銀盆嶺大橋。原名「湘江二橋」、「北大橋」。銀盆嶺大橋距湘江一橋橘子洲大橋約3.5公裡 ,主橋結構為雙塔單索麵斜拉橋,全長3616米,橋面寬25米,其中機動車道寬15米,兩側非機動車道各3.5米,人行道各1.5米。1987年動工,1990年正式通車。
第四座橋就是眾所周知的橘子洲大橋。也叫「湘江一橋」,連接長沙嶽麓區和芙蓉區的過江大橋。始建於1971年,2017年被列為歷史建築保護單位。這座橋也是去往橘子洲景區的必經之路,全長1532米,即有人行道又有機動車道,走路去橘子洲景區便可上橋前往。
不再一一列舉,往南還有幾座大橋,因為遠離市區,遊客基本沒有。這裡要說一下就是在南邊猴子石大橋附近有一座火車頭公園,這裡停著一輛綠皮火車,原汁原味,許多遊客還不知道,有空可以去看看。
這幾座大橋非要選幾個遊覽的話,建議橘子洲大橋和銀盆嶺大橋,可以欣賞到整個湘江和橘子洲的精華風光,無論是白天還是夜晚,風光無限。在銀盆嶺大橋附近的湘江風光帶還有一處風帆廣場,也是風光帶的一大看點。之後從風帆廣場一路南下,偶見垂釣之人,遊人三三倆倆,兩岸的樹木繁盛,一眼便可見到橘子洲,景色極其壯觀。
這是湘江的另一面,開福區、芙蓉區,那麼穿過橘子洲大橋,去嶽麓區看看,就會發現,湘江風光帶在嶽麓山下顯得更加美麗無比。嶽麓山下,湖南大學邊上,鬱鬱蔥蔥的樹木,乾淨整潔的道路,橘子洲頭毛主席青年雕塑像近在遲尺,這麼美麗的風光,卻被很多人遺忘了。
我偶爾在湘江邊晨跑,從風帆廣場,經過這美麗而悽涼的挪亞郵輪,再到橘子洲大橋,再到對岸的湘江中路,遊人似乎少得可憐,大概都區嶽麓山和橘子洲了吧。有一些小眾而美的景色,只有放慢腳步才得一見吧。下次如果還來長沙,湘江風光帶拿出點時間,不會讓你失望的。
感謝閱讀,我是火棍旅行,分享城市小眾景點給大家,點個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