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砂壺中最耐看的壺型,是哪些?
自明以始,自清以盛,紫砂壺經歷數百年的發展,器型何止萬千,而其中最耐看的,正是那些經典造型的壺。這些經典壺式自其創製後,就成為各時代壺藝家們喜歡製作的品種,並不斷衍生出新意。
-
御萬壺——紫砂壺型解說大全
蓮子壺蓮子壺從古至今都是紫砂壺中一款非常經典的壺型。蓮子壺家族,面貌各異。借用佛家的偈語,可謂「蓮由心生,心生萬相」。漢扁壺漢扁壺式是清朝鹹豐、同治年間萬泉氏所創作,是受到曼生壺式影響後衍變而來,後又有程壽珍根據前人的經驗反覆造化、精練而創出屬於自己獨特的經典造型漢扁壺,與他所創的掇球、仿古構成具有代表性的「壽珍三式」。
-
紫砂壺上百種壺型,為什麼它能經久不衰?
」最早稱為「石銚」,是紫砂傳統經典款式,型態雅致,舒展挺拔,端莊穩重,剛中有勁,敦實調和。今有名的除了曼生、子冶石瓢外,還有心舟石瓢、景舟石瓢、漢棠石瓢。> 心舟石瓢『 許智萍 · 心舟石瓢 』何心舟是一位被嚴重低估的紫砂名賢,所制的石瓢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被世人忽略。心舟石瓢創製時間應在子冶之後、景舟之前,以創作者的姓名命名。
-
追壺人:紫砂壺的經典壺型有哪幾種
紫砂壺從明朝正德年間開始到現在,經歷了無數的起起伏伏,紫砂壺型更是浩如煙海,不可計數,在無數的紫砂壺壺型中,有這樣一批紫砂壺的壺型,傳承至今依舊受到無數人的喜好。紫砂壺壺的經典壺型有哪幾種?今天為大家總結了經典壺型中比較常見的石瓢壺傳統壺型,歷代制壺名家都製作過,而且風格各異,細分可分為子冶石瓢,景舟石瓢,漢棠石瓢等。雖將石瓢劃分了幾種,但是只是稍微有點差別,大同小異。梯形身、三足腳、倒三角的把、直流、橋紐平蓋,這些石瓢的基本要素,都未曾更改,歷經幾百年,但是一直延續,證明著這些被認同的美。
-
顧景舟十把經典紫砂方器,你見過幾把?
十把經典紫砂方器圖文 | 網絡整編 | 紫砂中華紫砂方器傳世較少,經典的名品更少。一方頂三圓,紫砂方器比圓器更難做,是重要原因。方器中角的處理,是表現茶壺氣度的首要因素,尤其是鈍角、大圓角的處理,非經驗老到者不能為。
-
景舟監製是否存在?
1.得一日閒為我福 此印款為顧景舟大師,上世紀40年代左右開始使用,在洋桶壺、藏六方壺上,顧老都曾鈐過此印。 1993年10月,年近八旬的顧景舟,為促進海峽兩岸的情誼,弘揚紫砂陶文化的真諦,應邀赴臺灣參加「宜興紫砂陶精品展」活動。 鈐印「生於乙卯」的高虛扁壺和雙圈壺,參加了此次展覽,兩壺造型簡約、線條流暢、光素無飾,彰顯了質樸飄逸的古典風韻。
-
經典紫砂茶具排行之一,被稱為功夫茶具之王
隨著近年中產階級人群的增長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紫砂功夫茶器的飲茶習慣正從南往北逐漸普及開來。而作為功夫茶具之王的水平壺,正好符合了現代人生活習慣,也是很多壺友非常喜歡的紫砂茶具之一。 水平壺的起源 水平壺的發明者是明末清初的壺藝大師惠孟臣,他製作的朱泥小品水平壺,簡練樸素,做工精細。
-
魚化龍之美,看看史上哪位紫砂大師做的最好
經過清代嘉慶、道光、鹹豐時期的紫砂巨匠邵大亨的精心設計,寓意吉祥的魚化龍壺成為一種成熟的壺型,並廣泛流傳。後世許多紫砂名家都把魚化龍壺當作經典壺型,或依樣仿製,或變化出新,生生不息,蔚為大觀。顧佩倫魚化龍據傳魚化龍壺為清代邵大亨首創,但這種說法目前還存在爭議。
-
十大經典紫砂壺器型,你認得幾個?
