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是軍統教父戴笠,一個是電影皇后,戴笠和胡蝶究竟有何隱情】胡蝶,中國電影史上第一位「電影皇后」。她1925年開始從影,1968 年在臺灣宣布息影,參加拍攝過影片近200部。1989年4月23日,胡蝶客死加拿大溫哥華市。此前,海內外出版了不同版本的《胡蝶回憶錄》,掀起了一陣「胡蝶熱",但是「回憶錄"僅僅是「自話自說」,對於她生前與國民黨軍統頭子戴笠先生的那段感情糾葛,卻淡然避開。現在,該是撥開這段歷史謎團的時候了。
電影皇后 絕代佳人
胡碟原名胡瑞華,廣東鶴山人,1908年舊曆2月21日生於上海。父親胡少貢曾任京奉鐵路總稽查。胡蝶的童年是在京、津、沈等地度過的,1924年才隨全家定居上海。16歲的胡瑞華,以胡蝶為名報考曾煥堂創辦的中華電影學校,學習電影表演。畢業後進入「天一」影片公司拍片。不久即成為「天一」的臺柱,1928 年轉入明星影片公司,演技日益提高。在20年代末,神怪片佔領中國影壇時,明星公司推出28集《火燒紅蓮寺》系列片,均由胡蝶主演,成為中國電影史上空前創舉。
胡蝶天生麗質,聰穎過人,舉止穩重大方,氣質高貴典雅,是當時中國所崇尚的標準美人。做為演員,僅有動人的容貌是不夠的,胡蝶從小隨父走南闖北,積累了不少人物形象,她很善於調動自己的生活積累和豐富的想像。演起戲來非常投入,學習也十分刻苦。她在電影界頗有人緣兒,每次拍片,她都提前到場,化好妝等導演,從不遲到早退。對同事和觀眾也從不擺大明星的架子。胡蝶成名於默片時期,在30年代初,電影從無聲向有聲過渡時,她主演了我國第一部有聲片《歌女紅牡丹》,緊接著又主演了《啼笑因緣》,成為有聲片的主要演員。後來在影片《脂粉市場》《狂流》《姊妹花》的演出中,她的演技爐火純青。1933年 3月,在上海《明星日報》的電影皇后選舉中,她一舉奪魁。
風流倜儻 孽海梟雄
《火燒紅蓮寺》風席上海,街上貼滿了胡蝶的電影廣告。一個名叫戴笠的軍人對著胡蝶的照片出神發愣。身邊幾個同伴取笑地說:「看上大明星了?癩蛤蟆思吃天鵝肉了嗎?!」戴笠對他們說:「等我有朝一日飛黃騰達,非娶這樣的女人為妻不可!「從此,每當有胡蝶主演的影片,他是非看不可。
戴笠原名戴春風,1887年4月 24日生於浙江省環山縣仙霞嶺。上中學時被開除,幾經周折闖蕩上海,結識了黃金榮,杜月笙,並與王亞樵,胡宗南結拜金蘭。後到廣州報考黃埔軍校,投靠蔣介石。很受賞識,北伐戰爭開始後,他為蔣介石收集各大小軍閥的軍事情報,立下汗馬功勞,30年代初期,在上海搞"除奸」「反gong"。軍統成立後,他獨攬大權,扶搖直上,成為不可一世的孽海梟雄。
她有美滿家庭
胡蝶初戀的愛人叫林雪懷,是中華電影學校時同學,在胡蝶主演的第一部影片《秋扇怨》裡,兩人扮一對小夫婦。後因胡蝶一部接一部拍片,無暇結婚,林雪懷在電影界卻無大發展,改行開了照相館,沉湎於跳舞玩樂,使胡蝶深為失望,兩人訴諸法律,未結婚便離異。不久,胡蝶結識了福建人潘有聲,後發展成愛情。
潘有聲四兄弟均在上海工商界,經濟實力雄厚,有聲最小,大學畢業有文化,也很懂生意經。為了獲得胡蝶的愛情,他結識了胡蝶的父母,成為他們家的常客,他對胡蝶的事業心非常理解,直等到胡蝶參加莫斯科國際電影節又到歐洲各國訪問歸來後,1933 年11月23日才舉行婚禮。
婚後,胡蝶原想息影在家當賢妻良母,但經不起公司的一再挽留, 答應每年只拍部電影。 不久生下女兒莉莉,家中歡聲笑語不斷。
不測風雲 旦夕禍福
「七七」事變後,胡蝶全家遷往香gang避難。太平洋戰爭爆發後,Hong Kong又被日軍佔領。日本人一再上門騷擾胡蝶,逼她出面拍片。胡蝶先稱病後裝懷孕一拒再拒,送錢財珠寶買平安,終日惶惶。在國民黨Hong Kong地下遊擊隊」的幫助下,全家人化裝逃回內地,不料戰亂非常時期運河中遇盜,胡蝶深受刺激大病一場。巧的是戴笠當時兼任水陸交通統一稽查處處長,得知後立即派人追查,並提供機票和公館,叫手下人把胡蝶全家送往重慶。
