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CJ-麥克勒姆是球隊的基石,也是未來計劃中的關鍵部分。」開拓者總經理如此評價。
與眾不同的高中和大學生涯
麥科勒姆是一個充滿故事性的球員,如果長期關注NBA的球迷應該知道,麥科勒姆和杜蘭特這兩位是聯盟中為數不多喜歡在社交平臺上和網友進行互動的球員。作為文能鍵盤對線,武能上場打球的代表,麥科勒姆這一路走來可並不輕鬆。2019年的7月31日,開拓者總經理宣布在原有4年1.07億的合同基礎上,續籤了3年1億的合同。這就代表麥科勒姆的生涯巔峰時期都將在開拓者度過,然而追憶當初的麥科勒姆,這一路走來的確充滿了傳奇性!
高一的時候
高一時期的麥科勒姆身高只有1.57米,纖弱的四肢和如此嬌小的身形,仿佛都在預示著麥科勒姆這輩子都無緣NBA了,但是讓人驚訝的是在短短的三年時間內,他的身高居然暴漲到了190公分之上。這樣的身高條件一位後衛來說已經足夠了,不過不同於其他的NBA球員的是麥科勒姆選擇打完了四年大學比賽。
大學時代
大學四年麥科勒姆創造了無數的記錄,在大一的時候曾經搭檔小裡弗斯以15號種子的身份爆冷擊敗了2號種子杜克大學,一時間麥科勒姆名聲大噪。出色的數據和傳奇般的系列賽並沒有讓麥科勒姆失掉初心,他依舊想著讀完大學。麥科勒姆在採訪中透露:「父母給我上大學的錢,為了他們我也要讀完大學。」四年的磨練讓麥科勒姆的心態比一般的球員要成熟太多,這也是他能夠在後續生涯中穩紮穩打的重要因素之一。常言道:「自強者,天助之!」大學生涯場均得分22分的數據讓他毫無疑問的被NBA球隊選中。
入選NBA
2013年的6月28日,麥科勒姆被手握首輪10號籤的波特蘭開拓者隊選中。至此他也終於實現了自己的理想。不過,作為一位大齡新秀麥科勒姆的生涯初期過的並不好,而且礙於當時開拓者的陣容,生涯的前兩個賽季麥科勒姆幾乎是在板凳席上做了兩個賽季,新秀賽季場均只有12.5分鐘上場時間,而且場均只有5.3分1.3籃板0.7助攻的表現,第二個賽季也同樣只有場均6.8分1.5籃板1助攻的表現。
雙槍
兩個賽季的替補生涯打磨了麥科勒姆沉著穩定的心性,機會永遠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在15-16的時候,開拓者原本的陣容分崩離析球隊的核心球員幾乎都被交易。這時候管理層決定扶正麥科勒姆,本身管理層並沒有對他抱有太大的期待,但是正是這個賽季麥科勒姆從替補球員一躍成為全明星級別的球員。
開拓者2.0時代
暴漲的數據
從底層替補到首發核心球員,麥科勒姆詮釋了什麼叫做機會只會留意有準備的人。15-16賽季麥科勒姆的生涯首個以首發地位出場的賽季,場均上場34.8分可以貢獻20.8分3.2籃板4.3助攻1.3搶斷的數據,這樣的數據表現讓人不敢和此前的表現相聯繫。而本以為會擺爛的開拓者一躍成為聯盟中最炙手可熱的頂級球隊。值得一提的是這一賽季的開拓者在季後賽中與勇士隊在半決賽中殺的難分難解,麥科勒姆用自己的表現給了聯盟一個極大的震撼!
數據圖
賽季結束之後,麥科勒姆拿下了聯盟當賽季進步最快球員,開拓者雙槍的名聲也漸漸打響。坐穩首發位置之後,他在此後的賽季中穩定提升持續在進攻端默默奉獻!16-17賽季場均貢獻出23分3.6個籃板以及3.6次助攻;2017-18賽季場均得到21.4分4個籃板3.4個助攻;2018-19賽季場均21分4籃板3助攻。本賽季截止停賽之前,麥科勒姆場均能夠貢獻22.5分4.3籃板4.1助攻!
六個賽季的不斷成長
學院派的進攻方式
1.93的身高在聯盟的後衛位置上只能算正常的水平,而再加上91公斤的體重,麥科勒姆的靜態天賦可以算得上一般。不過他卻打出了全明星級別的表現,這得益於他學院派的進攻方式:
1.中投
中投是麥科勒姆最重要的得分方式,賽季至今他中投佔比超過了45%,而命中率也基本上超過50%。由此可見,麥科勒姆是一個出色的中投手。持球之後習慣性的壓低身體的重心,運球時大幅度的變向以此來得到出手的空間。不管是轉身還是跳步,麥科勒姆的一切技巧都是為自己的中投服務,只要給他一絲空間,他就可以把皮球穩穩的投進籃筐!
出手距離佔比
2.拋投
拋投在當下的聯盟中可不多見,因為目前的聯盟崇尚三分球和攻守轉換。拋投這樣的得分方式不利於爭奪前場籃板,而且特別容易被內線的中鋒蓋帽。不過,麥科勒姆的拋投能力可算是一項絕技,弧頂持球利用隊友的掩護之後殺進內線,在面對高個子球員的時候,習慣性的變向極大程度上避免了自己被蓋帽。
真實命中率
3.變向之後的猶豫步
作為3號球衣的繼承人,麥科勒姆有著和韋德、艾佛森一樣的突破能力。突破的第一步極快,這就讓他的突破很有威脅性。常常伴隨著極大幅度的變向,以此來晃開面前的防守人。當然在遇見頂級防守球員的時候,麥科勒姆會使用一項叫做「猶豫步」的技巧,故意的讓身體停滯一下,讓防守球員無法分清楚到底是出手還是投籃,這項能力在杜蘭特的身上也經常可以看見。這種細節的進攻方式是麥科勒姆保持侵略性的重要因素!
