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國家統計局發布2020年一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數據。經初步核算,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20650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下降6.8%。
如何看待這一數據?未來中國經濟的發展趨勢怎樣?
當前,中國經濟基本面和長期向好趨勢沒有變
在抗疫背景下,中國第一季度經濟保持這樣的水平,殊為不易。
雖然GDP總量增長有所下降,但涉及國計民生的重要行業和重要產品穩定生產、穩定增長,基本生活必需品保持穩定保障、有序保障的局面。
在這三個月中,尤其是3月份,在黨中央的部署之下,隨著疫情防控取得積極向好的成效,復工復產有序進行。3月份的主要經濟指標 降幅 明顯收窄。比如,在整個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增加值下降8.4%,但在3月份只下降了1.1%,基本回到去年同期的水平。就業和物價水平總體保持穩定,脫貧攻堅任務紮實有序地往前推進。
在判斷當前形勢時,一定要看到, 中國經濟基本面和長期向好的趨勢並沒有改變。中國經濟有著相當規模的經濟總量,產業鏈保持著非常完整的狀態,這意味著中國經濟在應對突發疫情的挑戰時,自身調整修復的能力比較強。
中國有著14億人口構成的超大規模市場,意味著消費回補和新的消費潛力釋放有著巨大空間。新動能、新產業都有比較好的發展態勢,特別是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連年推進之下,擴大有效投資,特別是擴大短板領域的投資,有著非常現實的空間。
從最壞處著眼,做最充分的準備,爭取最好結果
3月份以來,疫情仍在全球加速蔓延,世界經濟下行風險加劇。這時,我們仍然要 堅持底線思維,做好和外部較大風險長期相處的思想準備和工作準備。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14日公布的最新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也預言,今年全球經濟增速為-3% ,對今年中國經濟判斷為可能增長1.2%,而明年有可能達到9.2%。
我們要堅持底線思維,從最壞處著眼,做最充分的準備,朝好的方向努力,去爭取最好的結果。
未來,把握機遇,化「危」為「機」
未來,我們如何努力?
從中央提出的公共政策和各地行動中看到,首先要有針對性地關照中低收入群體,特別是困難群體、受疫情影響比較大的群體。
其次,要把支持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各項政策措施進一步落到實處。
再者, 要準確認識變化,科學應對變化,主動謀求變化,善於在變化中把握新機遇,善於把當前的「危」轉換成發展當中的「機」。
責編:張陽
31770738,.如何看待經濟發展趨勢?從最壞處著眼、做最充分準備、爭取最好結果 ,.2020-04-18 15:52:14,.204310,.張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