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製造機《演員請就位2》走了一周零三天。《我就是演員3》又立馬在一片爭議聲無縫銜接登場,在上周六的夜晚。
《演員就就位2》∩《我就是演員3》=李誠儒老師
有那麼一瞬間,我覺得2020年的影視圈將自己演成了一部魔幻現實主義的戲劇。
上半年演員跑去選秀乘風破浪,下半年愛豆跑來演戲就位。欣欣向榮的影視綜藝將影視寒冬直接整成了「溫室效應」。
郭敬明無疑是《演員請就位2》中的話題扛把子,薛丁格的s卡、舌戰李誠儒、battle爾冬陞,每個周末觀眾都等著看小四整的么蛾子。
而在《我就是演員3》中,死丫頭於正不負眾望接下話題接力棒,批評李汶翰能力太差的話題在一眾哥哥們挖出的油田中,突出重圍,直竄熱搜。
不管是郭敬明還是於正,在網友們的謾罵、批評、嘲笑以及吃瓜的喧囂中,只有一位他們的老朋友真正心疼他們被平臺利用的苦澀,打抱不平。
雖然這位叫汪海林的老朋友,平時罵他們罵得比網友狠得多了。
汪·嘴強王者·海林的中場戰事
汪海林,著名編劇,畢業於「艾利斯頓商學院」,代表作有《鐵齒銅牙紀曉嵐》《一起來看流星雨》等。
近幾年以風趣幽默的語言,口無遮攔的批評流量小鮮肉,常常被頂上輿論的風口浪尖。
尤其是與郭敬明、於正、肖戰粉絲進行的三大戰役,奠定了他嘴強王者的地位。
智能的微博關聯用戶功能
照規矩,我們按排位一一道來。
汪海林和郭敬明的恩怨最早可以追溯到2009年,汪海林稱這是一次「噁心」的接觸。
cr汪海林博客
彼時,汪海林正作為編審,帶領幾位編劇嘔心瀝血地為天娛傳媒進行《新流星花園》劇本的改編創作。
但在創作即將進入尾聲之際,不斷有新聞通稿曝出郭敬明即將加盟天娛傳媒,出任文學總監,並且將負責《新流星花園》的改編創作。
還稱郭敬明將在《新流星花園》中出演花澤類一角。
看到新聞通稿的持續發酵,汪海林冷血狂怒,發博文怒斥郭敬明的這番自我炒作,實際情況是《新流星花園》的劇本創作和郭敬明毫無關係。
汪海林表示,郭敬明要演花澤類,不反對,他要演杉菜都行;但硬要炒作劇本創作有他一分功勞,堅決不行。
引發汪郭爭議的《新流星花園》就是日後要去美特斯邦威買衣服的《一起來看流星雨》,國產雷劇先鋒,至今依然是國內偶像劇收視率的第一……
在汪海林眼中,郭敬明有三宗原罪:業餘電影人、抄襲、文學水平低。
而就在《演員請就位2》結束的第二天,汪海林還在微博上,用他一貫的三分譏笑,三分憤怒以及四分涼薄,諷刺郭敬明對影視史的偉大發明。
「副導演或執行導演是準確的(因為事務性),但副編劇不準確。因為編劇是創造性勞動,參與創作的應該叫聯合編劇或助理編劇,參與事務性的應該叫編劇助理。「副」字在創造性的個體寫作或集體中不太準確。」——編劇宋方金
如果說汪海林和郭敬明的戰爭屬於偶爾的局部戰爭,那麼汪海林和肖戰粉絲之間的戰爭則是一場曠日持久的全面戰爭。
2019年6月28日,耽美IP劇《陳情令》熱播之際,汪海林像平常吐槽其他電視劇一樣,隨手發了一條批評《陳情令》的微博,這成為了戰爭的「塞拉耶佛事件」。
隨後,《陳情令》主演肖戰和王一博的粉絲聞聲抵達戰場,兩方粉絲與他進行了長達幾天幾夜的謾罵、內涵、勸誡以及和平的討論。
很快,王一博粉絲就像汪海林罵過的迪麗熱巴、鹿晗粉絲一樣,幾乎全軍退散,而肖戰粉絲依然堅守戰場。
混過飯圈的都知道,肖戰部分粉絲的敵人很多,但主要有兩大敵人:王一博和汪海林。
所以在肖戰粉絲鬼斧神工的ps技術下,王一博和汪海林有一腿的流言在飯圈流傳,他們的婚紗照也隨之被曝出。
至今一年半的時間,雙方纏纏綿綿,猶如小學生吵架,互相問候祖宗,心情好的時候汪海林還會教肖戰粉絲語文常識。
汪海林曾在演講中回憶這段戰爭始末,揶揄肖戰粉絲低幼的心智:
你不要罵哥哥了,一千個人眼裡就有一千個哈利波特!
