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的「模擬考試」也叫「適應性考試」。2020年實行新高考的北京、天津、山東、海南,在正式高考前分別進行了模擬考試(「3+3」模式),並收到良好的效果。2021年實行新高考的8省份(江蘇、河北、遼寧、福建、湖南、湖北、廣東、重慶),已確定於2021年1月23日-25日聯合進行新高考的模擬考試(「3+1+2」模式)。
「8省聯考」的語數外3門必考科目由教育部考試中心命題,物理、歷史、化學、生物、政治、地理6門選考科目由各省自主命題。考試總分與正式高考相同,各省統一閱卷,成績和位次全省統一排名。成績公布後,考生模擬填報志願,省教育考試院進行模擬錄取。如此大規模的高考模擬考試在全國尚屬首次,這對加快我國的高考改革和提高中學教育教學質量將具有重要的推進作用。
一、「8省聯考」的重要作用
1.檢驗各省三年來高考改革的成功和不足之處,為尚未啟動高考改革的17省份提供實施路徑和成功經驗,使之儘快步入新時代高考改革的軌道。
2.使考生適應「不分文理科,必考+選考」的新高考模式,熟悉考試流程、試卷結構和題型難度等,從而了解本人大致水平,總結學習中的經驗教訓,有利於迎戰正式高考。
3.使考生在模擬填報志願過程中熟悉高考志願填報流程和院校專業選擇。
4.獲得數據,為正式高考的順利進行打下良好基礎,同時使考試機構和考生本人適應選考科目的卷面原始分數轉換。本次考試成績、位次排名和填報的志願與正式高考無關。
5.根據2020年新高考省份模擬考試的經驗可知,雖然正式高考的試題結構和題型題量與模擬考試相比會有所變化,但幅度不大。所以模擬考試對正式高考的備考具有很好的導向作用。正式高考試卷的難度基本與模擬考試持平,甚至個別試題難度還有所降低。
二、「8省聯考」的命題趨勢預測
這次「8省聯考」命題必將順應高考命題改革的大趨勢,遵照高考命題的政策要求,參考近兩年全國及各省高考試卷和2020年新高考省份的模擬考試試卷的命題,緊扣「為什麼考?考什麼?怎麼考?」的「高考評價體系」,對接《課程標準》,牢牢把握時代精神,緊密聯繫社會和生活實際,全面落實立德樹人要求,科學設計考試內容,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堅持德智體美勞五育並舉。命題會按照「改革創新,穩中求變」的原則,抓住一個「改」字,突出一個「新」字,落實一個「穩」字,體現一個「變」字。
(1)命題理念的變化。2020年1月,教育部考試中心發布的《中國高考評價體系》強調,新時代的高考命題要以「一核」引領命題方向、以「四層」規定命題內容、以「四翼」保障命題水平,堅持「價值引領、素養導向、能力為重、知識為基」的新命題理念。
(2)命題依據的變化。2019年6月,國辦印發的《關於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明確指出,高考命題要以「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和高校人才選拔要求為依據」,改變了多年以考試大綱為依據的命題模式。
(3)試題形式的變化。《指導意見》還指出,高考命題要「創新試題形式,加強情境設計,注重聯繫社會生活實際,增加綜合性、開放性、應用性、探究性試題」。今後的高考特別是新高考,將會「減少單純死記硬背的知識性考查」,以更加靈活的方式對學生進行綜合性考查。
(4)命題的「情境」要求。《中國高考評價體系》對兩類考查載體——「情境」和「情境活動」作了詳盡闡述,「四層」和「四翼」是通過選取適宜的素材,讓學生在真實的背景下發揮核心價值的引領作用,運用必備知識和關鍵能力去解決實際問題,全面展現學科素養。「8省聯考」的命題還可能創設一些體育、美育或勞動場景融入各科試題,更好地落實2020年10月中辦、國辦印發的《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和《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
①以基礎性為主的試題,則以基本層面的問題情境為載體,加強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思想方法的考查,而不是考「教材原話」。
②以綜合性為主的試題,則以綜合層面的問題情境為載體,選擇生產生活中的真實案例,有效考查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綜合性」不是「大雜燴」。
③以應用性為主的試題,則以生活實踐和學習探索層面的問題情境為載體,選取政策討論、技術論證、工業生產等現實問題,命制結論開放、解法多樣的開放性和探究性試題,引導學生打破常規進行獨立思考和判斷,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
④以創新性為主的試題,則以開放性的生活實踐和學習探索層面的問題情境為載體,緊密結合我國社會的緊迫問題、科學技術前沿理論、工程技術領域的重大項目等進行編擬,使試題具有濃厚的時代氣息和鮮明的中國特色,要求學生敢於質疑、敢於批判,對問題提出並論證不同觀點,創新性地運用知識去發現新規律、研發新理論、開發新技術,為制定新政策、開拓新領域提供支撐。
(5)命題的重要素材——新聞熱點。縱觀近兩年來全國及各省高考試題和新高考模擬考試的試題可知,各種反映時代主題的新聞材料已成為重要的考查載體,新高考背景下材料本身的學科屬性已被打破,這也更貼近了「文理不分」的新高考模式。我們關注新聞熱點,必須緊密聯繫考點知識,預測有關命題方向,充分認識「時代就是命題者,社會就是試題庫」的命題大趨勢。
例如,2020年10月召開的黨的19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十四五」時期我國發展的戰略規劃;2020年11月,「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多次在全球最深海域馬裡亞納海溝超萬米成功坐底;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完成採樣後將攜帶月壤返回地球……等等,這些時政和科技重大新聞,極有可能成為「8省聯考」的重要命題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