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昌邑市人民醫院神經內二科準確診斷一例吉蘭巴雷症候群,患者治療十二天後好轉出院。
「終於好了,走路也不用人扶了!」看著丈夫在走廊走來走去,妻子欣喜的說,「十幾天前他還是一名躺在床上,還得插管小便的患者,沒想到恢復的這麼快!看病走了彎路了,我應該早來咱醫院,感謝你們,我得給你們送錦旗」。
患者老年男性,今年62歲,職業為船員。1個多月前,在出海時突然出現發熱、雙手無力、走路困難、伴尿瀦留,到上海當地醫院就診,給予退熱、導尿處理。9月7日到濰坊某三級醫院就診,給予肺CT、抽血等檢查及抗感染等治療。治療5天後症狀好轉不明顯,並且出現了呃逆症狀,告知其為感染所致,回家靜養。出院5天後症狀持續加重,不能行走,反應遲鈍,目光呆滯。遂到昌邑市人民醫院神經內二科就診,門診以「四肢無力原因待診」收治。
患者入院後,神經內二科主任張彥峰立即組織科內會診,通過查體及了解病情,科內人員一致考慮患者的四肢無力為一種少見病——吉蘭巴雷症候群,立即給予「免疫球蛋白及糖皮質激素」治療,並為患者進行腰穿、肌電圖等檢查,進一步明確了診斷。患者第二天明顯感覺頭腦清醒,四肢力量開始恢復,能下地自行行走。配合中藥及針灸治療,入院10天後患者能自行排尿,行走靈活有力,入院12天後康復出院。
專家解讀
吉蘭—巴雷症候群又稱格林巴利症候群、急性炎性脫髓鞘性多發神經根神經病,是一種自身免疫介導的周圍神經病,發病率大約十萬分之一,主要損害多數脊神經根和周圍神經根,也常累及腦神經。臨床特點為起病急,一般在發病短短數天後出現無力,症狀多在2周左右達到高峰,從下肢上升至軀幹、上肢或累及腦神經,部分患者常見面部及支持呼吸、循環、消化的肌肉無力,嚴重病例可出現頸肌和呼吸肌無力,呼吸衰竭而死亡。
【來源:濰坊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