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風襲百草衰,幾番寒起一陽來。白天最是時光短,卻見金梅競豔開。《冬至》——左河水
時間飛逝,馬上要進入冬至了,冬至可以說是二十四節氣中最重要、最具有知名度的節氣之一。冬至代表的寓意是「寒冷的冬天來臨」,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關於冬至,還有吃餃子的傳統:
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
整個冬天最冷的時候,就是數九寒天。「數九」也叫「冬九九」,是冬季的一種漢族民間節氣,古人從每年入九就開始數日子,每九天為「一九」,一共九個「九」,一直數到九九八十一天,過了這81天,春天也就來了。
▲為何有數九的習俗呢?
習俗究竟起源於何時,至今還沒有確切的資料。古代尤其是中國北方地區的勞動人民,禦寒保暖條件較簡陋缺乏。由於天氣寒冷,加上心理恐懼,古人會覺得冬季格外漫長,於是,古人就發明了「數九」的方法以供消遣,一方面為了打發時間,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寒冬儘快過去。
之所以叫「數九」寒天,是因為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九」為極致,為最大、最多、最長久的概念,數九寒天是一年中最寒冷的一段日子。
▲今年什麼時候進入數九呢?
數九是從每年的冬至開始計算,2020年的冬至,是農曆的冬月初七,也就是2020年12月21號。從這天開始就是一九,拉開了冷的帷幕,三九就是「冷」正式登臺亮相,這個時候,往往與小寒,大寒節氣重疊,三九天是全年溫度最低的一段時間。
應該這麼說,地球某區域的氣溫和該區域獲取能量和散失能量有關,當某段時期獲取的能量大於散失的能量,則該區域是升溫的;當某段時期獲取的能量小於散失的能量,則該時期是降溫的。
實際上北半球從秋分開始,從太陽獲得的能量就逐漸下降,冬至達到最低點。所以冬至後的一個月內,氣溫總體上還是下降的。
冷在「三九」,今年最冷的一段時間或將出現在2021年1月8號到16號。也恰在小寒節氣內,正所謂「天寒地凍北風吹,小寒時處二三九」。看來元旦過後,是今年冬天最冷的時候,大家要多注意保暖。
(圖片源於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