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寫一下這篇文章的起因來自於看到了頭條上一位朋友發的某知名籃球大V的視頻
這球真的要後仰跳投嗎?
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做出判斷,我們先來看一下完整過程
這裡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本來主防卡魯索的巴特勒在看到詹姆斯面對鄧肯羅賓遜時,主動夾擊詹姆斯與鄧肯羅賓遜完成換防,這是我們來看一下卡魯索的位置
如果站在這裡的不是卡魯索是三分比較準的格林或者波普的話,這時候詹姆斯選擇傳球是最佳選擇,比賽時王猛老師也說:「可惜那站的是卡魯索」。這時候可以看到,熱火隊三名隊員的注意力都在詹姆斯身上
當卡魯索意識到老詹要背身單打時,他主動跑到左側底角給老詹讓開空間,我們再來看一下場上位置
這時候,卡魯索帶走了等待夾擊的鄧肯羅賓遜,老詹選擇背身推進,引來了伊戈達拉的夾擊,老詹只能選擇停球尋找隊友。這時候我們可以看到弱側大莫、波普的位置過於接近,讓克勞德可以一防二,於是,大莫選擇中路切入,帶走了克勞德
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熱火五個人都湧到禁區,外線波普和卡魯索出現了兩個空位,老詹選擇傳球給波普,在幹擾下沒有投進之後濃眉拿到籃板將球補進,那麼,濃眉的籃板是怎麼來的?
圖中可以看到,阿德巴約忌憚波普會傳球到底角的卡魯索選擇補防,濃眉和大莫分別卡住了籃下的巴特勒和鄧肯羅賓遜,讓濃眉有機會拿到籃板。
這個球,可能有人會說,詹姆斯完全不用推進,直接翻身跳投就可以了,那為什麼詹姆斯不像科比、喬丹那樣選擇翻身跳投以及背身單打的重要性。
我們先來看兩張「美如畫」
兩位將背打演化到極致的球員
一樣的美如畫,上面兩個教科書級別的翻身跳投,讓我們看到了背身進攻的多樣性。對於不同的防守球員,做出不同的應對手段。在季後賽這種高強度的比賽中,雙方的防守強度非常大,很難打出流暢的進攻,這時候,背身技術的重要性對於延續球隊進攻,撕裂對手防線具有非常重要作用
我們先來看一下自1991賽季至今每年的NBA總冠軍列表
圖中除了04年的活塞和15年的勇士,歷屆的冠軍隊伍陣中,都有至少一個背身單打的高手。這真的是偶然嗎?
背身單打相對於突破來說更難被針對,突破和背身都是為了離籃筐更近。防突破能力好的,可以放一步,隊友準備協防,很容易被破壞且很容易被對方判斷出傳球路徑。但背身單打,就沒有那麼高的風險。
我們來看一下NBA在04年修改的規則
簡潔點來說,突破變得更簡單了。而後來聯盟進一步修改了防守規則,既防守球員在和進攻球員產生身體接觸時,不可拉拽球衣、肩膀或者手臂,不得侵犯進攻球員。
而對比造犯規機率更低更加耗費體力的背身,突破無疑是更有效率的得分方式,在節奏加快的現代籃球中,背身單打這種技術便顯得格格不入,有輕鬆的方式誰會學你費力不討好的背身。
但到了季後賽,雙方防守強度增強,突破更加困難,背身就顯得尤為重要,不管是吸引包夾形成弱側多打少,還是形成錯位優勢直接單打都是行之有效的進攻標籤。
所以,背身技術以後應該會成為超級巨星的標籤,如果今年的字母可以在低位持球進攻,那麼就或許可以改變熱火的聯防。
可惜再也看不到這組對位了
大家可以觀察NBA歷史上這些具有優秀背身技術的球員。喬丹、科比、麥迪、奧拉朱旺,這是身型好的,巴克利、甜瓜、奧尼爾,這是屁股大的。像霍華德、老詹這樣體重大肩寬屁股小的,很難做出流暢的背身動作,背身不是看上去那樣簡單,對於腳步、假動作、身體協調性有些很高的要求。所以,那個球如果老詹選擇翻身跳投,很容易會被巴特勒判斷到,而且位置過遠,考驗手感顯然是不太划算,壓迫巴特勒造成夾擊尋找更好的機會更加合理。
大家有什麼看法可以評論區留言,我是認為背身技術非常重要,今年濃眉增加了大量的低位單打或許也是湖人在刻意培養他的背身技術。這篇文章就到這裡了,咱們下次再見啦
聽說莫雷滾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