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氣溫飆升已致57人死亡,天氣問題或成東京奧運會的重大阻礙

2021-01-19 全球黃金眼

夏日炎炎,自7月底以來,日本氣溫飆升已造成至少57人死亡。明年夏季奧運會即將在東京舉辦,如何給運動員和觀眾們提供一個舒適清涼的環境成了奧運組織者們的重要任務之一。

從7月24日開始,東京及其周邊地區的氣溫一直保持在31℃以上,而夏季奧運會開幕式的地點正是在東京。

日本災害管理局表示,7月29日至8月4日期間,東京已經有超過1800人因天氣問題被送往醫院。去年夏天,東京北部的氣溫達到了創紀錄的41.1℃。東京在1964年首次主辦奧運會,那一年,為了避開炎熱,奧運會被推遲到了10月舉行。四年後的墨西哥城奧運會,也被延遲至到10月。

自1976年以來,為了方便國際體育賽事轉播,大多數夏季奧運會都被安排在在北半球舉行,這迫使東京的組織者必須想方設法保證運動員和數萬名觀眾在奧運期間的健康,並令他們保持足夠的的水分。

2020年奧運會發言人Masa Takaya表示,在過去的奧運會和帕運會上,天氣狀況往往是組織者面臨的重大挑戰。我們也了解到,即便在天氣條件比東京更惡劣的城市,也可以欣賞到最頂級的體育賽事。由此,也表明東京奧運組織者們對舉辦一場成功的體育盛事的信心。

2004年雅典奧運會和2008年北京奧運會也在夏季炎熱的城市舉行,Takaya表示,在抵禦炎熱這件事上,可以從國際奧委會和體育聯合會那裡獲取寶貴的經驗。從噴霧、冰袋,到遮陽休息區和安檢站點的帳篷,東京奧運組織者們正仔細評估著他們抵禦炎熱的措施。日本的夏天越來越熱,日本氣象局(JMA)在2007年甚至創造了一個新的術語「殘暴且炎熱的天氣」,這是由於氣溫超過35攝氏度的天數越來越多,溫度只升不降。

日本氣象廳科學官員Tomoyuki Kitamura稱,受到「熱島效應」的影響,東京城中集中的大量熱量會阻止城市夜間的降溫。東京有大約920萬人口,由於相對缺乏樹蔭,相對其他城市,天氣變得更熱。也因如此,東京奧運馬拉松將於明年夏天當地時間早上6點開始,比預定時間早一小時。不知道充滿科技感的東京奧運會在抵抗炎熱這件事上會推出怎樣的新科技呢?讓我們一起期待吧!

