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球星奧斯卡不過29歲還在黃金年齡,不過在印象中他已經遠離歐洲主流聯賽很久了,在上升期就轉會到中超,被許多人認為是這位桑巴球星「沒有上進心」的表現。因為當時奧斯卡不過二十四五歲,他的狀態以及風格在切爾西可能「混不下去」,不過他依舊是歐洲其他俱樂部的「搶手貨」。當初穆裡尼奧確定他不在藍軍陣容中的時候,拋出橄欖枝的就有多特蒙德這種常年可以踢歐冠的俱樂部。如果記性好的球迷們,應該還記得在巴西世界盃東道主輸給德國隊的那場比賽中,正是奧斯卡為桑巴軍團打進了挽回顏面的進球。也就是說在固有印象中,這位還年輕的巴西球員由於過早追求安逸,導致他的職業生涯早早進入平凡期。
然而也有一種說法逐漸佔據了主流——奧斯卡在年輕的時候,由於在穆帥體系中沒有一點點生存機會,導致他自信心受損,就遠離了歐洲足壇。當然年輕球員在豪門俱樂部坐板凳本來是一件正常的事情,不少球隊高層以及教練組會考慮到小將的潛質以及機遇,將他租借給五大聯賽的中下遊球隊,至少讓年輕球員得到充足的上場機會。而「狂人」當初並沒有給巴西小將安排租借的球隊,而且後者也沒有什么正規的經紀團隊,即便有些還算不錯的俱樂部拋出橄欖枝,都沒有人幫助他選擇,圈內的人脈本來就薄弱,於是就年紀輕輕來中超「撈一票」。所以問題就來了:如果奧斯卡沒有遇到穆裡尼奧,他會不會在歐洲五大聯賽取得成功?
記性好的球迷們應該知道,穆裡尼奧重回斯坦福橋的第二個賽季,就開始大面積清理人員,馬塔是因為個人技術特點不被葡萄牙名帥喜歡而賣掉,德布勞內跟馬塔原因類似。由於穆帥擔心三個比利時年輕人在切爾西更衣室弄出「比利時幫」,本來盧卡庫也比較受器重,不過魔力鳥思前想後還是把他租借出去,只留下了當時最有名並且已經逐漸成為藍軍進攻主導的阿扎爾。不過在那個階段也傳出過這樣的風聲——穆裡尼奧打算以奧斯卡作為核心去打造。不管怎麼說,後者是巴西隊值得關注的新星,如果穆帥能好好打造他,對於桑巴軍團未來來說也是很好的,而且巴西足協也希望這位小將留在「狂人」手下。
也就是說在葡萄牙名帥進行大清洗的時候,至少奧斯卡沒有被打入冷宮。然而穆裡尼奧要把他當成核心的前提條件,就必須要從出道時的南美古典前腰到轉型成為歐陸現代中場。就這位巴西少年的身板子,可能他成為現代中場就比較難了,更別說歐洲性質的10號位球員。也就是說這一招改變,顯然不太符合他的身體條件。就是在巴西世界盃結束後的那個賽季,奧斯卡還是希望在切爾西有一番作為,於是他按照了穆帥的要求開始了艱苦的轉型之路——對球隊運轉的貢獻還是有所上升,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助攻增多。不過他對球門的直接打擊能力下降,也就是進球逐漸減少。
我們可以看出在穆裡尼奧重回斯坦福橋的第二個賽季,奧斯卡不如以前那麼閃光了。如果這位巴西少年沒有遇到穆帥,他在風格不符合主帥要求的時候,不一定會被要求轉型,而是直接被租借出去或者是轉會到其他風格相符合、體系得到匹配的俱樂部。筆者老同事說事覺得,這就是魔力鳥看待球員的眼光有一些偏差——奧斯卡屬於自身比較努力,不過他也不能完全算天之驕子,而是貧苦出身,也不是羅納爾迪尼奧那種天賦一目了然的球星。所以他年輕時表現出來的樸素感以及努力的勁頭,實際上很受穆裡尼奧喜愛。然而葡萄牙名帥需要他發展的方向,與這位球員本身的先決條件完全不符合,無法兩全其美。
所以在奧斯卡轉型的那個賽季,法布雷加斯的光芒完全掩蓋了他,儘管穆帥也試圖給年輕人信心,不過競技體育最終要靠成績說話。這種在核心的寄託下,卻遲遲拿不出相匹配的數據,也逐漸消磨了巴西少年的自信心,導致了他年紀輕輕居然像比他大十歲的老將那樣跑來了中超,他在足球生涯的上升之路就戛然而止。如果他沒有遇到「狂人」,就算其他教練欣賞他的品質,也不會讓球員往完全不符合自己身體潛能的方向培養,他的確有很大的希望在歐洲五大聯賽取得成功,至少在黃金年齡可以在歐洲主流俱樂部效力下去。所以筆者老同事說事意志認為,在奧斯卡的培養問題上,也能體現出穆裡尼奧在成為伯樂方面的小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