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翻車了!印軍車輛在中印邊境墜下山崖,摔得面目全非導致4死1傷

2020-12-26 田柳Talk

不久前,趨於平靜的中印邊境局勢再次被印度打破。據了解,印度打算將130萬大軍重新部署,以對抗中巴帶來的「兩線作戰」。

與此同時,印軍還計劃花5000億盧比購買武器彈藥,把原本能夠打10天戰爭的彈藥庫存提高至15天。然而,剛在邊境示強的印軍,最近又在中印邊境翻車了。

據印媒12月22日報導稱,一輛載有印軍和平民的印度軍車行駛在中印邊境途中墜入峽谷。事故地點距離乃堆拉山口約17英裡,車輛因積雪路滑墜崖,造成4人死亡,1人受傷。從印媒公布的圖片可以看到,墜下山崖的軍車,已經面目全非。

說到印軍翻車,雖然年年有,但今年特別多。例如今年10月,一輛載有印度士兵的車輛在所謂的「拉達克地區」翻車,造成一人死亡、6人受傷。8月,同樣在中印邊境,一輛印軍拖車與另外一輛卡車相撞,導致一名陸軍上尉被砸死。

2個月前印媒就報導稱,印軍今年會在所謂的「拉達克地區」面臨嚴峻的挑戰,例如極寒天氣和雪崩等,曾負責印陸軍14軍後勤工作的辛格少將也承認,士兵面臨的挑戰首先是天氣;其次是稀薄的大氣;第三個才是敵人。

也是在今年10月,一支在「拉達克地區」執行任務的印軍巡邏隊,在遭遇雪崩和山體滑冰後,連人帶車全都被埋進雪裡,無一人生還。

不過,這類非正常減員,其實在印軍中十分常見。上個月18日,印度在印控克什米爾庫普瓦拉地區的一處前沿軍事哨所遭遇雪崩,導致3名士兵被捲走,儘管他們得到了救治,但仍有一人被宣告死亡。據印度國防部公開資料顯示,2016年至2019年期間,該地區的印軍遭到了10次以上的雪崩,導致至少70人死亡。

正所謂「上帝欲其滅亡,必先讓其瘋狂」。印度執意挑起與多國的邊境衝突,可事實證明最後只會付出更加慘重的代價。與其說印軍「今年挑戰大」,不如說「逆天而行」的挑戰更大。

暫且不說天災給印軍帶來的傷害,單從軍事實力來說,印軍根本就不是解放軍的對手。再者,在邊境面對巴軍,印軍都夠嗆,新德裡又有何自信與中巴開展「兩線作戰」。

除了硬實力不夠,印度的軟實力也跟不上。在寒冷高原地區,駐紮在這裡的印軍缺水少糧、缺防寒服,還時常傳出士兵被凍死的消息。即便如此,印度仍在不斷向邊境增兵,據印媒12月22日報導,印度準備在「列城地區」的中印實控線附近,再增兵近1萬人,這將使中印邊境部署的印度武裝力量從9萬人上升到10萬。