相關焦點

  • 忘考慮關鍵問題,明年東京奧運會接近報銷,就算疫情控制住也沒戲
    據外媒近日報導,因為新冠疫情的影響,2020年的東京奧運會史無前例的推遲一年。但近期東京奧組委的一名顧問向外界透露,即使明年疫情控制住了,東京奧運會恐怕仍然無法舉行。而一旦無法舉行,就意味著這屆奧運會&34;了。
  • 東京連日迎來高溫天氣 2020年奧運會或迎高溫「烤」驗
    央視網消息:東京奧運會將於明年7月24日至8月9日舉行,在距離奧運會開幕還有不到一年的時間,如何應對酷暑,降低酷暑給運動員和觀眾帶來的健康威脅,在日本國內成了熱門話題。7月和8月是東京溫度最高、溼度最大的月份,最高氣溫通常在30攝氏度以上。
  • 就算熬過疫情 炎熱天氣也可能讓東京奧運會成為「一場噩夢」
    儘管日本今年的夏季氣候溫和,不過東京大學環境與城市規劃教授、東京奧運會組委會顧問橫張真表示,8月份的東京通常伴隨著高溫和高溼度的危險天氣,而被推遲的東京奧運會恰好落在8月份。
  • 就算熬過疫情 炎熱天氣也可能讓東京奧運會成為「一場噩夢」
    東京奧組委的一名顧問接受路透社採訪時認為,即使新冠肺炎疫情最終無法阻止奧運會在明年舉行,東京炎熱的夏季仍可能讓奧運會成為「一場噩夢」。、東京奧運會組委會顧問橫張真表示,8月份的東京通常伴隨著高溫和高溼度的危險天氣,而被推遲的東京奧運會恰好落在8月份。
  • 東京8月53人中暑死亡 奧運會馬拉松轉至札幌決策正確
    8月以來日本連續遭遇高溫天氣,截至16日,東京本月共有53人中暑死亡。相比之下,奧運會馬拉松項目比賽地札幌相對涼爽,世界田聯相關人員對辦賽條件非常滿意。為避免東京夏季的炎熱天氣,東京奧組委去年年底決定將馬拉松和競走兩個項目的比賽地點由東京改為日本北部城市札幌
  • 東京8月已有53人中暑死亡 奧運會馬拉松比賽轉移決策正確
    新華社東京8月18日電(記者王子江)8月以來日本連續遭遇高溫天氣,截至16日,東京本月共有53人中暑死亡。相比之下,奧運會馬拉松項目比賽地札幌相對涼爽,世界田聯相關人員對辦賽條件非常滿意。為避免東京夏季的炎熱天氣,東京奧組委去年年底決定將馬拉松和競走兩個項目的比賽地點由東京改為日本北部城市札幌,國際奧委會和世界田聯也同意了東京方面的決定。世界田聯最近派出專家對札幌的賽道和環境進行了調查,對所有數據均表示滿意。世界田聯考察的一項關鍵項目是札幌的氣溫,就在東京的氣溫一直徘徊在35攝氏度以上時,札幌8日的最高氣溫只有17攝氏度。
  • 東京8月已53人中暑死亡 奧運馬拉松轉移決策正確
    8月以來日本連續遭遇高溫天氣,截至16日,東京本月共有53人中暑死亡。
  • 【明日天氣】東京奧運會取消?東京奧組委回應:假的!
    蓉城是座美麗 幸福的城市 雪花仙子才離我們遠去 太陽公公就來眷顧大家 在這寒冷的冬日 帶來了藍天白雲和暖洋洋的天氣 冬日暖陽相伴尤顯珍貴
  • 因高溫天氣影響,東京奧運會馬拉松比賽將遷至札幌
    由於擔心高溫天氣影響,2020年東京奧運會的馬拉松和競走比賽將從首都東京轉移到日本最北端的北海道首府城市札幌。札幌曾是1972年冬季奧運會的主辦城市,位於東京以北800公裡處,國際奧委會表示,此舉將意味著「運動員的不適感明顯降低」。
  • 日本持續高溫天氣 東京地區26人中暑死亡
    受太平洋高氣壓影響,日本多地近來持續高溫,僅東京地區本月因中暑死亡的就有26人。8月13日,一名佩戴口罩的女子走在日本東京的一處荷花池中。(新華社/美聯)據東京都監察醫務院統計,僅本月11日、12日兩天,東京都中暑死亡人數達14人,死者多為60歲以上老人。
  • 東京8月53人中暑死亡!奧運馬拉松轉移決策正確
    8月以來日本連續遭遇高溫天氣,截至16日,東京本月共有53人中暑死亡。
  • 日本多地出現高溫天氣 東京79人因中暑死亡
    原標題:日本多地出現高溫天氣 東京79人因中暑死亡 中新社東京8月18日電 (記者 呂少威)近期受高氣壓影響,日本多地出現40攝氏度左右的高溫天氣,因中暑被緊急送往醫院甚至死亡的人數不斷增加。
  • 日本多地出現高溫天氣 東京5人疑似中暑死亡
    中新網東京8月11日電 據日本廣播協會(NHK)消息,日本多地近期出現高溫天氣,東京都有5人疑似因中暑而死亡。據日本氣象廳消息,11日日本大範圍地區出現高溫天氣,多地氣溫超過35攝氏度。截至當天下午2時,群馬縣伊勢崎市最高氣溫為40.4攝氏度,刷新了當地紀錄,也是今年截至目前日本國內觀測到的最高氣溫。東京都監察醫務院和警視廳稱,8月1日至10日,東京都有5人疑似因中暑而死亡。東京消防廳提醒,近期高溫天氣或將持續,要適當利用空調,注意補充水分,採取防暑對策。
  • 專家:除了疫情,酷暑或成東京奧運會另一場噩夢;①據報導,東京奧運...
    專家:除了疫情,酷暑或成東京奧運會另一場噩夢;①據報導,東京奧運會組委會一名顧問說,即便新冠病毒大流行不會阻止東京奧運會明年如期舉行,東京的炎熱夏季仍可能會使這屆奧運會成為一場噩夢。②報導稱,儘管日本今年的夏季較為溫和,但東京大學環境和城市規劃教授橫張真說,東京8月份往往伴隨著高溫和高溼度的危險天氣。
  • 日本放棄重啟夏令時 高溫天氣或成東京2020奧運隱患
    兩年後的東京奧運會,各國運動員恐怕要頂著毒日競技了。北京時間9月28日,日本《朝日新聞》報導,鑑於民眾的強烈反對,日本政府放棄為2020年東京奧運會重啟夏令時。這意味著比賽期間,高溫天氣可能將為運動員帶來安全隱患。
  • 東京奧運會延期的代價有多大?
    延期已成定局,有關延期後重新舉辦時間、已售門票是否能退款、贊助、追加投資、保險、近期及長期安排打亂帶來的影響等問題,綜合國際奧委會、日本方面對外發言及國際體育知名評論家點評、歷史經驗等進行整理如下。1、為什麼延期到2021年夏天?
  • 日本製作「未來天氣預報」2100年夏天東京氣溫將達43℃
    人民網東京7月17日電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環境省最新製作的視頻「2100年·未來的天氣預報」日前公布在官方主頁上,以新聞的形式警醒世人,如果不加強應對舉措解決地球溫室效應問題,未來人們的生活環境將會日趨嚴峻。
  • 兩國宣布退出今夏2020東京奧運會!
    澳大利亞奧運代表團團長切斯特曼透露:25個項目選手們都贊同將奧運會延期,相信在2021年疫情必將得到控制,選手們將心無旁騖參加比賽。此外,加拿大已表示,將不派團參加東京奧運會。國際奧委會官網文章說道,為了所有運動員的健康和其他所有人的利益做出最佳決策,正在評估奧運會進行的規劃。不過會上不會有取消東京奧運會的決策,因為取消2020年東京奧運會不會解決任何問題或對任何人有所幫助,因此,取消不在議程之列。當天,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還在官方社交媒體發表「致運動員的信」,他表示讓大家在這場史無前例的危機中,團結起來。
  • 日本持續高溫天氣,東京地區26人中暑死亡
    受太平洋高氣壓影響,日本多地近來持續高溫,僅東京地區本月因中暑死亡的就有26人。 據東京都監察醫務院統計,僅本月11日、12日兩天,東京都中暑死亡人數達14人,死者多為60歲以上老人。 日本總務省消防廳日前公布的統計結果顯示,本月3日至9日一周內,全國因中暑被救護車緊急送醫的患者人數增至6664人,其中65歲以上老人達3836人。
  • 東京奧運會主會場現狀公開 不裝空調 & 日本氣溫超40度 上周近萬人急救送醫 12人身亡
    2020東京奧運會主會場・新國立競技場於18日公開施工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