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日本戰國時期的8大梟雄,其中德川家康排第七,武田信玄第三

2020-12-14 Hei白歷史

說起戰國,很多人第一想到的就是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其實不然,隔海相望的日本,也有一段被稱為戰國的特殊時期,也是諸侯互相徵伐,稱為日本歷史上少有的亂世;既然是亂世,自然不可能少了梟雄,而這裡主要來盤點下日本戰國時期的八位梟雄,看看都有誰吧。

TOP、8 北條早雲

北條早雲原名伊勢長氏,早年並不出名,只是在公卿身邊工作;其實相對其他梟雄而言,北條早雲根本不值一提,不說弱小,但也不強,但他卻是「戰國大名」的先驅,也就是說,他是日本戰國的開啟者;經過了二十餘年的奮鬥,不斷的運用自身優秀智謀來對抗勢力龐大的兩上杉的早雲,終於取下了伊豆與相模兩國,奠定了後北條一族稱霸關東百餘年的基礎。戰國時代與室町時代的分法之一種,就是以早雲攻滅堀越公方那一年開始,為的就是紀念這位史上第一個成功的下克上之戰國大名。

TOP、7 德川家康

德川家康的父親是岡崎城主松平廣忠,桶狹間合戰後與織田信長結為「清洲同盟」,多次配合織田軍擊敗強敵,並與武田家不斷蠶食今川家的領地。後又迫於形勢而向其臣服。小田原之戰後被豐臣秀吉移封關東,雖失去長年的根據地,但得到豐臣政權下外大名中最大的領地。擔任五的筆頭。豐臣秀吉死後,在關原合戰中率領東軍戰勝西軍,確定了霸權。在公元1603年受封為徵夷大將軍,在江戶開創幕府,之後徹底消滅豐臣家族勢力,江戶幕府統治體制從此堅如磐石。

TOP、6 豐臣秀吉

豐臣秀吉是尾張國愛知郡中村鄉貧苦農民家庭出身,本是足輕,後因侍奉織田信長而崛起。本能寺之變後,在織田氏諸家臣內部鬥爭中勝出,成為織田信長實質的接班人,後擔任太政大臣,獲賜氏姓豐臣氏,後將關白職務讓與養子豐臣秀次而自稱「太閤」。在位後期逐漸變得昏庸多疑,並發動文祿慶長之役(萬曆朝鮮戰爭),病逝後被部將德川家康趁機奪取政權。作為從最底層奮鬥上來的梟雄,豐臣秀吉在後世擁有極多的粉絲。

TOP、5 今川義元

今川義元是今川氏親的五子,在兄長氏輝暴斃後,借生母壽桂尼和軍師太原雪齋之力奪取家督繼承權,成為今川家第十一代家督。今川義元繼位後,通過聯姻的方式與武田家結成穩固的聯盟,後在軍師太原雪齋的努力下,又與相模北條氏達成同盟,此後,今川家勢力所及遠江、駿河、三河及尾張南部,所領達百萬石以上,達到了今川家的全盛期,時稱「東海道第一弓取」。 後來在進攻尾張織田氏時,在桶狹間之戰受到織田信長的奇襲陣亡,年僅四十二歲。雖然軍事能力不咋地,但內政手段的確強。

TOP、4 上杉謙信

上杉謙信是越後國守護代長尾為景幼子,後作為長尾晴景的養子繼承家督和守護代職,之後開始進軍關東;似乎上杉謙信天生就和武田信玄是對手,雙方爆發過五次算是超大規模的戰鬥,互有勝負。但上杉謙信的人品卻極好,武田信玄病逝前曾囑武田勝賴與上杉謙信修好,並以為依託。之後上杉謙信平定了越中最後的幾個據點,並順勢掃平了能登除七尾城以外的所有地方;但就在他下達發動關東徵討的總動員令不久,便因飲酒過量病逝,因其軍事建樹,後世又稱為軍神、「越後之龍」。

