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環球時報報導,在國際海洋法官改選中,我國所派出的代表也就是駐匈牙利大使於第1輪投票拿到了149票,可以說是以絕對優勢成功當選。面對這樣的情況也有不少人表示,即便是美國想要暗中使絆阻按中國的發展也沒有用,畢竟149票的優勢是美國根本沒有辦法動搖的。從我國宣布派出代表參與此次法官海選開始,美國就一直想盡各種辦法阻礙中國的代表成功當選。但需要注意的是,美國到現在都沒有批准海洋公約,他們自然也沒有資格對法庭的選舉指手畫腳。
按照聯合國網站所公布的消息,此次與共改選7名法官,除了我們上文中所說的中國代表者段潔龍成功當選之外,其他的5名法官分別來自於馬爾他、義大利、喀麥隆、智利以及烏克蘭;至於最後一名法官還需要等待第2輪的投票結果出來。這7人是用於接替任期於今年7月30日結束的法官,他們將於今年的10月1日上任,任期為9年。國際海洋法法庭是一個頗為重要的國際組織,該組織依照海洋法公約設立,總部位於德國。
而我國這一次所派出的段潔龍則是法庭成立以來第4任中國籍法官,他畢業於西南政法學院,後來又前往美國留學深造,擔任過中國大使一職,外交經驗十分豐富,所以海洋法庭法官一職對於他來說是沒有什麼難度的。另外客觀來講,他的競選成功也意味著我國對於海洋法庭的影響力會進一步增加,這也是美國最不希望看到的事情,所以他們才會想要暗中使絆子阻止中國候選人成功當選。比如說在8月3日,美國方面就做出報導聲稱中國蔑視海洋法。甚至還有美國官員表示如果讓中國官員進入該機構的話,那麼就相當於讓縱火犯去管理消防局。
面對美國這些無端抹黑的言論,我國外交部也作出回應,表示美方善於製造慫人騙人的詞彙污衊中國,但中方所提名的候選人完全符合法庭所規定的條件,也得到了聯合國的認可。而中方的勝選意味著個別國家出於一己私利為主打壓中國候選人的行為是徒勞的。很明顯,我國所指的個別國家就是美國。
上文我們提到美國根本沒有資格針對此事指手畫腳,原因是他們沒有通過相關的公約,說到這裡可能大家也很好奇,一向以世界警察自居的美國為什麼不願意籤訂這份協議呢?雖然從地理位置來講美國不是島國,但是從政治等角度來看美國就是典型的島國,雖然它位於美洲大陸,周邊還有接壤國家,但是這些接壤國家的實力完全沒有辦法和美國相提並論。也正是因為如此,才養成了美國熱衷於發展海軍的習慣。而且美國最喜歡的就是以自由航行等名義為藉口對其他國家的合法權益造成侵害,在這種情況下美國當然不希望籤訂海洋法公約限制自身的行動。畢竟美國海軍的實力足夠強大,就算是他們不籤訂這份公約也沒有國家敢貿然在海上與美國發生衝突。
至於中國批准該公約的時間是在1996年的5月15日,而我們也成為第93個批准該公約的國家。如今中國的海軍實力在不斷的增強,在相關領域的話語權自然也會有所增加。如今的中國實力遠非往常可比,所以即便美國不斷的挑釁中國,但也始終堅持底線,不敢真正的把中國逼上絕路。如今在國際海洋法法庭的法官中,又有中國籍法官存在,縱然美國沒有批准海洋法公約,但這依然給美國造成了不小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