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影史上虧得最慘的電影,投資7.5億,票房不足5000萬!

2021-01-12 騰訊網

如果說《戰狼2》在2018年用約6000萬成本創造了華語電影的歷史,那麼同樣是在2018年暑期上映的另一部電影則是站在它的對立面創造了「歷史」。

它籌備拍攝製作超過6年,耗資約7.5億人民幣,曾號稱要打造華語電影的《指環王》。

——《阿修羅》

2006年,楊真鑑提出東方新魔幻概念,並接連打造了《畫皮》兩部曲,兩部電影近10億的票房極大地鼓舞了楊真鑑「更上一層樓」。

或許就是因此,沒有了《畫皮3》,而是直接朝著東方奇幻巨製的裡程碑進發。

殊不知,這一次邁進,卻狠狠地摔了個大跟頭。

從籌備到2016年開機,到2018年製作完畢準備上映,前前後後花了約6年的時間,投資約7.5億,製作了約2400個特效鏡頭,並請來梁家輝、劉嘉玲突出當紅小生吳磊的咖位,聲勢可謂浩大。

然而,電影上映首日,口碑票房雙雙遇冷,全網罵聲一片。

更令人咋舌的是,上映第三日,片方突然宣布撤檔,頗有對市場環境不公的抗議之意。

2018年7月14日,該片以1343萬元收官,兩天累計票房4123萬元,截止7月15日22點《阿修羅》宣布撤檔停映,累積票房不足5000萬。

投資7.5億,入帳不到5000萬,這部電影最終虧的血本無歸,稱得上是華語電影史上虧得最慘的電影,目前還沒有之一!

問題真的如片方所說,是市場環境不公嗎?

實際上,《阿修羅》出現的最嚴重問題還是大多數撲街電影的通病,故事沒寫好。

導致故事所呈現的世界觀很難讓觀眾認同,並且過於簡單的故事線索很容易讓人與耗資巨甚視覺效果上佳的特效割裂開來。

據悉,電影僅在特效上花的錢就超過了2.2億,最終也如預料之中呈現出了較為盛大的特效場景。

可恰恰是特效的突出效果,更加顯得故事是那麼簡單潦草。

電影的故事是這樣的,說是有一個叫阿修羅王的人長了三個頭——欲望之頭(梁家輝 飾)、謀略之頭(劉嘉玲 飾)、洞察之頭(吳磊 飾)。他發起了一場打天之戰,導致自己失去了洞察之頭。

數百年後,阿修羅王想要捲土重來,但首先必須要找到自己的洞察之頭。然而轉世的洞察之頭如意(吳磊 飾)對自己的「身世」和阿修羅王摧殘生命以達到目的的暴行很是不屑,於是逃離阿修羅界,並且順便消滅了阿修羅王……

單看著劇情的設計,其實還有幾分新意,但一個西方概念的裡故事或者是世界觀,一群中國人去演本來就很違和,偏偏主創們還把數億的特效和這個故事脫離開來,沒有為故事做特效,而是為特效做特效

首先電影定義的是一個冒險故事,具有災難色彩,因此電影整體偏童話的畫風讓故事的曲折性、緊張性大打折扣,簡而言之,就是電影的畫面和電影的故事完全是兩碼事,完全揪不起觀眾的心。

當然不是說冒險的故事不能童話色彩,《阿凡達》也屬於災難性電影,也沒有走暗黑風格,但重點在於有安逸祥和如仙境的阿凡達人世界,也有人類暴力開採的激烈畫面,形成強烈對比。反觀《阿修羅》,全程都在用特效塑造「美」,完全不顧自己的故事是幹嘛的。

不僅有西方故事的骨架,電影在造型設計上竟然也很「西方」,到處能看到《指環王》、《權利的遊戲》甚至《阿凡達》的影子。如叛軍華蕊(張藝上 飾)照著龍媽做的造型。

故事只設定了框架,在如意冒險途中(包括進入阿修羅界和逃出阿修羅界)幾乎沒有故事進度,都在用特效堆砌編劇或者導演心中的「世界」。但必須承認,在該片中編劇楊真鑑其實是爆發了自己最大的編劇能力。

不信你看最後的大決戰,長了三個頭的阿修羅王,吳磊演的頭用手抓梁家輝演的頭,劉嘉玲演的頭在無助地勸架,如此清奇的「決戰」到底是誰想出來的?強大的阿修羅王就不能來一場意識之戰嗎?學了那麼多西方電影,就不能學學《英雄》的設計嗎?