TOP、3 武田信玄

這武田信玄當真是個梟雄,為了奪取當主家督的職位權力,他殘忍的將父親流放到駿河國;後又與上杉謙信戰鬥了五次,不分勝負。而且他還與三河的德川家康密約平分今川家族的領土。在全面佔領駿河國後,開始攻略遠江三河,進入與織田信長敵對狀態。從甲府領起兵三萬餘上京,討伐織田信長,在三方原合戰中大敗德川織田聯軍。後暴斃於武田信濃的馬場。武田信玄因任甲斐守,並且具有非凡的軍事才能,被稱為「甲斐之虎」。有「戰國第一名將」之稱,也被譽為「戰國第一兵法家」。

TOP、2 毛利元

毛利元是毛利弘元次子,在有田中井手之戰中,初次上陣的毛利元以區區千餘眾擊殺武田元繁,由此名震日本。此後,毛利家東克尼子氏,西破大內氏,勢力急劇擴張。最終於「嚴島合戰」中一舉擊敗大內家權臣陶晴賢,日本史學界稱此役為「西國桶狹間」。繼而攻滅尼子氏,威震關西,並一度染指北九州。在毛利元就統治時期,毛利氏從安藝國的一個小豪族躋身為統治十國的西日本第一大勢力,毛利元就也因此被日本民眾視為「戰國謀神」而久久傳頌。

TOP、1 織田信長

織田信長原本是尾張國的大名,於桶狹間合戰中擊破今川義元的大軍而名震全國,後通過擁護室町幕府的末代將軍足利義昭趁勢上洛逐漸控制京都,之後正式提出「天下布武」的綱領,將統一全日本作為目標;先後兩次打破「信長包圍網」,將各個有力敵對大名逐個擊破,掌握了一大半的日本領土。並成功控制以近畿地方為主的日本政治文化核心地帶,使織田氏成為日本戰國時代中晚期最強大的大名,推翻了名義上管治日本逾200年的室町幕府,並使從應仁之亂起持續百年以上的戰國亂世步向終結。但在即將一統全國前夕,於京都本能寺之變中被心腹家臣明智光秀謀反而自殺。

在日本戰國時期,梟雄有很多,而以上八位只是其中的佼佼者而已,其中織田信長的能力不一定就強於武田信玄、上杉謙信、毛利元就,但織田信長卻是堅持到最後的人物;在織田信長之後,豐臣秀吉和德川家康能力開始衰弱,由此可見,日本戰國時期的輝煌已到末期,由此可以看得出來,其實日本戰國最精彩的還是早中期。

