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4月16日下午,加拿大政府在多倫多市中心聖雅各伯大教堂(St. James Cathedral),為4月10日在渥太華家中辭世的加拿大前財政部長吉姆·費拉逖(Jim Flaherty)舉行國葬。中新社發 徐長安 攝
圖為禮儀兵抬著吉姆·費拉逖棺槨進入教堂。中新社發 徐長安 攝
中新網多倫多4月16日電 (記者 徐長安)當地時間4月16日下午,加拿大政府在多倫多市中心聖雅各伯大教堂(St.James Cathedral),為已故前財政部長吉姆·費拉逖(Jim Flaherty)舉行隆重國葬儀式。
當日的多倫多雪後初晴,市中心的聖雅各伯大教堂莊嚴恢宏。教堂門前的KING街上,前來送別費拉逖的人群把街邊的人行道路堵塞得密不透風。警方將附近幾條街道封路,以確保國葬順利進行。
下午2時許,從教堂的鐘樓傳來清亮的樂聲,傳遍幾條街道,陸續有加拿大政商名流前來。2時45分許,加拿大總理哈珀攜夫人來到教堂,受到神甫接引進入教堂。在加拿大總督大衛·約翰斯頓夫婦進入教堂後,費拉逖的家人最後入場。
費拉逖的靈車由其生活的韋比市出發,經401號公路,一直抵達多倫多。接近3時許,靈車抵達聖雅各伯大教堂。覆蓋著加拿大國旗的費拉逖靈柩由8名加拿大皇家騎警護送,被輕輕抬起,在神甫引導下,緩緩進入教堂大廳,並被安放在教堂中央。
在持續約2小時的國葬中,加拿大總理哈珀、費拉逖的妹妹、遺孀和兒子依次上臺致悼詞。出席葬禮的人大多圍著一條在教堂入口處領到的綠色圍巾,以紀念費拉逖的愛爾蘭血統。
哈珀回憶了他與費拉逖的摯友情誼,稱讚費拉逖擔任財長期間為加拿大平衡財政赤字所做的不懈努力,肯定費拉逖是世界上、至少是加拿大歷史上最好的財政部長。哈珀讚揚費拉逖的品德和能力,他說,費拉逖堅定的政治立場並不妨礙他被反對者甚至政敵所愛戴,這不免讓他感到妒忌。哈珀笑談與費拉逖過往的有趣瞬間,引來一陣陣爽朗的笑聲在教堂上空迴蕩。
費拉逖的遺孀斯蒂娜·艾略特(Christine Elliott)帶著3個兒子在國葬儀式上致辭。艾略特在講話結束時引用了一段著名的悼詞。她說,她和孩子們從中獲得很大的安慰,也希望它能給其他悲傷的人安慰:「死亡算不了什麼。我只是輕輕走進旁邊的房間。我還是我,你還是你。我們還是過去的我們。……什麼都沒有逝去,什麼都沒有丟失。不久以後就會一切如常。我們重逢時,將會怎樣為分離的哀傷發笑啊!」兒子們在致辭中幾度語帶哽咽,引得出席者落淚。
64歲的吉姆·費拉逖在4月10日英年早逝。費拉逖被認為是加拿大任職時間最長的財長之一,也被認為是最有能力、最出色、最幽默的財長之一。他2006年當選為加拿大國會議員前,曾經兩度擔任安大略省省議員,後被哈珀委以聯邦財長。任內經歷2008年至2009年全球經濟衰退,成功帶領加拿大經濟度過難關。
費拉逖生前一直致力於加拿大平衡預算的努力,他任內經手8份財政預算,而今年2月11日費拉逖提交的「2014年經濟行動計劃」顯示,加拿大財政赤字繼續削減,到2015年實現財政收支平衡已經毫無疑問。上月18日,他剛剛辭去任職長達8年的加拿大財長之職。現如今卻已無法親見平衡預算實現的那一天。
費拉逖同時以良好操守受人尊敬,在他去世後,昔日同僚及政敵均深表痛惜。出席當日國葬儀式的還包括兩位加拿大前總理、加拿大前總督伍冰枝、聯邦自由黨黨魁小杜魯多(Justin Trudeau)、進步保守黨黨魁胡達克(Tim Hudak)等等。
與費拉逖共事20多年的國庫局局長甘禮明表示,今日除了要與這位老朋友說再見之外,還要表揚他的一生。
加拿大以國葬儀式告別政客,始於1868年,麥奇(ThomasD'ArcyMcGee)是第一人。麥奇是民族主義者,生於愛爾蘭,後來出任國會議員。在一次眾議院深夜辯論後,他在渥太華街頭遇害。上一名受到國葬禮遇的聯邦政客,是前新民主黨領袖林頓(JackLayton)。他2011年8月因癌症病逝,國葬儀式同在多倫多舉行。根據加拿大傳統部的資料,自1868年以來,加拿大有15位總理、8位總督、10位內閣部長以國葬儀式安葬。(完)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參考消息》官方網站首頁。網址:www.cankaoxiaoxi.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