的確不能,身兼編劇、監製、製片人數職的楊真鑑如是說:

「都說好萊塢,它不是神,它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樣本,我們不完美,沒有什麼不可以學習的,就是建立你自己的標準,往死了去堅持,那麼你自然而然地在產品上呈現出了一個好作品的一種產品的形態。」

在此推薦CCTV10曾分三集播出的《阿修羅》紀錄片——《電影〈阿修羅〉誕生記》。通過該紀錄片我們基本能知道這部電影耗資7.5億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阿修羅》的目標,不僅是票房上能取得30億以上,而且具有更「偉大」的理想。出品人楊洪濤說出了略顯矛盾的「理想」——35個國家一流的主創電影,它就是一部中國電影,就是要為這個國家,這個民族,爭這口氣。

顯然,《阿修羅》還是想要通過工業化製作來在華語電影史上留名,可惜的是所謂的「工業化」是主創人員各自為戰的結果,沒有系統的組織、架構,而且急欲「推陳出新」,最終只能適得其反。

經過兩年多的沉澱,這部電影成為了華語電影史上的一個「笑話」,但或許也沒人敢完全否定這部電影,它為中國電影做了一次失敗的嘗試,也許因為這次失敗,才讓許多蠢蠢欲動的其他「嘗試」提前止步,能夠真正地去沉澱自己,去實現中國電影的工業化。

