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獨角獸,大疆失速

2021-01-19 手機鳳凰網

作者丨黑羊

編者按

距離「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口號的提出,已經過去六年。

六年間,中國的移動網際網路創業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BAT獨領風騷的時代已經過去,資本加持下,行業快速湧現一批高估值、高成長性的獨角獸公司。

電商、零售、出行、教育、文娛……網際網路+的概念席捲萬物,「消費者」搖身一變都成了「用戶」。流量,超越交易量,成為了影響估值更重要的因素。

行業在洗牌、格局被衝破。

在這場殘酷的廝殺中,諸如美團、拼多多等網際網路新貴已然完成突圍,穩坐市值第二梯隊。但更多彼時同樣被追捧的明星獨角獸卻逐漸在戰局中逐步喪失主動權、遠離資本青睞,最終聲勢減弱,成為了「沉默的獨角獸」。

這些昔日明星,在趨於沉默的過程中又發生了什麼?

AI藍媒匯盤點了一系列有代表性的公司,試圖從他們的沉浮故事中一探究竟。

這一次,來看大疆。

再次站到前臺,大疆的聲音是闢謠。

1月14日午間,有消息稱大疆將打造自動駕駛技術團隊。消息來源是一則大疆的招聘信息,職位包括汽車電子工程師、自動駕駛工程師和車內軟體工程師。

有媒體找到大疆求證,得到的回應是:公司近期並未成立新的工程團隊。大疆一直聚焦研發創新,其中也包括在汽車領域發展前沿技術應用,這些工作已經進行了多年。

與車有關,大疆在去年年底還公開過一項名為「信息流顯示方法和裝置、無人駕駛系統以及可移動平臺」的專利。

而在2021年元旦,一家叫Livox覽沃科技的公司,發布了一款車規級雷射雷達——這正是小鵬汽車與大疆孵化的科技公司。

彼時便被視為大疆向無人駕駛汽車轉型的其中一步。不過,那場發布會,並沒有過多的提到大疆——這個無人機領域的獨角獸企業,正在悄悄地「成為幕後」。

但過去15年,大疆卻一直是身在「前臺」的。

作為無人機的代名詞,它不僅建立起一個全球一萬多員工的龐大無人機帝國,在銷售方面,業績節節攀升,先輕取歐美,又轉而穩拿國內市場。

大疆每一款無人機的發布都引領技術之先,以至於其搭載的影像系統,將知名運動相機品牌GoPro踩在腳下。

也因採用封閉的飛控技術,大疆得到同樣採用封閉作業系統的蘋果青睞。

資本市場上,更是順風順水。

大疆在2013年1月到2015年5月完成了5次共2億多美元的融資,紅杉中國、中恆星光、遠瞻資本、麥星投資、Accel Partners等都在股東名列。

2018年,又開啟一次10億美元競價融資,爭議極大卻來客洶湧。

最高時,這隻獨角獸的估值達200億美金。它的創始人,80後技術天才汪滔,也躋身福布斯全球富豪榜。

但近兩年,大疆風波不斷,聲量式微,估值成迷。

除了發布新品,大疆似乎被反腐、衰落、裁員、IPO遙遙無期以及內部管理不足的聲音埋沒。

某種意義上,大疆在市場依然地位很高,它只是越來越像一架隱形的無人機

曾經高高在上,現今卻走下神壇,不再神秘。

高光

2019年,大疆拿了好幾個獎——全國年度質量標杆獎、二十一屆中國專利金獎、智慧財產權優勢示範企業獎……

官網上,2020年的相關數據還沒統計出來,但網絡上可查詢到的是,大疆無人機獲得「2020年中國優秀工業設計獎」金獎。

但這些榮譽,並不足以和2015年時的大疆,那個彼時估值100億美金的大疆相媲美。

那時大疆無人機的銷量,不僅在全球消費級無人機市場節節攀升,順便還在蘋果達成了銷售合作。

當時,大疆在全球蘋果零售店中,上架了Phantom 3(精靈3)。Phantom是大疆在消費級市場的主打產品,這一些列在2015年全球銷售了約36萬臺。

等到2016年,大疆發布Phantom 4的時候,整個大疆公司的高管更是紛紛到各地的蘋果官方零售店發放無人機培訓手冊或開展飛行課程。

據說,那時比爾蓋茨為了大疆無人機,專門購買了一部iphone手機……

不僅如此,就連數據上也展現了一種「疆域無限」的大好局面。

根據大疆2018年的融資材料,2015-2017年,大疆營收分別達59.8億元、97.8億元、175.7億元人民幣,淨利潤則從14.2億元躍升至19.3億元和43億元人民幣。