哥哥是無睪的!
你知道麼?我們哥哥的唱片銷量打破了世界迪士尼記錄!
——汪海林回憶肖戰粉絲的私信
倚天劍對上屠龍刀,互不相讓,這場戰爭遠遠還沒到結束的時候。
郭敬明、肖戰代表了影視圈中的導演、流量演員,而於正則代表編劇,成為汪海林這把口舌之箭的箭靶。
於正上午剛發表七條去油膩方法,其中第七條似乎內涵汪海林。
cr於正微博
汪海林下午就立馬在微博上,對「失足青年」於正出臺七條建議。
雙方新仇舊恨一起算。
早在2014年,汪海林作為瓊瑤聘請的編劇專家輔助人,全程參與了於正《宮鎖連城》抄襲瓊瑤《梅花烙》一案中,庭審歷經9個多小時,最終法院判決於正抄襲事實成立。
但賠償了500萬後,於正至今仍然拒絕向瓊瑤道歉。
影視圈裡一根硬挺的「攪屎棍」
汪海林,江湖送外號「攪屎棍」,作為一根能攪屎的攪屎棍,汪海林足夠硬挺。
18歲時,汪海林便加入了江西省作家協會,成為全省最年輕的作協會員。不過,高中畢業四年之後,他才如願以償進入中戲學習戲劇文學。
沒成想1997年畢業那年,大學不再包分配工作,汪海林只能進入社會開啟內卷之路。
他的第一部作品是《神醫喜來樂》,被安排在招待所裡寫,一天能寫光兩根原子筆芯,寫了整整一個夏天。但他有點背,適逢97年亞洲金融危機,這部劇直到2002年才得以開拍。
那會兒,娛樂圈還叫文藝圈,日後被汪海林視為追趕目標的《還珠格格》在承德、北京等地開拍。
而此時,畢業即失業的汪海林,依然留守在北京城尋覓機會。
機會很快來了。他的同班同學閆剛邀請他一起為一家唱片公司寫一部關於娛樂圈的戲《明星製造》,稿酬是5000元每集。
當時閆剛畢業後在中國第一家成人用品公司——亞當夏娃性用品有限公司打工,隸屬於北京市科委,工作有編制,未來穩得一批。
之後倆人決定一起創作劇本,閆剛便辭職告別了皮鞭和蠟燭,和汪海林一起專心創作。
但墨菲定律很快上演,劇本完成之後,投資的唱片公司就像所有狗血勵志電視劇播的那樣,倒閉了,他們因此沒拿到錢。
在後來的一年多時間裡,他們靠給裝丫電視臺大風車欄目寫人偶劇為生,也接過一些影視劇劇本,寫著寫著,甲方就消失在了人海,生活比他們寫的戲劇還要戲劇化。
1999年,汪海林等人憑一腔熱血,在三天之內為美國炸我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事件創作了活報劇《飛彈!搗蛋》。在不賣票不掙一分錢的情況下,在北京實驗劇場演了十場,場場爆滿。
也是此時,他接到了一通電話,這讓他第一次感受到了某種叫做機遇的東西。
原本在外飄了一年多的《明星製造》劇本獲得了鼎鼎有名的投資老闆範小天的賞識,他以6000元每集的價格買下劇本,由郭濤、王豔主演,隨後開拍並播出。
範小天的出現,對汪海林日後的劇本創作或許比他在中戲四年的影響還要深遠,是他商業劇寫作的啟蒙。
這位才華橫溢的商人,從商業的角度灌輸汪海林:劇本要寫得很俗很俗,劇情要不可理喻,但是能萬人空巷。
自此之後,汪海林的編劇生涯開始步入正軌。
2012年,汪海林已經長髮及腰,在影視圈頗有成就。此時由他和閆剛負責編劇,陳道明、秦嵐等人主演的《楚漢傳奇》在四大衛視火熱開播。
這部劇是汪海林和閆剛歷時7年時間,認真研究史料,親自去楚漢戰爭古戰場實地探訪,創作出的長年心血之作。
但開播不久就遭到了觀眾鋪天蓋地的質疑和嘲笑。
劇中出現了一些有悖史實、啼笑皆非的情節。比如,太監向趙高匯報,念的臺詞是「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義了」。
這就相當於在抗日劇中出現:兄弟們,艱苦卓絕的八年抗日戰爭要開始了。
還出現了學生們在朗誦《三字經》的鏡頭,要知道《三字經》最早編成於宋代。
作為編劇的汪海林遭受到了來自四面八方的徹底否定,他怒不可遏,選擇在網上張貼自己的原始劇本。聲稱網友罵哪段,他就貼哪段。
因為這部分劇本壓根不是他寫的,他堅決不背這個黑鍋!
