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 要想術後恢復好,呼吸鍛鍊少不了

2021-01-19 澎湃新聞
視頻 | 要想術後恢復好,呼吸鍛鍊少不了

2020-04-24 08: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抱歉!
您的瀏覽器可能不支持此視頻播放器,請用更高版本的瀏覽器試試!

呼吸訓練(03:03)

原創 明季 醫如季往

生命不息,呼吸不止!

肺作為人最重要的器官之一,無時無刻不在為我們正常的生理活動提供燃料,並排出代謝廢物。我們嬌嫩的肺臟易受菸草和環境汙染的摧殘,同時,肺癌是目前發病率和死亡率雙第一的惡性腫瘤,肺部也是大多數腫瘤最容易轉移的地方。老年人作為腫瘤高發人群,本身也是肺功能欠佳的人群,而外科手術作為目前最有效的治療方式,會對肺功能造成不可逆的損失。

為了減少術後併發症以及提高術後生活質量,基本上所有的肺部手術病人,或者其他重大手術病人以及術前肺功能本就欠佳的病人,都應該被宣教要做呼吸功能鍛鍊,改善肺功能。

那麼今天我們就簡單講講呼吸功能鍛鍊,你,做對了嗎?

01

呼吸樹和肺功能

「綠色代表生命,那肺就像是一個會呼吸的樹」

肺最重要的生理作用,一句話概括,就是從吸入的氣體中獲得氧氣,同時排出二氧化碳。因此,一定意義上我們可以簡單的把肺功能定義為獲得氧氣的能力。簡單的來說,肺功能正比於肺的「容積」,如果手術切除一個肺葉(一共五個肺葉),那麼可能就要減少20%的肺功能了。

正常情況下,大多數人肺功能是有充足的儲備的,不過,老年人、肺部手術病人、重大手術以及術後長期臥床等因素會造成部分可逆或不可逆的喪失肺功能。因此,這些患者通過呼吸功能鍛鍊來減少術後併發症,提高術後生活質量就很有幫助了。

另外,我們普通人平時如果也能積極進行呼吸功能鍛鍊,對於提高肺功能和儲備,改善心肺功能,增加抵抗力都是大有裨益的。這次疫情就告訴我們,有效的「戰略儲備」是必須必要的,無論何時都不會過時,有備無患!

02

呼吸運動

「呼吸的兩種方式,主戰場在肺泡」

(感謝邢老師手繪本圖)

呼吸運動有兩種主要形式,就是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男性腹式呼吸比較常見,所以啤酒肚盛行(我就說我有小肚子很正常

),女性當然以胸式呼吸為主,咳咳,因此(此處大誤

簡單的來說,以肋間肌等帶動胸腔前後徑擴大為主的呼吸,是胸式呼吸,而依靠膈肌運動帶動胸腔上下徑擴大而使小腹上抬的是腹式呼吸。我們的呼吸其實都是混合型的,此刻我們可以閉上眼睛平靜呼吸感受一下,正常情況下佔優勢的呼吸方式,就是你主要的呼吸形式。

我們的肺就像是一顆倒置的樹,枝幹和根系在上,能夠「光合作用」,也就是能夠和空氣進行氧氣二氧化碳交換的樹葉--「肺泡」,大多數分布在外周和末梢。因此,提高呼吸效率的關鍵之一顯然是增加遠端肺泡的氣流量。

正常平靜淺呼吸下,能夠參與氣體交換的肺泡多集中在中上1/3肺葉,中下肺葉能夠參與氣體交換的肺泡並不多,氣體交換的效率低下,「氧氣來串了個門」。而深呼吸能夠儘可能擴張肺泡,增加參與氣體交換的肺泡數目,從而提高氣體交換效率。

03

鍛鍊目的和方法

「呼吸功能鍛鍊的核心是建立腹式呼吸為主的主動呼吸模式」

(來源見水印,侵刪)

