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對他「愛恨交加」,關於喬·舒馬赫的8個故事丨逝者

2021-01-13 新京報

6月23日,好萊塢導演喬·舒馬赫因癌症去世,享年80歲。舒馬赫早年以服裝設計師身份進入好萊塢,後來轉到編劇工作,在大導演伍迪·艾倫的鼓勵下,他走上導演之路。1981年舒馬赫執導了其電影處女作《變形女郎》後,又相繼導演了《城市英雄》《8毫米》《蝙蝠俠和羅賓》《永遠的蝙蝠俠》《狙擊電話亭》《歌劇魅影》等電影,他執導作品的題材豐富多樣,合作的演員也對他「愛恨交加」。舒馬赫善於放大自己對社會的多角度認知,以及對角色個性的延展與升華,堪稱一代藝術大師。這裡梳理了幾部舒馬赫導演代表作的創作花絮,展示你有可能不知道的舒馬赫拍片時的8個幕後精彩故事。 >>>好萊塢大導喬·舒馬赫病逝,曾與凱奇、施瓦辛格等合作

《留住有情人》1991

為茱莉亞·羅伯茨量身定做

希拉蕊偶然得到照顧白血病人維克託的機會,二人在朝夕相處中互生情愫,卻又不得不面臨生離死別……在《留住有情人》上映後的幾年,喬·舒馬赫承認,他覺得自己並不是這部電影的最佳導演,他拍這張部影片其實是為了幫茱莉亞·羅伯茨個人的一個忙,首先,該片的製片人莎莉·菲爾德堅持請羅伯茨飾演女主角希拉蕊,二者因為在1989年與她合作出演過影片《鋼木蘭花》而結下深厚友誼。另外,舒馬赫也表示,在他拍攝科幻驚悚影片《別闖陰陽界 》(1990年)時,發現羅伯茨是個很好相處並很有靈性的演員,他認為羅伯茨非常適合出演愛情片。

在舒馬赫冷靜而又克制的鏡頭下,這部淡淡哀傷主題的影片卻煥發出濃鬱的唯美文藝氣息。影片的音樂也同樣經典,主題曲由薩克斯管演奏家肯尼·基演奏,喬·舒馬赫表示,在他1985年執導的影片《七個畢業生》中,肯尼·基的作曲和演奏就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

《城市英雄》 1993

麥可·道格拉斯最應該感謝他

一個剛被解僱的男人在先後經歷了大堵車、沒接到女兒生日會的邀請、被雜貨鋪刁難等一系列憋屈事件後,他的情緒逐漸失控並開始對一切都付諸暴力。

據說傑克·尼科爾森、羅伯特·德尼羅、達斯汀·霍夫曼和阿爾·帕西諾等演技派都曾被提名出演影片《城市英雄》主角比爾·福斯特,但舒馬赫卻堅持請他的朋友麥可·道格拉斯扮演主角,他認為道格拉斯有那種文靜中隱藏的決絕。然而,道格拉斯剛剛連續拍了兩部電影,他打算暫時離開演藝圈,與家人共度一段時光。在舒馬赫的敦促下,道格拉斯同意讀劇本,隨即表示這是他讀過的最好的劇本之一,立即接受了這個角色。

《城市英雄》向《稻草狗》(下圖)的一次致敬。

舒馬赫為了向自己喜歡的同題材影片《稻草狗》致敬,特意參照《稻草狗》中達斯汀·霍夫曼飾演角色所佩戴的眼鏡,為福斯特設計了同款眼鏡,就連破損的右鏡片都一樣。影片上映時,麥可·道格拉斯的父親柯克認為這是他兒子最好的表演。而麥可·道格拉斯至今仍認為這是他參演的所有電影中最喜歡的表演。

《永遠的蝙蝠俠》1995

與「蝙蝠俠」和「雙面人」鬧矛盾

蝙蝠俠必須在一個多情的心理學家蔡斯·梅裡黛恩博士和一個年輕的馬戲團雜技演員迪克·格雷森的幫助下大戰雙面人和謎語人,而羅賓將成為他的搭檔。

在影片拍攝期間,導演舒馬赫與飾演蝙蝠俠的方·基默矛盾重重,他認為後者幼稚而又讓人難以容忍,經常與演職人員產生糾紛,收到導演的忠告後,基默拒絕與舒馬赫說話長達兩周之久。飾演雙面人的湯米·李·瓊斯也愛惹是生非,舒馬赫也經常忍無可忍,表示厭倦調解這些大牌演員之間的紛爭,不願再與他們合作。