胡蝶一家到了重慶,發現生活所用一切齊備,似早有人在暗中相助。有聲即著手經商,胡蝶到中國製片公司報到仍拍電影。吳永剛等拍的《建國之路》正缺女主角,胡蝶馬上到桂林拍外景,卻正遇上長沙大火。難民如潮,衝散了攝製組。這一可怕的情景給胡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她的積極人生觀突然向消極轉變,她決定回到重慶,立即息影。平安隱居。
此時的重慶是戰時的陪都,戴笠大權在握,到處修公館,花天酒地。戴笠原配髮妻留在浙江原籍,夫妻常年分居,他身邊當然少不了女人。他對女人盡情玩弄不付真情。但此生中卻有兩個女人,使他動了真情,一個是在長沙找的女秘書餘淑恆。但在正議婚嫁時,恰有一出國深造的機會,於是他送餘淑恆到美國留學去了,沒想到,這餘小姐到了美國卻另有了男朋友,一直拖著不回國。
他心中至愛的另一個女人,就是胡蝶,只不過無緣相識。此時得到胡蝶失財落難的消息,他道命令下去,胡蝶全家就到了他身邊,住進了他專門安排的公館裡。
胡蝶為了追尋失去的財物,為了感激戴笠的相助之恩,為了丈夫的工作,不得不求助於戴笠了。一見胡蝶女士來訪,戴笠激動不已,他對胡蝶說:「你放心,你的一切財物我儘量設法追回,完璧歸趙。公館儘管住著,不用感謝。至於潘有聲,我馬上可以任命他為戰時貨物運輸局專員,成都、昆明由他跑,往返運貨也方便.」胡蝶談到了眼見的湘桂線大撤退的慘相和自己想隱居的打算,戴笠馬上說:「要是你覺得寂寞,可以隨時到我這裡來玩兒。你雖然第一次見我,可我從20年代就是你的忠實影迷了,真的,你的影片,我儘量都去看,和你神交已有十幾年……胡蝶聽了更是感動。
不久1943 年除夕到了,戴笠接胡蝶一家到他住的曾家巖公館迎新,為了消除胡蝶的顧慮。還特邀了隻身回國述職的肖勃,以及曾任駐法領事的黃天邁夫婦參加。戴笠一反常態,變成一個興高採烈的大孩子,他逗著胡蝶的女兒莉莉和黃天邁的女兒玩撲克,故意輸給孩子們然後裝狗學貓,汪汪亂叫,使孩子們開懷大笑,他又帶她們到院子裡放鞭炮。胡蝶一家人盡興而歸,從此再不相信社會上對他的傳言。
年關過後,戴笠根據胡蝶所開的清單派人四處採購,裝作是為她找回的財物。又親自送她高級外國香水和衣物。
有一次,戴笠到蘭州布置檢查特務工作,勞累過度,回到重慶就高燒吐血了。胡蝶聽說趕緊前來探望,朦朧中戴笠見意中人立在眼前,急起欠身欲坐,胡蝶輕手按他身上說:「快躺下,別動!「戴笠激動地說:「瑞華,我如果此刻就死,也死而無憾了…….過後不久,他們就雙雙墜入愛河,在戴笠的親信面前已不再迴避.....
幾十年後,由劉慧琴為胡蝶整理護錄時,曾問到她和戴笠這段關係,胡蝶巧妙地回答說:「關於這一段生活,曾有很多傳言,而且以訛傳訛,現在我已年近八十,心如止水……感到人的一生其實很短暫的。對於個人的瑣事,雖屬訛傳,也不必過於計較,緊是在民族大義的問題上不要含糊就可以了。」
往事如煙,此恨綿綿
其實,在胡蝶81年漫長的人生中,她在重慶只生活了短暫的三年時間,但她對重慶的生活卻充滿了深情的懷戀,在她的回憶錄中不斷流露出來,她說: 「重慶是個山城,靠近嘉陵江邊,重慶的霧是出名的,自有『霧都'之稱。在我印象裡,好像晴朗的日子是不太多,但逢到霧散,登高一望,尤其是在夜晚,燈光猶如繁星點點,到Hong Kong,現住在溫哥華,每到夜晚我從25層樓的住處往下一望,就會想起遠在祖國西南的山城。」
在沈醉先生和文強先生的著作中都曾揭示過他們這段感情,他們相愛後,戴笠為胡蝶修了一座專用的豪華公館,花園中均以喜壽二字的格局布置。每當潘有聲離開重慶時,胡蝶的母親為她帶莉莉,她就留宿在這所會館裡,直到1945年抗戰勝利後,胡蝶與家人回到上海,戴笠也成了上海的接收要員。那時,他們常在唐生明和電影明星徐來的家中幽會,據說,戴笠是準備和胡蝶結婚的,假如他不是意外摔死的話。戴笠死後,胡蝶全家馬上離開上海,再度到Hong Kong定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