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上午,晉江市安海鎮黨委書記張健龍率隊前往晉江市安海實驗幼兒園、安海鎮苗苗中心幼兒園、養正中心小學等多所學校,督查幼兒園、小學一二年級復學疫情防控工作準備情況及學校建設項目復工情況等,要求各學校要確保校園疫情防控相關工作做細、做實、做嚴,積極為師生營造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
開學複課,牽動千萬家庭。近段時間以來,安海鎮在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不斷強化落實校園疫情防控,安全有序推進復學複課,沉寂了許久的校園,再次響起了琅琅書聲。
繼初高中全面復學後,5月8日,安海職業中專學校2017級學生返校;5月11日,小學六年級學生返校復學;5月18日,小學三至五年級學生返校復學;5月25日—26日,安海職業中專學校2019級、2018級學生返校複課。6月2日起,小學一二年級、幼兒園學生也將陸續返校復學。連日來,安海鎮相關領導、教委辦、各相關部門持續反覆深入校園,督查復學防疫工作落實情況,確保開學工作安全有序。
安海鎮是教育強鎮,轄內有幼兒園29所、小學28所、初中校3所,完中校2所,職業中專1所,在上級黨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的指導下,安海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抓實校園防疫工作,並積極協調各單位、各部門、各村(社區),認真做好復學「功課」。
本期「愛安海」,記者將帶您走進安海鎮多所小學,了解安海鎮校園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具體情況,以及學校如何做好複課後的學習銜接及開展教育教學活動。
精細 實施全流程管控防控措施不缺位
26日上午,安海鎮橋頭中心小學六年級學生蔡佳妮和往常一樣,早早便起床洗漱吃早餐。在家測量好體溫確認正常後,她戴上口罩,在家長的陪同下出發前往學校。
上午7時40分,還沒進校門,蔡佳妮遠遠就看到了熟悉的「護學大軍」:校領導、值班教師、村幹部、家長護校隊、安保人員、村級巡邏隊、社區醫生。他們各司其職,笑迎同學們安全有序進校園。
「學校不同年段、不同班級的學生入學時間不同,這樣大家才不會擁擠。進校時,大家都會按照地標,間隔排隊,經過手部消毒、體溫測量,確認一切正常後,再根據指定路線去教室。進教室前,老師還會給我們再測一次體溫。」蔡佳妮熟練地向記者介紹起每天上學的常規「動作」。在她看來,這些嚴謹的入學防疫措施非常有必要,也讓她在校的學習生活有了更多安全感。
在橋頭中心小學,可以看見校園內外都設置了隔離觀察室與臨時衛生室,每天有專人值班。一旦校內有學生出現發熱等症狀,班主任便會及時上報防疫小組,學校立即啟動應急處置預案。
「為確保相關防疫措施落實落細,我們學校還成立了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下設多個工作組,明確責任分工,並制定了相關校園疫情防控應急流程機制,從學生踏進校門開始,相關流程就開始運轉。」橋頭中心小學校長陳宏瑜介紹,早在開學前,學校就建立了教職員工和學生假期行蹤、健康監測機制,並結合學校實際制定了翔實可行的復學防疫方案,組織了多次防疫演練,不斷細化方案,確保復學相關工作萬無一失。
昨日上午8時許,熟悉的上課鈴聲響起。教室內,學生們一人一桌端坐。安靜的校園內,再次響起了琅琅讀書聲。「學生們的學習狀態比想像中好,學習積極性也很足。」一周多的教學下來,橋頭中心小學五年級教師尤限放下了之前的擔憂。
「下課時間到,請三年級的同學聽從老師指揮,有序排隊下樓。」課間下課廣播響起,同學們在老師的組織下,保持安全距離,有序下樓如廁及開展簡單的課間放鬆活動。
據了解,由於橋頭中心小學學生多,洗手間較為緊缺,此次寒假期間,考慮到學生的需求,學校特地將停用多年的教職工食堂,改為了低年段學生的洗手間。複課後,學校還延長了課間時間,並通過錯時下課,給孩子充足的課間休息時間。