相關焦點

  • 盤點日本戰國時代的各路梟雄
    日本室町幕府後期到安土桃山時代被稱作日本的戰國時代,最早源自大名武田信玄所制的《甲州法度之次第》,其開篇即寫道「天下戰國之上」。戰亂不休的戰國時代自古亂世出英雄,在這個日本政治經濟文化都動蕩的年代,誕生了諸多不僅改變那個年代,也對後世產生了巨大影響的名人,那今天小編就來介紹一些日本人都耳熟能詳的梟雄。
  • 日本戰國時期10大名將,第一織田信長,第二武田信玄
    1、織田信長:織田信長是日本戰國時期著名的大將,可以說沒有之一,而且無論在日本國內還是國外,他都是最受人喜愛和尊敬的歷史人物。2、武田信玄:武田信玄被稱為日本戰國時代第一兵法家,而且心狠手辣,他流放自己的父親從而奪取權力。
  • 日本戰國時期,德川家有一人堪稱三國時的張飛,你知道嗎?
    日本戰國時期,亂世出奇才。在日本戰國時期,各種勢力錯綜複雜的交錯著,各路豪傑,各路大名互相攻伐,其中比較有名的就有武田家、今川家、上杉家、織田家、德川家、豐臣家…日本戰國武士對戰圖其中,整個日本戰國時代,最大的贏家莫過於德川家家督—德川家康了,其為日本戰國之後數百年和平所做的貢獻哪怕是在世界史上也是非同凡響的。
  • 武田信玄(日本戰國時期大名)
    武田信玄(たけだ しんげん,1521年12月1日-1573年5月13日、大永元年十一月三日-元龜四年四月十二日),日本戰國時期著名軍事家、政治家
  • 『日本戰國時代』一代梟雄:德川家康,練就了北冥神功的忍者,帝王權術的最終贏家
    德川家康,日本戰國時代末期、安土桃山時代、江戶時代的武將,戰國大名,江戶幕府第一代徵夷大將軍。
  • 盤點日本戰國時期的「五虎上將」,真田幸村排第二,雷神排第三
    日本戰國時期,真的堪稱「萬村大戰」,那鬥得叫一個激烈,拋開規模不說,單論戰爭頻率的話,恐怕中國古代春秋戰國時期都比不上;在如此高強度的戰鬥中,還是有一些天賦異稟的猛將湧現了出來,現在就來盤點下日本那個時期的「五虎上將」。
  • 日本戰國人物:「超長待機」的德川家康
    德川家康,日本戰國三傑之一,德川幕府的建立者,又被戲稱為「老烏龜」,因為他特別能「忍」,又特別能活,「熬死」了一個又一個梟雄。德川家康的人生大致可分為四個階段:今川人質、追隨信長、追隨秀吉、建立幕府。清康嫡子松平廣忠藉助今川義元的勢力成為新一代家督,而條件則是讓廣忠的嫡子竹千代(德川家康)到今川家當人質。在將竹千代送往今川家的途中,織田信秀得知這一消息,便出兵將竹千代劫持到了織田家,也因此,竹千代得以認識吉法師(織田信長)。後來由於織田信長的異母兄織田信廣被今川家俘虜,雙方便進行交換,竹千代這才離開了織田家前往今川家。
  • 【人物誌】盤點日本戰國時期五大雄主
    原姓松平,公元1567年奉敕改姓德川。桶狹間合戰後與織田信長結為「清洲同盟」,多次配合織田軍擊敗強敵,並與武田家不斷蠶食今川家的領地。本能寺之變後在小牧·長久手之戰中與豐臣秀吉對峙,後又迫於形勢而向其臣服。豐臣秀吉死後,在關原合戰中率領東軍戰勝西軍,確定了霸權。公元1603年受封為徵夷大將軍,在江戶開創幕府。
  • 日本戰國老烏龜的人質生涯,德川家康是真的慫嗎?
    為政客描摹動物圖譜是日本的傳統。日本戰國時期,驍勇善戰、用兵如神的地方大名武田信玄被稱為「甲斐之虎」。太閤豐臣秀吉,心思細膩卻外表粗放,因其長相酷似未開化的猿類,被織田信長調侃為「戰國猴子」。豐臣秀吉而最終成功統一日本,盤踞在三河縣的臥龍德川家康,因其隱忍和長壽,被戲稱為「戰國老烏龜」。為了證明德川家康的「慫包」,人們還衍生了「鵲論」,即面對同一隻不願意啼叫的喜鵲,如何讓它發聲?
  • 日本戰國時期十大名將:第一名險些一統天下
    九、本多忠勝本多忠勝有著戰國第一猛將之稱,被許多人稱為日本張飛,小編很疑惑人們為什麼喜歡將日本的戰國時代與中國的三國時代相關聯。本多忠勝十歲時就開始侍奉德川家康,後因驍勇善戰而得到重用,並且創下了五十七場戰役未曾受傷的神跡,都認為他是菩薩化身, 使得敵人聞風喪膽。
  • 武田信玄究竟是怎麼死的?他打贏過織田信長和德川家康嗎?
    在黑澤明的《影武者》電影裡,描寫了武田信玄和德川家康對抗的故事。在歷史上,武田信玄真的是被火槍打死的麼?他對自己的兒子勝賴真的是不夠信任麼?當時,戰爭的具體情況又是怎麼樣的呢?一四六七年到一六一五年,是日本的戰國時代,人民為了生存紛紛揭竿起義。一時間各地硝煙瀰漫,戰火紛飛。