出手位置圖
4.突破和後撤步
中投是主要的得分方式,那麼突破才是麥科勒姆造成殺傷的重要方式。利用自己的中投威脅,麥科勒姆可以在變向之後迅速的殺到籃下上籃得分。而後撤步同樣是配合突破去使用,不同於哈登的後撤步,麥科勒姆的後撤步更多是藉助掩護之後拉開身位,這樣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的投射空間。
貢獻值
5.三分球
作為一位為以得分為主的球員,麥科勒姆的三分球同樣非常的優秀。場均能夠投進2.8粒三分球同時保持38%的命中率對於後衛來說並不容易。底角三分球的命中率更是突破了50%,這樣的三分球表現讓麥科勒姆成為了半場無死角的優質投手。配合上個人出色的跑動能力,即便是打無球,麥科勒姆也是一位出色的進攻者。
三分出手
進攻總結
學院派的打法相對來說以實用性為主,摒棄了一些花裡胡哨的運球技巧,麥科勒姆的控球非常的穩健而且沒有多餘的假動作,控球富有節奏感,擅長於在人群當中找到突破的路線。同時利用掩護和撤出找到自己的合理出手距離,對於他來說穩穩的投進球比華麗的進攻手法要重要的多。
持球進攻
對於球隊來說,麥科勒姆的進攻是非常重要的。一號位的利拉德要分出精力去承擔球隊的組織任務,而麥科勒姆的進攻表現則是補充了球隊的進攻缺陷。顯然以利拉德和麥科勒姆為主的後場組合給開拓者帶來了無限可能性,但是想要再次邁出一步,僅僅憑藉他們二人還不夠。
依舊不足的地方
防守
二號位上優秀的防守球員不多,但是麥科勒姆的防守水平的確成為了個人身上一個明顯的弊端。在一對一的防守時候,基本上處在不錯水平的後衛或者前鋒都可以做到兩三步就越過他的防守線,可能是礙於身體的條件不夠好,麥科勒姆的防守一直是被球迷詬病的地方。加強核心力量,增加自己和進攻球員的身體碰撞,這樣才能夠慢慢的提升防守水平,要時刻專注於對方的持球動作。
遭遇包夾
傳球能力的缺失
從季後賽的表現就可以看得出麥科勒姆傳球能力的缺失,生涯至今場均助攻只有3.1次足夠說明問題。面對高個子球員遮擋視野的時候很難做出優秀的傳球判斷,經常性會以勉強的出手告終。這種缺乏傳球視野的缺點會讓麥科勒姆特別容易被針對,只要對方球隊上包夾,他的進攻火力就會被熄滅。
依賴於隊友拉扯
利拉德是麥科勒姆的模板,顯然目前的麥科勒姆並不如利拉德那樣出色。原因就在於他太依賴於隊友的拉扯,簡單的說倘若沒有擋拆和掩護,麥科勒姆的得分表現會大打折扣!開拓者給麥科勒姆制定了大量的擋拆和掩護戰術,原因就是在於他缺乏以自身為進攻點的能力,缺少個人持球進攻的能力。這也是他和利拉德、庫裡等人最大的差距!
未來期許
球隊期許
三年1億的續約,這是開拓者管理層給予麥科勒姆的信任。今年已經28歲的他正在邁入自己生涯的最巔峰,作為球隊的二號核心球員,麥科勒姆更多的時候是扮演「綠葉」的角色。顯然,這是遠遠不夠的,開拓者不僅僅需要利拉德一朵「紅花」同樣還需要麥科勒姆一步一步的進階成為全明星級別球員。
持球進攻
數據來說他的確達到了全明星的水準,但是狹隘的說也僅僅是「功能型」全明星。等到他真正的可以擁有出色的持球進攻能力,他才算得上是一位合格的全明星球員。這賽季的開拓者只有29勝37負的戰績,或許是因為努爾基奇的缺陣又或許是因為安東尼不契合開拓者的體系。
麥科勒姆作為二當家沒有能夠帶領球隊打出出色的戰績,他的責任自然無可推卸。縱觀聯盟中出色的球員,他們都可以在危急時刻一騎當先,而麥科勒姆在季後賽也僅僅是曇花一現的出現這樣的情況。作為管理層,開拓者希望的是大部分時候,麥科勒姆能夠打出優秀的表現。
上籃突破
寫在文尾
也許我永遠都無法追上你的腳步,但我能超越昨天的自己。
從底層做起,這句話很契合麥科勒姆的籃球生涯,起點底不代表一切,但是他的高點在哪裡呢?至少現在他的巔峰還遠遠沒有達到,麥科勒姆成熟的心理素質應該打出更加優異的表現,打出更加華麗的數據。
持球突破
一路走來,麥科勒姆付出了比別人更多的汗水,更多的努力。可是他還可以繼續的高歌猛進,開拓者還需要一位「利拉德」,擁有實力依舊低調。或許,等到下一個賽季,麥科勒姆又會像生涯第三個賽季一樣給球迷帶來一個驚喜,用更加勁爆的表現告訴球迷他就是是CJ 麥科勒姆,開拓者的「第二把槍」!
與利拉德擁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