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寧願捐錢給哈佛,也不扶持國內教育?潘石屹:大家不理解我
推薦語:前些日子,國內爆發了疫情,很多企業家積極捐款捐物,而潘石屹卻因分文不捐遭到了國內網友的質疑。
潘石屹、張欣夫婦當年在美國與哈佛大學的校長籤訂了金額為1500萬美元的SOHO中國助學金協議,也就是說長期向哈佛大學捐贈1500美元,大約等於人民幣9300將近一個億。這個消息發布之後在網絡上引起了如潮的質疑,很多人都質問潘石屹:為什麼你掙了中國人的錢,而不捐給中國的貧困地區?
為此很多人猜測,或許是潘石屹為他的後代進入海外求學做個鋪墊,也可能是SOHO中國儲備人才的一種手段。
此後潘石屹夫婦向大家解釋這個事,稱這些捐款是定向捐助給在哈佛就讀的中國貧困學生,但是這樣的解釋不僅沒有平息質疑,反正也來了更多新的質疑。很多人接著提問,你為什麼捐給海外名校,而不捐給中國國內優秀的高校,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有人說潘石屹的目的不在此,筆者認為這個分析有一定道理,很多人說這是給他兒子入學做的敲門磚,這當然是無稽之談。有業內人士認為,潘石屹此舉是不是為SOHO中國在國際上打軟廣告呢?這都是有可能的。
首先我們要知道,能夠從中國考入美國哈佛的人,那都是頂尖的人才,按照他們的智商完全可以申請到獎學金,怎麼會需要被人來專門設立救助資金?
潘石屹對此回應稱,他了解到的信息是,考入哈佛的好多學生家裡面是很貧困的,所以他決定這樣做,是為了這些人才們能夠充分發揮自身的能力。
而且潘石屹還說,SOHO中國其實一直都有在做這些基礎教育的捐贈,做了大概十五六年的時間,從兒童美德工程到了美麗中國的項目等等,幫助了不少的學校。
大概最近十年時間,SOHO中國基本上就不做硬體方面的投入,因為發現了國家的硬體投入已經不錯了,所以才選擇跑到哈佛去捐助那些比較貧困的頂尖學子。
但此後潘石屹在接受金星採訪時遭到犀利提問:您這個基金其實可以拿出一大筆錢來高薪聘請更好的老師們,比如說專門招聘全書全國上千名教師,去邊遠地區授課,讓他們的工資超過在大城市教學的收入,那麼他們肯定會來,因為做這個事情更有意義,同時收入方面不會減少。
潘石屹對金星的這個問題,只能用鼓掌和笑容掩飾了尷尬……
潘石屹隨後說到:「此前SOHO中國在教育方面給了很多國內幼兒園、小學、大學都做過扶持,所以如今我們想做點更高端的,比如決定給哈佛耶魯大學捐款,幫助中國貧困的學生。但就是有好多人不理解,我覺得這還是個人心態問題,以後SOHO中國會考慮給國內優秀的大學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