  • 盤點那些有稱號的日本戰國大名
    日本戰國時代(1467—1585年或1615年),一般指日本室町幕府後期到安土桃山時代的這段歷史。對應到中國的明朝時期。織田信長,稱號「第六天魔王」,織田家家主,是日本戰國時代中晚期最強大的大名,戰國三傑之一。
  • 武田信玄號稱日本戰國第一兵法家 讀《武田信玄》看日本歷史
    甲府市武田信玄像武田信玄號稱日本戰國第一兵法家,對後世有著深刻的影響,從時間上說,他從古代一直影響到現在。從空間上說,他的影響也已從日本蔓延開來。小時候街上流行一款被稱作街霸的格鬥遊戲,日本武士出場時,背景有一面旗幟。上書四個字「風林火山」。當時覺得這幾個字挺有意思,卻又不知道什麼意思。後來才知道那便是武田家的軍旗。是「疾如風,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的縮略,均出自《孫子兵法》的軍爭篇。而現在「風林火山」卻成了日本的標誌符號之一。從中到日,從日到中,想想文化的影響也真有些意思。
  • 日本戰國時期,清州同盟為何能夠改變戰國格局?
    日本戰國中前期,特別是這個時代,前三雄(今川義元,武田信玄,上杉謙信)就要謝幕,後三雄(織田信長,德川家康,豐臣秀吉)則即將登上歷史舞臺。公元1560年5月,在日本戰國時期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桶狹間合戰」以後,有著「東海道霸主」之稱的足利氏名門今川義元身死。緊接著蟄伏多年的德川家康,終於掙脫了牢籠,而德川家康會有何作為。不僅今川織田翹首以盼,整個天下都將拭目以待。
  • 三方原陣法對決:武田信玄的魚鱗陣VS德川家康的鶴翼陣
    在日本戰國時代,武田信玄為了上洛與織田信長一戰,途經德川家康的三河、遠江領地。當時作為織田信長鐵桿盟友的德川家康,頂著滅國的風險與武田信玄一戰,其中最為慘烈的就是三方原之戰,這一戰將兩軍的布陣與將領的指揮能力展現得淋漓盡致。
  • 【歷史】盤點日本戰國時期十大名將
    他成功控制以近畿地方為主的日本政治文化核心地帶,使織田氏成為日本戰國時代中晚期最強大的大名,但後來遭到部將明智光秀的背叛,魂斷本能寺,織田氏也因而一蹶不振。法名總見院殿贈大相國一品泰巖尊儀,生前官至正二位右大臣,大正天皇時追贈為正一位太政大臣。他是日本戰國時代的三英傑之一(另外兩人是豐臣秀吉及德川家康),曾被日本民眾評選為「日本人最喜愛的歷史人物」。
  • 日本戰國的終結者,日本亂世頭號梟雄,第六天大魔王——織田信長
    織田信長是日本戰國末期赫赫有名的一代梟雄,他性格特立獨行,冷酷,殘忍,任性,野心無比巨大,甚至以第六天魔王自居,雖然人們諷刺他為尾張的大笨蛋,但他卻終結了長達二百年的日本亂世。他備受日本人崇拜,甚至人們將其奉若神明,但也有日本人質疑是不是他放大了日本的擴張野心。
  • 幕府將軍德川家康史上最大敗仗?——正說日本戰國三方原之戰
    前言  要是談起日本戰國時代的野戰戰術高手,就非提到兩個就算在中國也十分有名的武將——武田信玄與上杉謙信。武田信玄、上杉謙信這對宿敵在爭奪川中島的來回拉鋸戰中,以永祿四年(1560年)的第四次川中島最為出名,兩人的作戰天賦也在此戰之後名揚後世。
  • 三方原之戰,德川家康明知不敵武田信玄,為何還要挑戰武田軍?
    摘要:三方原之戰,德川家康明知不敵武田信玄,為何還要挑戰武田軍?三方原之戰是日本戰國時代,德川家和武田家第一次在戰場上一決勝負,此戰德川家康明知不敵仍向武田信玄發起挑戰,有人認為這不愧是後來的日本霸主!不過,這根本就是一場沒有勝算的戰鬥。
  • 日本戰國時期常見的「家紋」、「軍旗」、「馬印」都是什麼?
    在日本戰國相關題材的書籍資料、影視劇和遊戲中,經常能見到「家紋」、「軍旗」、「馬印」這幾個詞語。那麼本鬼就在今天的文章裡自不量力地介紹一下:日本戰國時期常見的「家紋」、「軍旗」、「馬印」都是什麼?家紋「家紋」是日本武士家族的徽章。幾乎每個日本武士家族都有自己的家紋,戰場上也通過將領和士兵身上的家紋區分敵我。另外,由於血緣和實力地位等因素,很多家族往往擁有好幾個家紋,比如織田信長。