《蝙蝠俠與羅賓》1997

為「蝙蝠女」發胖辯護

導演喬·舒馬赫與蝙蝠俠還頗有些緣分,他生於1939年,與蝙蝠俠誕生在同一年(1939年5月,蝙蝠俠誕生於《偵探漫畫》第27期)。不過,這部《蝙蝠俠與羅賓》上映之後口碑卻遭遇滑鐵盧,曾被帝國雜誌評選為「50部最爛電影」。

片中,與蝙蝠女有關的大部分場景都被剪掉了,因為飾演蝙蝠女的艾麗西亞·希爾維斯通在拍攝過程中胖了幾磅,服裝團隊不得不給她換下戲服。當媒體發現這一消息後,他們猛烈抨擊了希爾維斯通的體重,並嘲笑她「太胖」,無法穿上戲服。導演喬·舒馬赫在新聞發布會上公開為希爾維斯通辯護,「這個女孩有什麼罪過,僅僅因為她吃了一些比薩?」當奚落繼續進行時,舒馬赫猛烈抨擊奚落她的記者。

《8毫米》1999

用凱奇換來更多投資預算

講述了湯姆·威勒在一卷看似無奇的八毫米影片中發現了某種秘密,從而將他的人生捲入了罪惡深淵的故事。

最初,羅素·克勞同意出演喬·舒馬赫執導的這部電影,當時該片被定為「骯髒的,手持式的驚險片」。然後出乎意料地,尼古拉斯·凱奇的經紀人也打電話給舒馬赫,告訴他凱奇也想拍這部電影。舒馬赫隨後聯繫了索尼公司的約翰·卡利,告訴他我們可以選擇羅素·克勞拍一部「低成本、骯髒的手持驚悚片」,也可以選擇凱奇拍成更大的電影。卡利最後同意由凱奇主演這部電影,最終帶來了更大的預算。

據喬·舒馬赫說,尼古拉斯·凱奇和克裡斯·鮑爾最後一場戲的拍攝地是個好地方,因為房子的鄰居和主人都非常好客。作為回報,舒馬赫給了他們籤名的蝙蝠俠電影海報、T恤和各種禮物以回報他們的熱情好客。

《狙擊電話亭》2002

被「忽略」掉的午休和群眾演員

這是一部僅有81分鐘片長的驚悚犯罪題材影片,講述職員斯圖在街上電話亭打電話時,被一個神秘的電話所操縱,如果他不聽從電話裡男人的指示,就會有人被槍擊……

這部影片僅僅用了12天就拍攝完成,其中10天拍攝電話亭內景,2天拍攝外景,這種高效率其實都是舒馬赫「逼」出來的,在他制定的拍攝時間表裡,甚至將劇組成員「午休一小時」都有意識「忽略」掉。而為了增加現場真實感,他杜絕向臨時演員下達任何劇情指示,就是為了能拍到他們在現場對於「槍擊」和「吶喊」時最真實反應。

《歌劇魅影》2004

放了一場真正的劇院大火

一個毀容的音樂天才魅影,愛上了年輕女演員克裡斯汀之後,決定不遺餘力的把克裡斯汀打造成為一位耀眼的明星。

原本製片公司對導演人選比較傾向於曾執導過《伊莉莎白》的謝加·凱普爾,但早在本片90年代的籌劃時期,喬舒馬赫就已經成為製片人兼編劇安德魯·洛伊·韋伯心目中最適合的導演人選,在他的堅持下喬舒馬赫最終接過了導演工作。

片中最後劇院的那場大火是一場真正的火災。喬·舒馬赫為了表現真實場景,摧毀了劇院。

《靈數23》2007

導演和主演都是緣分啊

一個生活幸福的男人沉迷於一本名字叫做《靈數23》的懸疑小說後,他的生活徹底發生了改變,「23」這個數字就像噩夢般如影相隨。

金·凱瑞和喬·舒馬赫在影片《靈數23》拍攝現場。

據說向來對驚悚題材感興趣的舒馬赫之所以堅持執導這部心理驚悚片《靈數23》,並且堅持請金·凱瑞主演,是因為他們與數字「23」有緣分。首先該片是喬·舒馬赫執導的第23個項目;金·凱瑞聲稱早在出演這部電影之前,他就已經對數字23著迷了,所以他的製作公司名字是「JC 23娛樂公司」;金·凱瑞和喬·舒馬赫最後一次合作是在1995年上映的《永遠的蝙蝠俠》,其中凱瑞扮演的猜謎人就顯露出對數字的痴迷,而金·凱利(Jim Carrey)和喬·舒馬赫(Joel Schumacher)的名字加起來正好有23個字母……