相關焦點

  • 10部票房最高的華語電影,過來看看你都看過哪部電影
    電影原定於2018年7月6日正式上映,後應廣大觀眾及院線要求宣布提檔至7月5日上映。影片上映後,進一步引發了人們對中國大陸的進口藥價格過高的關注。流媒體巨頭Netflix購買了《我不是藥神》的全球播放權。電影獲得了第55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新導演和最佳原著劇本獎。第3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兩岸華語電影以及第32屆金雞獎最佳導演處女作。
  • 投資2.7億票房收3.9億,好萊塢片商顆粒無收,DC一哥竟賣不動票房
    《超人歸來》很多人都看過,該片當初就虧得華納片商底褲不剩。本片是由布萊恩·辛格執導,布蘭登·羅斯等主演。故事講述的是超人因為返回太空省親而神秘失蹤5年後回到地球,發現自己原來的戀人、女記者路易絲已經有了男友和孩子,因而陷入痛苦,但他仍然一如既往地扮演人類拯救者的角色,與妄圖改變地球版圖、置數十億人生命於不顧的狂人展開一場殊死較量。
  • 離下映只剩5天,日票房才55萬,這部耗資7億的大片是真的涼了
    7部大片上映,分別是《唐人街探案3》《奪冠》《緊急救援》《姜子牙》《熊出沒·狂野大陸》《急先鋒》《囧媽》,集體撤檔之後,徐崢的《囧媽》被6億價格賣給了視頻平臺,是影史上第一部網絡首映的春節檔大片
  • 世界電影之最:投資1萬狂賺2億美金,成龍最危險的特技動作
    成龍為了致敬自己的義父,嘉禾電影的創始人何冠昌先生,在電影《我是誰》中從21層的鹿特丹通泰大樓外牆上跳下,而且沒有任何防護和輔助設施。當時沒有任何一家保險公司敢為成龍投保,而成龍的這一跳也被稱為是世界影史上最危險的特技鏡頭。
  • 影市淡季到最火檔期,春節檔56億票房創紀錄的演變和對電影的思考
    直觀感受的背後,恰恰是多年來「春節檔」的巨大變化:從影市淡季到中國最火的電影檔期。2006年前後,賀歲檔方興未艾,「春節檔」則剛剛被大家提及。那時,過年7天的票房只有8000萬,還不足現在春節檔一部電影的單日票房。春節檔只是個簡單概念,觀眾不捧場、影視公司不待見、院線也不重視。
  • 華語出口片票房深度調查:《北京遇上西雅圖》在北美遇上「滑鐵盧」
    在這份北美外語片票房榜單中,《北京遇上西雅圖》位於1411名。2000年12月8日,由中港臺美四地聯合製作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臥虎藏龍》亮相北美,最終影片在院線鏖戰近7個月,以創紀錄的1.28億美元完美收官,迄今仍把持著北美最賣座外語片的冠軍頭銜——可以說,這是華語片在好萊塢收穫的最有分量的一個「第一」。《臥虎藏龍》以1.28億美元的票房遠遠甩開身後的《美麗人生》。
  • 華語影史第6位!張譯主演電影票房破百億
    8月24日,據貓眼數據,隨著《八佰》票房超過9.4億元,張譯主演電影的累計票房也突破一百億元,其中《紅海行動》《我和我的祖國》《攀登者》以及正在上映中的《八佰》貢獻最多。至此,張譯成為繼吳京、沈騰、黃渤、鄧超、杜江之後,第6位華語影史百億演員。
  • 上映2天票房不足2億,《緊急救援》成績慘澹,片方10億目標恐落空
    華納大片內地票房遇冷了它還有北美以及海外其他市場,林超賢大片啞火了就沒退路了,片商現在的票房壓力很大啊!《緊急救援》是一部大製作,它投資成本8650萬美元,按現在匯率折算過來也高達5.6億人民幣。按分帳比例算,該片至少要收15票房才能保本,而且這還沒扣除各項稅費。
  • 吳京投資失敗?《金剛川》票房過10億,但仍面臨5000萬虧損
    這意味著上映近一個月的《金剛川》最終票房將止步於10.5億之內,這和片方之前預期的20億票房相去甚遠。按照38.41%的分帳比例,最終片方回收票房將在3.8億左右。另外,電影前期宣發投放了大量硬廣、貼片廣告,影院宣傳物料、以及主創多站路演,加上傳統媒體及新媒體等領域的投放,《金剛川》的前期宣發成本不會低於3000萬。
  • 離下映只剩5天,日票房下降到2.6萬,這部耗資4億的大片有點慘
    《急先鋒》北美上映首日票房12萬美元,就這還拿下了日票房第七。可見北美電影市場衰退的嚴重性。目前《急先鋒》北美票房只有45萬美元。 往年成龍電影海外市場總能賣個幾千萬美元,但《急先鋒》現在的海外票房只有500萬美元左右。對於巨大的成本壓力來說是杯水車薪
  • 成龍新電影全球票房不足3億,成本卻超3.95億,虧得底褲朝天