腹式呼吸的好處,一在於相比於胸式呼吸,膈肌的運動能夠帶來更大的胸腔擴張程度,使得進氣量較大,同時能夠更好的擴張位於中下肺葉,呼吸樹下段及末端的樹葉--肺泡,加強呼吸的效率;二在於腹式呼吸避免了肋間肌等肌肉的運動,減少了胸部手術後傷口的疼痛。

除腹式呼吸外,呼吸頻率也是呼吸鍛鍊的要點,短而快的呼吸雖然在進氣量上可能優於深慢呼吸,但是大多數氣體都是在氣管支氣管裡面來回而已,並未參與肺泡裡的氣體交換,只是無用功罷了。深慢呼吸,保證足夠的吸氣時間,才能最大程度的打開位於遠端的肺泡,增加氣體交換效率。

主動呼吸模式的含義就是指應該鍛鍊,掌握更高效能的呼吸方式,通過深慢腹式呼吸增加參與氣體交換的肺葉肺泡,從而獲得更高的呼吸效率。最後強調的就是主動,凡事皆怕有心人!被動呼吸,最好的情況也只是在醫生的幫助下不繼續惡化下去,只有主動呼吸才能有所改善。被動有什麼意思,我們要掌握主動!

搬好小板凳,拿好筆記本,下面獻上我科小天使們為大家精心製作的呼吸功能鍛鍊方式

看明白了嗎,給你個小氣球,吹,接著吹!