十大經典紫砂壺器型在紫砂界地位極高,它們的作用不僅僅是紀念紫砂歷史上的前輩高手,更是紫砂技藝的傳承,是衡量紫砂藝人制壺技藝的標準之一。2013年5月5日,「第七屆中國宜興國際陶瓷文化藝術節」在宜興開幕,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陶瓷工業協會授予宜興「中國陶瓷歷史文化名城」稱號。
-
買了一把紫砂掇球壺,朋友問是大亨款還是壽珍款?還真答不上來!
作為紫砂器型中的經典壺型,很多壺友對於掇球造型愛不釋手。相比於掇只造型的沉穩氣韻,掇球更有一種大氣的風範。「掇」取自拾取之意,而掇球則是紫砂藝人按照藝術美學原理將球形排列而成的一款經典器型。當然,說到掇球壺式,就不得不提這兩位紫砂名家,一位是掇球壺的首創人,邵大亨;一位是將掇球壺帶入國際賽場,並收穫大獎的紫砂大師,程壽珍。因此,如今的紫砂市場上比較常見的也就是以這兩位大師命名的掇球壺:大亨掇球與壽珍掇球。很多人對於掇球壺式的認知就是改自蓮子壺式,比掇只少個底。如果讓他們去細細分辨到底是大亨掇球還是壽珍掇球,反而有些語塞。
-
人間珠寶何足取,宜興紫砂自觀堂
人間珠寶何足取,宜興紫砂最要得 小小紫砂,熬得過歲月滄桑,裝得下文化奇想。它不僅引領了中國的飲茶風尚,還讓遙遠的歐洲欣喜不已。紫砂壺在拍賣市場行情看漲,是具有收藏價值的「古董」,名家大師的作品往往一壺難求,正所謂「人間珠寶何足取,宜興紫砂最要得」。 紫砂是一種天然陶土,富含鐵、鈣、鈉、鉀、鋅等元素,長時間使用可提高人體免疫力。 紫砂壺透氣性極強,即夏日隔夜不餿,並且紫砂壺能吸收茶的香氣,用常泡茶的紫砂壺偶爾不放茶葉,其水也有茶葉清香。
-
「天璞·賞器」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丨倪順生《可心竹段壺》
1954年,進宜興蜀山陶業合作社(紫砂工藝廠前身),拜朱可心大師為師,亦得裴石民先生指點,學徒時風卷葵評比第一名。1958年,帶藝徒,紫砂中學學生第一批轉進廠當徒工任小輔導,傅授紫砂技藝。倪順生是清末民初制壺大家俞國良的第三代傳人,作品以花器見長。為了使自己的作品題材更豐富,倪順生經常借旅遊的機會採風。
-
焱壺人物誌|方華萍的紫砂藝術
1963年生於江蘇宜興,1988年進宜興紫砂工藝五廠,拜實力派名家丁亞平為師,在他的靜心輔導下,不斷對傳統壺型反覆學習不斷精進,後又拜曹亞麟大師門下,在大師的薰陶下對壺型的設計,對學院派紫砂陶藝有了更深入的認識,造型設計以及藝術修養得到了更大的提升
-
紫砂【朱泥】知識大全
關注【紫砂百科】,每天學習紫砂基礎知識(泥料、壺型、工藝)。
-
經典壺型、如何挑選、適泡什麼茶
紫砂壺經典壺型紫砂壺的造型最能反映出其製作者的審美意趣。千百年來,紫砂壺大師輩出,他們為我們帶來了一款又一款闡釋東方美學的傑作。最早做這個壺型的,是明代徐友泉大師。西施壺因為像西施一樣美,頗具女性風韻,深受女性歡迎。供春壺經典古樸供春壺是歷史上第一把有記載的紫砂壺,由供春所創,以斑駁嶙峋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