    11月25日晚,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在廈門盛大開幕,成龍先生受邀發言:2020年對於世界電影人來說並不容易,但中國電影人團結起來,讓我們成為第一個重振市場的國家,中國電影人了不起,了不起!當然今年最了不起的是抗擊疫情的工作人員。
  • 中國電影票房能否登頂200億?
    12月28日,將重磅發布年度文旅大事件、作家、音樂、綜藝、電視劇(網劇)、電影等諸多子榜獲獎名單。  截至12月13日,今年中國影市累計票房為177.1億元。之前業內人士分析,今年全國總票房有望破200億元。而離2020翻篇還有16天,這20多億的缺口能否填上?
  • 《八佰》終於定檔8月21日,5億投資的全明星大片,票房有望翻3倍
    作為2019年最受關注的一部影片,電影《八佰》的上映之旅可謂一波三折,最初作為上海電影節開幕影片,後因為「技術原因」取消放映,隨後又取消了2019年7月5日的檔期,然後一直未重新確定檔期,直到今年在第23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期間舉行的「第七屆全球電影產業鏈發展論壇」上華夏電影董事長傅若清在論壇上透露
  • 從《八佰》到《戰狼2》,票房破30+億花了多少錢?《哪吒》太難了
    投入預算最多的是《八佰》5.5億,而投入預算最少的是《哪吒》6000萬。《八佰》投入預算是《哪吒》的9倍之多。戰爭片和科幻片是最燒錢,而動畫片和文藝片相對能節省成本。希望隨著電影業健康發展,會有更多資金湧入,給優秀的電影人製作更多佳片。 每一次,指影俠看中國影史票房榜時,都會覺得不可思議。中國電影發展太迅速了,票房破億已成家常便飯。
  • 「小紅花」票房破11億《拆彈專家2》是影史第80部票房破10億電影
    據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1月13日(周三),全國共排映達29.8萬場,觀影人次約123.9萬,初步統計產出票房4534萬。單片方面,由易烊千璽、劉浩存主演的電影《送你一朵小紅花》昨日報收1684萬,蟬聯單日票房冠軍,上映14天累計10.96億。
  • 新加坡2020上半年十大亞洲電影出爐,7部票房不足20萬
    據《聯合早報》報導,由甄子丹出演的動作喜劇《肥龍過江》在賀歲期間推出,以153萬元成為在新加坡上映的2020年上半年十大亞洲電影票房的冠軍電影。 在十大電影票房排行榜中,5部韓國電影上榜。 韓國導演奉俊昊的《寄生上流》去年6月在新加坡公映,託揚威國際各大競賽包括奧斯卡之福,再度公映後很吸睛,最終票房超過123萬元。
  • 高投資低票房的爛片,投資7.5億票房僅4984萬元,豆瓣評分不足3分
    《謎巢》投資1.5億,票房4950萬元,《謎巢》由金波蘭道執導,李冰冰和吳尊主演,該片講述了生物科技公司研究員李盧克失蹤後,李盧克的姐姐李佳為營救盧克組建了搜救隊伍,前往古墓探險的故事。這部電影邏輯混亂,主角光環刺眼,導演將心思全部扛在了特效上劇情經不起推敲,最後網友在豆瓣上打出了3.5的評分。《冰封俠時空行者》投資2億,票房3447萬元,《冰封重生之門》口碑和票房雙雙失利,第一部講述了他們被冰封活了400多年到了香港,結果第二部導演就安排他們穿越回去繼續和倭寇作鬥爭。
  • 2016年春節檔電影創紀錄 7天總票房達36億
    猴年伊始,中國電影市場一路瘋狂吸金、高歌猛進,再次創下票房新高:大年初一到初六票房達30億,初七、節後上班第一天恰為情人節,春節檔與情人節檔兩個檔期無縫銜接,共同創下36億票房的驚人紀錄,無疑再次成為「史上最強春節檔」,也打破了情人節檔三年來單日票房不升反降的魔咒,為2016年電影市場開了個紅紅火火的好頭。
  • 2018年票房慘敗5部華語大片,《英雄本色》第二,第一非它莫屬
    「指影俠」帶你們去看看最有代表性的5部,它們的老闆會不會哭暈在廁所?05.但在人物設計上卻非常中二,在劇情上也略寫不足。該片中西式的魔幻元素,完全不經過本土化改良,直接放在片中顯得不倫不類。同時,在特效方面,特效的質量也差到令人髮指。該片投入了1億製作預算,最終票房止步於3800萬。03.
  • 國產電影海外票房成績單
    內地票房同樣達到30多億的《我不是藥神》幾乎沒在中國以外的地區上映。在港片最輝煌的時期,華語電影在東南亞地區幾乎佔據著統治地位。如今,在除中國以外的亞洲地區,國產電影的影響正變得微乎其微。2018年韓國觀影人次排行榜中,排名最靠前的華語電影為臺灣電影《帶我去月球》,觀影人次11萬,排在第76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