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常見的捕蠅草,它有什麼作用,我們該如何栽培
導讀:生活中常見的捕蠅草,它有什麼作用,我們該如何栽培?捕蠅草別名:捕蟲草、食蟲草,茅膏菜。科屬:茅膏菜科,捕蠅草屬。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矮生,高約20釐米。地下具小鱗莖,下有黑色狀鬚根。有匍匐莖。葉叢生,蓮座狀,長4~15釐米,葉柄匙形,扁平,葉片圓形,上部進化成一對可開合的瓣狀物,展開如貝殼狀,角度略小於直角,上面布滿紅色的小腺點,瓣狀物內側中央有3條尖銳的剛毛,排列成三角形,邊緣生有許多梳狀長齒。聚散花序,花小,白色。蒴果。
捕蟲草在蒼蠅或其他小蟲觸及兩個以上的剛毛時,捕蟲的葉片會迅速合上,相互交錯的梳狀長齒會將小蟲緊緊閉合在捕蟲器內,隨後分泌消化液,將蟲體分解,變成自己生長所需要的營養,極富趣味而神奇。其英文名為「愛神的蠅夾子」,是世界上500來種食蟲植物中最著名的種類之一, 也是近年年宵花卉中推出的新品。
[繁殖]分株,扦插,播種。以分株為主。(1)分株:秋季至冬季進行。捕蟲草的葉柄基部會長出鱗片狀的珠芽,從生長良好的植株上剝取老葉,連同葉基珠芽起插人溼潤的水苔或泥炭土中,蓋上玻璃,並給予充足的光照。也可先將植株的頂芽摘去,讓葉基的珠芽髮根長葉,長成新的小植株,長至稍大時剝下另行栽植。另外,植株開花後,花序頂端的花苞處會生出一- 些小植株,當這些小植株長出根系後,即可從母株的花梗上分離下來種植。(2)扦插:可用葉插繁殖,剪取成熟的葉片,帶部分葉柄,插人泥炭或苔蘚中,保持15~ 20C的溫度,經20~ 25天可生根成活。(3)播種:溫室中可全年進行。播後在盆口蓋上玻璃,保持溼潤,置陽光下,並保持20~25C的溫度,約1個月可萌芽。
[栽養要點](1)上盆與翻盆:在無性繁殖的新株長出3~4片葉,播種實生苗長出4 6片葉時, 可移植上盆。由於植株具有食蟲的習性, 故根系已退化,可用水苔或泥炭的混合基質栽培,基質的pH以5-6為宜。捕蠅草適合小盆栽植,以口徑6 8釐米的盆缽為好,盆底應多墊排水層。栽植不宜深,讓鱗莖頂部與土表平齊即可。每年春天需進行翻盆。(2)溫度:喜溫暖涼爽的氣候,生長最適宜溫度為15-20C冬季為植株的休眠期,保持7C以上的溫度即可安全越冬。越冬溫度不宜高於10C,否則植株會繼續生長,而使植株越來越瘦弱。讓植株在較低的溫度下進行休眠,有利於日後植株的生長。忌酷暑炎熱的天氣,高溫不利於植株的生長,溫度超過35C時,植株難以成活。夏季應採取遮蔭、噴灑葉面水和加強通風等措施來營造較為涼爽的環境。
(3)光照:喜光,但忌強光曝曬。在充足的散射光條件下,植株才能生長健壯,才能使捕蟲葉呈現美麗的紅色。光照不足時,常會導致植株徒長,枝葉瘦弱,葉片失去美麗的紅色,並變成暗綠色。應進行遮蔭,遮去光照的50% ~ 60%,或將植株置於散射光充足的地方。其餘時間則應給予充足的陽光。(4)澆水:喜溼潤的土壤環境,生長時期應保持基質溼潤。植株在幼苗期生長緩慢,需經常維持基質的溼潤,才能使幼株良好地生長。休眠期應控制澆水,只需維持基質稍微溼潤即可。
(5)環境溼度:需要很高的空氣相對溼度,才能使植株生長良好。應經常向環境噴水,以提高空氣相對溼度。夏季可將盆株浸在齊盆腰的水中,不但能增加環境溼度,而且還有降溫的作用。即使是冬季也需要提高空氣相對溼度,可把植株放在盛有小石子的淺盆中,外面用玻璃箱罩上,以此營造」個溼潤而溫暖的環境。(6)施肥:平時不需施肥,可用少量肉絲或奶酪餵養。也可將麵包蟲,粉蟲或蒼蠅等放人捕蟲葉內讓其消化後吸收,或用0.1% ~0.2%的稀釋肥液噴灑植株或澆灌盆中。冬季休眠期停止施肥。(7)病蟲害防治:有炭疽病和白粉蝨等病蟲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