橋頭中心小學的一系列防疫做法,是安海鎮各校落實學生復學校園疫情防控要求的縮影。據悉,根據上級教育部門有關指導要求,安海鎮各學校堅持貫徹依法防控、聯防聯控、分類施策、分批錯峰等原則,根據校情,不斷完善防疫的相關硬體配套及落實相關舉措。
在安海中心小學,可以看到學校新增了不少洗手池,每個洗手池都配備了洗手液、擦手紙等衛生用品,每個樓梯入口處還增設了無接觸式紅外線感應手部消毒器;衛生間外,學校還專門設置1米等候線,引導學生有序排隊、不扎堆。
在養正中心小學,學校所有區域,操場、樓道每隔1米間距都貼有《一日常規三字經》,介紹校園防疫注意事項,讓學生在耳濡目染中加強對相關防疫知識的學習。
在西邊小學,午餐時間,學校將學生分為AB班分散用餐,嚴格落實就餐時單人單桌,同向用餐,取餐排隊間隔1米等要求。與此同時,校園環境的消殺和教室的消毒每天常態化進行。「學校的防控舉措,把我們想到的、沒想到的都做到了,我們家長都很放心。」家長張先生對學校的防疫工作給予了好評。
安海鎮宣傳委員、統戰委員張培良表示,做好疫情防控常態下的復學工作,對安海鎮各學校都是一場嚴峻考驗。安海鎮始終堅持貫徹落實上級有關要求,把師生生命健康安全放在首位,堅決落實「一校一案」,細緻落實健康篩查、防控制度、物資保障、閉環管理、教學銜接等方面工作,織密織牢校園疫情防控安全網。
協同 家校配合「點對點」護校安全有保障
5月18日,小學三年級至五年級學生返校複課。當天,安海下著大雨,安海鎮成功中心小學學生家長陳先生想到之前送孩子上學,校門口常常堵車,便提早20分鐘送孩子上學。令他沒有想到的是,儘管下著雨,但校門口秩序井然,送孩子上學的家長車輛即停即走,沒有出現車輛掉頭等可能造成擁堵的現象。孩子下車後,在老師、交警、家長護衛隊的護送下,安全入校。而這一校門口交通秩序的改變,正是家校配合,共同努力所帶來的新氣象。
「圍繞疫情防控,我們提前1個多月就開始準備,徵集了各類問題並逐一解決。校門口擁堵是家長關注的熱點問題,也是我們著力解決的重點問題。」安海成功中心小學校長蘇桂芳介紹,由於成功中心小學位於安海鎮區重要交通幹道龍山路,日常車流量大,為避免擁堵,前期學校就詳細調查了復學進出前後門的學生數量,科學設計了入學、放學路線,錯峰上下學,認真落實家校「點對點」接送要求。同時,藉助學校公眾號、微信群等宣傳平臺,以及開學前的線上家長會等形式,將疫情防控的相關要求及入學路線、接送要求等向家長、社會進行宣傳,並得到了家長及社會的大力支持和配合。
蘇桂芳告訴記者,疫情期間,雖然沒有開學,但是家校聯繫不曾停止,學校嚴格落實「日報告」「零報告」制度,並採取了班主任+黨員(校級聯絡人)每日溝通了解學生在家情況、身體健康狀況、體溫測量情況等,並在開學前組織老師電話家訪,詳細了解學生家庭情況及家長對復學工作的相關意見建議,凝聚起了家校協同的合力。
據悉,每天上下學,安海成功中心小學家長護校隊都會有10名家長志願者出現在校門口,帶領學生過馬路,參與校園周邊交通疏導。不僅如此,復學準備階段,成功中心小學還陸續收到了學生家長、家委會、社會各界的愛心物資,包括入門測溫儀、額溫計、消毒液及口罩等。
26日下午4時20分,下著小雨,雖然距離放學還有半小時,但成功中心小學六年級家長陳秀雅早早便來到了校門口,當天她是家長護校隊的一員。「作為家長,可以來為孩子們的安全保駕護航,我非常願意。」陳秀雅表示,平日,看見校門口有老師、交警、家長志願者等維持交通秩序,很放心。「近期,學校大力宣傳入學路線及接送要求,這樣很好,整個校門口的交通秩序好了很多。」陳秀雅說。
復學工作點多面廣,需要社會各界協同護學。在安海鎮可慕中心小學,為了確保學生上下學安全,學校和可慕村委會聯防聯控,主動做村民及家長的思想工作,爭取大家對復學安全工作的支持。目前,每天上下學時間,可慕村聯防隊員都會到可慕中心小學校門口協助指揮交通,並對校門前路段實行臨時禁行,確保孩子的入學交通安全。除此之外,學校還與派出所、市場監督管理所等相關部門聯動,對校園周邊佔道擺攤設點,販賣三無食品的攤販進行勸退。
據悉,自復學工作開展以來,安海鎮各相關部門通力合作,共同抓好抓實校園環境衛生、交通安全、食品安全、校園周邊環境治理及宣傳教育等,全方位保障學生安全。
用心 做好線上線下銜接將抗疫素材融入課堂
