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都勻消息」由貴州都市報黔南記者站出品。
我們只做都勻市民身邊的新聞!
所有稿件,未經允許,拒絕轉載,盜用「都勻消息」記者原創作品,將被追責。歡迎撥打新聞熱線電話:13508509292
---
紀念章正面
圖文/記者 文雋永
11月23日,黔南州收藏家協會的藏友彭先生向本報獨家透露,他近期在黔南境內收藏了兩枚完整的日軍「支那事變記念」紀念章。彭先生表示,應該讓更多人知道,這紀念章是78年前日本侵略中國一個重要的歷史罪證,以此警示我們的年輕一代勿忘國恥。
兩枚紀念章
長期從事抗戰文物收藏的彭先生介紹,這兩枚銅質紀念章直徑56毫米,厚4毫米,重約86克,分別為陸軍和海軍紀念章。陸軍紀念章正面為浮雕圖案,一名日軍士兵頭戴鋼盔,手持「三八」式步槍,身背各種行軍用品。士兵前面有高山、白雲,硝煙瀰漫,後面是一棵已經秀穗的高粱,腳下躺著一具身背大刀的中國抗日將士的屍體。陸軍版紀念章,對日本陸軍士兵的設計造型,形象上進行了美化,以此達到鼓舞士氣的作用。陸軍版紀念章的背面上方是一架雙翼重型轟炸機,機翼上和機身上有日本太陽旗的標誌。飛機正下方設計的是中國華北地區地形圖,可清楚地看到天津、北平、滄州、保定、張家口、大同等主要城市地名和公路,右下方為「支那事變記念」(註:中文翻譯為紀念)、「昭和十二年」兩行字,邊緣由8枚炸彈首尾接成八邊形圖案。
海軍紀念章正面是使用望遠鏡指揮作戰的日本海軍軍官圖案,背景圖案是硝煙瀰漫的戰場和日軍陣地。背面是3架日式三菱轟炸機的編隊,一枚巨型航空炸彈壓在中國的全境版面圖上,地圖上清晰地標註了北平、南京、上海、濟南、青島等地的名稱。巨型炸彈彈體上寫著「支那事變記念」、「昭和十二年」的字樣,下端有「造幣局制」4個小字的落款。
紀念章反面
見證日軍侵華歷史
11月23日下午,記者查閱相關史料得知:1937年7月7日,日本發動「七·七事變」,1937年8月13日,日本在上海製造事端,也稱第二次上海事變或「八·一三」事變,日軍以租界和停泊在黃浦江中的日艦為基地,對上海發動了大規模進攻。這兩次事變被日本統稱為「支那事變」。「七·七事變」是日本陸軍為主力,「八·一三事變」是日本海軍為主力。事變發生後,日本侵華戰爭全面展開,日本政府裕仁天皇為鼓舞侵華日軍士氣,嘉獎日本陸海軍高級軍官,特意製作陸軍版和海軍版一套「支那事變記念」紀念章。
彭先生說,日本戰敗後,大部分紀念章都回收銷毀了。這兩枚紀念章疑為1944年11月底至12月初,日軍入侵黔南期間,遺留散落民間的。經廣西南寧收藏協會抗戰文物專家鑑定,這是目前黔南首次發現完整真實版「支那事變記念」紀念章。
同時,彭先生認為,中國經過8年抗戰,終使日本帝國主義的夢想破滅,而「支那事變記念」紀念章是日本政府表彰日軍侵略中國華北地區的鐵證,是「七·七事變」的歷史見證,也是日本侵華殺害中國抗日將士的自供狀之一,作為歷史的見證,有著極其特殊的歷史價值。
紀念章盒裝
「都勻消息」將致力打造成為都勻市民身邊、專注於新聞報導的新媒體平臺。每天為我們提供第一手稿件的是貴州都市報的專職記者,你想了解的,正是我們努力去做的!
長按下圖,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