資本市場也對無人機行業看好。畢馬威和CB Insights共同發布的報告顯示,2015年,無人機領域共出現74筆融資案例,累計融資額達4.54億美元。

在媒體的報導中,當年大疆的投資方紅杉資本詢問汪滔需要什麼幫助,而汪的回答出人意料:「幫大疆舉辦一場機器人賽事」——這與「不能對大疆進行盡調」、「融資規則嬗變」一起,成為「大疆式資本」的鮮明特色。

在2018年,資本追捧大疆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

那一年,大疆開啟新一輪10億美金融資,這是大疆最大規模的一筆融資,並且牛氣哄哄的大疆使用了新套路——競價融資。

這種融資方式要求投資者們認購一定比例D類無收益的普通股,才能獲得B類普通股的投資資格。當時大疆披露,其2012年至2021年收入複合增長率預計超過90%,淨利潤複合增長率預期超過70%。

高增長意味著高回報,比如「不做盡調」等缺點,在可期的未來收益面前統統變成「可以忍受的缺點」。

即便如此,投資人還是蜂擁而至

有報導描述當時的「盛況」:當時在首輪競價結束時,仍有近100家機構遞交了保證金和競價申請,認購金額較大疆的計劃融資額超過了30倍。由於投資熱情太高漲,大疆不得不開啟多輪競價篩選投資者。

大疆很快獲得了10億的融資,其估值規模也從2015年的100億美金躍升至200多億美金。

這讓大疆一度被國內媒體稱為「中國智造」的典範與蘋果媲美。

一時間,大疆走上神壇。

沉默

但2018年那次爭搶大疆融資份額,除了充滿爭議,事後也證明或並非是投資人們作出的最佳決策。

兩年後,當疫情中不斷傳出大疆裁員的傳聞,加之多年前的內部「反腐」帶來公司管理上的種種疑惑,讓很多持有大疆的投資人信心動搖。

有一部分投資人通過媒體喊話,「發展了這麼多年,該IPO了。」

但何時IPO,幾乎人人都在猜測。不願意繼續猜下去的投資者選擇退出,大疆在2018年的那次融資中公布過退出方案,但由於業務增速放緩,IPO遙遙無期,股權轉讓也變的困難。

「全天候科技」一篇有關大疆IPO報導中提到:一些投資人試圖私下尋求接盤方,進行股權轉讓。「我們至少認識3個資方有或者曾有出讓股權意向」,一位PE投資人說,「但因為到現在為止都沒有核實它(大疆)到底上不上市,所以都擱置起來了。」

這更讓投資者感到「沒有方向」。

在另一篇名為「增長『失速』:『失寵』的大疆還能怎麼飛?」的文章中,這樣描述投資人的心情:高價投資大疆以來,企業與他們溝通少,上市沒有消息,退出遙遙無期。

有投資人抱怨:「大疆內部沒有與投資人對接的部門」;「LP想要獲得的信息,投資經理也都沒有」;「關於IPO,無論上還是不上,都多一些溝通吧。」

文章中,一位投資者舉例說,2018年競價融資後,究竟哪些新機構進入了股東名單,官方至今沒有向他們披露過。

當與投資者聊到大疆老闆汪滔時,有人說與他的溝通更少:「基本不出來」。

要知道,大疆的200億美金估值還是在2018年,現在是多是少,官方並沒有披露。

投資者行左轉右,大疆似乎也沉默中進退難行。

2020年,大疆沒有按照傳統發布「雙11」銷售數據。

而2019年,大疆是天貓智能設備行業單店第一、京東影像行業非傳統相機第一的品牌;2018年,大疆在雙11的電商銷售總額突破 1 億元,那一年它是天貓智能設備行業單店銷售額排名第一的品牌。

另一面,國家頒布的多項針對無人機安全的空管政策——比如民用無人機登記註冊系統規定,起飛重量超過250克以上的無人機,必須實施登記註冊。

這也讓消費級無人機市場在國內連年收緊。

多地設立禁飛區,讓消費級無人機無處可飛,也讓「黑飛」事件頻發,大疆作為消費級無人機領域的頭把交椅,銷售自然深受牽連。

2019年,有媒體造訪大疆一家代理商,對現場的描述是:「以前一個月能夠賣四、五百臺,今年一個月只能賣幾十臺,再這樣下去鋪租人工都要賠進去了。」

所以大疆在國內消費級無人機領域到底賣的如何?很可惜,沉默的官方並沒有公布2018到2020這三年的業績數據。

大疆也意識到消費無人機市場的天花板,開始向無人機的另一個藍海——農業市場布局。

但這一領域,大疆也有了對手——曾被大疆在消費級無人機市場打敗的極飛,在田野間長袖善舞,產品線包含了遙感無人機、農業無人車、農機自駕儀、農業物聯網設備等等,其不僅在2019年達到了十億營收,更在2020年拿到了12億人民幣的機構融資。