27日晚7時,剛下班回到家沒多久的養正中心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師官嵐嵐,又忙著在班級微信群裡提醒學生及家長7點半準時進入線上教學軟體。當晚,她將在線上直播間,為學生講解作業中常見的錯題,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
自2月中旬起,這樣的線上教學每周一至周五都會進行,而線上教學時間表也會事先徵求學生、家長意見後再制定。雖然線上教學只有短短的40分鐘,但官嵐嵐需要做的準備工作有許多,包括批改學生作業、梳理學生薄弱的知識點及製作教學課件等。「由於學生家庭情況不同,學生線上上交作品的時間段不同,所以我們批改作業的時間也就相應拉長了。」
據了解,疫情期間,養正中心小學堅持防疫、教學兩不誤,在做好信息摸排、校園防疫落實落細的同時,也用心統籌「停課不停學」工作,各年級、學科教研組,任課教師積極調整課程教學計劃,通過家校配合,開展直播教學、在線教學、混合式教學等方式,確保學生居家聽得懂,喜歡學。
「剛開始線上教學,我是有點擔心的,後來學校組織了多次的信息技術培訓,指導教師如何開展線上教學,並積極開展線上教研、線上聽課等活動,引導教師發揮創造性,讓學生線上學習有所收穫。」官嵐嵐說。
據悉,如今,養正中心小學所有的任課教師都熟悉掌握了線上教學技能,其中不乏50多歲的老教師。而線上教學在方法上也更側重「精講、善導、激趣、引思」,例如開展「養正小講師為你講數學道理」等活動,就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更多地去思考。
養正中心小學副校長顏美亞介紹,一直以來,養正中心小學都堅持五育並舉,知識、能力、情感、態度並重。「停課不停學」期間,學校認真統籌規劃,除了開展語、數學科的線上教學外,還重視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習慣,鼓勵學生開展居家鍛鍊、家務勞動、創意製作,通過線上開展音樂、美術、手工等課程。這不,養正中心小學一年級學生林辰宇在家就做起了科學小實驗;二年級學生蔡尚博和家長線上學習起了「安海嗦囉嗹」;200多名養小燈謎小愛好者熱衷於燈謎線上競猜活動。
「學校線上課程安排得很合理,這個假期我在家學到了很多知識。」養正中心小學五年級學生陳奕翔告訴記者,「停課不停學」期間,他上午會線上聽課、做作業,下午則會進行一些興趣活動。
5月11日,六年級開學第一天,六年5班的許悅和同學們都收到了學校、校友會、家委會貼心準備的開學禮物——「溫情一封信」。「在家學習了3個多月,其實心裡有點慌張,這次回歸課堂,有種難以言喻的親切與溫暖。」許悅說:「一進校就收到了學校準備的開學禮物,讓我一下子振奮起來,很開心,作為畢業班學生,我也將珍惜時間,認真學習。」
復學伊始,德育為先。在開學第一課上,養正中心小學圍繞「疫情防控、生命教育」主題,結合升旗儀式、專題視頻、防疫主題班會、常規教育、學生心理疏導等,為孩子們上起了「疫情科普課」「學習成長勵志課」「立德樹人思政課」。
上完開學第一課後,養正中心小學五年級學生肖錦靈表示,看完抗疫故事視頻後,她為自己身為一名中國人而感到自豪,也將更加努力學習,學會珍惜和敬畏生命,更加堅定理想信念。
養正中心小學副校長黃麗蓉介紹,為了幫助學生返校後儘快調整學習狀態,開學的第一周,學校停止安排任何測試與考試,在課堂教學的推進中加強關注學生的表現。一方面,對線上教學情況進行查缺補漏,另一方面,合理調整教學計劃,實現線上線下教學的銜接。
「這幾周的教學過程中,很多老師會將學科知識和疫情相關知識進行整合,跳出單純的課本教學,讓學生拓展視野,培養他們的家國情懷。」黃麗蓉說。
據了解,安海各學校除了積極做好返校管理和教學銜接外,還十分重視師生的心理健康。近期,安海各學校都積極開展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通過開展教師返崗復學心理輔導活動、家校溝通健康宣傳、主題班會、心理調查、心理活動等,積極主動幫助師生快速進入復學後的工作、學習狀態中。
策劃:記者_方錦樅 錢健銘 張志耐
執行:記者_林伊婷 秦越
實習生_施冠群
通訊員_黃志強 陳鈞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