相關焦點

  • 印軍「傳統技能」,再次邊境翻車,三死一傷,軍車摔成一塊鐵餅
    說起印度的墜機事件,諸位應該都是耳熟能詳吧,但是印度翻車事件也是不遑多讓,年年都要在這裡死上不少人,近日,印度就再次翻車,其中竟有一位「奇蹟」生還?據環球網12月22日報導稱:近日印度媒體爆料,印軍再次出現翻車事故,這次是一輛印度軍車直接翻入中印邊境一處峽谷之中,當場軍車直接被摔成一塊兒「鐵餅」。
  • 中印若再次開戰,印軍是否不堪一擊?
    「冷兵器作戰」中,印軍遭受20餘人死亡上百人受傷的悲哀結局以來,印度總理莫迪下放了印軍「自由交戰權」、印軍隨後大局增兵中印邊境,做出了決戰的姿態。中尤其是在2006年4月至2007年9月的一年半時間裡,作為中國駐黎巴嫩維和部隊指揮長兼維和工兵營營長,我們與印軍前後三個步兵團合作共事,聯合行動,密切交流,對印軍的了解算是比較深入和透徹的了。先說說印軍在我軍面前「仍舊不堪一擊」的幾個共性根據:第一,印軍的指揮機制,可謂當今全世界最古老、最死板、最教條的機制。
  • 中印局勢微妙 印軍高官視察完邊境得出結論:印度非常確信 中印會...
    原標題:視察完中印邊境,印軍高官得出一個結論中印雙方就邊境問題達成積極共識後,印軍於8月底再次非法越線挑起事端。就在前一天(3日),印度陸軍參謀長馬諾伊·納拉萬(Mukund Naravane)前往列城,對中印邊境對峙的印軍戰備情況展開為期兩天的視察。當地時間9月4日,納拉萬接受印度ANI通訊社採訪時聲稱,印度實控線(LAC)沿線的局勢「微妙而嚴峻」,印度軍隊有必要採取「預防措施」。「在過去兩三個月內,(邊境)局勢變得緊張。」
  • 解放軍在中印邊境播放印歌曲 媒體:印軍"四面楚歌"
    (原標題:印媒猜測解放軍在中印邊境架大喇叭播放旁遮普歌曲是何意,知情人士:印軍已「四面楚歌」)
  • 印軍效仿中國戰爭經驗,在中印邊境部署「地道工事」
    天天三五分鐘,了解中印邊境一線軍情!1、印媒稱印軍效仿中國抗日戰爭經驗,在中印邊境用上「地道工事」印度媒體稱,印度軍隊通過效仿中國的戰爭經驗,在印度所謂的「拉達克地區」部署了「地道工事」。印軍高級指揮官表示,印軍在地道中設置了大直徑的鋼筋混凝土管道,以保護部隊免遭襲擊。這些鋼筋混凝土管道的直徑在1.8米到2.4米之間,能夠讓部隊很便捷地在不同地點之間進行轉移,而不會暴露在敵人的火力之下。這些地道的另一個好處是可以供暖,保護部隊免受低溫和暴風雪的影響。
  • 我們吃火鍋羊腿,印度吃糖果,印軍在中印邊境,越發撐不下去了
    ,保證印軍的戰鬥意志不崩潰,印度陸軍參謀長瑪諾傑·那拉瓦對中印邊境地區多處印軍前線高地陣地進行了慰問,目前在中印邊境附近對峙一線的印軍主力是第14軍團,該軍團在包括後勤等方面都暴露出了不少的問題。  印度陸軍參謀長馬諾傑·納拉瓦  因為正好在聖誕節前後,印度陸軍參謀長瑪諾傑·那拉瓦也不好空手就到前線視察,該參謀長給中印邊境前線印軍送去了蛋糕和糖果。只不過不知道在中印邊境的高原地帶,凍結實後的蛋糕印軍啃不啃得動。  送了些蛋糕糖果  印度目前的情況,實際上已經比較惡化了。
  • 中印邊境戰爭,中國善待俘虜,我國唯一被俘戰士被印軍當肉盾!
    《印度斯坦時報》5月10日稱,中印兩國士兵9日在印度錫金邦北部地區發生上百人規模的對峙,對峙隨後在當地層級得到解決。報導宣稱,對峙中出現肢體衝突,導致多名士兵受傷。中印邊界以往經常會發生不同規模的對峙,有時還會出現兩國軍人之間的肢體衝突,但自中印邊境戰爭結束後,相關事件都和平解決了,很多時候事情沒有拿到媒體上去。不過,這消息源來自於印度軍方兩位不在現場的高級官員,真實性不詳!中印邊界全長約2000公裡,主要包括西段、中段和東段。
  • 德媒:解放軍與印軍在中印邊境過冬比拼後勤 印軍囤積枸杞自稱能...
    中國小康網9月27日訊 老馬 中印邊境局勢持續緊張,兩國日前在第六輪軍長級會談後同意不向前線增兵,卻無意撤軍,雙方都加緊後勤補給,為漫長嚴冬做準備。拉達克邊境地區10月就要封山,中印雙方加緊運送後勤物資德國媒體報導,位於喜馬拉雅山區的拉達克(Ladakh)地區邊界沿線,目前仍有數以千計的中印士兵集結。
  • 中印兩軍邊境越冬保障哪家強?
    目前,印軍有超過35.4萬名士兵部署在海拔3600米的地方,而有超過3.8萬人部署在更高海拔地區。雖然最新一輪中印軍長級會談達成共識,雙方不再向一線增兵。但印度媒體援引其國防部官員消息稱,印軍在此次會談前一天表態,意欲向拉達克地區再派駐一個師的兵力。
  • 中印邊境對峙緊張之際,印軍再次釋放危險信號:正儲備武器彈藥
    作者:書南/編輯:弘文全文932字,閱讀約需2分鐘中印邊境問題仍舊沒有得到完全的解決,中印兩軍仍舊處於對峙狀態,雙方已經就邊境問題展開了8輪軍長級別會談但是印度軍方的態度仍舊十分強硬,就在局勢緊張之際,印軍再次釋放危險信號,表示印軍正在儲備武器彈藥。不過,不管印軍有什麼樣的花招,在硬實力上中國仍舊佔據絕對優勢,印軍說硬話,中國辦硬事,真要打起來,印軍根本不是解放軍的對手。所以莫迪政府的唯一選擇就是儘早撤軍。