為了遏制極飛,曾經大疆的高管曾對媒體表示「即使虧損三年也要在農業無人機市場取得領先優勢。」

到了今年年初,大疆公共關係總監謝闐地對媒體說:「我們對外通常都是說國內六到七成的市場份額,實際上能夠參考的數據還是各地補貼的發放,大家可以搜集這些數據,偏差不會太大。」

內困

除了在市場上遭遇天花板,大疆自身公司的管理問題,也在近兩年頻繁曝出。

2019年1月,大疆拉開了內部反腐大幕。

據大疆官方消息稱:貪腐案金額高達10億,有45人涉案。

當年這場「大戲」的一個橋段是一名被反腐的員工寫公開信喊話大疆。

信的末尾這樣說:(反腐)給大家不管是名譽上和找工作的利益上,都造成了不好的影響,其實也把公司這個招牌給砸了,內部管理混亂,胡亂扣帽子。

關於大疆的內部管理,知乎上有很多亦真亦假的傳聞,比如各派系之間犬牙交錯,導致招聘人員過剩;還有人直接挖墳當年投資機構空降職業經理,以至於「外行人領導內行人」等等……

但這件事在官方那邊,僅僅發了一紙「大疆創新反腐公告」,再沒做明確答覆。最終,媒體只能翻出汪滔在2015年接受《福布斯》專訪時提到的一段話,來佐證這位老闆早已對公司的內部腐敗知曉和深惡痛絕。

那時汪滔說:管理大疆的採購部門是一大難題。供應鏈中最嚴重的問題是回扣,每個月我們的採購量高達數千萬元人民幣,就算採購人員只拿1%的回扣,仍然是很大的一個數目。

現在看來,除了內部反腐,大疆或亦在收縮團隊規模。

內部反腐一年之後,2020年3月疫情期間,裁員的消息如期而至。

當時,大疆被路透社爆出「裁員門」後,國內媒體將其中的一句話翻譯成「大疆裁員14000人」(原文指大疆員工總數),這句話過於魔幻,以至於直接送大疆上了熱搜。

大疆這次沒有按耐住,謝闐地趕緊站出來闢謠:按這說法公司沒人了。

實際上,無論是市場環境縮緊、轉型動力不足,內部管理混亂等大疆的諸多問題,最後都需要那個沉默的創始人和掌舵者——汪滔解決。

在很多報導中,汪滔都被視為一個技術天才。大疆也因喜歡招募清華、北大這樣的名校生,而被稱作「天才集中營」。

媒體對汪滔有這樣的描述:創業沒有汪滔想像中容易,汪滔不懂公司運營,更別提商業模式,他就一股腦的做產品,做了產品就拿到航模論壇上去賣。

不懂運營的汪滔,還被描述為非常的苛刻。一個廣為流傳的,未被證實的細節是:汪滔的辦公室門上寫著兩行字——「只帶腦子」和「不帶情緒」。在公司創業早期,他甚至要求員工寫「時報」,在對員工的設計不滿意時,他也會直截了當:「這是什麼垃圾!」