END

來都來了,關注一下再走唄~

原標題:《要想術後恢復好,呼吸鍛鍊少不了》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呼吸鍛鍊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近視手術後多久能恢復?多久能鍛鍊?術後做好這3件事,好得快!
    近視手術後多久可以恢復? 一般來講,在做完手術後當天視力就能恢復清楚,會發現自己的裸眼視力明顯提高,而想要順利恢復到穩定狀態需要1~2個月,具體的恢復時間因人而異。在恢復期間如果沒有做好護理措施,盲目使用眼睛其使其受到傷害,恢復時間就會慢,甚至影響恢復效果,大部分在做完雷射手術後是不需要住院,不會影響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 手外傷術後要做什麼功能鍛鍊?
    手外傷後有的需要手術,手術後的功能鍛鍊對於康復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麼,手外傷術後都要做哪些功能鍛鍊呢?手指功能訓練:先協助拇指與其餘手指進行對掌、對指、分指、握拳、松拳的功能訓練,運動時間由五分鐘開始逐漸延長至半小時,運動量逐漸增加,可由每日3次,每次每指運動5-10次,開始逐漸延長到每次運動幾百次,各關節被動活動的範圍以病人能忍受為限。
  • 甲狀腺癌術後,頸部鍛鍊很重要
    > 甲狀腺癌術後很多患者都有這樣的疑問:因此,在這給大家科普一下:出現這種情況是正常,但是,卻不能放任不管,術後頸部功能鍛鍊十分重要!!!!!!
  • 膝關節置換術後康復鍛鍊及注意事項!
    術後康復治療主要是為了患者能更好的恢復膝關節行走功能,減輕腫脹疼痛等症狀,所以進行系統的康復治療及康復訓練就顯得非常重要了!今天我們主要來介紹一下康復科對於膝關節置換術後患者康復鍛鍊的方法及注意事項!膝伸直練習在腳根下放置一小墊子保持腳跟不與床面接觸。努力繃緊大腿肌肉並伸直膝關節,保持5-10秒直到大腿肌肉有些疲勞。康復鍛鍊示意圖
  • 全髖關節置換術後恢復性鍛鍊指南
    原創 風城黑鷹 美國醫人全髖關節置換術後恢復性鍛鍊指南老人因關節勞損,股骨頸骨折等原因需要做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很常見,術後恢復性鍛鍊非常重要。定期運動以恢復臀部的力量和運動能力,並逐漸恢復日常活動,對於髖關節置換術後的全面恢復很重要。骨科醫生和理療師可能會建議您在早期康復期間進行20至30分鐘的鍛鍊,每天進行2-3次這樣的鍛鍊。本指南可幫助您更好地了解自己的運動和活動計劃,並由理療師和骨科醫生監督。
  • 醫生:術後做好這點,幫助恢復
    做完髖關節置換術的患者在正常情況下術後兩天後就可以藉助拐杖進行走路,三個月恢復以後就可以進行正常的行走,只有少部分肌肉力量比較弱的患者需要恢復的時間比較長。在手術後一定要注意在術後,只有做好術後護理才能保證髖關節得到最好的恢復,而且醫院裡面會有專門幫助康復的醫生,只要進行正確的康復訓練就可以趁早的恢復,如果不能做好康復訓練,就會給髖關節造成影響。
  • 前叉重建術後,到底能恢復到原來的幾成?
    印象比較深刻的兩個例子:某位70後女士,術後遵醫囑,在家休息,四個月無鍛鍊一直休息,猛然間發現膝關節已無法屈膝,角度只有30度左右。某位90後男士,愛好籃球,懂得康復,自己學習了比較多的康復知識,外加康復師輔助,迅速回歸球場,康復效果驚人,幾乎回歸100%運動能力。
  • 想讓內臟迅速歸為,要利用好恢復黃金期
    不注重的產婦,會和「胖」終生相伴1、至少3-6個月左右在整個孕期,女性的子宮逐漸撐大,肚子也越來越大,在順利生產之後,女性的肚子要想恢復至懷孕前的狀態,至少需要3-6個月左右,剛生完寶寶的女性,如果肚子稍微比懷孕前鼓出一些
  • 膝關節置換手術,如何在術後獲得更好的屈伸角度,康復鍛鍊很重要!
    >滑膜進行一定的清理;手術的過程當中要切開皮膚、皮下、筋膜、肌肉以及關節囊,這都是有創的操作,而且說實話這個創傷不小。那必然是早期的康復鍛鍊,這個早期有兩層意思,一層意思是在膝關節置換手術之前,患者就應該進行膝關節的康復鍛鍊,第2個早期是在術後,越早進行康復鍛鍊,越能更好的抑制這種粘連,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膝關節置換手術在美國等一些發達國家住院時間一般在三天,術後6~8個小時,如果患者的狀態允許,就有專門的康復師來指導患者進行早期的康復鍛鍊
  • 呼吸也要訓練?女子被切除肺葉後重新「學」呼吸