造成這部戲一切烏龍的起因是,當時汪海林等人已經寫好了一個劇本,但是導演自己之前又買了一個劇本。
為了不浪費這兩份劇本的錢,於是導演決定將兩個劇本「拼」到一塊拍,而且選拍劇本原則是哪段內容多就拍哪本,試圖實現價值最大化。
如今的汪海林,已經是有記錄以來中國寫電視劇集數最多的編劇,偶像劇、戲說劇、正裝劇、懸疑劇都寫過。
他的人生這場大戲,如今正走到精彩的部分,並試圖用一己之力攪動中國影視的這片星辰大海。
中國影視堵了,需要攪屎棍來通通
事實上,在流量時代之前,汪海林就已經以敢說、敢寫、敢做在圈內知名。
小編劇時期的汪海林就因為被拖欠稿酬和導演幹過架。
自己走起來之後,從2003年起,便開始聯合一批編劇圍繞署名權、作品完整權以及報酬等方面進行維權。
最近一起編劇被拖欠獎金事件
2010年更是一紙博文炮轟百花獎不設置最佳編劇一獎是「一次集體的忘恩負義,一個業界的過河拆橋,一次對百花獎歷史的背叛」。
因為歷史上,第一屆百花獎就將最佳編劇授予了夏衍、水華的《革命家庭》。在中國影視史上,擁有第一版權的編劇最開始出現在第一屏中,後來慢慢往後移,再後來直接從DVD以及海報中抹除。
直到2012年,百花獎才開始恢復最佳編劇獎。
2020年,餃子憑《哪吒之魔童降世》獲百花獎最佳編劇
汪海林發表過的「懷念煤老闆做投資人的日子」也引起了一番腥風血雨。
早期,煤老闆做投資人時,會和編劇在夜總會討論劇本,一邊摟著小姐一邊告訴編劇:我們這部劇要弘揚社會正能量!除此之外,別無要求。
煤炭產業衰落之後,房地產商進入影視業,依然要求不多,讓編劇保有廣闊的創作空間。
直到網際網路企業來玩影視,這群想法旺盛的人開始將自己的意志融入劇本,要求編劇從大數據、大流量、大IP等方面考慮劇本創作,讓編劇無所適從。
所以汪海林說:特別懷念煤老闆當投資人的日子,他們除了要找女演員之外,沒啥別的缺點。
事實上,流量時代到來之後,汪海林對流量明星也並不全是偏見。他批評唐嫣飢不擇食,參演抄襲劇作《錦繡未央》;
法院判決《錦繡未央》抄襲沈文文自創小說《身歷六帝寵不衰》事實成立
但也會在唐嫣參演優秀劇作《歸去來》貢獻演技之後,不吝惜溢美之詞,並託人代自己表達歉意。
他同時也鼓勵流量明星嘗試轉型,誇讚易烊千璽、李易峰在轉型演員路上的努力。
汪海林有個很火的演講視頻—《我與流量的戰爭》,時長77分鐘。很多人只看到了其中大概7分鐘他對肖戰粉絲的妙語連珠。
其實剩餘的70分鐘才是這場戰爭的核心,流量背後的資本。
馬克思曾經說過,資本是人格化的。它從來不是中性的,它的投入是有選擇性的。
流量明星參演電視劇正在成為資本收割韭菜的利刃,久而久之,或許某一天當我們打開電視的時候,就已經失去了用遙控器投票的權利。
因為無論打開哪個播出平臺,都是資本餵的屎,演員面無表情的表演,沒有張力的情緒,甚至那顆頭有可能還是AI換的。
《了不起的兒科醫生》中被AI換臉的仝卓毫無違和感
汪海林坦言,流量演員的出現對編劇也是挑戰,現在編劇臺詞都不敢寫超過兩句。
最近,中制協似乎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專門下發紅文,規範演員不背臺詞、重演員輕編劇輕導演等行業亂象。
而像於正、郭敬明這樣有抄襲前科拒不道歉的編劇都能被奉為座上賓,這難道不是一個行業的悲哀麼?
汪海林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採訪時承認,自己有時候講話確實是沒有邏輯的調侃而已,甚至調侃大於批評本身。很多時候他罵人並不是針對某個人,他只是想打破這個壓倒性的輿論場,批評或許能改變一些什麼。
作為一名普普通通的中國電視觀眾,院辦想說的是:
我們的影視行業確實需要一點不一樣的聲音,因為比起批評的刺耳聲,更可怕的是失語。我們已經見識過偶像失語帶來的後果。
正如偉大的戲劇學家莎士比亞所言:我們寧願重用一個活躍的侏儒,不要一個貪睡的巨人。
而汪海林,他並不高尚,也不卑鄙,他或許只是站在一個普通編劇的立場上,說了一些心裡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