但他的另一面卻被形容成「有遠見」、「會調動資源」和「能堅持」。

當年他讓導師李澤湘的加入,不僅帶來了資金,還為大疆引薦了很多技術人員,他的同事形容他:汪滔知道如何將這個東西做出來,而且知道怎麼調用資源把對的事情堅持做下去。

但現在的大疆將如何破局,還需汪滔給出答案。

相關焦點

  • 解碼科技部「獨角獸」:大疆出局,誰是來者?
    然而,作為無人機界的獨苗,此次《報告》大疆卻不在其中,讓人頗感意外。那麼,為什麼大疆被踢出局了呢?眾所周知,無人機被視為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熱點,也在「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方陣之列。試問,大疆出局之後,誰是來者?1何為「獨角獸」?要談「獨角獸」,首先得弄明白何為「獨角獸」。
  • 掙扎的獨角獸:大疆和優必選都不是「小米」
    在這篇文章中,虎嗅通過早前最受資本追捧的兩家智能硬體獨角獸企業:大疆與優必選,分析目前中國智能硬體的處境。(大疆在 2006 年成立,迄今已超過十年,從嚴格定義來講不算獨角獸,但由於大疆的航拍機在 2013 年才開始被廣泛報導,所以不少人仍視之為典型的中國獨角獸公司。)先拋出我們的結論:大疆或優必選,都不是「小米」,市場空間是最大挑戰。
  • 深圳獨角獸企業TOP40公布!大疆第一 順豐一加上榜
    近日,有機構發布《深圳獨角獸TOP40榜單》,盤點那些代表著深圳城市產業的新興力量。大疆創新、土巴兔、順豐快運、菜鳥網絡、喜茶位列榜單前五,貨拉拉、豐巢科技、一加等知名企業上榜。深圳獨角獸TOP40榜單獨角獸這一說法來自投資界,一般是指那些創辦時間較短、擁有10億美元以上估值、還未上市的公司。
  • 2020年無人機企業盤點之「獨角獸」大疆
    其中,作為國內無人機「獨角獸」,大疆在國內無人機市場上睥睨群雄,同時佔據了全球消費級無人機市場超過70%的份額,再加上其在技術、成本、性能、創新等眾多關鍵指標上的優勢,讓其成為了我國無人機強勁發展的重要推動器。  那麼在即將過去的2020年,大疆這隻超級「獨角獸」又呈現出怎樣的發展動態呢?今天,我們不妨一起來關注一下!
  • 深圳TOP40獨角獸榜單:大疆、順豐入榜,一加成手機圈「獨苗」
    不過時至今日,越來越多的新興企業躋身具備「獨角獸」公司潛質行列。在深圳特區成立40周年之際,每日經濟新聞·場景匯聯合富途證券等第三方評審機構共同打造的「特區40年:深圳獨角獸TOP40」榜單正式出爐,大疆創新、土巴兔、順豐快運、菜鳥網絡、喜茶等品牌上榜的同時也位列榜單前五,另外國產手機界僅只一加手機躋身榜單之內。
  • 虧損23億,裁員7000人,又一個超級獨角獸,失速下墜!
    它就是印度第二大獨角獸公司OYO,創始人堪稱印度版扎克伯格。02虧損,裁員,獨角獸正失速下墜在最近3個月內,不僅OYO中國員工的數量驟減近7000人,並且據資料顯示,OYO的整體營收從2017-2018財年的2.11億美元,增加到2018-2019財年的9.51億美元,但虧損卻擴大了6倍,達到3.3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3.4億元
  • 大疆最大的對手!從微軟高管離職創業13年,做成另類行業獨角獸!
    在大疆所向披靡的無人機市場,極飛開闢了一條基於農業的求生之路,並崛起成為排頭兵,逐漸成了那個無人機巨鱷大疆也殺不死的最大對手。 從2007年到現在,經過13年的摸索,極飛從一家提供無人機技術的公司,先是轉型為一家做農業無人機的公司,現在又轉型為一家致力於提升全球農業生產效率的公司。
  • 《微軟模擬飛行》失速怎麼辦 失速解救方法分享
    導 讀 《微軟模擬飛行》是一款模擬飛行類遊戲,在飛行的過程中如果遇到了失速是很危險的,可能很多玩家不清楚要怎麼解決
  • 獨角獸企業是什麼意思名單有 獨角獸公司分布與特質揭秘
    北京是「獨角獸」企業最多的城市,54家企業上榜,佔總數的45%;上海和杭州分列二、三位;深圳以10家「獨角獸」企業位列第四。­  富士康股份,36天火速闖關IPO,以風口上的「獨角獸」姿態,引領了整個資本市場。那麼A股的「獨角獸」都分布在哪些行業,又具備哪些特質呢?
  • 深圳特區40年,獨角獸TOP40榜出爐:這幾個品牌你不能不了解