新京報記者 滕朝 黃嘉齡

編輯 黃嘉齡 校對 李立軍

相關焦點

  • 澳大利亞對待華裔「愛恨交加」,下一個故事是什麼?
    來源:澳洲財經見聞共3312字|預計閱讀時長4分鐘閱讀導航前 言亞洲面孔遭嫌棄翻天覆地的變化竹子天花板愛恨交加4愛恨交加每一次,中國買下澳大利亞的礦場或者農業公司都會引發當地不同的聲音。同樣,特別惹人關注的還有在澳大利亞住房市場一擲千金的中國富豪。不少澳大利亞居民直言,中國買家推高了雪梨和墨爾本的房價。
  • 81歲高齡喬·舒馬赫離世,一生未曾獲大獎,卻沒人不知道他的作品
    2020年6月22日,已經81歲的知名導演喬·舒馬赫(Joel Schumache),因癌症去世。在喬·舒馬赫的藝術生涯中,總計導演過25部影視作品,同時參與過7部影視作品的編劇工作,並且在4部影視作品中擔任了製片人的身份。除此之外,他三十多歲後,在服裝設計領域也有一定的建樹。
  • 美國著名導演喬·舒馬赫逝世 罹患癌症享年80歲
    美國著名導演喬·舒馬赫逝世 罹患癌症享年80歲 時間:2020.06.23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雲貓貓
  • 《永遠的蝙蝠俠》導演喬·舒馬赫去世,享年80歲,一路走好
    6月23日,根據外媒報導,執導了《永遠的蝙蝠俠》等一系列經典作品的著名導演喬·舒馬赫去世,享年80歲,根據喬·舒馬赫的代理人透露,喬·舒馬赫患有癌症有一段時間了,與病魔抗爭失敗後,離開人世。喬·舒馬赫去世的消息放出後,網友都紛紛悼念他,喬·舒馬赫的圈內好友也表示他是一位很好客的人。創作了無數大家耳熟能詳作品的喬·舒馬赫,會永遠和他的作品一樣被大家記住,就連《星際迷航》的編劇和製片人都向他致敬。
  • 南昌市資訊|南昌旅商學子「愛恨交加」的一輛公交:213路已到站,請...
    南昌旅商學子「愛恨交加」的一輛公交:213路已到站,請火速上車平時的我們自然是謹遵校訓「求真篤行,厚德強能」,但耐不住周末要出去撒歡了,於是一場「愛恨交加」廝殺開始了。這便是213開啟的一天,這輛不夠大的公交承載著歡聲笑語的學子們去往南昌的市中心,雖然中途會經過環球公園,但基本很難很難下車,路上其他學校的人們也別想上車,就是這麼的專車專達。
  • 好萊塢大導、《永遠的蝙蝠俠》導演喬·舒馬赫病逝,享年80歲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曾打造《永遠的蝙蝠俠》的好萊塢商業大片著名導演喬·舒馬赫(Joel Schumacher)於當地時間22日因癌症去世,享年80歲。喬·舒馬赫是美國導演、編劇、製片人。
  • 曾執導過兩部《蝙蝠俠》著名導演喬·舒馬赫在美國逝世享年80歲
    喬·舒馬赫(Joe Schumacher)的發言人說,他與癌症作鬥爭已有一年之久,他最近在紐約去世。喬·舒馬赫(Joe Schumacher)出生於時裝設計師。 1973年,他在伍迪·艾倫(Woody Allen)的《愚人之城的科學》和保羅·馬祖斯基(Paul Mazuski)的《戀愛之花》中擔任服裝。
  • 導演喬·舒馬赫因癌症去世,作品曾「改造」蝙蝠俠形象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麗美國著名導演喬·舒馬赫近日去世,享年81歲。這位1939年出生的導演一生奉獻了多部高分之作,包括《狙擊電話亭》《歌劇魅影》《八毫米》《城市英雄》《永遠的蝙蝠俠》等。其經紀人透露,他生前已患癌症多年。
  • 知名導演喬·舒馬赫逝世 曾執導《永遠的蝙蝠俠》《狙擊電話亭》等...
    據多家外媒報導,知名導演喬·舒馬赫去世,享年80歲,代理人透露舒馬赫罹患癌症已有一段時間了。喬·舒馬赫生前曾執導多部知名作品,包括《永遠的蝙蝠俠》《蝙蝠俠與羅賓》《狙擊電話亭》《歌劇魅影》《八毫米》《城市英雄》《七個畢業生》《靈數23》《殺戮時刻》《留住有情人》等。
  • 大骹·大腳·大咖