  • 中印邊境反擊戰:印軍號稱王牌的第七旅,不到一天被我軍全殲
    1959年8月25日,在中印邊界東段的朗久爆發了雙方軍隊第一次武裝衝突。10月,印軍又幾次在西段的空喀山口向我邊防部隊開火,但是這一期間中國仍然選擇了忍讓。1962年9月17號,中國向印度發出了措辭強硬的外交照會,如果印方一意孤行,妄圖用武力擴張領土,我邊防部隊將堅決實行自衛,由此產生的一切後果由印方承擔全部責任。
  • 中印邊境對峙中,印軍最大的敵人不是中國,印少將親口說出答案
    長時間以來,在中印兩國邊境,印度與中國之間一直保持著尤其緊張的對峙局勢。因為不甘示弱,印度也是卯足了勁往邊境地區擴充各種力量,包括數萬兵力以及大量的軍事武器裝備。不過,事實證明,在中印邊境對峙過程當中,印軍最大的敵人根本就不是中國。
  • 中印邊境局勢陡然收緊,兩軍距離不過數百米,印媒:別硬撐了
    印度在中印邊境出現無解困境,而其根本原因在於莫迪政府的錯誤主張。中印邊境屯集大量印軍,但其後勤無法滿足,惡劣的天氣已經成為首要敵人,目前,莫迪政府屬於騎虎難下。印度邊境印軍加強部署據《印度防務評論》1月4日報導,新的圖像顯示,印度軍隊在中印邊境西線的班公湖、斯潘古爾湖地區加強了部署。
  • 中印邊境20萬印軍休想撐到過年!
    天氣轉涼,部署在中印邊境地區的印軍開始儲備過冬物資了。士兵保暖衣服均為二手貨,只要凍不死就行據印度媒體報導,印度陸軍正通過其在美國,俄羅斯和歐洲使館的武官尋找保暖衣服和雪地帳篷的製造商。但目前由於出現了嚴重的問題,不僅物資極其短缺,冬裝的質量也成問題,而身處高海拔雪山地區卻缺乏棉靴、護目鏡和睡袋,印軍部隊士兵不得不去外圍「回收」二手雪地靴。
  • 真實的中印戰爭,4萬解放軍擊潰30萬印軍,讓世界輿論一片譁然
    中國和印度都是世界文明古國,兩國有著高大的喜馬拉雅脈阻隔,所以兩國在古代沒有邊境領土糾紛。1947年印度建國,當時放棄印度這塊殖民地的英國統治者很不甘心,於是將印度半島分為兩個國家,印度和巴基斯坦,對於兩個國家的邊界也不劃分清楚,導致了這個國家到現在還有軍事衝突。
  • 中印第六輪軍長級會談達成共識停止增兵,印軍卻換主帥,幾個意思
    經雙方協商,共同發布聯合新聞稿,有關內容如下:9月21日,中印兩軍舉行第六輪軍長級會談,雙方圍繞穩控中印邊境實控線地區局勢坦誠深入交換意見,一致同意認真落實兩國領導人達成的重要共識,加強現地溝通聯絡,避免誤解誤判,停止向一線增加兵力,不單方面改變現地態勢,避免採取任何可能導致局勢複雜化的行動。
  • 中印邊境挺進百萬印軍,中國和巴鐵準備兩面夾擊,印媒:浪費資源
    但它在與鄰國的邊境摩擦上卻幾乎沒有間斷,特別是他從不按常理出牌,這給中國以及巴基斯坦帶來很大困擾。印度邊境軍隊重新部署據俄羅斯媒體15日報導,印度國防部參謀長丕平-拉平特將軍近日對中國釋放強硬信號,誣陷中國「試圖改變實控線現狀」,並表示,印度海陸空戰力強悍,在進行高水平的訓練後,有能力、有實力承受來自北方的任何威脅和挑戰。報導稱,在中印關係持續緊張的背景下,印軍再次提高了戰備級別。
  • 印軍在中印邊境用上「地道戰」是怎麼回事,效仿中國抗戰經驗?
    根據印度軍隊高級指揮官的說法,印軍在地道中設置了大直徑的鋼筋混凝土管道,以保護部隊免遭襲擊。這些鋼筋混凝土管道的直徑在6到8英尺(1.8米到2.4米)之間,能夠讓部隊很便捷地在不同地點之間進行轉移,而不會暴露在敵人的火力之下。這些地道的另一個好處是可以供暖,保護部隊免受低溫和暴風雪的影響。近期隨著寒冷冬日的到來,印度媒體頻繁炒作印軍在中印邊境的各種特殊設施。
  • 印軍重新調整全國部署,更多聚集中印邊境
    如今為了更好的應對面向中巴兩條防線的壓力,同時也為了打贏所謂的「雙線作戰」,印軍正重新調整全國130萬的兵力部署,現今已有多支山地師部隊聚集中印邊境。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由於中印邊境目前對峙狀況並不激烈,因此印度將更多作戰力量傾斜到印巴邊境,但印軍高層現在注意到,他們在面向西線也就是克什米爾方向,已經部署了三支打擊軍的雄厚兵力
  • 中印邊境對峙緊張之際,印軍再次釋放危險信號
    【編輯/作者 日月軍武欄目 火光/魔魔】當前,印度國內危機重重,疫情和經濟已經讓莫迪政府焦頭爛額,但印政府並沒有積極應對這些危機,而是頻繁加緊邊境局勢。印度當局將大量資金用於部署軍事力量,中印邊境對峙緊張之際,印軍再次釋放危險信號,中國專家表示印方不太可能發動大規模軍事行動,其只是另有所圖而已。兩印度高官高調喊話中國目前,中印在拉達克地區仍處於僵持狀態,中國期待用和平方式解決此事,但印度並非這麼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