    兩日前,每日經濟新聞·場景匯聯合富途證券等第三方評審機構共同打造的「特區40年:深圳獨角獸TOP40」榜單正式出爐。據悉,此次榜單主要從定性、定量兩個維度打分確認。其中,定性環節主要考察公司產品與服務的創新性,看重企業如何通過效率提升為產業創造價值;而在定量方面,則會考慮企業所在行業的市場空間,企業的估值、營收、業務量的規模及增速。
  • 大疆——連美國也束手無策的中國科技巨頭
    所以大疆能繼續在美出貨。其實這並非大疆和美方的第一次正面剛,過去幾年雙方早已展開多次較量,每次都是大疆佔上風,美國想制裁,反過來卻成了被「制裁」的。貳2017年,美國以莫須有的理由展開對大疆調查與制裁,並提高關稅。
  • 大疆:「磨刀霍霍」無人車
    據億歐了解,去年以來,大疆已向多位自動駕駛業內人士拋出橄欖枝。自2015年起,大疆研發自動駕駛的消息便一直在業界流傳,甚至有投資人稱大疆未來會將30%的研發都投入該領域。對此,大疆屢屢否認,公關總監謝闐地一度出面澄清:「公司並未在無人駕駛方面預設商業目標。」
  • 2020中國獨角獸企業TOP100榜公布,螞蟻金服蟬聯第一
    「獨角獸」這一概念最初由美國著名投資人Aileen Lee於2013年提出,指代那些具有發展速度快、稀少、投資者青睞等屬性的創業企業。這類企業一方面能夠帶來新業態、新技術,促進新產業、新模式成長,另一方面運用「網際網路+」引發科技與傳統行業的「化學反應」。
  • 大疆16億建總部大樓命名天空之城,傳音、天瓏扎堆留仙洞拿地
    大疆16億建總部大樓命名天空之城2016年1月,深圳市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以7.1億元的價格競得T501-0078地塊,該地塊位於興科路與仙茶路交匯處,規劃為南山區留仙洞總部基地,土地面積8927.67平方米,建築面積80350平方米,土地使用年限為30年。
  • 164家獨角獸「不是政府認定的」,主辦方:是企業幹出來的
    又一份中國獨角獸名單出爐。3月23日上午,科技部火炬中心、中關村管委會、長城戰略諮詢、中關村銀行聯合主辦發布會,發布了《2017中國獨角獸企業發展報告》。《報告》以10億美元估值為門檻,收列了164家獨角獸企業,這些企業分布於18個行業領域、遍布全國19個城市。
  • 「特區40年:深圳獨角獸TOP40」榜單出爐!技術驅動唱主角,科創百花...
    8月24日,每日經濟新聞·場景匯聯合富途證券等第三方評審機構共同打造的「特區40年:深圳獨角獸TOP40」榜單正式出爐,來自海內外眾多投資界人士及相關機構共同參與了本次評選活動。在榜單揭曉的深圳本土「獨角獸」40強中,技術驅動型企業佔據主導地位,它們既是特區發展40年來的產業新興力量,同為城市下一輪產業升級的重要支撐。
  • 中國獨角獸企業一百榜單出爐:什麼公司值得去,資本說了算
    此次《2020年中國最受分析師關注新經濟獨角獸企業TOP100榜單》榜單中,螞蟻金服、字節跳動、大疆創新分別為87.1、83.7、77.9的分析師關注指數領居前3位。另外,排名前10的企業還有京東數科、京東物流、阿里雲、曠視科技、商湯科技 、微眾銀行、雲從科技。註:獨角獸公司皆為未上市企業。網際網路大廠的豐厚待遇讓許多職場人心生嚮往。
  • 【電商快訊】億邦動力發布全球跨境電商新勢力獨角獸榜單
    日前,億邦動力在第五屆全球跨境電商峰會上發布了《2020全球跨境電商新勢力榜單》,其中包括「全球跨境電商新勢力獨角獸榜單」、「全球跨境電商新勢力數位化賦能精英
  • 獨角獸企業意思含義定義 最新164家中國獨角獸公司名單
    報告顯示,截止2017年12月31日,中國獨角獸企業共164家,總估值6284億美元,平均估值38.3億美元。其中新晉獨角獸企業62家,「畢業」(上市及併購、創立超過十年)獨角獸企業20家,更是出現了10家估值在100億美元以上的超級獨角獸企業,較2016年增加了3家。164家獨角獸企業主要分布於19個城市,84%獨角獸企業聚集於「北上杭深」。
  • 獨角獸企業是什麼意思_中國的獨角獸公司都分布在哪些行業呢?
    13家來自於杭州的獨角獸企業總估值反超上海的28家獨角獸企業;而北京獨角獸企業仍以接近1.4萬億元人民幣的總估值成為大中華區獨角獸企業總體規模最大的城市,總估值規模佔整個大中華區近半數。 據悉,此次胡潤發布的榜單結合資本市場獨角獸定義,篩選出有外部融資且估值超十億美金(70億元人民幣)的企業,數據截止日期為2017年1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