    原來,40歲的王女士今年因為炎性假瘤做了右下肺腫塊切除術,失去了部分肺葉的她不僅走路氣喘無力,一躺下就氣不順,後來發展成整個胸腔疼痛,甚至是抬手、呼吸、或者是體位改變就會出現劇烈疼痛,不敢大聲說話、不敢用力呼吸,「我們都覺得傷口疼肯定就不敢用力呼吸嘛,等傷口好了,應該就沒問題了。」誰知大半年過去了,情況並沒有好轉,這才經人介紹來到湖南省人民醫院呼吸四科就診。
  • 膝關節置換術後多久可以恢復走路運動呢?
    術後能恢復到什麼程度?是不是很多以前做不到的運動做完手術以後就可以做了呢?針對大家的這些問題,今天山東省立醫院骨科副主任醫師袁林就來詳細的聊一聊,為大家解疑答惑。,此時可以藉助於外人的力量或者也可以嘗試藉助於助力器器械慢慢鍛鍊。
  • 膝關節置換術後,想達到好的效果?這幾個康復鍛鍊動作推薦給你
    患上膝關節炎後會出現關節疼痛、腫脹伴有活動受限,此時會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療,那麼只能依靠膝關節置換手術來恢復健康。在關節置換手術成功後,想要達到較佳效果,離不開術後專業的康復鍛鍊。踝泵運動腳背勾起保持3秒,腳背踩下保持3秒,一天累計至少200次,促進血液回流以防止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形成和腫脹的消除。
  • 早期肺癌手術後肺功能下降如何鍛鍊,不花錢,在家就能提升肺功能
    如何正確的康復鍛鍊,對病人身體康復和肺功能恢復顯得尤為重要。肺癌手術之後進行康復鍛鍊,分為早期鍛鍊和遠期鍛鍊。早期鍛鍊之呼吸功能鍛鍊由於術後疼痛,患者不願意深呼吸,不願意咳嗽,術後常出現肺不張、胸腔積液、肺部感染等,呼吸功能的鍛鍊對於預防感染等併發症很有很大意義。
  • 骨折術後要靜養?請別忽略康復治療!
    「讓自己快點好起來」是每一位患者的心聲,那你知道骨折術後錯過康復的黃金期,會最終留下了不可逆的後遺症嗎?今天顧連專家就為大家分享骨折術後康復的常識,記得收藏。 骨折術後 骨折術後功能康復鍛鍊的注意事項 1、功能鍛鍊活動以恢復患處肢體的原有生理功能為中心。
  • 跟腱斷裂接好後怎麼恢復?術後90天能恢復成什麼樣子呢?
    看似,跟腱斷裂這種話題,似乎只是出現在一些籃球運動或者羽毛球運動等的職業運動員之中,其實不然,帶著種種疑問,我們來看同樣跟腱斷裂的一位病友,在跟腱重建手術後的狀態和康復過程,看完相信你對跟腱術後康復過程有一個完整的了解!同事,中心運動康復師也提醒大家,要防護好自己的跟腱。
  • 呼吸功能鍛鍊 —肺結核患者的必修課
    呼吸功能恢復對於結核病的康復十分重要,能夠有效預防肺部併發症。為了向患者明確呼吸功能鍛鍊對康復的重要性,規範呼吸功能鍛鍊的方法步驟,近日,西安市胸科醫院肺結核三科為患者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健康大講堂。首先,曹雪惠護士結合PPT介紹了兩種常用的呼吸功能鍛鍊方法:縮唇呼吸法和腹式呼吸法。縮唇呼吸法能夠促進腹肌參與呼吸,加快肺內殘氣更易排出,提高動脈血氧飽和度;腹式呼吸法能改善肺底部通氣,提高呼吸效率,改善腹部臟器的功能。
  • 呼吸功能鍛鍊—肺結核患者的必修課
    呼吸功能恢復對於結核病的康復十分重要,能夠有效預防肺部併發症。為了向患者明確呼吸功能鍛鍊對康復的重要性,規範呼吸功能鍛鍊的方法步驟,近日,西安市胸科醫院肺結核三科為患者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健康大講堂。
  • 總感覺呼吸困難?肺功能居家鍛鍊指南請收好
    作為「在線問診」回復量前十的醫生,武漢市第一醫院康復醫學科三病區孫瑞醫生表示,類似這樣的問題每天都能看到不少,這些問題的產生與大家心理緊張、焦慮有關,其實對於輕症患者、隔離人群,都可以通過做呼吸操,進行呼吸肌肉訓練來緩解症狀。普通市民也可掌握一些居家鍛鍊肺功能的小技巧。
  • 口呼吸和鼻呼吸哪個對鍛鍊好?鍛鍊的呼吸技巧很有講究
    呼吸是最簡單的運動。畢竟,我們無需努力就可以呼吸,鍛鍊後才會喘氣。毫無疑問,呼吸在生活和運動中起著重要作用。但是,除了保持生命之外,呼吸還可以幫助你更快地跑步,舉重或更長時間的運動。本文一隻肌就和你說一說鍛鍊的呼吸方法。鍛鍊時是否應該換個呼吸方式?
  • 口呼吸和鼻呼吸哪個對鍛鍊好?鍛鍊的呼吸技巧很有講究
    呼吸是最簡單的運動。畢竟,我們無需努力就可以呼吸,鍛鍊後才會喘氣。毫無疑問,呼吸在生活和運動中起著重要作用。但是,除了保持生命之外,呼吸還可以幫助你更快地跑步,舉重或更長時間的運動。本文一隻肌就和你說一說鍛鍊的呼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