    更早的話,「骹」字只作「交」,像人站立、兩腿交叉之形。《說文解字·交部》:「交,交脛也。從大,象交形。」後來「交」 字被借用指兩物相交,如交叉、交通等義,本義反而被遺忘了。就像「自」 字本義指鼻子,象形字,後來被引申義「自己」借用,就造出個形聲字 「鼻」 (從自畀聲)來指鼻子了。這猶如潮汕話說的:「荊州借久成己業。」 後來「跤」、「膠」也皆被借為他用,世人皆不知道其指脛部的原義了。
  • 一加8系列終於發布了!配置不玩套路,網友:交個朋友吧
    一加手機是手機行業中,發展比較順利的品牌,從發布第一款一加1手機到去年的一加7手機,獲到了市場和用戶的好評。一加手機的發展用一句熟識的話:不將就、不走常規,做好手機,配置不玩套路。一加手機的發展道路中,沒有過大的風波,也是一加手機成功的因素之一。一加8系列終於發布了!
  • 星裡話·對話姐姐⑥丨張萌揭行業潛規則:大咖真的不耍大牌,小咖才會
    「合作過的演員人品都很好,大咖真的不會耍大牌之類的毛病,人家紅到那個地步是有原因的。反而是有些沒那麼大的咖,在前幾年行業泡沫的時候會覺得自己很厲害,有一些問題。另外如果我要找一些沒合作的演員,我會做一些背景調查,找人品很好的。如果演員在現場不高興,那肯定是出現了什麼問題,我就會去解決問題,讓演員更舒適地去工作。」
  • 好萊塢大導喬·舒馬赫病逝 曾與凱奇、施瓦辛格等合作
    6月23日,據外媒報導,曾打造《永遠的蝙蝠俠》的好萊塢商業片大導演喬·舒馬赫(Joel Schumacher)於美國時間22日因癌症去世,享年80歲。舒馬赫早年以服裝設計師的身份闖入好萊塢,曾與伍迪·艾倫在1973年合作電影《沉睡者》(Sleeper)。
  • 道外江邊墓碑石來歷被查證丨逝者為俄羅斯託木斯克市杜馬議員,逝於...
    道外江邊墓碑石來歷被查證丨逝者為俄羅斯託木斯克市杜馬議員,逝於百年前 2020-10-03 0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未來8天,矢志不渝,愛恨交織,兜兜轉轉,依然是你,餘生共纏綿
    情感方面,金牛座對待感情的事情還是比較專一的,只要他們確信自己是真的愛你,金牛座就會堅定地站在你身邊,不管發生了什麼,金牛座都會選擇一個人扛著,然後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不會讓這些人影響到他的另一半,或許是因為太深情了,所以才會沉溺於過去的愛情中,久久不能離去。接下來的八天,矢志不渝,愛恨交加,兜兜轉轉,還是你,餘生都纏綿在一起。
  • 好萊塢大導喬·舒馬赫病逝,曾與凱奇、施瓦辛格等合作
    6月23日,據外媒報導,曾打造《永遠的蝙蝠俠》的好萊塢商業片大導演喬·舒馬赫(Joel Schumacher)於美國時間22日因癌症去世,享年80歲。舒馬赫早年以服裝設計師的身份闖入好萊塢,曾與伍迪·艾倫在1973年合作電影《沉睡者》(Sleeper)。1976年他開始涉足編劇領域,先後為《洗車場》(Car Wash)和《巫師》(The Wiz)撰寫劇本。
  • 大咖秀十大指揮專訪丨【777】
    戰況激烈的第六季國戰大咖秀已經圓滿結束,今天我們有幸邀請到了第六季國戰大咖秀的亞軍——777,接受御龍酒館的採訪。
  • 故事薈萃丨當提及交事故案件,我們都會談論什麼?
    故事薈萃丨當提及交事故案件,我們都會談論什麼?說完又拿起手邊一堆雜亂的發票和一眼望不到頭的用藥清單,在計算機上噼裡啪啦地按個不停:「單純車損還好,遇到人傷我更煩!」
  • 川哥聊車丨百強榜單上的汽車界大咖
    8月31日,2020年佛山企業100強榜單出爐,汽車流通流域的利泰集團、廣東時利和汽車實業集團、廣東合誠集團和廣東新協力集團四大經銷商集團上榜。其中,利泰集團位列第9名。原標題:百強榜單上的汽車界大咖文丨資深汽車評論員鄧鎮編輯丨俞嘉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